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561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docx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

 

题目:

浅析如何做好出纳工作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目录

目录II

第一章引言1

第二章出纳与会计的关系1

2.1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1

2.2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1

第三章出纳人员应具备的知识2

3.1、要素2

3.2、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3

3.3、会计凭证4

3.4、会计账簿与财务报告6

第四章出纳的工作职责9

4.1、出纳人员设置9

4.2、出纳人员应采用的核算方法10

4.3、出纳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10

4.4、出纳的离职与交接手续10

4.5、其他相关业务11

第五章出纳的工作流程13

5.1、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13

5.2、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13

5.3、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13

5.4、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13

5.5、员工工资的发放14

结论15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第一章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称,出纳是“现金和票据的付出与收进。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会计监督在前,每一笔现金业务的发生,或者说现金与票据、票据与票据交换手段的实现,都是由出纳工作来完成的。

因此,出纳可以依据词解派生出三层含义:

出纳是指人,某出纳(出纳员);出纳是指岗位,出纳室(科);出纳是指工作,现金和票据的付出与收进。

由于工作属性使然,出纳工作归集起来有三个特征:

一、出纳是现金、票据收付的关口;二、出纳是第一手会计信息的收集者;三、出纳是外界观察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和财务水平的窗口,会计是以货币计量的价值尺度,出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充当着现金、票据交换的使者。

做好出纳工作对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出纳与会计的关系

2.1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

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初次接触出纳的人来说,首先必须接受一点会计的基本理论,这样对今后的出纳工作是不无裨益。

在这里,我们首先以企业为例来阐明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会计工作也不例外。

会计工作的目的,简称会计目的,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在会计实践中,会计目的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目的常常被当作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因此,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了解会计目的。

会计目的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会计目的也往往不一样。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必然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

然而,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由于企业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分析企业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也可以说,这里讲的会计目的是指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

为此,首先应明确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2.2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循环是资金运动的链条和纽带,建立高效良好的会计循环机制是资本营运的客观要求。

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在收支凭据真实,传递循序渐进,货币计量准确,信息反馈及时等方面。

1、地位。

出纳是会计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任何单位和经济组织中,出纳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岗位,领导不得兼任,会计不得替代。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出纳岗位、职责也有限制性规定,如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内部牵制制度也规定了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的原则。

因此在会计机构中分设出纳岗位具有制度上的合法性,工作上的适应性,行为上的规范性,管理上的科学性等特点。

所以出纳在会计工作中和会计循环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不可缺少的。

2、作用。

出纳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出纳岗位可以按管理要求设置,出纳工作则必须完全置于会计循环中。

出纳人员在管好货币资金的同时,还应当发挥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经方针,认真审核每一张单据,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

二是及时反馈经济信息,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及时向领导和会计主管人员报告工作。

三是反腐倡廉,对支出性质进行审查,对违反开支规定的支出拒绝付款。

四是保卫资金安全,保护国家资财安全,在现金流量大,假币多,卡式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防止诈骗,减少损失和失误显得极为重要。

第三章出纳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3.1、要素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

会计对象分为六个会计要素,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利益。

资产可以具有实物形态,例如,房屋、机器设备、产品、材料等;也可以具有非实物形态,例如,无形资产等。

  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它表现为债权人对单位资产所拥有的权益。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年的-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

即:

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人、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其货币表现就是费用。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6、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它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和发生的各种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收入大于费用,其差额为利润;费用大于收入,其差额为亏损。

对利润进行核算,可以及时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进行盈利预测,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作出正确的决策。

  用公式表示为: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利润会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2、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关系发生着变化。

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用材料投入生产形成产品,将产品出售获取收益。

上述经营活动通过设置会计科目予以反映。

  2、会计账户。

  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形式。

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联系是:

会计科日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是用来记录和反映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

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只具有特定的名称和相应的核算内容,它只是对会计对象的内容进行分类,而账户还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登记,它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连续、系统、分类、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对象,提供有关经济管理所需要的核算资料。

账户比会计科目具有更丰富的内容。

  账户一般可以划分为左右两方,每一方再根据实际需要分为若干栏次,用来分类登记经济业务及其会计要素增加和减少,以及增减变动的结果。

账户的格式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账户借方和贷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余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合计和本期减少额合计又称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的期末余额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一种的记账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账户体系设置完整,可以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全面地、系统地进行记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企事业、单位多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作为依据。

在这一会计恒等式中,资产要素列在等号的左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在等号的右边,左右两边的合计数永远相等,即保持平衡。

对于资产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或转出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类账户贷方记录增加,借方记录减少额或转出额。

  各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借贷记账法小的借和贷,代表账户记录经济业务数量的变化,其中,左方为借,右方为贷。

  

(2)、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应与记录增加额的方向一致:

资产类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赇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

  运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采用的记账规则是: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荐。

[例1]某企业将借入的货币资金10万元存人银行。

  借:

银行存款     100000

  贷:

短期借款     100000

  3.3、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所以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监督经济活动的专门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

  会计凭证种类很多,-般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1、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指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业务发生或完成时所取得或填制的最初凭证。

它是进行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

出纳人员每办理一项业务,无论是款项收付,还是日记账的登记,都必须以经过审核的真实、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原始凭证的种类:

  

(1)原始凭证按取得的途径和来源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由本单位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根据经济业务的自行填制的凭证。

例如,公司向客户提供商品而开具的发票,员工因需要暂借款时填制的“借款单”。

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处取得的,用来证明该项经济业务实际发生或完成的单据。

例如,购入商品时向卖方取得发票,银行转来的电话费、养路费等。

  

(2)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的完成情况可分为一次原始凭证和累计原始凭证。

一次原始凭证是一次填制完成的、反映一项或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其填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已经填过的凭证不再重复使用。

例如,发票、收料单等。

  累计原始凭证是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反映不断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例如,限额领料单、工资结算单等。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任何一种原始凭证都是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因此,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基本要素:

原始凭证的名称;原始凭证的编号及填制日期;接受凭证单位的全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实物数量和金额;填制凭证的单位及其经办人员的签章。

  2、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的,用来记载经济业务简要内容,明确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的种类。

  

(1)按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反映货币资金增加业务)、付款凭证(反映货币资金减少业务)、转账凭证(不涉及货币资金增减业务)。

  

(2)按其填制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指每笔经济业务在一张记账凭证中记录一笔。

复式记账凭证是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在一张凭证中反映其对应关系。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要求必须能够正确反映经济业务,因此,记账凭证必须具备基本要素:

记账凭证的名称和编号;记账凭证的填制日期;经济业务内容摘要和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的张数;所记账户的名称,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填制、审核、记账、出纳和会计上管等人员的签章。

  填制记账凭证应注意以下事项:

应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当天及时编制;在摘要栏内简明扼要地说明经济业务内容;记账凭证中涉及会计科目应填全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金额合计前应加计币值符号,如人民币号“¥”;对于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单价外,一律填写到角分,若无角分,“00”代替。

同时注意阿拉伯数字不得连写;会计凭证要分类编号或按月顺序编号;在记账凭证填写完成后应由相关人员签字。

  会计凭证的保管。

会计凭证是重要的会计核算资料,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和资料。

会计部门在登记账簿后,应将会计凭证妥善保管,以便内部或企业外部有关部门方面的查用。

保管会计凭证时,要按顺序进行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为了便于查阅,应加具封面、封底。

封面上应注明:

企业名称、记账凭证种类、起止号数、年度月份和起止日期,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作为会计档案的会计凭证,其保管期限反销毁手续,都应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一般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15年。

保管期满后,必须按照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方可销毁

  3.4、会计账簿与财务报告

  账簿是用来连续、全面、系统地记录会计凭证所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种专门方法和工作程序。

  

(一)账簿的种类。

  1、按照账簿的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1)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它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登记的账簿。

例如,“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分类账簿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分别对经济业务进行登记的账簿。

  (3)备查账簿是补充登记口记账和分类账中未能记录的经济业务的账簿。

  2、按照账簿的外观形式可分为:

订本式账、活页账、卡片账。

一般情况订本式账多用于日记账、总账;活页账、卡片账多用于明细账。

  3、按照账页格式不同可分为:

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数量金额式账。

一般情况三栏式账多用于总账、序时账和部分明细账;多栏式账、数量金额式账多用于明细账。

  

(二)财务报告。

  1、财务报告概念。

财务报告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以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告是企业全部会计报告中的一部分。

企业的全部会计报告分为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亦称财务报告,是对外界提供的报告;管理会计报告是对内提供的报告。

  财务报告又分为财务情况说明书和财务报表两大类。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经济活动情况进行的文字报告;财务报表是表格形式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财务报表再分为主表和附表两类,主表是综合反应企业某一方面情况的报表,附表是对主表某些内容的详细反映。

为了对财务报表做出解释说明,还要在报表之外提供报表附注。

  2、财务报表的种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

可分为动态报表和静态报表。

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例如资产负债表。

动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情况或现金流动情况的报表,如利润表或现金流量表。

  

(2)按编制时间分类。

可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

  (3)按编制单位分类。

可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

单位报表是指出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汇总报表是指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

  (4)按编制主体分类。

可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个别会计报表是指投资企业或接受投资企业编制的,只反映投资企业或接受投资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指投资企业在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半数以上的情况下,根据本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反映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5)按服务对象分类。

可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内部报表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

外部报表是指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

它通常有统一的格式和规定的指标体系

几个很有用的分录:

  1、现金长款

  借:

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营业外收入(注:

无法查明原因)

  2、现金短款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现金

  借:

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

         ——应收保险赔偿款

    管理费用——现金短缺(注:

无法查明原因)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3、提取福利费

  借:

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贷:

应付福利费

4、计提工会经费

  借: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

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借:

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

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6、支付工资

  借:

应付工资

    贷:

现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款(代扣款项)

  7、提取城建税

  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

    贷: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8、计提教育费附加

  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9、印花税

  借:

管理费用/待摊费用

    贷:

银行存款/现金(每本账簿贴五元印花税)

第四章出纳的工作职责

虽然会根据业务量大小设置出纳人员,但每个企业的出纳人员设置、核算、工作程序,均应遵循一定的进行。

 4.1、出纳人员设置

  企业应根据其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设置出纳人员。

凡是实行独立核算、在银行开户、有经常性收入和支出的企业均应配备专职域兼职出纳人员。

对于规模不大、出纳工作量不多的企业,可以设一个专职出纳人员或兼职出纳人员。

对于企业规模较大,出纳业务量较多的企业,也可设多名出纳人员,负责现金收付业务,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和货币资金的出纳。

  4.2、出纳人员应采用的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审核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报表,出纳人员应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也应是依据出纳工作性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如设置账户,出纳工作需要设置的账户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账户,并根据复式记账方法对每一项业务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按规定的记账方法同时登记,在登账过程中,对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进行复核,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费用报销的审核工作。

根据业务处理要求,出纳人员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每日结出金额,与现金实有数进行核对,要逐日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从银行打印对账单,进行银行存款的账实核对,对保管的有价证券要根据有价证券的种类登记明细账或备查账,定期进行账实核对。

  4.3、出纳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

  所谓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信息的记录、归类、汇总、编报的顺序和方法,即从凭证到计报表的组织程序和方法,现有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有三种: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

因为出纳工作毕竟不是一种全面业务核算工作,所以账务处理程序也有所不同。

  4.4、出纳的离职与交接手续

  《会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出纳人员的交接也要按会计法规定进行,出纳人员在调动工作或者是离职时,要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这是出纳人员对工作应尽的职责,也是分清移交人员和接管人员责任的重要措施。

办好交接工作,可使会计工作前后衔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可以防止账目不清,财务混乱,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会计工作的交接强调两点:

一是会计人员调离工账簿到会作岗位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手续,二是在交接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监交。

出纳的交接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交接准备。

交接准备分六个方面:

①将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处理完毕;②将尚未登记账目的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出纳人员名章;③整理应该移交的各种资科,对未了事项和遗留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④编制移交清册,将要办理移交的账簿、印鉴、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物品等列清;实行电算化的单位,移交人员还应在移交清册上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数据盘磁带等内容;⑤出纳账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总账核对相符,现金日记账余额要与库存现金一致,银行存款日记账金额要与银行对账单一致;⑥在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扉页的启用表上填写移交日期,并加盖名章。

  第二个阶段,移交过程。

出纳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替人员移交清楚。

接替人员应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具体要求是:

①库存现金要根据日记账余额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查清;②有价证券要根据备查簿余额进行点收,若出现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要按账面金额交接;③出纳账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

如有短缺,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上注明由移交人负责;④银行存款账户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出纳人员在办理交接前,须向银行申请打印对账单,如存在有未达账项,还需编制银行存放余额调节表,调整相符;⑤接交人员按移交清册点收应由出纳人员保管的其他财产物资,如财务章、人名章、收据、空白支票、科目印章、支票专用章等;⑥实行电算化的单位,交接双方应在机上对有关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据无误后,方可交接。

  第三阶段,交接后有关事宜。

①出纳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盖章,要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②接交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③移交清册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持一份,存档一份。

  4.5、其他相关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