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5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市政道路一期工程二标段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四川和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四日

 

桥梁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依据

1、《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山市政道路一期建设工程施工二标段招标文件》;

2、《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山市政道路一期建设工程施工二标段施工图》;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66-2011);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范》(CJJ37-90);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

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03);

10、《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3、有关施工规范、试验规范、规程

二、原则

1、以满足业主的要求为基本原则。

突出优质、有序、快速、高效的施工特色。

2、按照现行国家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3、紧紧围绕工程质量确保达标的标准,在质量控制上,把过程精品纳入质量工作的重点,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

4、确保工期,确保施工过程无安全责任事故,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5、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四新”技术、科学合理、经济实用。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

7、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积极采用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注:

本方案适用于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山市政道路一期工程施工二标段,项目竣工后本方案自动失效,不起任何作用。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金堂县淮口镇真武路一号桥K0+235、二号桥K0+438是两座分别为“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梁,桥宽20m,桥长36m,含机动车道、两侧为人行道。

本桥孔跨布置形式为1*30m,上部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桥台为挡土式桥台,基础为钻孔桩基础,设计为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砂岩不小于5倍桩径6.5m。

二、技术标准

1、桥涵荷载等级:

城市-A级,人群荷载:

3.5KN/㎡

2、等级:

市政道路

3、设计车速:

30km/h

4、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5、地震烈度:

本桥位区(金堂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相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

6、环境类别:

II类

7、百年一遇洪水位:

430.700m

三、地质概况

1、地基土的组成:

在目前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上普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之粉质粘土,下伏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砂岩,基岩在现场几乎无露头,仅在场地西南侧约500m偶见露头,岩层趋于水平。

2、地基土层的特征

(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可塑粉质粘土①:

黄褐色,可塑状,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不含硬杂质,表面含较多植物根茎。

该层于场地地表广泛分布。

(2)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K1t)强风化砂岩②-1:

暗红色为主,偶见灰色,强风化状,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岩屑。

中细粒结构,中厚层块状构造,含泥质较重,裂隙面偶呈褐色铁锰质渲染。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钻进较易。

质地较软,抗风化及冲刷能力较弱,抗压强度较弱,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偶见短柱-柱状,属软岩,Ⅴ类岩石,岩石质量岩石质量指标RQD值约60%,岩心采取率大于70%。

中风化砂岩②-2:

暗红色,中风化状,胶结物以硅泥质为主,含泥质较重,裂隙面偶呈褐色铁锰质渲染。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钻进较易。

地较硬,抗风化及冲刷能力一般,抗压强度较高,岩芯完整,呈柱-长柱状,属软岩,Ⅳ类岩石,岩石质量岩石质量指标RQD值约75%,岩心采取率大于90%。

3、地质构造

金堂县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中台坳,川中台拱和川西台陷的过渡地带,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川中褶皱带。

主要构造形迹有:

(1)、龙泉山箱状背斜:

呈北东—南西贯穿境内,轴线走向北20°东,其轴部平缓,倾角3°~5°,翼部倾角较陡。

龙泉山背斜的核部和翼部,不同程度地发育了扭裂隙和张裂隙。

(2)、中兴场向斜:

经金堂县兴隆场的东侧延伸入境,向南西方向发育,倾伏于淮口镇以南的沱江右岸,其轴向北26°~30°东,东翼倾角2°~5°,西翼倾角2°~4°。

(3)、红花塘逆断层:

始于淮口镇西南沱江右岸,经由境内西南端进入简阳市境内,在境内出露长度约15km,走向北40°东,倾向西,倾角27°,主要发生K1t中。

(4)、周家庄逆断层:

分布于淮口镇南西沱江右岸,长4km。

走向北30°~40°东,倾向南东,倾角40°~70°。

(5)、易家湾逆断层:

发育于县城南东沱江左岸,长6km,走向北15°~20°东,倾向南东,倾角41°~62°,下盘向南位移,为扭压性断层。

工程区总体地势较为开阔,第四纪以来地壳稳定条件相对较好,主要受构造的挽近活动(既以大面积间歇性上升为主)的影响,区域地质构造较为稳定,场地属相对稳定地块,可以筑桥(路)。

第三章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

一、施工条件

本项目位于金堂县淮口镇,海拔500m-1046m之间。

路线纵向起伏较大,起点为上坡,到终点地势逐渐下降;横向起伏则较小,小河沟深约3m,横穿路线,金堂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17.3℃。

全年降雨量达500.4mm,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6月~9月。

项目起点K0+000,终点K1+047.262,线路全条1047.262m,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地质情况属稳定地块,可以筑桥(路)。

二、工程特点

全线桥梁数量2座,桥型均不大,但分散,中间隔200多米建一座桥,上部T梁预制不多,合理选择T梁预制安装方案及拌合站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30mT梁的预制及安装是桥梁工程的施工重点,在金堂县的公路建设中是多次使用,多数大宗材料及设备需从外地采购,相关的试验检测也需在金堂县或成都进行。

一号桥梁位于R=30圆曲线上,二号桥位于R=800圆曲线上,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挡土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础采用嵌岩桩进行设计。

三、施工总体部署

由于本工程项目路线短,桥位分散,因此多点施工将是本项目的主要特点。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条件及参建施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混凝土量较小,不适宜建站,下部结构所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厂家就在淮口镇,桥梁上部T梁计划在四川德阳或广汉专业单位生产进行预制(采购),桥面系T梁的安装,采用运梁车运送至桥位,使用50T吊车架梁。

第四章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四、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4.1钻孔灌注桩施工

全线共有2座桥基础设计为桩基,共计40根桩,桩径1.3和1.5m两种,桩长15-16m不等。

采用机械旋挖钻机,机械挖孔方式成孔。

4.1.1施工工艺流程图(下页)

 

 

 

 

4.1.2各施工工艺要点

4.1.2.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孔机械位置处平整夯实,准备场地,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位置,动力供应,施工便道,做统一的安排。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现场进行桩位精确放样,在桩中心位置钉以木桩,并设护桩,放线后由主管技术人员进行复核,施工中护桩要妥善看管,不得移位和丢失。

4.1.2.2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护筒因考虑多次周转,采用3-10mm钢板制成。

使用机械挖孔,护筒内径比桩径大5-10cm,埋置护筒要考虑桩位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为保持水头护筒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无水地层护筒宜高出地面0.3-0.5m,为避免护筒底悬空,造成蹋孔,漏水,漏浆,护筒底应坐在天然的结实的土层上(或夯实的粘土层上),护筒四周应回填粘土并夯实,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应不超5cm,倾斜度偏差小于1%。

护筒埋置深度:

在无水地区为2倍的护筒直径,在有水地区入土深度为水深的1倍(无冲刷之前)或者确保护筒在施工期间稳定的深度为止。

在岸滩上埋设护筒时应在护筒底口下及四周围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震动等方法下沉护筒。

4.1.2.3钻机就位

钻机选用挖孔钻机。

钻头采用一字型钻头。

钻机安装就位时,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安装时,顶端暂时用风绳固定平稳,待八字支架安装完毕后即可拆除风绳。

确保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平稳,不发生位移和沉陷。

4.1.2.4泥浆制备

泥浆在冲击钻孔中起护壁和悬浮钻碴的作用。

应备用足够的造浆优质粘土。

制备泥浆应选用塑性指数IP>10的粘性土或膨润土,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不同土层泥浆比重可按下列数据选用:

粘性土和亚粘土可以就地造浆,泥浆比重1.1-1.2。

粉土和砂土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1.5-1.25。

砂卵石和流砂层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1.3-1.5。

(2)粘度一般地层的泥浆粘度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泥浆粘度为19-28S。

(3)含砂率含砂率大,会降低粘度,增加沉淀,磨损钻具。

新制泥浆的含砂率不宜大于4%。

(4)胶体率胶体率高,则粘土颗粒不易沉淀,悬浮钻碴的能力高,否则反之。

泥浆胶体率不小于95%。

(5)PH值PH值过小,失水量会急剧上升,PH值过大,泥浆滤液将渗透到孔壁的粘土中使孔壁表面软化,粘土颗粒之间的凝聚力减弱,造成裂解而使孔壁坍塌。

PH值应大于6.5,一般以8-10为适当。

PH值偏小时,可根据试验在泥浆中投放适量的NaOH或Na2Co3。

4.1.2.5钻孔

(1)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的混凝土的凝固,应待邻孔混凝土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一般经24h后,方可开钻。

(2)开孔阶段:

在护筒底口标高以上1米左右开孔,开孔前应在孔内多投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顶部抛平,用低冲程冲砸(钻机冲程0.5~1.0m),泥浆比重1.6左右。

钻进出护筒口以后,再回填粘土和碎石(粘土和碎石比例为1:

1),继续以低冲程冲砸。

如此反复二、三次,待冲砸至护筒底口以下3—4米时,方可加高冲程正常钻进。

4—5米后,则采用取渣筒,勤取钻渣。

钻进中应随时注意,保持孔位正确。

(3)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要均匀。

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或护筒,或因提速过快而造成负压引起坍孔。

(4)钻孔时要察看钢丝绳回弹和回转情况。

要注意掌握少松绳的原则,但也不能过于少松。

以免落空锤,损坏机具。

(5)在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冲程。

a在淤泥及夹砂互层,及时投放粘土和小片石,以低冲程冲进,冲程为0.5~1米,必要时反复冲砸。

b在砂夹卵石层,只投粘土以中等冲程冲砸,冲程2~3m。

c粘土层只投入适量碎石,宜用中、低冲程,冲程为1~2m。

碎石可防止吸钻现象。

d基岩宜用高冲程,冲程3~5m,不得超过6米。

e岩面倾斜较大,或高低不平,最易偏孔,可回填坚硬片石,低锤快打,造成一个平台后,方可采用较高冲程。

f抽渣或停钻后再钻时,应由低冲程逐渐加高到正常冲程。

(6)钻头直径磨耗不应超过1.5cm。

应经常检查,及时用耐磨焊条补焊,并常备两个钻头轮换使用、修补。

为防止卡钻,一次补焊不宜过多,且补焊后在原孔使用时,宜先用低冲程冲击一段时间,方可用较高冲程钻进。

(7)当孔内泥浆含渣量增大,钻进速度减慢,一般每进尺0.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