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5316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19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的例题、P2的想想做做1-5。

教案属性

第1课时

总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杨文俊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讨论解决中培养学生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面有几个8?

(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个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

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

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

怎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的?

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

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

情景图左半部分。

①问:

从这两个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

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

”怎样列式?

板书:

40÷2=

③师:

40÷2等于多少?

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

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

A.因为4÷2=2,所以40÷2=20。

B.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

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问:

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

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3)小结:

刚才学习的这些口算就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①问:

这两个女孩也在买铅笔,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枝呢?

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

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

”怎样列式?

板书:

46÷2=

③师:

估计46÷2的商是几十多?

你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

A.摆学具:

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单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B.口算:

40÷2=206÷2=320+3=23

帮助学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

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     40÷2=20

再分得3枝            6÷2=3

合起来是23枝          20+3=23

 问:

这几题你也能说出口算过程吗?

96÷384÷455÷5

⑤师:

其实46÷2这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

4人小组讨论竖式的写法。

⑥问:

谁来完整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师:

笔算46÷2,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学生讨论)2乘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

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接着除,接着会算了吗?

(竖式略)

师: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

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

商又写在哪里?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师:

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让学生仔细看图:

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你打算怎么办?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预设:

解法一:

48÷4=12(元)63÷3=21(元)12〈21 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解法二:

由图中的信息知道,杨树苗买的棵数多用的钱数少;而松树苗买的棵数少用的钱数多。

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作业设计

当堂作业:

练一练1、2题

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3=6020×3=20+20+20=60

因为2×3=6所以20×3=600×3看作2个10×3,即6个十,也就是60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

教案属性

第2课时

总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意义,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体会数学实际生活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进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生活导入

师:

你有购物的经历吗?

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师:

是的,在我们购物的过程常会遇到许多的数学问题。

今天在食品店正好有两个小朋友在选购蛋糕,他们又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自主探索新知

1、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

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

(播放第一段对话)

36÷3=12(元)

师:

他算得对吗?

有什么方法验证?

方法一:

再算一遍;

方法二:

一块蛋糕3元,买12块蛋糕就12个3元,正好是36元。

(教师板书用乘法验算的竖式。

师:

12×3表示什么意思?

结果是36说明了什么?

师:

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除法?

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

再听,他们又在交流什么?

(播放第二段对话)

65÷3=21(块)……2(元)

师:

这个结果算得对吗?

怎样验算?

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师:

你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

21×3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加2?

结果是65说明了什么?

师:

21、3、2、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比较

师:

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

三、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计算)

师:

边计算边思考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师:

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除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口算)

师:

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

3、“想想做做”第4题

师: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师:

为什么最多可以装11辆车,而不是12辆车?

4、“想想做做”第5题

师: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

图中哪一组在“单打”?

另一组呢?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师: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师:

我们可以怎样验算除法?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2、4题

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讲解批改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除法练习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页。

教案属性

第3课时

总3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

2、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

教学难点

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1.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关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除法的验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二、练习指导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口算(完成练习一第1题)

独立口算后指名汇报得数。

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练习笔算(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小黑板出示:

93÷385÷446÷267÷3

(2)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3)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1)小黑板出示,引导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交流。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1)独立审题后尝试解决。

(2)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补充

(1)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

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

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比较以上2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尝试解答,如有困难可和同桌商量。

全班交流。

小结:

解答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作业:

练习一第2题前面三个。

(三)拓展练习

÷3=21……

两个方框里各可以填几?

你是怎么想的。

三、课终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板书课题: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5个列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

93÷3=3185÷4=21……1

31312121

3)93×34)85×4

993884

35+1

3485

01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除法练习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页。

教案属性

第4课时

总4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

2.能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完整表达思考过程;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能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1.上节课,我们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除法的验算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练习。

从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看,这些知识大家掌握地非常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

二、练习指导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3÷3     36÷3    77÷7       80÷8

 24÷2     84÷4    80÷4       66÷6

利用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相机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计算并验算。

 85÷4         98÷3         

 69÷3         84÷4

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集体评定,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题的计算和验算方法。

(二)专项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5题。

(1)出示场景图。

(2)仔细观察: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独立尝试完成,如有困难可和同位商量。

做完后,同桌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4)全班交流,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一第6-8题。

(1)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2)全班交流,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3.作业(补充在小黑板上)

(1)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3层书架上。

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2)王老师买了4只小皮球,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16元。

每只小皮球多少元?

(3)一本故事书一共98页,小华看了8天还剩下18页。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交流时,要能完整地表达思考过程。

(三)提深化练习

1.探究练习一后思考题。

(1)第1小题。

启发思考:

应先填什么数?

(余数)。

余数可以填哪几个数?

为什么?

当余数是1时,这时的被除数应是多少?

怎样计算?

当余数是2时,被除数又是多少?

(2)第2小题。

独立尝试解决,全班交流。

三、课终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怎样的新收获?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第3页

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讲解批改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案属性

第5课时

总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

2、使学生懂得运用知识的迁移的方法,同时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明白算理,养成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与个位上的数一起再除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前面学习了什么?

2、前面学习的都是第一位数能够被整除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位数不能够被整除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你从图上知道什么?

能说说怎样分球吗?

板书算式:

52÷2=

你会算吗?

请你试试看(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

你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这题与前面做的除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具操作:

请同学们分分看,先分给每班2筒,还剩下1筒和2个羽毛球,该怎么办?

互相交流一下,我们是怎么分球的?

3、现在知道怎么分球了,你们会不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呢?

4、我们接下去怎样列竖式,先互相说一说,再做。

5、集体订正:

题目做完了,你觉得你做的正确吗?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6、我们在做完题目后,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现在请每位同学验算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指名上黑板验算)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1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两题,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请大家把剩下的两题完成。

2、想想做做2(前两题)

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强调验算的必要性。

3、想想做做3(前两组)

让学生练习前两组题。

对每组上下两题进行比较。

4、想想做做5

先启发学生互相提出不同的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依次解决这些问题。

5、想想做做6

只要说出商是几十多,不要求准确地说出商是几十几。

(四)、课堂作业

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2(后两题)、3(后两组)、4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商0的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0页。

教案属性

第6课时

总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位有零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并乐于去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个位商写0的计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

教学难点

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

62÷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交流算法:

(1)先分整筒的,每班分到2筒,整筒的分完了吗?

再分单个的,出现了什么情况?

你是怎样分的?

(2)、列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板演。

  评讲:

商的个位为什么要写0?

把你的想法在在班内汇报。

2、验算

3、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位上写0。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1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通过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

2、想想做做2

请1~2组的同学做第一组题,3~4组的同学做第二组题。

小组讨论:

你会比一比吗?

3、想想做做3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提问:

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五、作业:

P10.4、6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4、5

板书设计

62÷3=20(个)……2(个)

20

3√62

6

――

2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

教案属性

第7课时

总7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上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

2、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1、练习二1

你看懂这道题目的意思了吗?

生独立做在课本上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2

指名读题

现在,请大家先看前两题,请两位同学估计一下这两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他们估计的对吗?

现在大家拿出笔来,我们在课堂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上黑板。

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反过来又可以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接下来,请讨论第二、三、四题,先估计得数再笔算(小组讨论后笔算)

3、练习二3

指名读题

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的表格。

集体订正: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数量与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

三、思考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出图意。

小男孩之所以要比小女孩多付8角钱,是因为他多买了2本练习本。

所以,一本练习本的价钱就是8÷2=4(角)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复习课

教学内容

P12第1——5题

教案属性

第8课时

总8课时

课型

复习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独立、正确的计算,并验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一、基本训练

1、P12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同时选择几道不同运算的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P12第2题

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评讲:

引导学生比一比,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P12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总价”、“单价”、“数量”的含义。

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反馈交流。

最后让学生说说“单价”是怎样求得的。

4、P12第5题

引导学生看图。

了解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二、发展练习

1、  小明今年8岁,小芳今年6岁,奶奶今年72岁。

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小芳的几倍?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  同学们要种93棵数树,已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少棵?

3、  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有5本。

如果成套买,每套的价钱是80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的价钱是18元。

怎样买合算?

成套买比不成套买每本能便宜多少元?

三、作业:

P12第3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6-9

教案属性

第9课时

总9课时

课型

复习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用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独立、正确的计算,并验算

教学难点

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

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

(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

课题

农村新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案属性

第10课时

总10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紫金无涯子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了解改革开放的形式下,我国农村的崭新面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个人加工

第一个环节:

1、出示教学挂图;

2、请一位发现有什么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

3、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4、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完成问题的解答。

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并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思考问题的解答途径。

第二个环节:

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