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844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docx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

初三化学易忘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

一、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

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

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

碳酸钠晶体。

二、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

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

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

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

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

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

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

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

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

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

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

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

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6、生铁/钢:

(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

(C)

8、铁锈:

(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

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

干冰

7、氢氯酸(HCl):

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蓝矾,胆矾

10、甲烷(CH4):

沼气

11、乙醇(C2H5OH):

酒精

12、乙酸(CH3COOH):

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

双氧水

14、汞(Hg):

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

小苏打

五、物质的除杂

1、CO2(CO):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

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

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

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

蒸发溶剂

15、KNO3(NaCl):

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六、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

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七、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把水转化为氢氧根的方法

4、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5、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6、能使指示剂变色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或碱,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水溶液或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的水溶液,或纯碱的水溶液)

7、能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有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

八、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

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物质的颜色、状态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

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

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

硫磺

6、无色固体:

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

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

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

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

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

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

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

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

氯气

19、无色气体:

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四)

1、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4、人体中最多,地壳中最多,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5、红褐色沉淀肯定是:

Fe(OH)3

6、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

7、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8、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9、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

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0、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

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1、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2、碱和盐中,除三价铁(红褐色或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

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3、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

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2、物质的反应条件

点燃:

(有O2参加的反应)

通电:

(电解H2O)

催化剂:

(KClO3、H2O2分解制O2)

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C与CO2、C与H2O、CO还原Fe2O3

3、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

离子间的反应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

BaSO4AgCl不溶于稀硝酸

CaCO3BaCO3溶于稀硝酸放出气体

Mg(OH)2Cu(OH)2Fe(OH)3溶于稀硝酸不产生气体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CO或H2,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H2O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O2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P(红磷或白磷)

(7)在O2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蓝紫色火焰的是S硫

(8)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淡蓝色火焰的是S硫

(9)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4、物质的某些特性

(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SO2、HCl、NH3等

(2)常见还原性物质有C、CO、H2等;

(3)常见可燃性气体有H2、CO、CH4等;

(4)与碱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的气体物质:

NH3;

(5)遇淀粉溶液变蓝色的物质是:

I2。

(6)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7)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8)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9)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0)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5、物质的组成、俗名、类别

6、物质的反应类型

7、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化)

氧三角:

碳三角:

铜三角:

钙三角:

酸、碱、盐三角:

CaCO3

Na2CO3Ca(OH)2

8、物质之最

9、物质之间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0、物质的用途

CO2:

灭火;光合作用;人工降雨

CaO:

生石灰;食品干燥剂

HCl:

胃酸;除铁锈

浓硫酸:

干燥剂

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氨水:

蚊虫叮咬

CaCO3:

建筑材料;补钙剂

NaCl:

调味剂;防腐剂

Na2CO3:

纯碱——候氏制“碱”

NaHCO3:

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CuSO4: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九、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四:

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ⅱ、装置气密性不好;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ⅳ、导气管中还剩余小部分的水。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应只引入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收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

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