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05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docx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专题2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

年份

体裁

选材

考查角度

2009

人物传记

《宋史·朱昭传》

理解实词,要点概括,概括中心意思,翻译句子。

2010

人物传记

《明史·花云传》

理解实词,要点概括,概括中心意思,翻译句子。

2011

人物传记

《宋使·何灌传》

理解实词,要点概括,概括中心意思,翻译句子。

命题特点

1.从选文体裁看,选文以人物传记为主。

2.从选文篇目上看,不选作者特别知名的篇目。

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猜题、押题。

从选文的体裁特点上看,总体趋势是稳定的。

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内容相对陌生,体现了考试材料的公平性。

4.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定,一般为3个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

设题形式比较固定,考点各有侧重,试题仍然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分析、筛选与概括、句子翻译等。

5.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然备受青睐;侧重考查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言”的重视实质是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对“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题明显趋向于主观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即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鉴于上述特点,201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史传文为主,适当关注散文。

题型趋于稳定,分值的变化也不大。

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文意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第一节 文言翻译

【备考攻略】

一、文言文翻译的四个步骤

(一)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二)切。

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三)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四)誊。

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

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二、文言文翻译需关注的六个采分点

(一)句子大意。

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二)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三)重要虚词。

一般情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衔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注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四)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五)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六)特殊句式。

要特别注意译出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三、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

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释古义。

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译成:

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成:

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这两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1)中的“好”属于词义扩大。

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2)中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

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

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

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的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

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例如:

臣语(之)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例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

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

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

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

孔子说:

“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

寻找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得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高考真题】

【解析】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苦”应为意动用法,“以……为苦”。

B项,“纵”的意思是“放”。

D项,“抵”的意思是“到达”。

第6课时│典例导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解析】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其”,都是代词,他的。

B项“以”,介词,凭;连词,表顺承。

C项“之”,都是代词,他。

D项“且”,都是副词,将要,几近。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

①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②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③俟船过,附而锯其舵

④乃改行,投身军营

⑤罗曰:

“围久师怠,贼必遁。

⑥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②④⑤D.②④⑥

【解析】B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①交代了罗提督所做的事情,不能表现其足智多谋。

④说明罗提督改邪归正。

⑥表现罗提督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均不符合题意。

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①是否是写的这个人;②能不能体现该种精神,如不能,即可排除。

做题时,可用排除法,先找出最不能体现该精神的一句,即可排除两项,然后再找出剩余两项的区别,进行分析,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其害。

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们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

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以此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解析】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罗提督功成名就后”错误,原文“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并没有功成名就的说法。

“让他人提醒自己,以此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属无中生有。

该题常见的设错角度有如下三个:

①不是这个人做的事说成是他做的;②不是这一时间做的说成是这一时间做的;③不是在这个官位上做的说成是在这个官位上做的。

5.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这段话是对罗提督的评价,以议论为主,所以找出一些虚词和固定短语,就容易断句了。

如:

“乃、然、其、安”这几个虚词应在句首,“以重金赎还”是固定结构。

(2)【答案】①罗公招募擅长游泳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水中。

②(罗)并且延请读书人一一记叙那些事情,实在是个不寻常的男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①句中要注意“募”“匿”等词的翻译。

②句中要注意“历”“其事”“洵”等词的翻译。

【参考译文】

东乡人罗提督的作战功劳,在《圣武记》中记录得详细。

他的智慧和能力也可以隐藏起来,并不仅仅凭借武力称雄一时。

罗提督曾经率领部队进入南山,搜查残余的叛贼。

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其害,每天清晨一定要用火枪吓唬它们。

罗提督问其中的原因,让村民捕捉一只猴子,剃掉了它身上的毛,画它的脸成为大眼等各种各样丑怪的模样。

第二天等猴子们来到后,放那只猴子离开,猴子们都很恐惧逃跑。

以后再也不来了。

罗提督做官担任夔州游击大将军,夔关紧邻峡谷,山中水流迅速很急,一泻千里,盐枭到了这里鸣金叫喊,越过夔关,船上都安装了炮械,两边系着长长的竹,弯如弓箭。

别的船追来,砍断系的绳子发射,船一定会翻,人们不敢触犯他们。

罗公招募擅长游泳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水中。

等船经过时,靠在船边锯船的舵,到达夔关恰巧锯断,船不能前行,碰上礁石船被撞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