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179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设计20古代诗歌五首

20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导语设计

设计1:

(文本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设计2:

(视频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

(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

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

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设计3:

(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

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设计4:

(背景导入)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己亥杂诗》。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重点)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老师书写的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幽州台在哪儿?

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

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

2.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

③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目标导学二:

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学生再读,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诗句研读:

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

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

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

明确:

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4.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背诵)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来合上书本抒发一下感情的?

目标导学三:

总结拓展,默写诗歌

1.总结学习古诗方法。

2.默写古诗。

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

(生默写古诗)

3.拓展。

①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②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写

目标导学四:

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明确: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目标导学五: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懂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

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

①九州生气恃风雷:

“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

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②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

③“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

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目标导学五:

总结诗意,体会情感

1.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

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教师梳理归纳:

通过自学,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2.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教学提示】

要求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典,识记掌握。

注意训练学生的诗歌节奏和音韵。

 

【学法指导】

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学法指导】

学习古诗的方法:

①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②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③赏析诗句和手法。

④熟读吟诵。

【教学提示】

学生在课下搜集,并且小组整理,在班级汇报。

 

【学法指导】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的重要因素。

它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王国维说: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

曰情,曰景。

”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观体,是承载主旨的形象”。

意境的创作就是把二者集合起来的艺术。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        后

               (寂寞苦闷)

   悠悠      怆然

己亥杂诗

                

                 变革

           万马齐喑——————九州生气

                不拘一格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重点)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重的哲理意蕴。

(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解诗题,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3.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根据注释明晓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

分析研讨,明晰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诗,正音。

3.集体交流:

能读懂哪些?

还有哪些不懂?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①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

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

(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

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明确:

“足”是什么意思?

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

那还指什么足?

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②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③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

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

莫笑是什么意思?

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

明确:

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

,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④自由读——个人——齐读。

⑤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

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汇报。

⑥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

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

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

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

美丽的小山村。

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

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个人说——同桌说。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

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

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⑦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

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

对,要先抑后扬。

目标导学三:

背诵诗歌,迁移拓展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目标导学四: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根据注释揣摩诗意。

3.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

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

不怕浮云遮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