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372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在录播室里上了《千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从课堂气氛上来讲,这节课比以往所有的数学课都活跃,学生看到计数器,高兴地不得了。

在发计数器之前,我强调了上课纪律,说谁要不听老师的话,下一次就不发给他了。

这一招很奏效,课堂纪律很好。

我带领学生从1数到10,让学生感受了满十进一,又从10数到100,一十一十的数,学生明白了90以后要进位,应是100了,这些都是对一年级的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兴趣很浓。

接着我让学生一百一百的数,数到900的时候,有的同学数到1000,我感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还是起了很大作用,学生已经接受了满十进一。

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拨了125这个数,让他们看一看百位,是为,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几,做了125里面有几个一百几个十几个一的练习。

最后拨了808和880,让学生通过拨珠,认识这两个数在数位上的不同,做了练习的第一题,学生自己拨珠,拨的很正确。

二年级的孩子,在上课纪律上比一年级强很多,他们能够有条不紊的和老师完成一项数学活动,并且在活动中个个表现得很棒,以后在数学课中我应该多多穿插这样的小活动。

当然,在这节课中。

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还没有落实好,应该再通过自主练习巩固。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修一条路甲队单独完成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30天,前4天甲乙合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这条路还剩没修

②已修的路占整条路的

③剩下未修的路,继续由甲完成还需要天

④甲、乙工作效率的比值是3:

2

⑤剩下未修的路,按照甲、乙、甲、乙、甲、乙……的顺序完成,则最后是由乙完成的。

A.4B.3C.2D.1

2.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

A.1:

20B.20:

21C.1:

21

3.有一个小数7.12365365365365…,从小数点开始向右数64个数字,3有()个.

A.19个

B.20个

C.21个

D.22个

4.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时针转动的角度是(  )

A.90°B.60°C.30°D.10°

5.圆柱的侧面是()

A.平面B.曲面C.圆D.无法确定

6.一张长10cm、宽8cm的纸,如果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那么剩下纸片的周长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

7.商家对某款手机销售的趋势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应该采用( )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8.运输队的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收费200元,小卡车每次可运4吨,收费90元。

有62吨货物要一次运走,运输队安排了不同的出车情况,哪种最省钱?

(  )

A.6辆大车,1辆小车B.5辆大车,3辆小车C.4辆大车,6辆小车D.3辆大车,8辆小车

9.a,b,c是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的因数至少有(   )个。

A.6

B.2

C.3

D.4

10.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3个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二、填空题

11.小军走一段路,原来用5分钟,现在用4分钟,速度比原来提高(______)%。

12.在66.7%,,0.6,和0.625中,最大数是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是相等的数。

13.用四则运算符号把1、9、9、7四个数连成一个算式(允许添括号),使算式的结果等于79,那么这样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个)

14.一个整数四舍五入精确到万位约是50万,这个数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

15.45cm3=_____dm3

9090千克=_____吨_____千克

3时15分=_____小时

16._____÷36=20:

_____==_____(小数)=_____%

17.建筑工人使用的铜锥是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铜重8.9克,这个铜锥重________克

18.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淘米要3分钟,煮饭要30分钟,洗菜要8分钟,切菜要5分钟,炒菜要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用不同的锅和炉子,妈妈要将饭菜都煮好,最少要________?

19.把0.5: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

(_____),比值是(_______)。

20.在,0.,8.07%,0.87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三、判断题

2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

(________)

22.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都能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求体积。

(_____)

23.学校气象小组要绘制一幅统计图,公布上周每天平均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_____.

2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16倍。

(______)

25.两段木料,甲段比乙段长米,也就是乙段比甲段短米.______.

四、作图题

26.画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五、解答题

27.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8.妈妈有一辆自行车,A和B是自行车的两个齿轮(如图),骑车时用脚驱动A带动B,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1)这辆自行车,齿轮A有50个齿,齿轮B有20个齿。

当齿轮A转动1圈时,齿轮B转动多少圈?

(2)这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约是60cm,妈妈每天上班的路程大约是3000m。

妈妈骑车上班大约要置多少圈(即齿轮A转动的圈数)?

(计算时π取3,最后结果保留整数)

29.求如图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

30.台州市图书馆2018年接待读者180万人.上半年接待读者的人数是全年的,第四季度接待读者的人数是上半年的,第四季度接待读者多少人?

31.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165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同时出发,相遇时行驶了几小时?

32.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小号红领巾是底边和腰长分别为1m和0.6m的等腰三角形,大号红领巾是小号红领巾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已知大号红领巾底边长1.2m,求腰长?

(用比例解)

33.小凡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全书的12%又7页,6天刚好读完,求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六、计算题

34.口算

75×3%=        280×4%=        250÷5%=        1200÷5%=

6,25×0.4=      7.38+1.62=       400×(1-30%)=    (360-72)÷9=

35.直接写出得数.

56+24=

8.9﹣3=

7.2÷0.9=

900÷15÷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B

C

C

B

D

D

二、填空题

11.25

12.7%0.625

13.(1+9)×7+9=79

14.5万50.4万

15.0459903.25

16.800.2525

17.38

18.33分钟

19.4

20.07%

三、判断题

21.×

22.√

23.正确

24.√

25.√

四、作图题

26.作图如下:

五、解答题

27.表面积:

650.24;体积:

924.64

28.

(1)2.5圈;

(2)667圈

29.表面积为675.36平方分米;体积为924.64立方分米

30.32万人

31.11小时

32.72米

33.150页

六、计算题

34.;11.2;50000;24000;

2,5;9;280;32

35.80;5.9;8;10;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有甲、乙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

A.5:

4B.6:

5C.5:

3D.7:

5

2.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A.圆的半径B.圆的直径C.圆的周长D.圆周长的一半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个梯形的(  )总是相等的。

A.高B.周长C.面积

4.两件进价一样的商品,一件降价10%后出售,另一件提价10%后出售,这两件商品卖出后结果是()

A.赚了B.赔了C.不赚不赔

5.圆柱的侧面是()

A.平面B.曲面C.圆D.无法确定

6.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形,根据圆点的变化,探究其规律,则第8个图形中圆点的个数为(    )。

A.25B.26C.27D.29

7.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

A.等腰梯形B.等边三角形C.圆D.正方形

8.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   )的倍数。

A.2B.4C.3D.6

9.一个数的是4,这个数的是()

A.10B.12C.14

10.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

11.四千五百万零七百写作______;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______万.

12.四个房间,每个房间不少于2人,任何三个房间里的人数不少于8人,这四个房间至少有_____人.

13.一块直角梯形土地的上底是下底长的60%,如果上底增长24米,就变成正方形,原来直角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米。

14.78这个四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个位上能填(____),百位上最大能填(_____)。

15.下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_______千米,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

16.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扩大_____倍或加_____.

17.把一个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柱体铁块,这个圆柱体铁块的高约是(___________)cm。

(得数保留整厘米。

18.把一个整亿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可以去掉这个数末尾的________个0后,再加上一个________字。

例如:

1400000000可以写成________。

19.长江流域面积是一百八十万七千平方千米,写作(_____)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平方千米.

20.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最少需要________个。

三、判断题

21.比例尺为1:

1,说明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相等。

(_____)

22.1米的50%就是50%米。

(________)

23.A、B、C、D均不为0,如果A∶B=C∶D,那么D∶C=B∶A。

(______)

24.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________。

25.5的倍数比3的倍数大。

(____)

四、作图题

26.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1)把三角形ABC绕顶点B逆时针旋转90°,在图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按2:

1的比画出三角形ABC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原来的.

五、解答题

27.一箱苹果重8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28.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单位:

厘米)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29.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