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604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docx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设备安装部分)

1工程概况

2监理工作流程详见《监理规划》

3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目标按合同约定达到合格标准。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监理基本要求

4.1技术与管理

4.1.1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4.1.2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

当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

4.1.3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价,鉴定及备案。

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

4.1.4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

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4.1.5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检测,除《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第14.1.5条规定的以外,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4.2材料与设备

4.2.1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

4.2.2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2)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进入施工现场用于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

(3)对材料和设备应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附录A及各章的规定在施工现场抽样复验。

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4.2.3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的规定。

4.2.4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4.2.5现场配制的材料如保温浆料、聚合物砂浆等,应按设计要求或试验室给出的配合比配制。

当未给出要求时,应按照施工方案和产品说明书配制。

4.2.6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

当无上述要求时,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不应大于正常施工环境湿度下的自然含水率,否则应采取降低含水率的措施。

4.3施工与控制

4.3.1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4.3.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4.3.3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满足相关标准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

4.4工程验收

4.4.1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除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外,尚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4.2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5设备安装节能工程的施工监理

5.1采暖节能工程(略)

5.2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5.2.1工程特点

5.2.2材料、设备进场质量监理: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各种产品和设备的类型、规格、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可视质量无损坏,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2)各种产品和设备所附带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说明书、相关性能检测报告、进口产品和设备的出入境商品检验合格证明等)齐全,并符合有关国家现行标准和规定。

(3)核查下列产品、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①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热回收装置等设备的冷量、热量、风量、风压、功率及额定热回收效率。

②风机的风量、风压、功率及其单位风量耗功率。

③成品风管的技术性能参数。

④自控阀门与仪表的技术性能参数。

(4)验收与核查结果应形成相应的验收、核查记录。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资料和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核对。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5.2.3施工安装过程质量监理重点控制内容

5.2.3.1风机盘管机组和绝热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送检的复验。

(1)复验内容

①风机盘管的供冷量、供热量、风量、出口静压、噪声及功率。

②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

(2)检验方法:

现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3)检查数量:

同一家的风机盘管机组按数量复验2%,但不得少于2台;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2次。

5.2.3.2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及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

(3)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温控装置与仪表的安装位置、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4)空调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功能。

对设计要求分栋、分区或分户(室)冷热计量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应能实现相应的计量功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5.2.3.3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的材质、断面尺寸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4)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和内部支撑加固等处,应有防热桥的措施,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核查风管及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记录。

检查数量:

按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5.2.3.4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种空调机组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位置和方向正确,与风管、送风静压箱、回风箱的连接严密可靠。

(3)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之间连接严密,并应做漏风量的检测,其漏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的规定。

(4)机组内的空气热交换器翅片和空气过滤器应清洁、完好,且安装位置和方向正确,且便于维护和清理。

当设计未注明过滤器的阻力时,应满足粗效过滤器初阻力≤50Pa(粒径≥5.0μm,效率:

80%>E≥20%);中效过滤器初阻力≤80Pa(粒径≥1.0μm,效率:

70%>E≥20%)的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核查漏风量测试记录

检查数量:

按同类产品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1台。

5.2.3.5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位置、高度、方向应正确,并便于维护、保养。

(3)机组与风管、回风箱及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4)空气过滤器的安装应便于拆卸和清理。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5台。

5.2.3.6通风与空调系统中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安装位置及进、出口方向应正确,与风管(柔性短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5.2.3.7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和集中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进、排风管的连接应正确、严密、可靠。

⑶室外进、排风口的安装位置、高度及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抽检总数的20%,且不少于1台。

5.2.3.8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空调冷热水系统中的水力平衡阀、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和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方向正确,位置便于操作和观察。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类型数量抽查10%,且均不得少于1个。

5.2.3.9空调风管系统的绝热层和防潮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绝热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及相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当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其厚度允许偏差为5mm;采用涂抹或其他方式时,其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风管法兰部位的绝热层厚度,不应低于风管绝热层厚度的80%。

⑵绝热层表面应平整,与风管、部件及设备应紧密贴合,无裂缝、空隙等缺陷,且纵、横向的接缝要错开。

风管穿楼板和穿墙处的绝热层应连续不间断。

风管系统部位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⑶防潮层(包括绝热层的端部)应完整,且封闭良好,其搭接缝应顺水。

⑷带有防潮层隔汽层绝热材料的拼缝处,应用胶带封严,粘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用钢针刺入绝热层,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

管道按轴线长度抽查10%;风管穿楼板和穿墙处及阀门等配件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个。

5.2.3.10空调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的绝热层和防潮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绝热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及相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⑵绝热管壳的铺设应平整、粘贴应牢固。

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每节至少应用防腐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或专用胶带进行捆扎或粘贴2道,间距300~350mm,且捆扎、粘贴紧密,无滑动、松弛、断裂现象。

硬质、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缝,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⑶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保温材料在管道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⑷防潮层与绝热层应结合紧密,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⑸防潮层的立管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线缝应朝向低端;纵向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6)空调冷热水管穿楼板和穿墙处的绝热层应连续不断,且绝热层与穿楼板和穿墙套管之间应用不燃材料填实,不得有空隙,套管两端应进行密封封堵。

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用钢针刺入绝热层、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

按数量抽查10%,且绝热层不得少于10段,防潮层不得少于10m、阀门等配件不得少于5个。

5.2.3.11空调水系统的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设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度。

衬垫表面平整,与绝热材料之间应填实无空隙。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

按数量抽检5%,且不得少于5处。

5.2.3.12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象资料。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5.2.3.13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风机和空调机组等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并应进行系统的风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