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970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五校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联考命题组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

2.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

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的是是(  )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

3.天圣元汗,薛田任益州知州后,“废交子不复用,则资易非便,请官为置(交子)务,禁民私造。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益州交子务”就此诞生。

其时官方发行交子是(  )

A.为了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B.世界上最早纸币出现的标志

C.胶泥活字印刷术进步的结果D.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4.唐初政府收入同前代一样主要依赖农业赋税,但到了北宋,政府专卖收入和各项商业税收开始超过农业收入。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北宋

A.土地兼并激烈,影响赋税收入B.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C.实现海禁政策,国内贸易发展迅速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有学者说: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6.“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

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

”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7.1872—1890年,洋纱在华销售几乎每年都在跌价,最低时曾下跌1/3以上;洋布在华销售跌价的程度比洋纱更甚,但洋布进口增加不如洋纱迅速。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沦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B.传统手工纺纱业遭到沉重打击

C.大量利用进口洋纱发展机器纺织业D.土布比洋布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

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9.15世纪,在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子创办了专门的水手航海学校,从1418年开始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0年后达•伽马继续向东航行抵达印度.葡萄牙的航海活动(  )

①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殖民活动②为葡萄牙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

③推动了葡萄牙工业的迅速发展④体现了人类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后者的显著特点。

这些显著特点包括( )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②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跳跃式发展④重化工业部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俄国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质的转变,是源于()

A.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           B.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D.勃列日涅夫优先发展重工业

12.在苏联历史上他结束了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

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

文中的“他”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13.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

“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14.1981年1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提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是主要方面和从属方面的关系,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还是从属于计划。

”上述结论

A.巩固了经济特区逐步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果

B.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的基本经验

C.确定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标准

D.反映了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

15.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16.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国内舆论除《益闻录》外,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上海的《申报》等均予报道,《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明该事为首创,以“深堪诧异”四字评语,示其惊奇,而湘、申二报则几无评论。

这说明当时

A.国内舆论对政治敏感问题并不关心B.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遭国人抵制

C.剪辫运动最早是由国外华人发起的D.国内舆论对剪辫之事态度比较谨慎

17.1933年,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仍力图保持预算的平衡,不敢大规模地在公共工程和其他政府支出上行动,在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关于政府预算不必每一年都保持平衡的劝说下,才改变了原来的认识,最终坚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思想。

这表明当时(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已经萌生

C.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盛行 D.罗斯福主张计划经济模式

18.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19.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为走出困境,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对外援助经费B.扩大社会福利开支

C.收购国内私有企业D.减少经济干预力度

20.下面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 B.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C.a、b两时期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21.2009年,欧债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也接连爆出财政问题,德国与法国等欧元区主要国家亦受拖累。

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给各成员国带来一定的风险

B.欧元区各国放弃货币主权是历史的倒退

C.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D.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集团

22.关于北京孔庙的“万世师表”匾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匾额的题写者有可能是秦始皇B.体现了题写者对孔子的尊崇

C.反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D.对儒家文化的传承有积极意义

23.假如穿过时空隧道,让你回到元朝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你着重应该复习以下哪本教材是(  )

A. 《四书》    B. 《春秋繁露》      

C. 《五经正义》      D. 《四书章句集注》

24.佛教传人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

这种现象反映了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25.宋代随着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完善,世族逐渐退出王朝体制。

但后来,宗族日益受到重视。

范仲淹晚年在苏州立“义庄”,以加强本族内的互相扶助;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苏洵也曾编写自己的族谱;司马光著《司马氏书仪》,列举大家族的规范。

这些现象说明

A.封建王朝的统治安危取决于宗族的形成B.宋代世族重新形成并控制朝政

C.宋代士大夫重视以宗族障显儒学价值观D.科举官僚制度推动世族的再生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26.(16分)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评价不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

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

又何必专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答耿司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及其积极意义。

(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推明孔氏”的表现,并分析汉武帝时“隆儒”的目的及对儒学的影响。

(6分)

(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宋代形成的新儒学体系是什么?

李贽提出的“人伦物理”的主张主要挑战这一体系的何种说教?

(6分)

27.(16分)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

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康有为“请断发易服”与中华民国政府“剪辫法令”的目的差别。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说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意义。

(8分)

28.(18分)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阅读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传统救灾救助体系中.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对民办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

……从西周开始历代政府都设立了职责包括救济在内的政府管理机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