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171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docx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

浅析如何做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

电能计量中心

郭万祝

2010年1月20日

摘要

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计量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目前计量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出发,提出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计量资产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计量资产管理

 

 

一、绪论

目前,电能计量器具管理正在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精益管理模式转变,随着电能表数量的逐年不断增多,电能表资产采用原来的资产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的管理需要。

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目前计量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出发,提出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计量资产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目前计量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问题

1、仓储管理员严重不足,造成责任分工不明确。

2、由于没有配备专门人员和运输车辆,没能实现电能表的集中周转和配送。

3、由于没有配备专门人员和运输车辆,都是临时“借车借人”,造成从物流中心库房中领表到中心表库工作有时不能按时进行。

4、电能表批量入库时,智能表库系统和ECM系统中存在数据丢失和表号错等问题,造成智能表库系统出库上传错误。

5、退回故障表、轮换表信息登记不够详实,造成ECM系统信息错误或不完整。

6、预付费电能表磁卡初始化工作量大,无专人负责,工作上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

7、表计需求申报工作不够规范,有不申报直接领表现象和申报后不领表或晚领表现象,造成表计发放没有计划性和中心表库按照需求计划出表后大量表计积压。

8、负控终端暂时不能写入智能表库系统和ECM系统进行管理。

9、负控GPRS终端通讯卡领出和退回不规范。

上述问题多数是人员设置不足或人员未到岗,部分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工作责任分工不清,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中心表库与二级表库的斜街和二级表库的基础管理,造成目前资产管理在某些方面较为粗放,本人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首先是要从目前实际出发,摒弃“等、靠、要”的被动思想,宏观上用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严肃的管理制度弥补人员不足的实际问题;微观上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即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案。

就此,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

三、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增强资产管理意识是解决资产管理薄弱的一个关键所在。

公司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资产管理,同时各级也都设有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

但在执行上不同程度还是存在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的现象。

就此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杜绝由于职责不明,造成有的计量资产应该报废,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

有大量的反映;再有是个别电能表维修人员现场使用情况反馈不及时,不能实时更新电能表安装维护信息。

电能表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是有其使用寿命周期的,其使用寿命又包括物资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物质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过程中的使用、保养和正常维护情况。

再者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计量设备,一些设备虽然能够继续使用,但已不能符合实际需要。

这些方面都要求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和现场维修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及时将现场表计的更新轮换情况,反馈给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资产档案的更新,才能保证计量资产的准确、实时和完整。

四、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是解决资产管理薄弱的另一个关键所在,我个人认为日常工作中至少应有以下几项管理制度作为管理依据。

1.资产管理预算制度。

每年应根据单位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计量资产预算,预算批准后,一般不予突破,对“紧急需求”计量资产的报批应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

2.授权审批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计量资产购置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责任。

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3.组织责任制度。

对购置、验收、接收、入库、送检等环节要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责任、具体工作要求,并相互稽核、职权分离。

4.账簿记录制度。

资产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要完整保存计量资产的申购、审批文件、采购、招投标记录、技术协议以及验收报告、等各项记录,严防调换、遗失和损坏,并主动配合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5.建立表计资产档案。

表计从发放、安装、运行、轮换直至报废要实现一个完整的全过程管理,形成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起动态管理资料。

6.计量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做好报废设备的处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

7.计量资产定期盘点制度。

通过清查盘点,查明计量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情况,形成公司规定的固定资产报表,做到账物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系统做好资产信息的维护工作

当前,我们已有了较为全面的管理系统,例如ECM系统和ERP系统,应用上较上线初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系统管理员沟通基本能够得到解决,但在应用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智能表库管理系统与ECM系统和ERP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共享,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ERP系统作为我们企业的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是一个以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具有网络化操作功能的资产管理软件。

可以大大提高资产的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合理安排生产及组织相关资源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计量资产(电能表)的特点是数量大、基础参数信息多,且动态性强,从计量中心每月领出的计量表可以看出,平均每月新装和轮换的高低压表计约有一万块左右,轮换表信息需要进行及时准确地更新,新装表计的建档立案工作量也相当大,这些工作恰恰可以充分利用两大管理系统和计量智能表库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进行维护和管理。

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客户的不断发展,其计量资产规模会越来越庞大,种类也会越来越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和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核算管理、信息搜索查找和统计分析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

维护好这些信息,实现智能表库和ECM等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将计量资产的采购、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

可以为各级领导做出计划决策或管理优化提供实时、完整和准确的基础信息,现场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为合理制定检修维护计划提供帮助。

六、进一步规范计量资产的仓储和发放

计量资产的仓储和发放是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计量资产库存管理模式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计量库存分散管理模式、计量库存集中管理模式、计量零库存管理模式。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对于资产库存成本而言,“零库存模式”应该是计量资产管理的最高标准,代表计量资产库存管理的极限。

近几年,由于城乡居民生活的飞速发展和计量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改造升级的项目工程非常多,每年都要有技改、大修和基建项目,与之相关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做到零库存周转是不实际的,目前,为做好上述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现有条件下,除按照库房库存管理制度做好日常工作外,库房管理员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由于计量资产种类多、数量大,所以需要仔细地进行盘点,库存信息要随时更新,做到帐物相符,使系统管理软件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运转。

2、做好集中领表计划

由于目前没有专人和专车到物流中心库房进行集中领表,所以,每月底要根据中心库房的库存量,做好下一个月的领表工作计划,上报给主管领导进行工作安排,以免与一线班组用车和人员发生冲突。

3、规范表计需求计划

要进一步强调表计需求计划上报的严肃性,杜绝没有计划直接领表和计划上报后,超期领表或不领表现象。

4、加强负控GPRS终端通讯卡管理。

负控GPRS终端通讯卡领出和退回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做到GPRS终端一旦发出就要绑定一个GPRS终端通讯卡,遇到轮换终端也是换终端不换卡,杜绝随意换卡现象。

七、结论

目前条件下,马上解决人员不足带来的负面问题是不现实的,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工作中就会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资产信息的准确和完整性就会大大提高。

同时,我们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各级从业人员就可以有章可循,责任和分工就会很清晰和明确。

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解决方案后,计量资产人员就知道了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做什么,计量资产管理工作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资事发[1995]第1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3]董定芳:

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经济师,2006年第6期

[4]《仓库库存管理系统》 作者:

不详

[5] 李国昌:

探讨利用电能计量资产的物流管理技术 时间:

2009年11月27日

致谢:

  感谢在论文编写和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调研过程中,计量中心资产班赵国新同志给与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论文编写过程中岳虎同志在版面设计方面给与的协助。

由于本人从事资产管理工作时间较短,在认识和学术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的编写参阅了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关资料和书籍,总结概括还很浅显,错误和不足之处请参阅者指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