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7200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docx

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2020-2021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

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达84%,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

图1为该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2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

A.135米B.125米C.95米D.85米

(2)图中治理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

A.甲—水平沟B.乙—梯田C.丙—鱼鳞坑D.丁—淤地坝

 

2.扇三角洲是冲积扇直接入湖(海)形成的碎屑岩沉积体系。

粒度中值是沉积物样品中的一个粒度中位数(即位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

下图示意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三个模拟扇三角洲扇体中线(从扇根至扇缘垂直于岸线)粒度中值随距离变化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扇三角洲发育的有利条件是(    )

A.距物源区距离远B.湖(海)岸坡度陡

C.碎屑物质供应少D.湖(海)平面稳定

(2)自一号扇至二三号扇对应的湖面变化特征为(    )

A.先上升后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一直上升D.一直下降

 

3.陕西榆林某村是以玉米、小杂粮、马铃薯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丘陵沟壑山村,改革开放后,一度出现村庄发展“空壳”、集体经济“空心”、农户家庭“空巢”的“三空”现象。

2013年以来,该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措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年来,我国农村“三空”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        )

A.人口政策放宽,村际人口迁移频繁

B.城市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外流多

C.生活成本提高,妇女生育意愿下降

D.生态退耕提速,自然环境明显改善

(2)农村“三空”现象,容易导致(        )

A.乡村发展不稳B.基础教育水平提升

C.生产用地紧张D.城乡发展趋于协调

 

4.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

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当地农民一般会将可可与谷物混播。

下图为混播带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可可与谷物混播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C.降水D.肥力

(2)混播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有(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缩短农时 ③提高市场灵活性 ④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土地城镇化,是指某一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由农村形态向城镇形态转化的过程。

下图为中国土地城镇化多尺度影响机制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2005年相比,2016年(    )

A.农业资源对建成区具有正向影响

B.公共服务对省级层面的影响程度减弱

C.要素投入是市级层面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省级层面主要的影响因素

(2)符合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影响机制的是(    )

A.资源禀赋是关键动力

B.要素投入是核心驱动力

C.人口集聚是直接驱动力

D.集约化、紧凑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6.中国人口危机渐行渐近,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严峻。

近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

下图示意1949—2048年出生人口数量及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0年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启动,但1979—1988年期间出生人口依然在波动上升,原因是(    )

A.育龄妇女数量增加B.经济的快速发展

C.计划生育政策放宽D.偏远地区生育意愿强

(2)推测导致2020年之后出生人口总体下降的可能原因有(    )

①生活成本高、养老负担重

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③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消失

④晚婚晚育、单身丁克等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2020年11月28日,我国高铁首次“整体出口”。

印尼雅万高铁将全部采用中国装备,这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雅万高铁(下图)位于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连接首都雅加达和重要城市万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雅加达与东南亚各城市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为(    )

A.铁路、公路B.水运、公路C.铁路、航空D.航空、水运

(2)高铁成为“国家名片”,顺利走出国门的首要条件是(    )

A.国内市场优势B.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C.国家政策支持D.制造价格的比较优势

(3)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C.城市D.资源

二、非选择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流风暴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垂直气流。

云内垂直气流分为两部分,前部为上升区,后部为下沉区,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空和地面时会向四周扩散,并与前方暖湿空气交汇而引发强风,其前沿就是阵风锋。

阵风锋是一种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具有生命史短、发展快和局地性强的特点。

图1为阵风锋示意图,图2为某次阵风锋依次经过a、b两地时的气象资料图。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阵风锋,并说明理由。

(2)指出阵风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3)分析阵风锋多发生在夏季午后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生长稠密,分枝低矮粗壮。

中国矮曲林总体可分为寒温性矮曲林和常绿苔藓矮曲林两类,多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

下表示意中国矮曲林分布区气候平均状况,下图为中国矮曲林分布图。

(1)根据矮曲林群落的生态特征,推测其生存环境的严酷性。

(2)矮曲林群落组成以树木和苔藓为主,组成简单,试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干湖湿地(下图)位于甘肃省苏干湖盆地西部,地势东高西低,其中大苏干湖面积稳定,为咸水湖,小苏干湖为淡水湖。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受地下水埋深、蒸发等因素影响。

当地下水位埋深在0.5~1.0m时,土壤盐渍化最严重。

图中Ⅰ处为泉水溢出带的沼泽和泉水河地段,地下水位埋深0~0.5m;Ⅱ处主要分布于小苏干湖四周泉水溢出带的中部,地下水位埋深为1.0~1.5m;Ⅲ处主要分布于苏干湖湿地四周泉水溢出带的上部,地下水位埋深为0.5~1.0m。

(1)从地形、水文角度,分析苏干湖湿地的形成原因。

(2)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大苏干湖面积较稳定的原因。

(3)指出小苏干湖周围Ⅰ、Ⅱ、Ⅲ三处土壤盐渍化程度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电站有水库型电站和引水型电站两大类,很多小水电站采用引水型方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能源开发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

尚在勘测阶段中的墨脱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县希让村的大拐弯峡谷段,长260km,落差2350m,河弯直线距离35km,拟开凿巨型隧洞引水,采用低坝发电,实现梯级开发。

下图为规划中的墨脱水电站示意图。

(1)说出图示地区适合修建引水型水电站的水系特征。

(2)与同规模水库型电站相比,说出墨脱采用引水型低坝规划方式的主要优势。

(3)对墨脱水电站的修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C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2)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解答】

(1)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图中最高点海拔为885.4米,最低点在790-800米之间,计算可得,最大高差约为95米。

故选C。

(2)水平沟是指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截流、蓄水沟(槽),甲地较为平坦,A错;

梯田更适合修建于缓坡之上,乙地等高线密集,地形较陡,B错;

鱼鳞坑是陡坡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丙地等高线密集,地形较陡,C对;

在流域沟道中,用于淤地生产的坝叫淤地坝,丁地位于山脊上,D错。

故选C。

2.

【答案】

B

D

【考点】

流水地貌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扇三角洲发育的有利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了自一号扇至二、三号扇对应的湖面变化特征。

【解答】

(1)扇三角洲是指由冲积扇(包括旱地扇和湿地扇)作为物源,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交界地带沉积的沿岸沉积体系。

这个沉积体系可以部分或全部沉没于水下,它们代表含有大量沉积载荷的冲积扇与海或湖相互作用的产物。

距物源区距离远,碎屑物质供应少,不利于扇三角洲发育;湖(海)平面稳定,扇三角洲面积应该会比较稳定,不利于扇三角洲的发育;湖(海)岸坡度陡,有利于碎屑物质向湖(海)方向沉积,有利于扇三角洲的发育。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扇三角洲是冲积扇直接入湖(海)形成的碎屑岩沉积体系。

粒度中值是沉积物样品中的一个粒度中位数(即位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

读图可知,三个模拟扇三角洲中,一号扇粒度中值减小速度最快,扇根至扇缘距离最近;二号扇粒度中值减小速度较快,扇根至扇缘距离较近;三号扇粒度中值减小速度最慢,扇根至扇缘距离最远。

综上所述,自一号扇至二三号扇对应的湖面变化特征为一直下降,湖水的顶托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故选D。

3.

【答案】

B

A

【考点】

城市化的内涵和表现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答】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加大,为获得更高的收入,农村青壮年到城市务工人口增多。

故选B。

(2)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发展的主要活力减少,造成农村发展不稳。

故选A。

4.

【答案】

A

C

【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了混播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解答】

(1)据材料,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将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可以为可可幼苗遮挡光照,提供荫蔽条件。

故选A。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可与谷物混播,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①④正确;

可可与谷物混播,不能缩短农时,且与市场灵活性关系不大,②③错误。

故选C。

5.

【答案】

D

D

【考点】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土地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解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2016年农业资源由原来的相关关系变为了负向相关关系,A选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共服务对市级层面的影响由原来的正向因果关系变成了相关关系,程度减弱,而不是省级层面,B选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6年,要素投入属于重要因素,而市级层面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水平,C选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6年省级层面的开发态度直接影响土地城镇化,而开发态度差异取决于各省区的经济水平差异,D选项正确。

故选D。

(2)关键动力是省级开发态度,2016年模式之所以转变,是因为出现了开发态度,开发态度进一步直接影响了市级要素投入和经济水平,A错误;

核心驱动力是区域经济水平,B错误;

直接驱动力是要素投入,C错误;

集约化、紧凑化是必然发展趋势,D正确,

故选D。

6.

【答案】

A

C

【考点】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2)本题主要考查2020年之后出生人口总体下降的原因。

【解答】

(1)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启动,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壮年较多,育龄妇女数量增加,因此出生人口依然波动上升。

故选A。

(2)生活成本高,养老负担重,养育费用增加,生育意愿下降,出生人口数量下降,①正确;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与出生人口总体下降没有直接原因,②错误;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生活缺少保障,出生人口数量下降,③正确;晚婚晚育、单身丁克等现象,导致生育人口减少,出生人口数量总体下降,④正确。

①③④正确。

故选C。

7.

【答案】

D

B

C

【考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高铁建设走出国门的首要条件。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解答】

(1)雅加达位于马来群岛的爪哇岛上,其与东南亚各城市间的主要联系方式为航空、水运,因为该城市与东南亚各城市处于不同的岛屿或半岛上,不适合发展陆路交通,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有便利的水运条件,各大城市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航空。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高铁成为“国家名片”,顺利走出国门的首要条件是技术,我国高铁的修建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国内市场优势、国家政策支持和制造价格的比较优势不是我国高铁顺利走出国门的首要条件。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高铁以客运为主,联系重要的居民点,票价也较高,根据图中高铁的线路不是直线,而是尽量联系沿线城市可知,影响图中高铁规划的主要因素城市。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绘图如下:

理由:

阵风锋北侧有冷性下沉气流、云系;南侧有暖湿气流。

(2)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可能有降水,风速猛增,风向突变。

(3)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蓄);近地面气温在午后达到最高,易形成强对流天气,从而产生阵风锋。

【考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

(2)本题主要考查了锋面系统与天气。

(3)本题主要考查了锋面系统与天气。

【解答】

(1)材料信息表明,在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的成熟阶段,会产生冷性下沉气流,该冷性气流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锋,称为阵风锋。

读图可知,图中云系处为高压脊,可能是冷性下沉气流所在处,该冷性下沉气流到达地表后,会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展,向北会遇到较冷气流,不会形成阵风锋,向南可能遇到暖湿气流,两者交汇形成阵风锋。

距离冷性下沉气流较近的南部,等压线疏密有明显变化,最有可能是阵风锋所在地。

(2)阵风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可以从气压、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方面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分析可知,阵风锋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可能有降水,风速猛增,风向突变。

(3)由材料信息可得,对流风暴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垂直气流。

云内垂直气流分为两部分,前部为上升区,后部为下沉区,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空和地面时会向四周扩散,并与前方暖湿空气交汇而引发强风,其前沿就是阵风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蓄;近地面气温在午后达到最高,易形成强对流天气,从而产生阵风锋。

【答案】

(1)山顶(山脊)风力大,风向多变;冬春积雪多(埋压);坡度大,土层薄,土壤贫瘠;亚热带山地多雾、光照弱,湿度大,冷湿环境(或温带山地最冷月极寒)。

(2)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矮曲林生存能力强(可以占据其它物种所不能分布的生境),成为一种简单群落。

【考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矮曲林生存环境的严酷性。

(2)本题主要考查了矮曲林群落单一的原因。

【解答】

(1)材料显示,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生长稠密,分枝低矮粗壮。

中国矮曲林总体可分为寒温性矮曲林和常绿苔藓矮曲林两类,多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

矮曲林生存环境的严酷性可以从风力、土壤、水热条件等方面分析,山顶(山脊)风力大,风向多变;冬春积雪多(埋压);坡度大,土层薄,土壤贫瘠;亚热带山地多雾、光照弱,湿度大,冷湿环境(或温带山地最冷月极寒)。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矮曲林多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能生长的物种较少,而矮曲林生存能力强,可以占据其它物种所不能分布的生境,成为一种简单群落。

【答案】

(1)位于盆地低洼处,地势低平,易积水;地势东高西地,地表水汇集补给湿地;泉水为地下水,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湿地。

(2)地处内陆干旱区,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补给,补给量稳定;主要通过湖面蒸发的方式排泄,蒸发量较稳定,地下水补给量与湖面蒸发量基本平衡。

(3)Ⅲ>Ⅱ>Ⅰ;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受地下水埋深、蒸发等因素影响。

Ⅰ处距苏干湖近,受泉水(淡水)影响最大,不易发生土壤盐渍化;Ⅱ处地下水位埋深为1.0~1.5m较深,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Ⅲ处位于苏干湖湿地四周泉水溢出带的上部,地下水位埋深为0.5~1.0m,土壤盐渍化程度最重。

【考点】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湿地的形成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湿地。

(3)本题主要考查了小苏干湖周围土壤盐渍化程度大小及判断依据。

【解答】

(1)读材料可知,苏干湖湿地位于盆地西部低洼处,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易积水;苏干湖湿地地势东高西地,地表水汇集,因此补给湿地;小苏干湖土壤盐渍化严重,地下水水位高,因此地下水补给湿地。

(2)从水体补给、蒸发量等方面分析,苏干湖位于内陆干旱区,水源来自地下水补给,苏干湖四周泉水分布,因此补给量稳定;苏干湖通过湖面蒸发的方式排泄,蒸发量稳定,因此地下水补给量与湖面蒸发量基本平衡。

(3)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受地下水埋藏深度、蒸发等因素影响。

Ⅰ处距苏干湖位置最近,受泉水(淡水)影响最大,不易发生土壤盐渍化;Ⅱ处主要分布于小苏干湖四周泉水溢出带的中部,地下水位埋深为1.0~1.5m,水位较深,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Ⅲ处主要分布于苏干湖湿地四周泉水溢出带的上部,地下水位埋深为0.5~1.0m,土壤盐渍化程度最重,因此,三处土壤盐渍化程度Ⅲ>Ⅱ>Ⅰ。

【答案】

(1)河流有弯道;两条(段)相近河流有较大水位差(有急滩或瀑布)。

(2)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上游蓄水较少,减少土地的淹没面积,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3)支持:

我国有建设重大工程的实力和经验;可改善西藏地区的交通,生态环境;可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反对:

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墨脱地区地壳活跃,地震多发,生态脆弱;引水涵洞开挖难度大、成本高,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泥沙淤堵等问题。

【考点】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该地区适合修建引水型水电站的水系特征。

(2)本题主要考查了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墨脱水电站修建的意见和理由。

【解答】

(1)从河流的弯道及河流水位落差的角度分析该地区适合修建引水型水电站的水系特征。

河流有弯道;两条(段)相近河流有较大水位差(有急滩或瀑布)。

(2)与同规模水库型电站相比,可以从成本、工期、移民数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墨脱采用引水型低坝规划方式的主要优势。

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上游蓄水较少,减少土地的淹没面积,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3)本题为开放型题目,可以有支持和反对两种答案。

若支持,从建设能力、交通、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原因为我国有建设重大工程的实力和经验;可改善西藏地区的交通,生态环境;可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若反对,从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地壳活动、建设难度等方面分析,原因为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墨脱地区地壳活跃,地震多发,生态脆弱;引水涵洞开挖难度大、成本高,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泥沙淤堵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