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217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7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水资源公报.docx

安徽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二〇〇六年

 

(送审稿)

 

安徽省水利厅

二○○七年六月

 

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

审定:

复审:

初审:

编写:

 

目录

综述

一、水资源量

1.降水量

2.地表水资源量

3.地下水资源量

4.水资源总量

二、蓄水动态

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3.淮北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三、供用水量

1.供水量

2.用水量

3.耗水量

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

四、水质状况

1.江河水质

2.湖泊和大型水库水质

3.水功能区水质

4.入河污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五、重要水事

附:

指标解释

 

2006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综述

安徽省地处中纬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季风气候影响,南北冷暖气流交会较频繁,降水多变。

全省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钱塘江三流域,省辖17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

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069.0毫米,较多年均值少8.9%,属偏枯年份。

但各地丰枯差异较大,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别属平水、偏枯、枯水年份。

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体呈自北向南递增的态势,年降水深度南北差异比常年小。

全省水势总体平稳,但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沿淮淮北发生连续强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超300毫米有20个县市,有7个县超400毫米,淮北东部部分站点最大三天降水量重现期30~50年一遇,淮北部分地区严重内涝。

7月中旬至8月底,沿江江南降雨偏少,气温高,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和皖南南部累计降水量比1978年和1994年特旱年还偏少2~7成,发生严重干旱。

7月下旬受第5号台风“格美”影响,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中部一带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佛子岭水库区间流域7月26日最大日降雨量170毫米,重现期约20年一遇,大别山区、巢湖及沿淮西部发生山洪及洪涝灾害。

全省水资源总量580.50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少19.0%,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32.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9.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不重复量47.73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950.1立方米。

全省入境水量6944.47亿立方米,出境水量7371.95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53.20亿立方米,较年初减少2.80亿立方米。

年内大型水库调蓄水量约50亿立方米。

全省供水总量241.87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33.84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23.52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17.87亿立方米。

全省用水总量241.87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29.3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53.5%,较上年增加20.80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用水量395.9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31.3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93.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61.9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337.6立方米。

全省江河湖库水质稳定,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淮河干流水质较差,淮北主要支流污染严重;长江干流和新安江水质良好;巢湖呈富营养状态,大型水库水质良好。

全省实测504个入河排污口,入河污水量20.74亿吨,化学需氧量33.25万吨,氨氮3.64万吨。

一、水资源量

1.降水量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069.0毫米,折合水量1491.04亿立方米,比上年少11.5%,较多年均值少8.9%,年降水频率为67.3%,属偏枯年份。

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详见表1、图1。

表12006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多年平均值比较

行政分区

计算面积

(平方公里)

当年降水量

与上年比较

(±%)

与多年平均

比较(±%)

(毫米)

(亿立方米)

合肥市

6798

988.5

67.20

-6.5

3.8

淮北市

2725

822.0

22.40

-27.7

-2.6

亳州市

8374

901.6

75.50

-23.0

9.2

宿州市

9853

845.9

83.35

-20.2

0.9

蚌埠市

6012

1038.1

62.41

-11.4

18.4

阜阳市

9852

978.2

96.37

-26.4

10.6

淮南市

2609

1060.6

27.67

0.5

19.6

滁州市

13328

1115.8

148.72

5.3

16.8

六安市

18444

1109.8

204.70

-16.7

-6.1

马鞍山市

1684

1065.9

17.95

6.1

0.2

巢湖市

9304

1044.0

97.13

-8.8

-6.8

芜湖市

3317

1041.6

34.55

-10.7

-18.5

宣城市

12340

1155.8

142.62

-5.0

-20.1

铜陵市

1113

1011.7

11.26

-19.1

-27.3

池州市

8428

1198.3

100.99

-10.0

-25.5

安庆市

15466

1037.0

160.39

-17.3

-25.6

黄山市

9829

1402.3

137.83

4.6

-22.9

全省

139476

1069.0

1491.04

-11.5

-8.9

 

图12006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多年均值比较

从行政分区年降水频率分析看,各市年降水量丰枯差异较大。

其中亳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为偏丰年份;合肥市、淮北市、宿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为平水年份;巢湖市、芜湖市为偏枯年份;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为枯水年份。

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量详见表2、图2。

表22006年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多年平均值比较

水资源分区

 

计算面积

(平方公里)

当年降水量

与上年比较

(±%)

与多年平均

比较(±%)

Ⅰ级区

Ⅱ级区

Ⅲ级区

(毫米)

(亿立方米)

淮河流域

淮河上游区

王家坝以上北岸

370

981.1

3.63

-22.1

3.1

淮河中游区

王蚌区间北岸

19230

966.8

185.92

-22.2

12.5

王蚌区间南岸

20327

1091.4

221.84

-14.5

-1.9

王蚌区间小计

39557

1030.8

407.76

-18.2

4.2

蚌洪区间北岸

17521

877.6

153.77

-21.0

3.7

蚌洪区间南岸

6938

1093.7

75.88

4.3

20.3

蚌洪区间小计

24459

938.9

229.65

-14.2

8.7

淮河中游区小计

64016

995.7

637.41

-16.8

5.8

淮河下游区

高天区

1940

1251.0

24.27

2.0

21.4

沂沭泗河

湖西区

300

756.7

2.27

-19.5

1.8

淮河流域合计

66626

1002.0

667.58

-16.3

6.2

长江流域

湖口以下干流

巢滁皖及沿江诸河

36139

1046.7

378.26

-10.9

-13.9

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诸河

27213

1137.6

309.57

-8.1

-22.9

湖口以下干流小计

63352

1085.7

687.83

-9.6

-18.2

鄱阳湖水系

饶河

1894

1437.7

27.23

7.7

-20.3

鄱阳湖环湖区

939

1461.1

13.72

8.2

-6.9

鄱阳湖水系小计

2833

1445.5

40.95

7.9

-16.2

太湖水系

湖西及湖区

225

1120.0

2.52

-3.4

-19.0

长江流域合计

66410

1101.2

731.30

-8.8

-18.1

东南诸河

钱塘江

富春江坝址以上

6440

1431.1

92.16

6.8

-20.0

全省合计

139476

1069.0

1491.04

-11.5

-8.9

 

图22006年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多年均值比较

从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频率分析看,王蚌区间北岸、蚌洪区间南岸、高天区属偏丰年份;王家坝以上北岸、王蚌区间南岸、蚌洪区间北岸、湖西区、鄱阳湖环湖区属平水年份;巢滁皖及沿江诸河、饶河属偏枯年份;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诸河、湖西及湖区、富春江坝址以上属枯水年份。

全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状况:

总体上仍呈自北向南递增的态势,山区大于平原及丘陵区,但南北差异较常年小,且出现江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淮南地区的现象。

自北向南年降水量分布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比较见图3。

 

图32006年自北向南年降水量分布与多年平均分布比较

全省年降水量变化范围大致在800~2000毫米,最高区位于黄山市最南部阳台站及其以南一带,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次高值区位于黄山光明顶一带,年降水量大于1650毫米;最低区位于砀山附近地区,年降水量仅650毫米左右,次低值区在宿州市区以东的花庄集、大店、王集一带,年降水量700~800毫米。

其中淮北地区年降水量自东北向西南部增加,变化范围约700~1200毫米。

高值区在怀远县境内许营闸~常坟一带,年降水量达1200毫米以上;低值区位于砀山附近地区,年降水量仅650毫米左右,为全省年降水量最低区。

江淮之间六安横排头以上的皖西山区约1200~1600毫米,其他地区大都900~1200毫米。

高值区在佛子岭上游江淮分水岭一带的乌牛河站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600毫米;低值区在瓦埠湖上游地区,年降水量800~900毫米。

江南地区年降水量变化范围约900~2000毫米,其中皖南山区约1200~2000毫米,九华山地区1200~15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900~1300毫米。

高值区在黄山市最南部阳台站及其以南一带,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为全省年降水量最高区;低值区在繁昌县境内,年降水量小于900毫米。

全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见2006年安徽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年降水量总体是北部偏多南部偏少。

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全省年降水量距平分布变化范围在-40%~40%。

其递减分布情况见图4。

 

图42006年自北向南年降水量距平值变化趋势

其中淮北除东、北部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略偏少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偏多,距平变化范围在-10%~40%;江淮之间东北部年降水量大都偏多,西南部大都偏少,中部地区接近常年,全区距平值变化范围为-40%~30%;江南绝大部分地区均偏少,距平值变化范围为-30%~0%。

全省年降水量距平值最高区在凤阳县境内官沟坝一带,其距平值大于40%;年降水量距平值最低区在怀宁县境内三桥一带,其距平值小于-40%。

全省年降水量距平分布见2006年安徽省年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状况:

1~4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总趋势为自北向南递增。

其中淮北地区除北部部分地区占年降水量小于10%外,大都占年降水量10%~20%;江淮之间大都占年降水量的20%~30%,江北南部~沿江地区及大别山区局部地区占年降水量的30%~40%,沿淮东部及天长以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