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763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docx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

(1)14

(2)15

(1)15

(2)16

(1)16

(2)16(3)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

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表达写作的缘由。

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

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表达写作的目的。

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直接表达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在诗中所感也正是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直接表达的情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要表达的情感。

2.看想常写内容,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

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

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内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

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内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

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

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

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

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二、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1.忧国伤时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后者如杜甫《兵车行》。

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前者如一些边塞诗词,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后者如: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亦是。

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如:

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D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前者如: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人生志向

由儒及道,由积极入世到消极遁世。

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

前者如: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王昌龄《从军行》

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是。

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前者如: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后者如唐代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3.人生感受

A.伤春悲秋之情。

多见于一些宋词之中,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时序换,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再,人事不同,能无惆怅!

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再如《乐府诗集》中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可不秉烛游之句,再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亦是。

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

如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其中的愁便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世事沧桑。

D.告慰平生的喜悦如: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4.思乡怀人

A.羁旅愁思。

如: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

B.思亲念友。

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C.边关思乡。

如: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D.闺中怀人。

如: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5.长亭送别

A.依依不舍的留念如: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B.情深意长的勉励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坦陈心志的告白如: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高考金脉】

真题一: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

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诮简要分析。

(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案】

8.(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9.(6分)

第一问(3分):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3分):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指向明确,难度适中。

解答时需要同时思考两首诗写景的手法,并比较其不同,然后再组织答案。

命题人将课内同一的诗歌引入到高考试卷中,并不是新题型,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高考与基础年级教学接轨的思想,提醒广大考生重视课本、回归课本,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值得提倡。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问考查尾联对抒发情感的作用。

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来说,第一问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

岑参,考生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诗歌,对这个诗人并不陌生,所以,解答这一问时,考生只需结合自己对诗人的了解,分析诗句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第二问,指向不是很明确,可能会引起考生误读。

通常情况下,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可是本题第一问已经考查到了情感,而本诗尾联又是以议论作结,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升华情感之类,所以考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只能将两问合为一个问题来答。

至于答案中给出的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值得讨论,第一问的答案已经得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也就是说本诗的主体情感是爱国,而不是思乡,那么第二问的答案又把思乡放在了首位,这是否前后矛盾呢?

真题二: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一作秦观。

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劫:

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答案】

8.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次一开始就给人以压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以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派遣的情绪。

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可又因心事重重,意志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解析】

8.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答题时先简要描述商榷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分析渲染什么样的氛围,奠定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答题时先简要描述商榷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分析渲染什么样的氛围,奠定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情感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掘金技巧】

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

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

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