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208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docx

CPA综合阶段财务管理大白本

专项一传统财务报表与企业价值评估(相对价值法)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

(1)与本公司的历史比,也称趋势分析

(2)与同类公司比,也称横向比较

(3)与计划预算比,也称预算差异分析

2、因素分析

(1)连环替代法

设F=A×B×C

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

F0=A0×B0×C0

报告期(实际、下年)F1=A1×B1×C1

基数:

F0=A0×B0×C0

(1)

置换A因素:

A1×B0×C0

(2)

置换B因素:

A1×B1×C0(3)

置换C因素:

A1×B1×C1(4)

(4)

(2)-

(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

(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2)差额分析法(只适用于连乘)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C1-C0)

二、财务指标分析(竞争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财务指标

公式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财务指标

公式

资产负债率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长期资本负债率

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小结:

短期偿债能力是正指标,长期偿债能力大部分是反指标,也有正指标。

债权人:

偿债能力越强越好。

经营者和股东:

偿债能力越强,不一定越好。

3、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资产;

××资产周转期(天数)=365÷××资产周转率;

××资产占收入比=××资产÷销售收入;

指标

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成本)/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365÷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1/总资产周转次数

4、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指标

计算公式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

5、发展能力——可持续增长率

(一)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提示】

(1)经营效率是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

(2)财务政策是指资本结构政策和股利支付率政策。

上述假设条件成立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相等。

(二)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次数)×留存收益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6、上市公司特有能力指标(市价比率)

(1)市盈率

它反映普通股股东愿意为每1元净利润支付的价格;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2)市净率

它反映普通股股东愿意为每1元净资产支付的价格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

(3)市销率

它反映普通股股东愿意为每1元销售收入支付的价格。

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每股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三、企业价值评估(相对价值法)分析

基本原理:

首先,寻找一个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变量(如净利);其次,确定一组可以比较的类似企业,计算可比企业的市价/关键变量的平均值(如平均市盈率);然后,根据目标企业的关键变量(如净利)乘以得到的平均值(平均市盈率),计算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

相对价值法,是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用可比企业的价值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

如果可比企业的价值被高估了,则目标企业的价值也会被高估。

实际上,所得结论是相对于可比企业来说的,以可比企业价值为基准,是一种相对价值,而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1、市盈率模型

(1)市盈率分析

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经×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是企业的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险,在影响市盈率的三个因素中,关键是增长潜力。

(2)市盈率特点

优点

首先,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其次,市盈率把价格和收益联系起来,直观地反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再次,市盈率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综合性。

缺点

如果收益为负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

再有,市盈率除了受企业本身基本面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整个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在整个经济繁荣时市盈率上升,整个经济衰退时市盈率下降。

如果目标企业的β值为1,则评估价值正确反映了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企业的β值显著大于1,经济繁荣时评估价值被夸大,经济衰退时评估价值被缩小。

如果β值显著小于1,经济繁荣时评估价值偏低,经济衰退时评估价值偏高。

如果是一个周期性的企业,则企业价值可能被歪曲。

使用范围

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并且β值接近于1的企业。

2、市净率模型

(1)市净率分析

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净资产

驱动市净率的因素有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风险,其中权益报酬率是关键因素

(2)市净率的特点

优点

首先,净利为负值的企业不能用市盈率进行估价,而市净率极少为负值,可用于大多数企业。

其次,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容易理解。

再次,净资产账面价值比净利稳定,也不像利润那样经常被人为操纵,最后,如果会计标准合理并且各企业会计政策一致,市净率的变化可以反映企业价值的变化。

缺点

首先,账面价值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如果各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标准或会计政策,市净率会失去可比性,其次,固定资产很少的服务性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净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不大,其市净率比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最后,少数企业的净资产是负值,市净率没有意义,无法用于比较。

使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拥有大量资产、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

3、市销率模型

(1)市销率分析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收入乘数×目标企业的销售收入

收入乘数的驱动因素是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股权成本。

其中,销售净利率是关键因素。

(2)市销率的特点

优点

首先,它不会出现负值,对于亏损企业和资不低债的企业,也可以计算出一个有意义的价值乘数。

其次,它比较稳定、可靠,不容易被操纵。

最后,收入乘数对价值政策和企业战略变化敏感,可以反映这种变化的后果。

缺点

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而成本是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类企业,或者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

4、修正的市价比率

(1)修正的市盈率模型

修正平均市盈率=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平均预期增长率×100)

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净利

(2)修正的市净率模型

修正市净率=可比企业市净率÷(可比企业预期股东权益净利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预期股东权益净利率×100×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3)修正的市销率模型

修正市销率=可比企业市销率÷(可比企业预期销售净利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市销率×目标企业预期销售净利率×100×目标企业每股销售收入

专题二:

管理用财务报表与企业价值评估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

(一)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资产+金融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所有者权益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所有者权益

1、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

(1)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本身是金融性资产,但是有一部分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所必需的。

有三种做法:

第一:

将全部货币资金列为经营性资产;

第二:

根据行业或公司历史平均的货币资金/销售百分比以及本期销售额,推算经营活动需要的货币资金额,多余部分列为金融资产;

第三:

将其全部列为金融资产。

(2)短期应收票据如果是以市场利率计息的投资,属于金融资产;如果是无息应收票据,应归入经营资产。

(3)短期权益性投资属于金融资产,因为短期权益投资是暂时利用多余现金的一种手段。

(4)债权投资:

对于非金融企业,债券和其他带息的债权投资都是金融性资产,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债权投资。

(5)长期权益投资属于经营性资产。

(6)应收项目:

大部分应收项目是经营活动形成的,属于经营资产。

“应收利息”是金融项目。

“应收股利”分为两种:

长期权益投资的应收股利属于经营资产;短期权益投资(已经划分为金融项目)形成的应收股利,属于金融资产。

(7)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经营性资产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列为经营资产。

金融资产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列为金融资产。

(8)其他资产。

如果查不到结果,应当列入经营资产。

2、区分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

经营负债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涉及的负债。

金融负债是债务筹资活动所涉及的负债。

大部分负债是金融性的,并且不难识别,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有些项目不太容易识别:

(1)短期应付票据:

与短期应收票据的划分一样,它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市场利率计息的融资活动形成的,属于金融负债;另一种是无息应付票据,应归入经营负债,因为它们是经营活动形成的。

(2)优先股,从普通股东角度看,优先股应属于金融负债。

(3)应付项目,大多数应付项目是经营活动的应计费用,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账款等,均属于经营负债。

“应付利息”是债务筹资的应计费用,属于金融负债。

“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包括是优先股的应付股利和普通股的应付股利)均为筹资的应计费用,属于金融负债。

(4)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经营性资产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列为经营负债。

金融资产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列为金融负债。

(5)长期应付款。

融资租赁引起的长期应付款属于金融负债,因为它被视为企业因购买资产而发生的借款。

经营活动引起的长期应付款应属于经营负债。

(6)其他负债。

如果查不到结果,通常将其列为经营负债。

(二)管理用利润表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

金融损益涉及以下项目的调整:

(1)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

从管理角度分析,现金折扣属于经营损益,不过实际被计入财务费用的数额很少,所以可以把“财务费用”全部作为金融损益处理。

(2)财务报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属于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的损益,应计入金融损益,属于经营资产价值变动的损益,应计入经营损益。

(3)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中,既有经营资产的投资收益,也有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只有后者属于金融损益。

(4)财务报表的“资产减值损失”中,既有经营资产的减值损失,也有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只有后者属于金融损益。

(三)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权现金流量

(1)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净投资

净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期末净经营资产-期初的净经营资产

=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

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2)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净增加

=净利润-净投资×(1-负债率)

负债率=净负债/净经营资产

(3)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增加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杠杆贡献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

=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权益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三、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种类

任何资产都可以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来估价,其价值都是以下三个变量的函数:

(1)股利现金流量模型

股利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股利现金流量是企业分配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2)股权现金流量模型

股权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3)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实体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净债务价值

四、如何确定预期期间

预测的时间范围涉及预测基期、详细预测期和后续期。

1、预测的基期

确定基期数据的方法和两种:

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另一种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

2、详细预测期和后续期的划分

企业增长的不稳定时期有多长,预测期就应当有多长。

判断企业进入稳定状态的主要标志是两个:

(1)具有稳定的销售增长率,它大约等于宏观经济的名义增长率;

(2)具有稳定的净资本回报率,它与资本成本接近。

(1)股权价值=预测期股权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

假设预期值为n则:

(2)实体价值=预测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

设预测期为n,则:

五、管理用财务报表增长率

(一)外部融资计算

依据销售百分比法,假设各项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与销售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假设计划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借款利息的增加,需要的资金总额就净经营资产的增加额。

假设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0,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保持不变。

(1)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销售收入增加-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收入增加-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2)假设条件:

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为0,两边同除“销售收入增加”: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的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预计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3)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新增销售额

(二)内含增长率

如果不能或者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依靠内部积累,此时达到的增长率,就是所谓的“内含增长率”

此时,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为0.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收益留存率=0

(三)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可持续增长率

以上计算是基于传统报表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如果基于管理用报表,可持续增长率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为:

(1)企业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增加债务的利息;

(2)企业净经营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水平

(3)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是目标结构(净财务杠杆不变),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4)企业目前的利润留存率是目标留存率,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5)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增发新股(包括股份回购)。

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利用上述原理可以推出如下公式: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期初权益期末净经营资产乘数×本期利润留在率。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专题三:

筹资方式、资金成本与证券估价

一、各类筹资方式

(一)股权筹资

1、留在收益——利润分配的相关规定

法定公积金按弥补亏损后税后利润的10%,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公积金可以用来弥补亏损、转增股本

2、股利政策制定应考虑的因素

A法律因素:

资本保全的限制、企业积累的限制、净利润的限制、超额累积利润限制、无力偿付的限制。

B股东因素:

稳定的收入、避税、防止控制权稀释。

C公司因素:

盈余的稳定性、资产的流动性、举债的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和债务需要。

D其他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和通货膨胀。

3、股票股利和转增股本的异同点有哪些?

4、股利支付方式

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

5、股利理论

种类

观点

股利无关论

(MM理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

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股利相关论

税差理论

股东的股利收益纳税负担会明显高于资本得利纳税负担,企业应采取偏低的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

客户效应理论

收入高的投资者因其拥有较高的税率表现出偏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希望少分现金股利或不分现金股利,以更多的留存收益进行再投资,从而提高所持有的股票价格。

收入低的投资者以及享有税收优惠的养老基金投资者表现出偏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希望支付较高而且稳定的现金股利。

“一鸟在手”理论

根据“一鸟在手”理论所体现的收益与风险的选择偏好,股东更偏好于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倾向于选择股利支付率高的股票。

代理理论

第一,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第二,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第三,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认为股利向市场传递企业信息

如果企业支付股利率增加,被认为是经理人员对企业发展前景作出良好的预期的结果,表明企业未来业绩将大幅度增长,通过增加发放股利的方式向股东及投资者传递了这一信息,此时股利支付率增加,企业股票价格应该是上升的。

6、股利分配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最低。

(2)固定股利政策

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优点

(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那些股利有着很高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

缺点

(1)股利支付与盈余脱节。

(2)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该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政策。

优点

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

缺点

(1)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2)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一个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优点

(1)具有较大灵活性

(2)使一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缺点

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7、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1)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异同

内容

股票股利

股票分割

区别

(1)面值不变

(2)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变化

(3)属于股利支付方式

(1)面值变小

(2)股东权益结构不变

(3)不属于股利支付方式

联系

(1)普通股股数增加

(2)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降;

(3)资本结构不变(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不变)。

一般来说,只有在公司股价暴涨且预期难以下降时,才采用股票分割的办法降低股价;

而在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往往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将股价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

(2)股票回购和股票分割及股票股利

内容

股票回购

股票分割及股票股利

股数

减少

增加

每股市价

提高

降低

每股收益

提高

降低

资本结构

改变,提高财务杠杆水平

不影响

(3)股票回购与现金股利的区别

股票回购是指公司在有多余现金时,向股东回购自己的股票,以此来代替现金股利。

对股东而言,股票回购后股东得到的资本利得需缴纳资本利得税,发放现金股利后股东则需缴纳股息税。

对公司而言,进行股票回购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价值;

第一,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之一是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

第二,当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明显超过投资项目所需的现金流时,可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股票回购,有助于增加每股盈利水平。

第三,避免股利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第五,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减少外部流通股的数量,提高了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被收购的风险。

第六,调节所有权结构,公司拥有回购的股票(库藏股),可以用来交换被收购或被兼并公司的股票,也可用来满足认股权证持有人认购公司股票或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转换公司普通股的需要,还可以在执行管理层与员工股票期权时使用,避免发行新股而稀释收益。

8、股票发行和销售方式

(1)股票的发行方式

公司通过何种途径发行股票。

发行方式

特征

优点

缺点

公开间接发行

通过中介机构,公开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易于足额筹集资本;股票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还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

手续繁杂,发行成本高。

不公开直接发行

不公开对外发行股票,只向少数特定的对象直接发行,因而不需经中介机构承销。

弹性较大,发行成本低

发行范围小,股票变现性差。

(2)股票的销售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时所采取的股票销售方法。

股票的销售方式

优点

缺点

自销方式

发行公司可直接控制发行过程,实现发行意图,并节省发行费用。

筹资时间较长,发行公司要承担全部发行风险,并需要发行公司有较高的知名度、信誉和实力。

委托销售

包销

可及时筹足资本,不承担发行风险

损失部分溢价,发行成本高

代销

可获部分溢价收入;降低发行费用

承担发行风险

9、普通股发行定价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股票不准折价发行,即不准以低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发行。

在实际工作中,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市盈率法、净资产倍率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

10、股票上市目的

上市的目的(优点)

(1)资本大众化,分散风险。

(2)提高股票的变现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