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398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

罐和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

了解一些陶艺历史,使学生对陶艺产生了兴趣,学习不同造型的罐和壶的制作方法。

2、操作领域:

学习制作的方法,能做一个简单的“罐和壶“

3、情感领域: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陶艺知识,学习制作“罐和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泥土吗?

二、用布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

学生上台摸一摸陶罐,分析一下罐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讨论制作方法。

如果要做好一个陶罐要从哪里入手,学生讨论。

出示:

毕加索的《鸟形壶》,学生讨论是如何来制作的,教师总结、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装饰”的方法。

学生利用实物展示,教师总结,学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壶”,可以模仿书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学生制作。

教师指导。

七、开展活动。

罐壶展示会,学生每人一张评价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名称写下来,并写好在哪里,还有哪里要修改。

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课后延伸:

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罐和壶的图片,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九:

收拾活动场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适合纹样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适合纹样图片和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

在教师展示部分图像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

由于师生未曾探讨过,所以学生还不能讲清楚纹样的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2.讨论研究。

(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

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2)结合教材中的图例,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同时小结板书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

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教师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感知图案样式。

(3)组织学生讨论适合纹样的内容选择。

①教师播放课件收集的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

②师生共同归纳纹样内容选择:

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

(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①学生看图片范作。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设计创作一幅适合纹样作品。

(2)允许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3)圆形或方形均可。

4.交流评价。

(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

(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6.提示学生:

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用不同材料设计适合纹样:

编制、雕刻、剪贴、物品粘贴等,以便学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

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图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

即:

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所属“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作好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

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

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2.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

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3.课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

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①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②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 结,介绍车的发展。

③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 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 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

④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

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

⑤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

如门、窗、顶、灯等。

教师将大家的发言归纳整理后,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

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

①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中。

②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

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的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③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

 

我设计的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上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车辆,合作探究了车的共性,描绘表现了车的个性。

本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代汽车,尤其是概念车的图片,中间穿插的文字部分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知识性学习的内容与任务以及提示性学习的建议与要求,是对教学极为有效的帮助。

需要提出的是,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类型车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如现代自行车、摩托车、地铁、火车、磁悬浮列车等,以期更大范围地拓展学生的思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技能目标:

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内容

本课是“车”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要在了解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象,对车的形象和车的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车。

这也是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下一课时“我造的车”的学习所做的必要准备。

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车辆。

教学重点:

想象、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难点:

①想象与设计的思路。

②绘画与表现的技法。

(3)建议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方案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分析——

(1)车辆的外形:

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

(2)车辆的功能:

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状态。

2、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

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

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考虑的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更多样。

3、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以下活动——

(1)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子。

(4)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

即:

·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

·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

4、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示。

二、创作与表现:

1、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一幅新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

2、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不同的练习方式——

(1)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

(2)继续设计其他款型的车辆。

三、评价与反思:

1、作品交流。

(1)小组交流。

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2)全班交流。

以“车展”、“新车发布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

同学将作品展示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2、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

 

我造的车

 

 一、教材分析

   《我造的车》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通过《车》、《我设计的车》两课的教学,学生对车的发明、车的形状、车的功能已有了较为全面、深人的了解。

本课主要通过“造车”行动,一方面加深对车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

   

(2)技能目标:

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

   (3)情感目标:

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

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

   3.课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师制作的车的范例。

   学生准备:

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

   ●教学思路:

   

(1)感知与体验:

   ①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形状、材质特征,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

   ②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主题的创作尝试。

(2)创作与表现:

①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

从选材到制作方法。

②以4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