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阳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887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重阳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重阳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重阳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重阳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重阳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重阳节.docx

《四川重阳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重阳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重阳节.docx

四川重阳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四川重阳节

  篇一:

关于重阳节,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

  关于重阳节,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直至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将传统节日与尊老融合在了一起,“踏秋与老人”,让重阳节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那么,重阳节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呢?

现在就来盘点下吧~

  【河南省】河南民间过重阳节,主要以改善生活、联络亲友感情为主,过节时,人们多炸油条,做绿豆面、煎饼,或磨栗粉和糯米粉拌蜜蒸糕,辅以枣泥(俗称重阳糕),标以彩旗,问候亲友。

  【福建省】在福建莆仙,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重阳米果分九层

  重叠,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

“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滕县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

桐卢县九月九日准备猪羊祭祖,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包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江苏省】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在庭院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

四川民间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俗话说:

“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贵州省】黔东北的土家族较为重视,须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说。

  【湖北省】武昌在重阳日酿酒,据说这一天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皆在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

  神。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传统的节日已经很习惯的被人们忽视了,如果在重阳节的时候,你没有时间登高望远,没有机会赏花踏青的话,那么备上这些重阳节的美食,感受一下节日的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篇二:

重阳节的起源及民俗文化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

  20XX——20XX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民俗学概论

  论文题目:

重阳节的起源及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起源及民俗文化

  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调查目的:

了解重阳节的具体习俗,以及国人对其的重视程度,呼吁大家关爱老年人。

  调查对象:

中国群众

  调查形式:

线上和线下的问卷

  调查内容:

  

(一)重阳节起源和发展

  “重阳”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远游》诗云:

“及重阳人帝宫兮”,可见那个时候宫廷已经有了重阳的习俗。

到了汉代民间开始流行重阳风俗,据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在民间已经很受重视了,据《齐人月令》“重阳之日,必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已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既醉而还”。

重阳节在唐代被官方正式确立为“三令节”之一,据《旧唐书·顺宗本记》卷十三“今方隅无事,蒸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官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近赏为乐”。

到了宋代盛况空前,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南宋宫廷于八日做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重游乐一番”。

明代宫中妃从初时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九月九日重阳节,从起源到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给了人们享受人生、亲近自然的渴望,让人们祈求永恒和享受人生,唐代大大发展了由魏晋人起始的亲近大自然,乃至回归大自然的倾向,而使祈求避灾免祸的原始主题削弱到了最初程度。

  

(二)重阳节民俗活动

  1、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

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

  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3、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4、赏菊

  重阳赏菊、饮酒、对弈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5、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

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6、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三)重阳节各地习俗

  江西省:

婺源县九月九日,篁岭举办晒秋节。

婺源篁岭古村还保留较好的“晒秋”生产生活现象,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河北省: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

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

“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

士子以诗酒相赏。

据说

  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

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安徽省: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

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

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

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

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东省: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

“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

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俗话说:

“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

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

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

20XX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四)现代人度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现代人在传承的同时又有哪些创新呢?

  对于年轻人来讲,可能不喜欢传统的。

那讲一下现代的。

自捡茱萸。

如果你不想买茱萸的话,可以自己到农村,或者是小河边寻找茱萸,自己挖,这样,得来的过程,绝对是十分开心的。

我常常就会和朋友在重阳节前,去挖茱萸的。

参加文化活动。

重阳节的时候,一些地方会举办一些活动,不管是讲解传统还是向大家宣传这个节日的来历或者是重要性,我们都可以去参加一些这样的文化活动,感受来自中国几千年的浓浓的文化气息。

  对于家庭主妇来讲,重阳节如果不愿意参加活动的话,也可以几个好姐妹,组织一下社区里的人,进行一场糕点的制作比赛。

这样,不仅让人能尝到你做的糕点,而且也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

  去养老院。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也是问候老人的时候,如果想要让这个节日有意义的话,就到养老院里去关心和关照一下老年人的生活,去帮助他们。

当然,这是没有老人的家庭可以做的,或者是离家里老人远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的。

  陪父母在家。

如果你家里的老人的话,建议可以在家里陪着老人一起过重阳

  节,因为重阳节本身就是老人的节日呢。

  篇三:

重阳节志

  重阳节是我国秋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在阴历九月九日。

按照中国古代关于数字的二元分类,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九月九日的月份和日期都为阳数,所以称为“重阳”,也称“重九”。

由于登高、赏菊、插茱萸是重要的习俗活动,因此在一些地方还有“登高节”、“菊花会”或“茱萸节”的别称。

如山西虞乡、荣  

河一带,就俗号重阳节为登高节。

人们结群游山,饮酒赏菊,以为乐事。

又如在福建霞浦,城乡各界人士登近地最高处之僧寺道院,或各山上之名胜处,作茱萸会。

在陕西安塞,这天家家食新,谓之“过重阳”。

  不过,重阳节并不全在九月九日过,如江苏邗江,以初一日为小重阳,初九日为大重阳;而湖南沅陵一带,乡俗以十三日为小重阳,十九日为大重阳。

又在广西同正,俗称重阳节为“九日”,或“重九”,但此时正是收获农忙季节,人们没有空暇过节,所以多改至二十九日。

而在浙江东阳一带,重阳节与端午节同等重要,人们纷纷预备茱萸酒或者菊花酒,提酒壶,带菜肴,登高揽胜,开怀畅饮。

如果重阳节下雨不能外出,那么就在九月十二那天补上,称为“赛重阳”。

  关于重阳节起源的解释,有学者归纳出主要有三种说法,一为避邪说,一为求寿说,还有尝新说。

1民间则传说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

有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某年九月九日有重大灾难,让他和家里人都要于这天在胳膊上佩戴上装有茱萸的香包,外出登山,并且饮用菊花酒,说如此即躲避灾祸。

桓景遵照仙人的嘱咐,在这年九月九日全家佩茱萸登山饮酒,当傍晚返回时,看到家中鸡犬牛羊全部暴死,才知道全家由于登高才平安无事,躲过了一场灾难。

由此形成了重阳节的诸多习俗。

这个传说应被视为对业已存在的重阳节习俗所作的民间解释。

  一般认为,重阳节出现于先秦时代,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流行起来。

2但也有学者认为重阳节“权舆于汉末,盛行于六朝”。

3此后,重阳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人们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野宴。

唐人有许多诗歌反映了当时的习俗。

如王维的说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郭震有诗《子夜四时歌》: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4宋元时期,重阳节依然兴盛,人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明清以来,重阳节的节日习俗除了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或者茱萸酒等饮宴游乐活动外,还有祭祀社神、城隍和灶神以及酬神演剧等祭祀活动,更有亲戚交往等社会活动。

  时至近现代,重阳节有衰微之势,不少地方已不以之为节,如民国三十三年四川《重修彭山县志》就记载当地虽以初九为重阳节,但人亦鲜行。

5或者仅有部分人热衷,如在吉林东丰,俗以重阳日多风雨,故又称之为“冷节”,“然载酒题糕、插萸落帽,独墨客骚人有此雅兴,蚩蚩者氓,驰驱衣食,固无暇作此举也。

”6又在黑龙江望奎,虽有重阳节之名,但农、工、商皆无如何举动,惟学校必于是日旅行。

在广西宜北,一般人少有信行者,只是稍富之家才酿造重阳酒。

  或者虽有重阳节之名,但仅存有一两项习俗活动。

如在山东青州,旧日重阳节登高赏菊和饮1

  2参见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32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如罗启荣、阳仁煊编著《中国传统节日》中说:

“重阳节在战国时代已成风俗。

”参见该书239页,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版。

又如范玉梅编著《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

“重阳节,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形成,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盛行起来。

”参见该书第51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4

  5参见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29-331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全唐诗》卷128,66。

参见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190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363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1991。

6

  茱萸酒的习俗在民国时期已经消失了。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冠县志》亦载:

“登高远眺,间有行之者。

至于佩茱萸囊、蒸菊糕,皆古来文人学士之韵事,已成白头宫女之闲话矣。

”7在四川江津,也是不甚注重,仅采买茱萸以备药物罢了。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建立民国,引进西历,1930年,国民政府推行阳历,曾经规定西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1941年,又规定以九月九日为体育节,以提倡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因为重阳节时在晚秋,天高日朗,象征老人之精神矍烁,而九月九日还含有久久不坏之意,以之祝寿,意义深长,所以近年来许多地方规定重阳节是老人节。

如在天津,1989年6月,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将重阳节定为“天津市老人节”,而在台湾,也早在1953年,就已规定重阳节为老人节,自此以后,各地举办敬老活动,或者携寿桃、寿面登门访问各寿星,以表敬意。

或者宴请老人,举办登山活动。

当前,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敬老活动都成为重阳节新的节日习俗。

  概括而言,重阳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登高

  登高,即登向高处。

在辽宁海城,人们携酒登山,俗谓“登高”。

在锦西,士商结伴远眺,名曰“登高”。

在河北南皮,邀宾观菊,插茱萸,出郊野饮,谓之“登高”。

时至重阳节,天高气爽,这时人们登高远望,有益健康。

实际上,登高习俗是重阳节最主要和最普遍的习俗,尤其是在城郊有山可攀,有高可登的地区,登高活动更为盛行。

山东济南山清水秀,一城山色半城湖,重阳节登高尤其盛行。

北京人每到重阳节提壶携盏,出城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热闹异常。

安徽全椒重阳节多往南屏山登笔峰巅,或者携带酒与螃蟹到南岳行宫,取黑龙泉水泡茶,设重阳节宴,笑谈终日。

四川绵阳一带,这天,友朋相约,登高欢宴。

在广安,士人携酒登高,佩萸囊,帽戴菊。

秀屏、紫金、桐林、城外题雁楼、白花山、猊峰寨、慈筠岩各寺观,随意所适。

在云南巧家,人们于午间登高游览。

在江西萍乡一带,县城居民登高,多登城南迎风岭,其时,有鸣爆者,有从岭上抛掷柑橙的,听儿童获取以为欢笑。

  登高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海南定安,这天,官绅士子会赴文笔峰,登高饮酒,叫做“兴文运”。

在贵州安顺,人们登高则叫做“避灾”。

在湖北英山、吉林东丰、抚松等地,人们登高也是为避不祥。

在河北万全,居民皆登高远眺,食糕饼,则取高升之意。

  民国年间,一些学校于重阳节放假,老师往往率领学生做秋季旅行,如在四川万源,老师带领学生游玩远眺,也叫“登高”。

据1934年《吉林新志》载:

这天,“乡塾放假一日,登高远足,意取步步高升也。

”8

  二、赏菊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赏菊遂成为北方和南方都非常流行的节俗活动。

有些地方,以赏菊会友,饮酒赋诗,俗称黄华会或菊花会。

在四川西昌,“宾朋烹鲤鱼菊羹,畅饮联诗,谓之赏菊”。

9因为菊花与重阳的特殊的关系,江西铅山有一种开花早、微红可爱的菊花,甚至被称为“报重阳”。

  在天津一带,大家富户陈列菊花作山的形状,或者缀成吉祥字样。

在河南汝南,也有菊花山之设。

在上海青浦一带,届时还有菊花会,城乡各处种菊人都把好的品种罗列出来,各色菊花争奇斗胜,盛极一时。

在北京,一般人家多由丰台花乡买来黄菊,或栽于盆,或种于花圃,秋来以应节。

富贵之家养菊可达数百盆,架成九花塔或九花山,也有拼出“天下太平”或“九九”等字样的,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而茶楼酒肆也举办菊展以招徕顾客。

登高7

  8

  9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33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270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372-37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寻菊,自然更是野趣丛生,兴致盎然。

  一些地方,还有重阳节戴菊花的习俗,在湖南常宁,人们登高,佩茱萸,簪菊花,藉草饮酒。

在河南新安,俗尚戴菊。

在贵州安顺,人们也习惯采菊花插于头上。

  三、佩插茱萸、采茶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浓烈的香气,能做药用。

重阳节这天,人们或把茱萸插在头上,或做成香囊佩带,或插于门户之间,以为可以辟恶。

  如在湖北荆州,人们饮菊酒、插茱萸以辟恶,在贵州玉屏,是日摘茱萸,以辟恶氛。

又在四川涪陵,童子佩萸囊。

在福建上杭,人们则插茱萸于户间。

  山东滕州一带的农家在这一日出之前采桑叶晾干为茶,据说重阳节采的桑叶当茶喝可以去瘟避邪。

  四、儿童游戏

  重阳节的儿童活动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内容。

  

(一)放风筝

  在江苏、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地方,重阳节放风筝是比较流行的儿童游戏。

在广东花县,童子放风筝,谓之登高。

在从化,儿童以竞放风筝为乐。

在海丰,儿童多放风筝,其中能鸣者,叫“响弓鹞”或“响鹞”。

重阳节期间,儿童登上高坡山岭放飞,则风筝之韵上彻云霄。

又在鹤山,儿童于秋初便开始放风筝,重阳节这天要用火烧断风筝线,任其随风而去,谓之“流鹞”,俗信如此可以祛除疾病。

  海南儿童在重阳节也盛行放风筝。

在琼山儿童不仅作大小风筝斗胜,还截木棍相互搏击,以决胜负,此外还旋圆木引绳相赛,名为“得乐”,有时用竹筒代替圆木,名为“响臃”。

江西南城放风筝不仅仅限于重阳节前后,自中秋至重九期间,少年儿童总是争奇斗胜,放飞各式各样的风筝。

这里不仅在白天,还有在夜间放飞的风筝,人们把小灯悬挂在高高飘荡的风筝线上,遥望灿若繁星。

或者在灯前灯后悬挂爆竹,不时轰然炸响,东西相应,更是别有风味。

在福建漳州,童子作风筝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灾”。

在台湾,全省多有放风筝之俗。

1957-1960年刻本《台南县志》记载了当地“放风吹”或“放风槎”,即放风筝的盛况:

  除登山邀游之外,旷场上有大放风槎之壮举,因为时属深秋,具有天高气爽,

  风和日丽等优异条件。

风槎的种类众多,如高放空中,宛如五花十色花絮,高高低低布满了蓝碧的苍穹,呈现一幅美丽景观。

因各有佩挂风弓,时时鸣着清脆的声音,响彻空间,令人赏心悦耳,不觉唤起佳节的情绪。

自古就有“斗筝”之习,各佩带锐利的荫钱,在空中曾经一场猛烈战斗之后,颇有胜者洋洋得意,败者扫兴而归之概。

10

  

(二)斗蟋蟀

  浙江则多是儿童在重阳节斗蟋蟀取乐,称为“秋兴”。

  (三)玩重阳旗

  江苏南京一带重阳节制重阳旗,为儿童玩具。

在泗阳,儿童往往手捏面羊,手持五色彩旗相互嬉戏。

在浙江会稽,人们也剪彩旗供儿童嬉戏。

  当然,重阳旗并不仅仅为儿童之玩具。

如江苏海州的重阳旗为红、绿、黄三色,上面为龙蟹、菊花图案。

清晨,店门前竖立旗杆,杆顶悬挂布质黄龙三角旗作望子。

南京一带的人们则将五色纸裁成斜形,连缀成旗,竖在庭院,用以点缀节景。

  五、节日饮食

  酿造、饮用重阳酒、吃重阳糕,是重阳节最有特色的饮食习俗。

  

(一)重阳酒

  酒在重阳节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地来分,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重阳节酿酒,一10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183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是重阳节饮酒。

重阳节所饮之酒又分饮菊花酒和饮茱萸酒。

  “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酿酒是重阳节重要的习俗,普遍流行于我国许多地方。

在广西宾阳,人们炊糯米饭以酿酒。

在贵州平坝,人家捣粢粑制糯米甜酒。

在河北无极,人们酿黍酒。

在四川定远,人们于重阳节采茱萸酿重阳酒,认为以茱萸酿成的重阳酒味道最醇浓。

重阳这天所酿之酒通常称为“重阳酒”,河北南皮一带也将新酿黍酒称作“菊花酒”。

俗以为这天酿的酒味道好,不仅比平时酿造的甘美,而且能够长久贮存而不变味。

重阳节所酿之酒多在过年时享用,或是到来年的重阳节饮用。

  当代由于酿酒工业的发达,这种重阳节自家造酒的习俗也成为往事,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如四川彭山一带,蒸“重阳酒”还依然存在。

  重阳节饮酒,最常见的是饮用菊花酒。

菊花酒,乃将菊花置于酒中泡制而成。

俗信饮用菊花酒可以除疾疫,延年益寿。

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欢在门外,称为“辞青”,意思是告别秋天。

  除了菊花酒外,人们还用茱萸泛酒饮用,称为茱萸酒。

河南正阳的人们这天登高赏菊,饮茱萸酒以避灾。

在福建大田,人们蒸粟糕,饮茱萸酒,登高以避恶。

在霞浦,还有茱萸会。

人们置办酒席,饮用茱萸酒,每桌酒席花费甚多而人们颇不在意。

  

(二)重阳糕

  重阳糕是全国性的节日食品,但是各地重阳糕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又有所不同。

北方多以面粉做糕,南方多以米粉做糕。

  在吉林,重阳糕名“菊花糕”,或九花糕”。

其做法是,以面和糖酥为饼,做成多层,又在饼上面贴菊叶,每层则夹以果仁、山楂、葡萄、青梅等。

河北遵化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