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500mm(B)5000mm(C)5300mm(D)4800mm
1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运专线铁路,站内线间设有接触网支柱的正线与相邻到发线,线间距最小为(5200mm)加结构宽。
(A)5000mm(B)5300mm(C)5500mm(D)5200mm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列车运行速度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区间双线线间最小距离为(4400mm)。
(A)4000mm(B)4200mm(C)4400mm(D)5800mm
1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运专线铁路,线间无设施,站内相邻两到发线间,线间距为(5000mm)。
(A)4000mm(B)5000mm(C)5300mm(D)5500mm
15.《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货共线铁路,站内相邻两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时,线间距最小为(5300mm)。
(A)4000mm(B)5000mm(C)5300mm(D)5500mm
16.《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货共线铁路,站内相邻两线只有一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时,线间距最小为(5000mm)。
(A)4000mm(B)5000mm(C)5200mm(D)5500mm
17.《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货共线铁路,铺设列检小车轨道的两到发线间最小距离为(5500mm)。
(A)5300mm(B)5000mm(C)5500mm(D)6500mm
18.《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运专线铁路,线间无设施,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最小距离为(5000mm)。
(A)5000mm(B)4800mm(C)4600mm(D)4000mm
19.接发列车时,应接入固定线路的列车是(超限列车)。
(A)试运转列车(B)路用列车(C)救援列车(D)超限列车
20.货物列车原则上应由(正线)通过。
(A)到发线(B)货物线(C)正线(D)侧线
21.旅客列车应按《车站行车工作细则》规定接入(固定线路)。
(A)到发线(B)货物线(C)固定线路(D)正线
22.信号机所防护的方面为(内方)。
(A)前面(B)后面(C)内方(D)外方
23.信号机显示的方面为(前面)。
(A)前面(B)后面(C)内方(D)外方
24.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
(A)到发线或货物线(B)到发线或调车线
(C)正线或到发线(D)货物线或调车线
25.警冲标向线路有效长一侧为(内方)。
(A)前方(B)后方(C)内方(D)外方
26.列车进站后,列车尾部应停在接车线末端(警冲标)内方。
(A)出站信号机(B)轨道绝缘(C)警冲标(D)调车信号机
27.按铁路线路分类,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是指(岔线)。
(A)站线(B)段管线(C)岔线(D)特别用途线
28.按铁路线路分类,(三角线)属于段管线。
(A)三角线(B)站修线(C)换装线(D)站内整备线
29.按铁路线路分类,机务段、车辆段内的铁路线属于(段管线)。
(A)站线(B)岔线(C)段管线(D)货物线
30.按铁路线路分类,特别用途线包括(安全线和避难线)。
(A)加冰线、段管线 (B)机待线、禁溜线
(C)装载超限、危险货物车辆停留线(D)安全线和避难线
31.按铁路线路分类,牵出线属于(站线)。
(A)其他线(B)段管线(C)岔线(D)站线
32.大型车站当有数个车场,如车场靠站舍时,股道编号应从靠近(站舍)的线路开始,向对侧顺序编号。
(A)站舍(B)正线(C)到发线(D)调车线
33.大型车站当有数个车场,如车场远离站舍时,股道编号应顺公里标前进方向(从左向右)顺序编号。
(A)从右向左(B)从左向右(C)从南向北(D)从东向西
34.单线客运站股道编号,从靠近(站舍)的线路开始顺序编号。
(A)站舍(B)正线(C)到发线(D)列车进站方向左侧
35.到发线是指供列车(到达或出发)使用的线路。
(A)到达或出发(B)编组或解体(C)取车或送车(D)装车或卸车
36.股道编号为罗马数字的线路属于(正线)。
(A)段管线(B)特别用途线(C)正线(D)站线
37.机车走行线和机待线属于(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A)站线(B)岔线(C)特别用途线(D)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38.尽端式车站的股道编号,当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开始顺序编号。
(A)站舍(B)正线(C)到发线(D)列车进站方向左侧
39.尽端式车站的股道编号,当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向终点方向由左侧)开始顺序编号。
(A)站舍(B)正线(C)列车出发方向左侧(D)向终点方向由左侧
40.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线末端设置安全线。
(A)1.5‰(B)2.5‰(C)4.5‰(D)6‰
41.确定线路有效长的标志之一是(警冲标)。
(A)警冲标(B)脱轨器(C)轨道电路(D)进站信号机
42.双线车站股道编号,从(正线)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
(A)站舍(B)正线(C)到发线(D)列车进站方向左侧
43.为防止在长大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在站内或区间设置(避难线)。
(A)岔线(B)安全线(C)避难线(D)牵出线
44.用于车列解体与编组等调车作业的线路是(牵出线)。
(A)到发线(B)安全线(C)货物线(D)牵出线
45.连接区间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是(正线)。
(A)到发线(B)货物线(C)岔线(D)正线
46.站内股道编号为阿拉伯数字,该线属于(站线)。
(A)正线(B)站线(C)段管线(D)特别用途线
47.5000t~6000t重载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一般是(1050m)。
(A)750m(B)850m(C)950m(D)1050m
48.某站为单线半自动闭塞非集中联锁设备,共有3股道,1道两头设矮型出站信号机,其有效长是(警冲标与出站信号机)之间的长度。
(A)警冲标与警冲标(B)警冲标与出站信号机
(C)出站信号机与出站信号机(D)警冲标与道岔尖轨尖端
49.(安全线)属于接发列车进路的隔开设备。
(A)脱轨器(B)脱轨道岔(C)安全线(D)尽头线
50.导曲线半径为350m,12号单开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50km/h)。
(A)45km/h(B)50km/h(C)60km/h(D)80km/h
51.导曲线半径R≥860m的18号单开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
(A)80km/h(B)100km/h(C)120km/h(D)140km/h
52.50kg/m的普通钢轨尖轨,18号道岔直向过岔允许最高速度为(140km/h)。
(A)110km/h(B)120km/h(C)140km/h(D)160km/h
53.30号单开道岔客车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40km/h)。
(A)160km/h(B)140km/h(C)120km/h(D)110km/h
54.按道岔分类,渡线两端的道岔属于(普通单开道岔)。
(A)普通单开道岔(B)交分道岔(C)三开道岔(D)对称道岔
55.车站道岔编号时,(渡线)上的道岔应该连续编号。
(A)正线(B)到发线(C)调车线(D)渡线
56.车站道岔编号时,(梯线)上的道岔应该连续编号。
(A)正线(B)到发线(C)调车线(D)梯线
57.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50km/h以上至80km/h的单开道岔,道岔号不得小于(18号)。
(A)6号(B)9号(C)12号(D)18号
58.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道岔号不得小于(12号)。
(A)6号(B)9号(C)12号(D)18号
59.尽端式车站道岔的编号,向线路终点方向(由外向内)顺序编号。
(A)由内向外(B)由前向后(C)由后向前(D)由外向内
60.列车侧向通过单开12号道岔,导曲线半径为330m时,速度不应超过(45km)。
(A)60km/h(B)45km/h(C)35km/h(D)30km/h
61.列车侧向通过单开18号道岔,导曲线半径为800m时,速度不应超过(75km)。
(A)100km/h(B)80km/h(C)75km/h(D)60km/h
62.列车经辙叉向尖轨运行时,该道岔为进路上的(顺向道岔)。
(A)对向道岔(B)顺向道岔(C)带动道岔(D)防护道岔
63.列车由尖轨向辙叉运行时,该道岔为进路上的(对向道岔)。
(A)带动道岔(B)防护道岔(C)顺向道岔(D)对向道岔
64.驼峰调车场头部,为缩短其长度,峰下线路多采用(对称道岔)。
(A)交分道岔(B)普通单开道岔(C)对称道岔(D)不对称道岔
65.位于安全线上的道岔,一般采用(普通单开道岔)。
(A)普通单开道岔(B)对称道岔(C)交分道岔(D)三开道岔
66.有数个车场的车站,车场内道岔编号应用(三位或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
(A)二位阿拉伯数字(B)三位或四位阿拉伯数字
(C)罗马数字(D)阿拉伯数字
67.中间站(小站)位于到发线上的道岔,多采用(普通单开道岔)。
(A)交分道岔(B)普通单开道岔(C)对称道岔(D)三开道岔
68.车站内正线上其他道岔的定位(引向安全线、避难线除外)为开通(到发线)的位置。
(A)正线(B)到发线(C)调车线(D)货物线
69.单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为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的位置为定位。
[221010102]
(A)正线(B)到发线(C)不同线路(D)同一线路
70.区间内正线道岔的定位为(正线)开通的位置。
(A)安全线(B)岔线(C)到发线(D)正线
71.双线车站站内正线进站道岔(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除外),以(正线)开通位置为定位。
(A)正线(B)到发线(C)货物线(D)岔线
72.正线、到发线与岔线衔接处设置安全线,引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