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017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3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练习

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

1 *沁园春 长沙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

为什么?

解析:

在这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往往成为这两句的“词眼”。

“舒”字是这两句的“词眼”,能把情与景融为一体。

答案:

“舒”字用得最富有表现力。

“舒”是舒展、开阔之意,既写所见舒展的天空,又写词人所感,横渡纵目,内心舒展,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词有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变化之快?

解析:

这两句词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之快。

“飞”字能生动形象地表现这种情况,围绕“飞”字分析即可。

答案:

这两句词气势磅礴。

“飞”字,既写出宏伟气势,又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二、语言运用

3.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

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

要求:

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解析:

首先,要突出结束语的特点,要带有总结性;其次,要恰当地应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以突出这次朗诵会的主题;最后,语言要连贯并富有激情。

答案:

(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运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

形象地说,如果把时空比喻成大海,①         。

生物晃一下尾巴,②            。

同样的,天体如果产生对时空的扰动,也会产生一种波,③            。

 

解析:

这段文字是对引力波的介绍,第①处,前面说“如果把时空比喻成大海”,后面相应的关联词应是“那么”,前面使用比喻,后面也应是比喻,应是把天体比作海洋中的生物;第②处,前面说“生物晃一下尾巴”,后面应是产生的结果;第③处,后面应是对这种波的总说。

答案:

①那么天体就像是海中的生物 ②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水波 ③这就是引力波

5.“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

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用一段文字概括说明“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注:

图中三角形里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六个目标。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看图,看清图表内容和意思,然后再组织语言。

在本图中,“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在课堂与课外教学目标的顺序上正好相反,抓住这一点,结合图表上的文字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中课堂与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倒置,即把识记、理解难度比较小的目标放在课外学习,而把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等难度比较大的目标放在课堂中进行。

三、创意微写作

6.根据要求写两段话。

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

要求:

①描绘一种情景;②表达一种感悟。

“道路” “身影” “足迹”

写作提示:

描绘情景时,道路、身影、足迹应是实的,构成一种“情景”,要用描写的手法;表达感悟时,“身影”是实的,道路、足迹应是虚的,这种感悟可以是人生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方面的。

使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写出感悟,比较适合用议论抒情来表达。

例文:

①清晨,大雨倾盆,泥泞的道路又湿又滑。

一个身影在道路上挪动着,也许他未注意到大雨已经模糊了他的足迹。

他在雨雾中渐渐远去,不知他的目的地是哪里。

②每个人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这条坎坷的路上留下你无数的身影,身影的下面有属于你的足迹,这足迹便记载了你写下的生动的故事。

四、知识讲堂

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沁园春·长沙》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如上阕记游,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描绘这些美景,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表明他欲主宰大地的壮志。

学习运用这种表现手法作文,能使文章情与景高度融合,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运用时需注意以下五点:

(1)要有真情实感。

要感染读者,情感必须真实。

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文章必定枯涩空洞,黯淡无光。

(2)把握抒情方向。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只有一个感情基调,所抒之情必须统一在这个基调中。

写景时,无论是选择角度,确立侧重点,还是文章的遣词造句,倾注的感情必须始终一致,否则就会破坏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如《沁园春·长沙》整首词中都充满了积极乐观的豪情。

(3)选择合适的景物载体。

所选景物与所抒之情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而且景物的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观形象上,还应蕴含在精神实质中。

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树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是诗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的憧憬。

(4)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

为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具体描摹景物时,可利用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丰富景物的刻画点,拓宽景与情的沟通,加深景与情的融合。

(5)注重炼字炼意,化腐朽为神奇。

优美的写景往往是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功夫,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营造绝妙的意境。

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通过“万、遍、尽、透、争、击、翔、竞”等词语将多种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寄寓了诗人的豪情。

2 诗两首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漠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注】此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1.诗的第一节中,诗人从什么角度去写雪花?

这里的雪花具有怎样的含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构思立意,答此题若抓住了诗中的关键句,如“假若我是一朵雪花”“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等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

诗人没有直接写自然的雪花,而是异想天开,用拟物的方法,把自己想象成天空中飞扬的一朵雪花。

这里的雪花是诗人精神性格的体现,是理想、自然的象征。

2.诗中的“她”象征什么?

解析:

分析“她”象征的含义,结合“雪花”的自由“潇洒”的特点和“我”的期盼心情来看,“她”应是诗人理想人为化的自由美好的世界或境界。

答案:

诗中的“她”象征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解析:

分析诗的艺术特点,要结合诗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来赏析,并指出其作用。

答案:

(1)运用反复手法。

诗歌连用三个“飞飏”具有轻快的韵律,也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2)化实景为虚境。

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作者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二、语言运用

4.仿照下面这节小诗,另写一节。

要求:

与原诗句式相同,修辞一致。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

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

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解析:

通过对题目进行分析,这是一首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小诗,因此,在具体仿写时,只要对应好句式,精选恰当的比喻形式即可,句式、修辞、整体情感等方面要协调一致。

答案:

(示例)

给我一个拥抱就够了

如鲜花一束,像朝霞一抹

这就是一首最幸福的歌谣呵

仿佛秋天,浪漫又丰盈

5.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

下联也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来拟。

注意对仗手法的运用。

答案:

(示例一)一支粉笔写春秋 (示例二)两鬓染霜送(谱)春秋 (示例三)满园桃李笑春秋

6.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

统计项目

使用情况

一周平均每天时长

6小时以上

4~6小时

2~4小时

2小时以下

39%

29%

21%

1%

一周每天使用时段

上课时

课间

休息时

睡觉前

43%

24%

10%

23%

使用微信主要目的

获取资讯

读书

抢红包

聊天

25%

11%

21%

43%

(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三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

(不超过30个字)

(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

(1)题,表格调查的内容是“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从使用的时长、使用时段、使用目的三者来看,应抓住每个方面的最大数字,6小时的占39%,上课时占43%,聊天的占4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2)题,建议应针对第

(1)题中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

答案:

(1)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上课期间使用更频繁,且主要用于聊天。

(2)(示例一)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伤害眼睛。

(示例二)不应该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既违犯课堂纪律又影响学习效果。

(示例三)应利用微信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聊天上。

三、创意微写作

7.把下面文字扩写成一段话,力求使语段形象生动,不少于100字。

  阳光泻下来,尘埃飞扬,天空飞过一群大雁,这时真美!

  写作提示:

首先应总结段落主题——这时真美;接着找段中涉及的事物——阳光、尘埃、空中的大雁;然后发挥联想、想象,丰富语段内容。

注意突出“美”这一主题。

例文:

清晨第一束温暖的阳光从鲜红的太阳上泻下来,我抬头仰望,天空如海一般广阔。

透过太阳的光芒,可以看到夹杂在其中的点点尘埃。

天空中不时飞过一群群大雁,它们醉心于那年复一年的跨越千里的旅程,似乎正享受着其中的快乐。

在迎风扑面的惬意中,我闻着玫瑰盛开的芳香,体会着大自然广袤博大的胸襟,感觉这时真美!

四、知识讲堂

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

3.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

4.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景物的形状因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

5.虚实结合,扩大想象空间。

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