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19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大河中学2015——2016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第四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7题,25分)

1.下面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宽恕shù牟moú取鹤利鸡群莫衷一是

B.睥睨ní鲲kūn鹏藏污纳垢左右逢源

C.门楣méi颔hàn首花团锦簇随机应变

D.招徕laí媲pì美盛气凌人一视同仁

2.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水,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他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后,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B.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购物袋。

C.在地震后,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美好新家园。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

(3分)①①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②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③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④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⑤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恰当的顺序是:

5.请从《名人传》、《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部,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句子。

(2分)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叙说保尔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的成长传奇;我来到,仿佛听到;我来到老北京,仿佛听到老舍在讲述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惨遭遇。

6.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8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面对国家民族利益,我们应该具有文天祥“”的生死观,应该具有龚自珍“”的奉献观。

⑥由对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我们联想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

7.综合性学习与口语表达(6分)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①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例:

元宵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2分)

②我国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我们当地过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部分国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尤其是班上一些同学热衷于过外国节日,为“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你用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说服他们过传统节日(2分):

第二部分(8-26题,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思考:

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2分

9.一个“”字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一个“”字表现了内心的不平静。

1分

10归结全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的句子是:

1分

11、对下列诗歌理解正确的项是(多项选择):

()1分

A、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从历史的变革中,以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提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哪里)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12.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不以千里称也..

B.乃记之而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而或不知其细而或长烟一空..

D.而或不达于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3.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

(1)窥谷忘反反:

(2)理明矣理: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5.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

(1分)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6.【甲】文和【乙】文中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水?

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分)

【甲】

【乙】

17.【丙】文阐述了作者什么观点?

(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10年后,我们能烧“冰”?

①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据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

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②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

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

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

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

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

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④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

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

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⑤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⑥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2005年7月)

18.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不能超过30字)(2分)

答:

19.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

(2分)

答:

20.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21.第③段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答:

22.文中说:

“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3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

(一)《藤野先生》(13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24、选文二三段出现了两处“他们”分别指那些人?

(4分)

25、作者为什么说“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26、“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变化了”分别指什么?

请具体写出。

(4分)

第三部分(27题,30分)

27.作文(30分)

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梦想是成功的试金石,梦想是生活的必需品,梦想是一种信念,梦想是一种自我生命的延伸。

有了梦想,就有了为圆梦百折不挠的追求;有了梦想,就有了为圆梦奋斗百倍的坚强;有了梦想,就有了为圆梦耐得住寂寞的美丽。

带着梦想上路吧,或许,你能创造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请以“梦圆时刻”或“我有一个梦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选;②文体自定;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