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5786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优秀教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考点、热点回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典型例题【目标落实】

【知识网络】

知识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组成

1.物质是由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____着,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_____增大,_________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情况下气体会_____,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相同质量时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_____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遇冷时______的缘故。

【导入新课】

  “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

金秋

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

合作探究

探究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提出问题

(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

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归纳总结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如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这都充分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提出问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讨论交流学

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了解分子的性质。

探究实验

课堂讨论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而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

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实验步骤

a.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

b.从烧杯A中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c.另取一个小烧

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观察几分钟,有什么

现象发生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溶液仍为无色

溶液变红色

烧杯A中酚酞溶液变红

解释

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烧杯B中浓氨水挥发出来,氨分子进入烧杯A中,形成的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结论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使酚酞变色。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归纳总结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热后间隔增大,遇冷缩小。

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一般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故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

易压缩。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知识点二、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

化学变化时,可分,不可分。

(2)联系:

是由构成的。

(3)相同点:

①质量、体积都;②都在不停地;③微粒间都有;④同种微粒性质,不同种微粒性质;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四轮纳米车。

纳米车拥有能够转动的

轮子,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即使有两万辆纳米车并列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

随着这种纳米车的问世,科学家在朝着打造可在血管中穿行,用于杀死癌细胞的先进装置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纳米车也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子

提出问题从微观粒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有什么不同?

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概念的理解:

①“保持”是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②分子只能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③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不是唯一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④“最小”不是绝对的“没有比它更小的粒子”的意思,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知识拓展

①从分子的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

②运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点二原子

提出问题分子很小,还可以再分吗?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与分子的相似)

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断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③原子之间有间隔。

④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3)原子的理解

①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

基本粒子之一。

如稀有气体、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就是化学反应不能将原子分成更小的粒子,但离开“化学反应”这一前提,原子仍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知识拓展

化学变化的本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物质,有的原子也可直接聚集成新物质。

探究点三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联系

提出问题分子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交流讨论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分子由原

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结合成分子。

考点一、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1.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分子生成了别的分子。

2.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只含一种分子,则此物质是纯净物,如果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则此物质是混合物。

考点二、、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即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肯定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均不变。

考点三、正确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认为分子大、原子小,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是不能比较大小的,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所谓“最小粒子”是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一点来说的,而不是说分子这种微粒最小,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它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

典例1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D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答案D

典例2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正确的是

A.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

B.小丹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C.小鑫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

D.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

答案B

三、课堂检测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2.妈妈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3.关于氧分子和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

B.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C.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

5.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