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659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三年级阅读课教案

1摇篮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读记“醉人、蚯蚓、天井、船舱、安卧、结冰、炭火、铜盆”八个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堂辅助课件。

   2.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听到过摇篮歌?

   3.理解“摇篮歌”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1.范读《摇篮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小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

醉哼蚯蚓铜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5.质疑并适时解疑。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

如果你就是宝宝,听到了摇篮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

     (语速稍慢,意味深长。

读出诗歌的情趣和意味。

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读出自己的体会。

   3.背诵这首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图画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读诗。

   2.师生评价读诗情况,指出不足。

  五、指导写字。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教学反思:

 

2春天来了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把学生的心灵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看桃花争艳,观柳枝吐绿,听河水淙淙,闻柔风低吟,与燕子私语,和蜜蜂嬉戏……把可爱的汉字娃娃一起融入春的奇妙里,在心情舒畅的学习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课文朗读。

   学生:

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

孩子们,寒假中刚刚过去的那个盛大节日是什么节?

(春节。

   2师:

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表述。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孩子自由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4揭示课题:

春天来了。

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2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学习生字,读准音,了解义,认清形。

(介绍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

   3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

   4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5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识记方法。

(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

   6全班交流。

如“冰”、“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冰”还可以猜谜语“两点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

学生一起做“吹”的动作,再次感受字形。

  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

   1看图读词语。

(春风、桃花、小草、冰雪、燕子、柳树、蜜蜂。

)师:

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

    如:

粉红的桃花开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看了眯眯笑。

      春风轻轻地吹着,一只只风筝悄悄地飞上了天空。

   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

   4师生对话练习,教师扮作小孩子,孩子们扮演春娃娃。

     师:

春天在哪里?

春娃娃,春娃娃快快告诉我。

     生:

春天在山林里,小鸟快乐地飞来飞去。

    春天在花园里,朵朵花儿竞相开放。

     ……

   5学生再读课文中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学生练习朗读。

   6春天是无比美好、无比生动的,瞧,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春景图(教师课件出示文后“读读想想记记”的六幅图)。

    

(1)学生描述图画内容。

(尽量做到描述清晰,语言优美。

    

(2)再出示“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六个词语。

    (3)学生读词想画面,交流感受。

   7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儿歌、图画。

  四、快乐写字,轻松积累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8个生字,注意这些字的关键笔画。

“冫”是新认识的偏旁。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

     如:

芽,竖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两遍。

 4完成课后第一题“比一比,组词语”。

   5快乐写字。

     师:

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些景物?

愿意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下来吗?

教学反思:

 

3.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雁”的笔顺,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新词,并会运用。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有感情读文,从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同学们,秋天迈着轻轻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秋景,品到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秋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秋声吧。

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想像。

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一、识字与写字。

1、初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名读诗歌,全班同学纠正读音。

重点指导“暖”的读音。

4、检测生字。

二、指导朗读。

1、生自由通读诗歌。

2、小组内分小节练读诗歌,互相指导。

逗号停顿的时间短,句号停顿的时间长。

文中有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朗读时有较短的停顿。

3、汇报朗读诗歌。

三、师生共同小结所学内容。

    学习目标

1、会写9个生字,积累词语,掌握“雁”的笔顺。

2、背诵课文及古诗《秋词》。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中听到了秋天美好的声音,你还记得吗?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配乐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一、品读诗歌,学写生字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歌,你喜欢哪个小节呢?

给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告诉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

1、第一小节

①树叶从大树上落下来发出“刷刷”的声音。

学写“刷”字。

②展开想像:

黄叶在和大树道别,黄叶都说了什么?

③文章中的“刷刷”是表示声音的象声词,你找找文章中还有哪些象声词?

2、第二小节

①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

播放蟋蟀的叫声,蟋蟀让学生理解象声词。

学写“翅、离”蟋蟀

②想像蟋蟀和阳台告别时唱了什么?

3、第三小节

①大雁南飞,留下了串串叮咛;秋风在田野里奏响了丰收的欢歌。

学写“雁”字的笔顺,强调“暖”的写法,教写“咛、掠”。

理解“叮咛”,并用“叮咛”说话。

大雁南飞的影视

丰收在即的麦田影视

②想像大雁飞向南方时,撒下了什么叮咛的话语?

4、第四小节

①理解“音乐厅”,学写“辽、厅”。

②展开想像,在这个音乐厅里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二、配乐诗朗诵会

1、播放《秋日私语》音乐,配乐朗读,可以自己读一首诗,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2、全班合作背诵诗歌。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课后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词语2、重点理解“掠过”、“透明”等词语。

3、“一排排”、“一片片”、“一阵阵”是式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词语?

4、积累古诗《秋词》。

教学反思:

 

4.草帽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

  4.认识生字9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的谋略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计”字。

师:

“计”什么意思?

你能用“计”组词吗?

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

(学生自由说。

说多少不限制、不要求。

  2.板书:

草帽。

师:

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是“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

”“草帽计是什么?

”“运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

”“草帽计好在哪里?

”等)

  二、自学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

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

湘西贵州蒋介石嗡嗡侦察葫芦山土坊匪军丢盔弃甲

  (指名读——齐读——比赛读——“开火车”读)

  4.指导写字: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重点指导“州”、“匪”的笔顺。

  5.在地图上找到“湘西”,“贵州”。

你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什么了解?

  三、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四、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查字典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昨天,大家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齐读课题)

  2.首先,通过学习,你们认为“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

  1.了解故事起因。

  

(1)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找出相关语句,用“”划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①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

(指名读——齐读)

  ②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

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

  ③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

用“贺龙看到,心想。

”的句式说一说。

  小结:

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追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

  2.重点学习实施草帽计的经过。

  

(1)默读课文3、4段,小组交流:

  ①军为什么会中计?

说明了什么?

  ②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

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教师点拨:

  ①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读——评议——齐读)

  ②白军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飞机轰炸?

(男生读课文第4段)

  ③你能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吗?

  ④你觉得贺龙的草帽计“神”在哪里?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⑤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