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63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docx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分析

南郑县汉山大道道路工程

沥青混凝土面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汉山大道道路工程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2、《城镇道路施工与验收规范》(CJJ2-2008)。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二、开工准备

本分项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12月23日,完工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工期为8天。

1、做好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施工放样内容包括现场放出路基中线、标高等,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

2、做好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

3、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4、针对试验段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三、所需试验资料

1、集料筛分试验

2、标准击实试验

3、针片状含量试验

4、压碎值试验

四、导线点、水准点布设和测量放样

根据《路基断面图》用全站仪放出中、边桩,用水准仪测量出中桩、边桩标高。

五、施工机械配置

本试验段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机械设备及试验和测量仪器:

1、试验段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种类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规格

主要性能

指标

运输机械

自卸车

7

东风15T

良好

拌和机械

拌合楼

1

LB3000

良好

摊铺机械

摊铺机

1

ABG—423

良好

碾压机械

压路机

1

胶轮XP261

良好

碾压机械

压路机

1

LG—20

良好

洒水机械

洒水车

2

东风5T

良好

封层

乳化沥青撒布车

1

良好

2、测量仪器

序号

仪器名称

数量

型号规格

单位

新旧程度

1

全站仪

1

KTS-440

2

水准仪

2

S3E

3

塔尺

2

5M

4

50钢尺

1

5010

5

30钢尺

1

3010

6

平整度靠尺

1

3M

六、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为6㎝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4㎝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实验路段。

本标段沥青砼面层采用集中拌和与机械化摊铺,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采用生产能力为150t/h(LB3000)沥青砼拌和楼拌和,混合料的摊铺采用ABG—423型多功能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施工中将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在监理工程师、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和加强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路段的施工质量。

1.路面施工前准备工作及施工工艺

(1)开工前三日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各项材料配合比等试验检测报告。

(2)工程技术人员对该路段进行定点、定位测量放样。

(3)用空压机及人工清扫路面基层,保证透层油能够较好地与基层粘接。

(4)沥青砼面层施工前,应先处理好沥青砼面层与水泥混凝土面层接头处的砼补强段,待水泥砼达到强度后,再进行沥青砼面层施工。

(5)修筑试验段:

沥青砼路面全面施工前,采用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拌和料配合比铺筑试验路段,长度30m,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在于准确控制拌和时间与拌和温度,铺筑温度与松铺厚度、速度等。

压实机械的合理调配,压实温度与压实方法及路拱调整,松铺系数的测定,合适的施工长度,并且在试验段中,抽样检测各种沥青拌和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密实度等,并且在沥青混合料压实12小时后,按标准方法进行压实度、厚度的抽验。

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试验检测,达到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工序,确保机械的正常使用和工序衔接,准确控制各项工序质量,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2.施工工艺

 

(1)材料准备

①面层材料

沥青及各种沥青面层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

沥青用量应以马歇尔试验为准,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不小于96%,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关键性筛孔20.6mm的通过率小于40%,公称最大粒径13.2mm;密集配沥青混凝土(AC-20C),关键性筛孔4.75mm的通过率小于45%,公称最大粒径19mm,粗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粗集料与沥青黏附性不宜低于4级;细集料可以采用天然砂及石屑配制,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矿粉必须采用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状。

粘层沥青标号与路面结构层标号相同,沥青用量0.4L/㎡。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技术标准

试验项目

击石次数(双面(次)

稳定度

(KN)

流值FL(mm)

空隙率

(%)

沥青饱和度VFA(%)

沥青混凝土

50

5

2-4.5

3-6

70-85

各沥青层的集料级配

混合料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3

100

90-100

60-80

30-53

20-40

15-30

10-23

7-18

5-12

4-8

AC-20

100

90-100

74-90

62-82

50-70

32-46

22-36

16-28

7-18

6-14

4-10

3-7

沥青标号按气候分区采用普通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17#-A型

A级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及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0.1mm

60-80

T0604

适用的气候分区

1-3

针入度指数PI

-1.5-+1.0

T0604

软化点(环球法)

(℃)

46

T0606

60℃动力粘度系数,

(Pa·s)

180

T0620

10℃延度,

(cm)

20

T0605

15℃延度,

(cm)

40

T0605

蜡含量(蒸馏法)

%

2.2

T0615

闪点,

(℃)

260

T0611

溶解度

%

99.5

T0607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0603

质量变化

%

±0.8

T0609

残留针入度比(25℃)

%

61

T0604

残留延度(10℃)

cm

6

T0605

残留延度(10℃)

cm

15

T0605

3.粘层

在沥青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必须撒铺粘油层。

粘油层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体沥青混合料相同,石油沥青用量为0.3-0.5Kg/m2,撒布车喷洒,并选用适宜喷嘴,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喷洒不足的要补撒,喷洒过量处应与刮除;粘层油宜在当天撒布,并紧跟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4.玻纤格栅+如画沥青透层及粘层

在基层顶面设置玻纤格栅+乳化沥青透层及粘层,玻璃纤土工格栅材料规格EGA2×2(80×80),纵、横向抗拉强度应不小于80KN/m,拉伸长率不大于4%,纤维的熔点不低于1000℃,能耐180℃以上的高温。

玻纤格栅的网孔尺寸采用20mm×20mm,网孔形状为正方形。

技术标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GB/T21825-2008。

玻纤格栅用人工或机械铺设,但玻纤格栅必须张紧,不得有翘起,褶皱、断丝、。

玻纤格栅的长度方向应沿路线的纵向方向铺设,在转弯处可以剪断拉平,确保铺设平整。

纵向铺设顺序应与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向相反,并根据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部之下,纵向应搭接20cm。

玻纤格栅每铺设完一副后用后胶轮压路机单向碾压1遍-2遍,即压路机前进时在玻纤格栅上碾压,后退时从旁边未铺玻纤格栅的路面退回,以压紧玻纤格栅。

如果发现有不平整或褶皱现象,必须重新铺设。

纵向搭接采用钢钉固定法。

铺设玻纤格栅时应先将一端固定,然后紧勒,使张拉伸长率控制在1.0%-1.5%之间,在固定另一端。

当玻纤格栅铺设完成后再喷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粘层及细料,然后碾压整平后再做沥青混凝土面层。

用做透层和粘层的沥青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一般不小于两次喷洒,沥青用量1.0kg/m2。

混合料中的集料级配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配合比设计应按照JTG052-2000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来确定。

稳定度试验至少应做5组(每组6个)试件测定其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诸空隙率和饱和度。

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应通过车辙试验机进行抗车辙检验。

当配合比被批准后,应进行试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的混合料生产。

⑥摊铺设备及摊铺机的调试

本标段路面采用1台ABG—423型多功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面层摊铺施工,在进行正式摊铺前,应由特种机械工会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机械调试,确保施工过程中机械性能的正常性。

在下层上每10m(曲线段每5m)逐桩恢复中线桩,在中线桩对应法线上放出中、边桩,并在中边桩外侧50cm处设置导线桩。

用水准仪测出中边桩下层顶面标高。

根据下层顶面高程和每层设计高程以及试验段得出的松铺系数,确定松铺高度,设置摊铺机水平传感导线,导线采用2mm不锈钢丝,用张紧器张紧,张紧力不小于800N,架设长度不大于150m。

E、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采用生产能力150t/h(LB3000)沥青拌和楼进行拌和,考虑到本段沥青混合料用量较大,因此要注意避免对所属地段造成环境污染,拌和场现场应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污措施。

a.沥青材料的准备

沥青材料应先加热,加热温度在150~170℃范围内,并应避免局部过热,保证按均匀温度把沥青材料源源不断地从贮料罐输送到拌和机内,且不应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热超过170℃的沥青。

b.集料的准备

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

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集料加热温度应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在被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烘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坏或熏黑集料。

填料不加热。

c.拌和

集料、填料和沥青材料应按工地配合比规定的用量测定和送进拌和机内,并打印出每盘的称重数据。

在拌和机内及出厂的混合料温度为145~165℃,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5℃。

拌和时间应能使矿质集料所有的颗粒都均匀地裹覆上沥青为度,每锅拌和时间以30~50s为宜,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并经试拌确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包括上面层、下面层)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抽样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所有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或已经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废弃。

拌和以后的混合料必须是均匀的,集料的所有颗粒都应涂上结合料,不得带有花白斑点、离析和结块现象。

在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时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力学性能、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见下表所示

沥青混凝土的施工(℃)(70#)

沥青加热温度

155-165

矿料温度

160-190

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

正常范围145-165

高于195废弃

沥青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45

摊铺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