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8631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9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docx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版本样本

****加油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版本:

编制单位:

****加油站

颁布日期:

月日

 

年月日公布年月日实施

 

颁布令

经过对本站危险源辨识、评定,针对成品油卸油、贮存、加油过程中潜在突发事件,生产事故中造成火灾、爆炸、含油消防废水泄漏于地表,地下储油罐渗漏、泄漏造成水源污染等危险目标编制了《****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意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全体职员应认真进行预案培训、演练,落实突发事件预防方法,监控危险源改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及早发觉,沉着应对、快速响应,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害,降低财产损失。

本预案经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会议讨论修订,并经外部教授评审经过,现给予同意,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关键责任人:

年月日

一、**加油站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标

为了全方面落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升突发事件应抢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理安全生产事件能力,预防和控制事件发生,保障职员和站内人员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财产损失、控制环境污染破坏和社会影响,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本预案关键依据法律法规:

1、《中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

2、《中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

3、《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

4、《中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5、《中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

6、《中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第7号)

(2)行政规章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8、《生产安全事故汇报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9、《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3)部门规章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3号)

11、《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措施》(国家安监局令第53号)

1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措施》(国家安监局令第55号)

13、《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京政发[]17号)

(4)标准规范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企业职员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

3、《企业职员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适用于****加油站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

站内潜在突发事件类型见表1.3-1。

表1.3-1突发事件类型

序号

事件类型

1

生产事故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触电、车辆伤害、含油消防废水泄漏于地表

2

设备事故

地下储油罐渗漏、泄漏造成水源污染

1.4应急预案体系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求,结合加油站事故类型单一、处理手段类似、本站职员人数有限等实际情况,此次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综合)、专题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理方案。

同时依据实际需要和情势改变,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制订、修订程序依据相关部门要求实施。

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企业内部预案,当突发事件为“一级(重大级)”突发事件时,需要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救助,开启项目所在地域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5应急工作标准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加油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抢救援工作要一直把保障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抢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最大程度地降低加油站事故灾难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

当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加油站全部些人员均应服从应急指挥调动,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实施命令。

(3)可行性、有效性标准。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了解事故发生原

因,根据事故类型,采取对应应抢救援方法,立即有效控制事故。

(4)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在开展自救工作同时,立即报

警,协调社会力量,做好事故应抢救援工作。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和预防相结合。

根据长久准备、关键建设要求,做好应对加油站事故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抢救援工作相结合,充足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抢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2加油站事故风险分析

2.1本站概况

(6)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加油站人员配置及分工见表2.1-1:

表2.1-1岗位配置及职能分工一览表

2.2事故风险分析

2.2.1危险目标

经过危险源辨识和危险性评价结果,将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环境事件、人员伤害储存罐区及加油区作为关键危险目标,其它危险源确定为通常危险目标。

站内危险目标分布示意图见附件7。

2.2.2事故危险及影响分析

(1)危险物质危险性见下表2.2-1

表2.2-1车用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征表

名称:

Gasoline

Petrol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发意识忽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发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发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发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效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皮肤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根本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根本冲洗最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就医。

危险特征

其蒸汽和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和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水灭火无效。

应急处理

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提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预防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或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难。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搜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方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提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预防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和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预防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预防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置对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出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和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取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收容材料。

中国PC-TWA(mg/m3)

300[溶剂汽油]

美国ACGIH(mg/m3)

TLV-TWA:

300ppm;

TLV-STEL:

500ppm。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方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通常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通常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久反复接触。

关键成份

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外观和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含有特殊臭味。

沸点(℃)

40~205

熔点(℃)

<-60

相对密度(水=1)

0.7~0.77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1

闪点(℃)

-50(闭杯)

爆炸上限%(V/V)

7.6

爆炸下限%(V/V)

1.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关键用途

关键用作汽油机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去污剂。

禁配物

强氧化剂。

急性毒性

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120号溶剂汽油)LC50:

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120号溶剂汽油)

刺激性

人经眼:

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尤其注意。

废弃处理方法

用焚烧法处理。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一般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一般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相关部门同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置对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降低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和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车辆排气管必需配置阻火装置,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要求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严禁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表2.2-2车用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征表

名称:

Dieseloil

Dieselfuel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为关键吸收路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发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发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发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根本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立即根本洗胃。

就医。

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或和氧化剂接触,有引发燃烧爆炸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于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需立即撤离。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提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通常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预防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搜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提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预防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和氧化剂、卤素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预防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预防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置对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和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取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收容材料。

美国(ACGIH)

TLV-TEA:

100mg/m3[柴油机燃料,按总烃计[皮]]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提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通常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久反复接触。

外观和性状

稍有粘性棕色液体。

馏程(℃)

300)50%回收温度)-365(95%回收温度)

凝固点(℃)

≤10-≤-338

相对密度

0.82-0.86g/cm3(20℃)

闪点(℃)

≥45-≥55

爆炸上限%(V/V)

7.5

爆炸下限%(V/V)

0.6

关键用途

用作柴油机燃料。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

急性毒性

LD50:

无资料LC50: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提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

对海藻应给尤其注意。

废弃处理方法

处理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

提议用焚烧法处理。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验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坍毁、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置对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降低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和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车辆排气管必需配置阻火装置,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运输车船必需根本清洗、消毒,不然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和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要求路线行驶。

(2)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原因见下表2.2-3

表2.2-3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原因

危险、有害原因

发生条件

发生部位

火灾

1、加油过程中,周围有明火、汽车未熄火加油或加油时流速过快产生静电火花,这些明火或火花和油气混合气相遇。

2、加油时给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汽油冲击塑料桶内壁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会放电产生静电火花,静电火花和油气混合气相遇。

3、雷电时加油,雷击火花和油气混合气相遇。

4、卸油过程中,挥发油气混合气遇明火或车体和罐体之间产生静电火花。

5、散落在地上油品,被进入加油站汽车排气管内火花点燃。

6、私自把汽油带到休息室,遇明火引燃。

7、办公室内明火或电线短路,产生明火和油气混合气相遇。

8、加油过程中打手机。

加油机周围、油罐区、办公室

爆炸

1、在未置换合格油罐或油管线上私自动火焊接。

2、操作井内存在油气混合物,开启或闭合操作井盖时发生碰撞火花,或周围有静电火花或明火。

3、油品泄漏,形成爆炸混合气体,遇明火或静电火花。

4、防爆区域采取非防爆灯具,挥发油气达成爆炸范围。

装卸作业、辅助区

车辆伤害

1、进站加油车辆违规驾驶。

2、进站送油车辆未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3、其它闲杂车辆进入加油站。

加油车辆进出加油区、送油车辆进出油罐区

触电

1、违章电气作业。

2、电气设备接地不良或无接地。

电气设备及线路

中毒和

窒息

1、操作井内油气浓度高,工作人员在操作井内操作。

2、卸油及加油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脸部距离油品过近。

油罐区、加油机周围

雷击

1、若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防雷设施不完善,存在发生雷击危险。

罩棚、加油机周围

噪声

1、车辆进出加油站,汽车马达及喇叭。

罩棚下、油罐区

高处坠落

1、更换棚罩照明灯具;

2、检修棚罩时,违章等高作业且无防护方法。

加油区

表2.2-4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原因分布及产生原因

分布

危险有害原因

产生原因

卸油

油罐漫溢、油品滴漏、油蒸气从卸油管透出、产生静电或电气火花、遭遇明火发生燃烧爆炸事件其次造成油气污染,如流入排水水管网,造成土壤及水质污染

(1)卸油前对液位监测不立即,或液位计失灵,违章作业,油品从罐口溢出,

(2)卸料管破裂,密封垫损坏、快速接头紧固螺栓松动,致使油品滴漏

(3)未采取密闭卸油(敞口卸油),直接将卸油管插入油罐,造成油蒸汽从卸油口逸出

(4)卸油管或油罐车无静电接地装置,或接地装置损坏,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采取喷溅式卸油,操作人员使用佩戴防护用具不妥,油品漫溢后使用金属器皿刮挡,现场人员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卸油速度过快均可产生静电

(5)卸油现场人员吸烟或违章动火、卸油或油罐车未熄火造成明火产生

(6)溢漏或逸出油品遇明火、静电火花、电气火花、雷电火花后,即可发生燃烧事件,油蒸气聚集后达成爆炸极限,遇火源燃烧爆炸

量油

产生静电火花、遭遇雷电火花、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件、造成油气污染

(1)量油口未设置导尺槽或导尺槽脱落,当量油尺和钢质管口磨擦时,则可能产生火花

(2)收发油作业后,罐内油品静置时间短,收发油作业中产生静电未能有效导除而开盖量油

(3)现场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或避雷设施损坏,接地电阻不符合标准,若违章在雷雨天量油,雷电火花有可能将油罐内油气引燃,

(4)在量油过程中,周围有些人吸烟或动火等产生明火,均可将量油过程中油气引燃

加油

油蒸汽外泄,油品外溢,产生静电或电气火花,遇雷电火花,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件

(1)加油站未采取密闭加油技术,加油时易造成油蒸气外泄

(2)加油员操作不妥或油枪自封装置失灵,造成油品外溢

(3)加油时因为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穿、脱、拍打化纤服装,全部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或电气火花

(4)现场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或避雷设施损坏,接地电阻不符合标准,违章在雷雨天量油,可能遇雷电火花

(5)金属碰撞、电气打火、铁钉鞋撞击地面,加油时因为现场人员吸烟,违章动火,可能造成明火或撞击火花

(6)加油时外泄,外溢或滴漏油品,若油气浓度达成爆炸极限,遇各类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件

(7)直接向塑料桶等非金属容器加注汽油,加油过程中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8)加油过程中产生油气未散净,机动车辆发动引擎时产生火花

清罐

窒息、中毒、产生静电火花或电气火花,雷电火花或明火,发生燃烧、爆炸事件、造成油气污染

(1)罐内油气浓度较高而进入罐内作业可能发生窒息

(2)罐体内残留油品使作业人员发生油品中毒

(3)产生静电火花或电气火花,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清罐作业使用铁质器具

(4)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或损坏,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遇雷电火花

(5)罐内沉淀物清理不根本,留有残余油品,或清理处理不妥,检修时油罐清理、置换不洁净,罐内残余油蒸气,作业时油品流出,遇静电火花、电气火花、碰撞火花、明火、检修用火,可能发生爆炸、火灾

贮存

油品渗漏,外渗或外漏油蒸气聚集,产生静电火花、电气火花,遇雷电或明火,发生燃烧爆炸造成油气污染,如流入排水水管网,造成土壤及水质污染

(1)油罐、输油管道、法兰及其相关设施因制造缺点,受到腐蚀,或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法兰未紧固等,造成油品渗漏

(2)油蒸气相对密度大,在通风不良情况下,外泄、外漏油蒸气易在管沟等低洼处聚集

(3)油罐、输油管或其它相关设施无静电接地装置或装置损坏,造成静电产生、积聚、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电气设施老化、绝缘、短路、接线不规范等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产生火花

(4)没有采取可靠防雷方法,造成雷电直接击中油罐或加油设施,或在油罐、加油设施上产生感应电荷、积聚放电。

通气管未安装阻火器,遇明火时殃及罐,罐区内吸烟或违章动火

(5)外渗、外漏油品经挥发、聚集并达成其爆炸极限后,若遇火源,极易发生、爆炸事件

(3)危险目标关键危害特征及对周围影响

因为该加油站油罐、加油机、通气管和站外建、构筑物距离符合要求,所以周围环境和该加油站相互影响较小;但因为加油站人员、车辆来往较为复杂,给加油站带来部分潜在危险性,比如吸入大量油气、皮肤接触等。

危险目标关键危害特征及对周围影响见表2.2-5。

表2.2-5危险目标关键危害特征及对周围影响

危险目标

关键设施设备

危险物

品种类

危险物质(立方)

物质形态

岗位固定作业人数

事件类型

可能危害周围相邻区域

人员、设备

2.3关键消防及应急设施

站内罐区、加油区在可能发生火灾场所及装置周围配置灭火器材、应急设备设施,关键应急和消防设施有灭火器、消防沙、消防锹、消防桶、灭火毯、应急灯等,消防和应急设施分布图见附件5。

3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3.1组织机构

注:

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推行总指挥职责。

3.2应急人员组成

加油站应急指挥人员根据站长、值班经理、一级营业员、二级营业员递进标准(即站长在时由站长指挥,站长不在由值班班长指挥标准),其它应急人员根据专题预案后应急人员分工组成,站内人员不足时可一人多职。

(未启用新人员编制前,根据站长、带班长递进标准实施)

3.3职责

应急人员职责见表3.3-1。

表3.3-1应急事件关键职责

分工

事件应急

总指挥

(副总指挥)

(1)组织制订加油站突发事故应抢救援预案。

(2)责任人员、资源配置,应急人员调动。

(3)确定事故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相关工作。

(5)同意本预案开启和终止。

(6)事故信息上报工作。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8)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9)接收政府部门指令和调动。

副指挥

(1)依据总指挥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展制订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预防次生灾难或二次事故发生。

(2)如地方政府开启应急预案,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开展应抢救援工作。

(3)搜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确保信息真实、立即和通畅。

(4)负责整合调配应急资源。

(5)立即向应抢救援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理情况。

(6)搜集、整理应急处理过程相关资料。

(7)向应抢救援领导小组提交现场应急工作总结汇报。

现场抢险组

(1)负责现场抢险抢修作业。

(2)负责现场紧抢救援。

(3)负责现场事故情况监测。

应急通信组

(1)建立有效通信网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信器材,现场严禁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器材。

(2)保障现场救援指挥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通畅。

医疗保障组

关键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现场紧抢救护和往医院转送工作。

疏散警戒组

(1)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工作。

(2)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工作。

后勤保障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