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006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59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docx

最新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蒙书诵读主要安排了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内容,共有三课组成。

《弟子规》主要讲解了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何对待父母兄长,如何对待他人;《小儿语》主要从说话做事的态度上,与他人的交往上来引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续小儿语》主要引导学生要学会反省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弟子规》节选

教材分析:

本课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诚实守信是人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拓展活动的内容与伙伴交流,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同学们,你会读《弟子规》吗?

谁还会背弟子规?

二、范读、领读《弟子规》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

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弟子规》的含义。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四、朗读《弟子规》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完成书上的拓展活动

1.想一想:

看书思考,图上表达了什么意思?

(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2.下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要尊敬父母、关爱同学)

六、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七、欣赏《弟子规》的其他内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板书设计:

1、弟子规

尊敬父母

关爱他人

学习文化

你在幼儿园或家里背诵过什么?

你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吗?

 

你明白了什么?

跟你的同为说一说。

 

请你回家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借助图画,培养了学生看图、读图的能力,明白了图画所表达的意思;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父母的。

通过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懂得了尊重父母的快乐。

第2课《小儿语》节选

教材分析:

本课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培养学生做事沉稳、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培养学生做事沉稳、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三、领学生读词句

四、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轻薄、安详。

一切言动,都要安祥;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大意:

一切言语行动,要稳重,从容不迫;我们出现的差错,都是由于慌慌张张造成的。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大意:

站立要平静,说话要不快不慢,平平和和。

言语和动作不要轻佻,让人笑话和骂你。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大意:

首先要学会不怕麻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性格急躁和粗心大意也不行,这样,一生也不会有好的时候。

五、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六、检查背诵

七、完成书上的拓展活动

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八、拓展训练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板书设计:

2、小儿语

从容平和

有耐心

不能任性

1.谁会读课题?

2.请你领着大家一起读课题。

 

你还有那个字不认识?

读给同位听一听。

指名读一读。

 

谁愿意上台来背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通过常见的几幅生活画面,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的创新回答,给予了大力表扬,使学生充分享受参与的快乐。

第3课《续小儿语》

教材分析:

本课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是大人的处事经验和处世哲学。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具体的为人处事的做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理解“夜来省己、过后羞惭”等。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具体的为人处事的做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简介《续小儿语》

《续小儿语》形式与《小儿语》相同,仍分四言、六言、杂言三部分。

不过内容比《小儿语》更成人化了。

二、教师范读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

“夜来省己、过后羞惭”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想想哪些事做得对,哪些事做得不对,并改正。

要虚心,不能夸耀自己,不能说无礼的话和狂妄大话,过后往往后悔莫及。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1.说说书上图中小朋友的做法错在哪里?

应该怎样说和做?

2.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板书设计:

3、续小儿语

改正错的

要虚心

不骄傲

 

小朋友认真听老师来读,听清要求。

 

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续小儿语》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觉改正错误,正确的对待别人的赞美。

第二单元诗歌诵读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诗歌诵读主题单元,内容都是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

第四课《大林寺桃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览大林寺时对山中春光的描写;第五课《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佳作,描写了山中秋季的美景;第六课《柳桥晚眺》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作品。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古诗的意思。

3.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古诗的意思。

3.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4课大林寺桃花

教材分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览大林寺时对山中春光的描写。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

2.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大林寺桃花》和《绝句》。

3.大体知道“为什么大林寺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晚”这种自然现象。

4.教学生领会古诗诵读的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5.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

2.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大林寺桃花》。

3.大体知道“为什么大林寺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晚”这种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