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004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5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5

(1)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制度5

(2)农药登记制度6

(3)农药生产及经营许可制度6

(4)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7

(5)农药进出口管理制度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7

二、行业概况10

1、农药的定义以及主要分类10

2、行业发展趋势11

(1)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未来仍将稳步增长11

(2)下游农产品价格上升,农药需求有望回暖12

(3)国内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拉动农药需求的增加13

(4)环保监管趋严倒逼行业整合步伐13

(5)政策规划将进一步培育优质企业和产品14

(6)研发投入增加,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14

三、行业竞争状况15

1、行业竞争格局15

(1)行业总体竞争格局15

(2)行业巨头并购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16

2、行业主要企业情况17

(1)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17

(2)浙江埃森化学有限公司18

(3)石家庄瑞凯化工有限公司18

(4)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18

(5)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8

(6)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19

四、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情况19

1、需求方面19

2、供给方面19

五、行业壁垒20

1、资本壁垒20

2、资质审批壁垒20

3、技术壁垒21

4、市场资源壁垒21

5、环保壁垒22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2

1、有利因素22

(1)农药主管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和行业监管22

(2)集中用药形成趋势23

(3)用药意识和用药习惯趋于良性23

(4)农作物价格上升带动行业增长23

2、不利因素24

(1)农药制剂工艺水平低,剂型结构不合理24

(2)农药市场不规范,阻碍行业健康发展24

七、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24

八、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点25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25

2、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征26

(1)行业周期性26

(2)行业区域性26

(3)行业季节性26

九、行业上下游状况27

1、农药行业产业链27

2、上游行业27

3、下游行业28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由于农药产品的特殊性,我国对农药行业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督管理,主要实行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制度、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批准及许可制度、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以及农药进出口管理制度等。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规定,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目前对我国农药行业进行监管的机构主要还包括产业政策制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主要职能如下:

(1)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制度

我国实行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制度,根据《农药管理条例》(2001年11月29日起施行)等相关制度规定,农药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农药生产企业资格核准;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农药,应取得国家质监总局核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但已有企业标准的农药,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发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监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药生产许可管理相关职能划归农业部。

此外,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核发的《农药生产许可证》。

(2)农药登记制度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制度规定,我国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应当依照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新农药研制者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具体工作;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向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3)农药生产及经营许可制度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等制度规定,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化的,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变更农药生产许可证;国家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但经营卫生用农药的除外,农药经营者应当具备相关条件,并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

(4)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我国农药技术规范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相结合的三级标准体系。

农药产品质量标准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若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由企业拟定企业标准,经省级标准化委员会、技术监督局进行标准化审查备案后执行。

(5)农药进出口管理制度

我国对农药对外贸易经营环节实施经营资格和经营资质的管理。

我国农药进出口依据《海关法》、《外贸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还遵循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等,并接受农业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的监督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目前,我国农药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行业概况

1、农药的定义以及主要分类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制剂。

农药分类方法较多,有按原料来源划分的,也有根据化学成分、作用方式、防治对象及不同用途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用途分类,主要包括:

1)除草剂:

用来防治农田杂草的药剂。

2)杀虫剂:

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

3)杀菌剂:

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4)杀线虫剂:

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

5)杀鼠剂:

用来防治害鼠的药剂。

6)杀螨剂:

用来防治蜘蛛中有害种类的药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来促进或抑制农林作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其中,除草剂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吡啶类、氨基酸类、磺酰脲类、酰胺类、芳氧丙酸类、三嗪类等18类。

实际中使用的农药产品是由农药原药和农药助剂制成的农药制剂,农药原药起主要作用,称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

2、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未来仍将稳步增长

全球农药市场经过20世纪60-90年代的迅速增长,在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经历了几年下降期后逐渐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

2001年到2016年,全球农药销售额由约258亿美元提升至约565亿美元,呈现波动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5.37%,预计2020年销售额可达约592亿美元。

伴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全球气候异常导致的病、虫、草害增多,以及转基因作物的飞速发展,对农药的需求将逐步增加。

根据世界农化网的报道,2019年全球植物保护市场将达到759亿美元。

(2)下游农产品价格上升,农药需求有望回暖

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燃料和农资产品(包括农药和化肥等)都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受原油价格影响较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原油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6年底在OPEC组织与非OPEC组织就原油减产达成一致协议的预期下,市场普遍预计2017-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大概率上行至60-70美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布伦特原油现货结算价为66.62美元/桶。

在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2017年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预计对农药的需求量也将有所增加。

从各大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来看,近年来小麦、玉米、大米、花生、大豆的价格下降显著,但在2016年后有所回升,未来有较大的可能继续回升。

国际农产品行情的好转,有助于对农药需求形成一定的支撑,未来农药市场的需求有望回暖。

(3)国内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拉动农药需求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

同时,果菜茶等园艺作物稳定发展,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建成一批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8,329万亩,比2016年减少1,222万亩,同比下降0.7%;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2016年增加166万吨,同比增长0.3%;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67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3.6公斤/亩,同比增长1.0%。

随着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逐步落实,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长,现代化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种植收益提高、农业互联网模式变革将拉动对农药需求,带动农药行业的发展。

(4)环保监管趋严倒逼行业整合步伐

近年来由于国内农药行业的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对农药生产过程的监管,引导行业持续关闭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生产高毒性农药的产能。

目前,我国有两千家左右的农药企业,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达90%左右,众多小企业很难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排污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的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保治理不达标的化工企业将更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严厉监管。

环保监管的趋严将逐渐淘汰行业内规模小、品质低、不规范的企业,实现农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从而较好地保障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利润。

(5)政策规划将进一步培育优质企业和产品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规范。

行业的未来趋势是农药企业数量将减少(原药企业数量规划减少30%),部分龙头企业有望越来越强,企业兼并重组将成常态,产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产品结构将深化调整,22种高毒农药产量降至农药总产量的2%左右,环境友好型农药产量将提高至70%以上。

根据《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30%,其中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达到5个以上,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0个以上,着力培育2-3个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累计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70%以上;建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到2020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总数的80%以上。

(6)研发投入增加,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已成为农药生产大国,但目前绝大部分农药品种仍为仿制品种。

为提升我国农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在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协同作用,应用组合化学等高新技术方法,相关企业成功创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并取得了国内外专利,30个创制品种进入了国内外市场,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部分产品的销售额超过2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此外,主导品种和中间体绿色生产工艺开发、生产装备的集成化和大型化、工艺控制自动化、水基型剂型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农药工业化生产,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未来随着我国农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我国农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将逐步提高,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使我国农药行业向新药创制和生产中高端产品的方向转移,切实增加农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带动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