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021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docx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定稿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西安石油大学

二○一二年六月

1专业特色1

2基本思路2

3培养模式4

4培养标准4

4.1培养目标4

4.2培养标准5

5培养标准实现矩阵11

6培养计划14

6.1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4

6.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14

6.3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5

6.4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20

7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20

7.1培养目标20

7.2培养方式20

7.3企业学习阶段能力培养实现矩阵21

7.4企业学习计划23

7.5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27

7.6考核评价与成绩评定29

8.1师资队伍保障29

8.2专业教学基础条件和科研概况33

8.3校企合作基础及培养方案实现企业概况介绍34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1专业特色

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是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入选院校。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58的西安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化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处理及利用、精细化工作为本专业培养方向。

本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0人,讲师(包括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入选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1人。

同时还聘请2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作为学科建设顾问。

师资队伍的知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

本专业所在学院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与长庆石化公司共建“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加工和油气田开发生产全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在炼油化工工艺、天然气处理与利用技术、工业催化理论与应用科学、油品添加剂研究与应用技术、石油胶体与界面化学理论与技术、石油天然气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公开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

该专业有70%以上的毕业生在炼油化工行业就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石化企业,在兰州石化、乌鲁木齐石化、独山子石化、长庆石化、大庆石化、抚顺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金陵石化、镇海炼化、惠州石化、天津石化等国家特大型国有石化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国内大型石化建设项目独山子石化10Mt/a炼油项目、1.2Mt/a乙烯项目的建设技术队伍中约30%以上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为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适应能力强、积极拼搏、勇于奉献、自强不息,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已并逐渐成为各炼油化工企业的业务骨干,充分体现了西安石油大学毕业生“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四实精神。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石油及天然气加工、石油化工领域享有良好的声誉,在我国西部特别是陕西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基本思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是:

夯实基础,拓宽专业,以国家、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密切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学生成才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专业特色建设的要求,设置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与企业建立“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构建机制、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落实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学习、工程项目参与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工程能力较强、素质较高、能够满足炼油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1)根据炼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和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炼化公司等炼油化工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2)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借鉴国内其它院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经验,与炼油化工企业领导和高级专家共同研究制订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阶梯式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渐进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工程实践基地管理制度。

组建相对稳定的校企结合师资队伍和工程实践基地管理队伍。

优化企业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内容,编写企业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系列教材,保证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教育教学质量。

(4)按照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基础理论学习—企业认知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企业毕业设计”的培养方式,将企业学习时间分为3个阶段,分别安排在第6-8学期进行,累计企业学习时间约为40周。

总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在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科学、优化、层次清晰、逐级递进、注重实践的教学体系。

3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学制4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

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累计3年(累计146学分),在企业学习累计1年(累计51学分)。

在校内3年的学习期间,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创新方法与工具,培养化工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打好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在企业1年的学习分两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锻炼,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实际锻炼,提高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能力。

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自身培养三个维度,立足炼油化工行业,依托技术资质培训认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4个平台,形成高质量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师综合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4培养标准

4.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化工生产过程、设备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在炼油、化工、煤化工、轻工、制药等部门从事化工相关生产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装置的设计与改造、产品分析检测、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经过理论学习和工程与生产实践过程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掌握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化工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熟悉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的基本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了解化学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具备在多学科合作的团队里工作并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2培养标准

4.2.1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科学思维能力

(1)基础科学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②掌握当代社会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③具有一定文学修养、艺术欣赏、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素养。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①掌握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②掌握专业所需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③掌握专业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

④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工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⑤学习并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利用工程设计软件进行系统优化;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常用软件的特点及应用,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生产管理服务。

(2)核心工程基础知识

1)化工专业基础知识

①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与技能,能够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工程问题;

②掌握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具备对系统、单元及设备等图纸的绘制能力,熟悉一般的工程制图标准、化工设计标准和化工设备工程图样表示方法,能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工具进行化工设计制图;

③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相应实验技术;

④熟悉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掌握流体流动、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的基础理论,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工艺计算方法,熟悉强化和改进单元操作过程的途径;

⑤掌握流体的状态方程、均相封闭体系和均相敞开体系的热力学原理及相平衡准则、非均相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掌握均相封闭系统、均相敞开系统及非均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掌握化工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在化工设计和化工生产过程中树立合理利用能量的观念,解决化工过程能量有效综合利用问题的能力;

⑥掌握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的基本理论,掌握反应过程分析、反应技术开发、反应器设计以及反应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

⑦掌握化工生产中常用分离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及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了解膜分离、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等一些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⑧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相关工业催化过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常用催化剂类型、性能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⑨掌握金属材料腐蚀及防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在化工设计、选材及生产运行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方法抑制腐蚀;

⑩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建立化工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对化工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处理;

2)炼油化工专业知识

①掌握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石油及其产品在加工和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规格标准,掌握原油评价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根据原油评价结果制定合理、可行的原油加工方案;

②熟悉石油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