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3501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版六级上册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开国大典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我国是那一年成立的?

(学生各抒己见)

1949年10月1日,一个伟大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神圣庄严的宣告、威武雄壮的军队、喜悦欢腾的群众……典礼上的一幕幕是否令你心驰神往?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重温那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学习《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读课题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讲授新课

一、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

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政府激动阅兵栏杆

旗帜瞻仰宣告

徐徐上升

排山倒海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3)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二、精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

1.说说课文是按顺序什么记叙,想想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三个部分。

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会场的布置。

第二部分(

第5-10自然段)典礼仪式。

第三部分(第11-13

自然段)阅兵式。

第四部分(第14-15自然段)群众游行。

3.你从课题“开国大典”中了解到哪些问题?

你如何理解“大典”这个词的?

开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

大典:

隆重的、盛大的典礼。

4.阅读课文之后,说说开国大典的场面的感受?

隆重的庄严的热烈的

(二)品读课文第一部分“会场的布置”,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课文第1段,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信息?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地点:

北京

参加的人员及人数: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具体详细地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从作者对参与大典的人员和人数上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

说明参加人数很多,参加人员来自各行业各阶层,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3.阅读课文第二段,找出作者描写会场的布置的句子,说说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些情况的?

以“丁字形”为基点,按照先横后竖的顺序,详细介绍了会场的布置情况。

4.思考:

天安门城楼的布置显现出一种什么气氛?

城楼上宫灯高挂、红旗招展,显现出一种热烈、隆重、喜庆的气氛。

5.说说,划线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红色字说明了什么?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

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划线句是本段的总起句。

从“早上六点钟”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说明,群众对开国大典的重视,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盛会。

6.阅读课文第四段,找出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

大典,说说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们急切的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

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7.讨论: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句的修辞手法,把天安门广场比作海洋,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总结句。

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

描述了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旗如潮的热烈场面,同时反映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三)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典礼仪式”,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阅读课文第5段,说说你对划线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示声音很大,气势宏伟。

这句话说明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一齐”表现此时万众一心,期待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一刻来临。

这句话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的拥护和对领袖的无限崇敬之情。

2.默读课文6-10段,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大典中的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放礼炮→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3.默读课文6段,说

说这段课文描写了大典中哪些场面,作者是如何具体的描写的?

场景一:

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场景二:

奏国歌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场景三:

宣布新中国成立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结合课文第7段的内容,说说文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说说红色词语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段话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突出了范围广。

这一段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前一句写实,后一句想象,表现了这庄严的宣告对中华儿女的重大意义。

6.默读课文8段,说说这段课文描写了什么,文中的两个“一齐”表现了什么?

这段话主要描写升国旗时的场面。

“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表明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对国旗无比尊重,也表达人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而感到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7.说说课文9段主要描写了大典中什么场面?

文中为什么要具体描写大炮和炮声的数量?

场景四:

升国旗、放礼炮

“五十四门大炮”代表着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有54个民族(我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当时统计是五十四个);

“二十八响”代表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带领人民奋斗的二十八年。

8.朗读第10段,思考:

这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场面?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首脑。

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推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四)品读课文第三部分“阅兵式”,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默读阅兵式部分,思考:

作者是如何来介绍阅兵式的?

展示出了人民军队怎样的风采?

用“开头”“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出色表现,展示出了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

2.结合课文第12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的描写阅兵仪式?

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出色表现,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力量强大,无坚不摧,是新中国强大的安全保障。

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威风凛凛、纪律严

明、渗透着人民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自豪的感情。

3.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4.思考:

这段话使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得?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拍手,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无比喜悦、激动及自豪之情。

作者连用两个“不断”,一个“接”字补充,两个“把”字句再加一个“不能够”,把这份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欢乐喜庆的场面如在眼前。

(五)品读课文第四部分“群众游行”,回答下列问题?

1.思考:

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是对天安门广场傍晚景色的描写,衬托出了人们仍然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喜悦和幸福的心情。

2.划线部分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岁!

”“毛主席万岁!

这段语言描写再现了人民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以及对领袖爱戴的深厚情感。

3.这句属于什么描写,作者这样写什么样有什么好处?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4.“两股红流”指什么?

作者使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寓意呢?

“两股红流”这里把游行队伍形象的比喻成红流,说明了队伍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这句话运用了借喻、双关的修辞方法。

作者用“两股红流”借喻擎着灯、舞着火把的两支游行队伍,写出了游行群众之多,也突出了红色,显示出喜庆欢乐吉祥之意。

“光明”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既指灯笼火把所带来的光亮,也象征新中国的成立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5.反复朗读最后群众游行两段,说说体现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这两段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人们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及对主席的深厚情感。

三、拓展阅读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何其芳  

北京和延安一样充满了歌声。

五星红旗在这绿色的城市中上升。

密集的群众的海洋:

无数的旗帜在掌声里飘动

就像在微风里颤动的波浪。

在毛泽东主席的面前,

我们的海军走过,

我们的步兵走过,

我们的炮兵走过,

我们的战车走过,

我们的骑兵走过,

我们的空军在天空中飞行,

群众的队伍从广场上绕到

毛泽东主席的面前来喊着:

“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主席回答着:

“同志们万岁!

这是何等动人的欢呼!

这是何等动人的领袖与群众的关系!

跳跃着喊!

舞动着两个手臂喊!

站在主席台下望着毛泽东主席不愿离开地喊!

把这个古老的城市喊得变成年轻!

把旧社会留给我们身上的创伤和污秽喊掉得干干净净!

举着红灯的游行的队伍河一样流到街上。

天空的月亮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要躲藏。

呵,我们多么愿意站在这里欢呼一个晚上!

我们多么愿意在毛泽东的照耀下,

把我们一生献给我们自己的国家!

(1949年10月初,北京)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说说你从句中体会到人们的什么心情。

请用词语概括。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  )

(2)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  )

(3)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  )

(4)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  )

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

(2)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

(   )

(3)战士们动作一致,就像有

人在指挥似的。

(   )

(4)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   )

 

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来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生字。

 

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请学生分组完

成,课堂展示。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组织答案。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思考问题,组织答案

 

阅读课文,增长见识。

 

完成练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温故知新,复习上一节的生字、词语,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把文章分为几部分,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分析文章第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通过分析文章第二部分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分析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第三部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加深对最后一点段落的理解。

 

拓展阅读,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完成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小结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和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

先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写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

民政府公告,接

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