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614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与生活第29讲 文化与社会.docx

文化与生活第29讲文化与社会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9讲 文化与社会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与综合国力

(2017·全国卷Ⅱ,40)(2017·海南卷,25)(2016·全国卷Ⅱ,39)(2016·北京卷,26)

(2016·江苏卷,19)(2016·江苏卷,20)

(2015·全国卷Ⅱ,20)(2015·天津卷,10)

(2015·江苏卷,18)

  本讲试题立足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主线,重点考查文化的内涵、特点、文化与经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选择题多聚焦文化的特征、实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非选择题多涉及文化的特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备考过程中,应结合“一带一路”等文化热点理解和运用文化与经济等知识;密切关注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分值:

4~14分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1)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

文化活动。

怎样判断一种现象是否是文化现象

(1)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2)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3)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4)文化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和动态的文化活动。

1.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 × )

解析 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

2.珍贵老照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特定时代文化的基本载体。

( × )

解析 珍贵老照片是特定时代文化的物质载体,但不是基本载体。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3.中共十九大圆满召开、电影上映、庆祝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成功举办都属于文化现象。

( × )

解析 召开中共十九大属于政治现象。

一 文化的内涵

1.本质上: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范围上:

文化属于精神范畴。

[例1] (江苏卷)“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

材料说明( A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解析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说明从“火伴”到“伙伴”的演变是由社会实践的变化决定的,A项当选;B、C两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内容讲的是从“火伴”到“伙伴”的演变过程,没有反映“伙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D项不选。

二 文化的特点

角度

特点

理解

从文化的实质来看

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从文化与个体的关系来看 

是一种文化素养

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来看

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例2] (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月考)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重要地位。

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如何与宴会主人及同桌的客人交谈、敬酒,正确地入座和离席,等等。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

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可见( A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 餐桌礼仪一直是西方家庭教育的重点,说明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①正确;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不是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②不选;餐桌礼仪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项。

1.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说:

“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D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康德的话说明艺术作品是人创造的,与自然界的物品是不同的,②④当选;题干未体现精神产品与物质载体的关系,排除①;艺术作品是人的创造物,而非仅是审美意象,③错误。

故选D项。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音乐家创作了《富强之路》《民主之风》《文明之花》等13首歌曲,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将24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充分说明( A )

①人的文化素养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 ②适当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之根本 ③不同形式的文化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常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 ②夸大了载体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优秀文化是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③表述片面。

故选A项。

3.(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某市区在对城市广场进行升级改造时,遵循“法治、平安、和谐”的理念,在广场原有景观中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法治文化广场,弘扬法治精神。

市民在广场休闲健身的同时,深切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由此可见( C )

①法治文化广场为弘扬法治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②法治文化广场全面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③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④法治文化促进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和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②不符合事实;材料未涉及法治文化对依法治国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排除④。

故选C项。

考点二 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

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

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

文化素养。

从国际来说,世界范围内反对

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

(1)重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措施:

必须把

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

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

精神动力和强大的

智力支持。

1.(北京卷)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 × )

解析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 × )

解析 理性思考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3.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 × )

解析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能决定经济、政治。

4.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 )

解析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5.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 × )

解析 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才起推动作用。

6.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 )

解析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2016·江苏卷)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 × )

解析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并不是经济的派生物,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 文化的社会作用

量的角度

文化的力量有大小之分。

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质的角度

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例1] (2016·江苏卷)“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

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B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解析 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征服全世界”说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材料未涉及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项不选;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二 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同。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是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把文化看作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

经济

科学技术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劳动者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

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

政治

国内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国际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