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3386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docx

图形与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瞧!

谁来了?

  生:

机器人!

  师:

对!

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

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

哇,这么多礼物!

  师:

喜欢吗?

  生:

喜欢!

  师:

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

“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

动手吧!

  [评:

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

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

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

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

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

一样。

  师:

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

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

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

起个什么名字?

  生:

长方体。

  师:

为什么这么取名?

(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

这是什么?

  生:

球!

  师:

(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

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

你是怎样摸的?

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

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

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

(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

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

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

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

(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

不一样

  师小结:

对!

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

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

(师悄悄问:

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

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

球呢?

  生:

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

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

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

请问:

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

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

球!

  师:

对!

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

——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

(出示课件)

  生:

不一样

  师:

不错!

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

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

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

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

(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

(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

(圆柱)皮球的

  花外衣去掉呢?

(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

(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

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

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

文具盒,砖……

  师:

哦!

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

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

灯管。

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

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

(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

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

怎样搭?

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

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

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

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

对!

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

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评: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余兴来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

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

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等。

有研究表明,形状是物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儿童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物体的形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儿童对形状等外部特征鲜明的物体,总是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兴趣。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组合关系的知觉,它在儿童对物体的感知中常常发挥着主导作用。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

研究表明,儿童的形状知觉在出生不久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

  形状知觉是物体知觉的组成部分,是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有重要意义。

因此,发展儿童的形状知觉,有利于增进儿童对所处环境的认识,并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说明

  《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1.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

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首先,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

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三个层次编排:

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2.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有研究表明,个体在平面几何概念的发展上共经历七个阶段(四个水平)。

  第一阶段是具体水平:

能够感知某一平面几何图形,且在数秒内将这个图形从若干个其他图形中辨认出来。

  第二阶段是同一性水平:

能够将一个先前看过的几何图形,在另一种不同的视觉角度下,仍认作为同一个图形。

  第三阶段是分类水平:

能够将某一个平面几何概念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例证视为同一类事物。

  第四~七阶段是形式水平。

  第四阶段是辨认阶段:

只能辨认出某一个平面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还不能赋予这个特征以相应的语言符号。

  第五阶段是描述阶段:

能用相应的语言符号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描述。

  第六阶段是评价阶段:

除了能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能以某一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为依据,对相应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的区别点进行评价。

  第七阶段是下定义阶段:

能给出概念的内涵。

  由于学生刚接触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其认识水平基本上还处于第四阶段,所以只要求学生能辨认不同的平面图形就可以了。

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教材在编排这部分知识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对每一种平面图形的认识,其编排方式与立体图形类似。

  3.两部分内容共同的编排特点。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教材设计了若干活动,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蕴含在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

这也反映了几何学习的一个特点。

  (3)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摆弄实物,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不要提更高的要求。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等。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教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

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

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

 

 1、找朋友:

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请4名小演员分别扮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

(如生:

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哪里?

余生响应)

  2、摸一摸:

请各小组将桌上的物品重新装到盒子里,盖上,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摸,“看谁摸得准”。

3、数图形:

电脑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灯片,师:

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在这幅图里,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填在这张表里。

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教具、学具准备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纸盒或竹篮)、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投影仪和相关的投影片。

3.相关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设计

感知物体的形状

(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

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只篮子,每只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

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

各个小组物品相同。

老师事先用布把得篮子盖起来。

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只篮子,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

大家现在心里一定在想:

篮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呀?

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

1.看一看(引导学生初步观察)。

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仔细看一看,篮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将篮子中的物品倒在桌子上,然后认真地观察桌子上的物品。

2.2.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同学们看过这些物品后,请你在自己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说一说:

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然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3.3.分一分(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和操作。

)桌子上的所有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

老师现在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各小组的学生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这样,每个小组的桌子上出现几堆不同形态的物品。

4.4.议一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请同学们想一想:

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

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各小组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从各小组汇报的情况来看,每个小组都会把大小不一样的“球”放在一块儿,也知道把所有的“正方体”物品放在一块儿。

但是,各组在形状分别为“圆柱”和“长方体”的物品的分法上不尽相同,有的小组把圆柱形的物体分为细长的和粗短的两类;有的小组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也分为两类:

即把像牙膏盒那样两头是正方形的作为一类,把两头是扁翩的长方体作为一类。

那么,这样分对不对呢?

老师先不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桌子上的所有物品,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各小组进一步认真观察,并重新进行分类。

2.说一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

这些物品哪些方面有相同之处呢?

(每组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教师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予以表扬。

3.讲一讲(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讲解)。

各组同学分得对不对呢?

为什么分得对、为什么分得不对呢?

(教师先揭示概念特征,接着出示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图形,最后让学生感知各种形态的物体。

a.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到处地滚动。

(学生先观察黑板上球的图形,然后用手摸一摸并滚一滚桌上的球,亲自感知球的特性。

b.圆柱是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

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

像这样的物体,不管它是长的,还是短的;是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圆柱。

(学生先看黑板上的圆柱图形,然后用手摸一摸细长的圆柱,再摸一摸、比一比粗短的圆柱,发现它们也是上下一样粗,两头也是平平的圆面。

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把原来分成两类的圆柱摆放到一块儿了。

c.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不都是一样的;(学生先观察黑板上正方体图形,再各自拿一个正方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

d.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

同正方体一样,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学生先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再摸一摸长方体形的物品。

有的学生提出:

长的长方体和扁的长方体是两种形状不同的图形。

教师通过要求学生把桌子上长方体物品翻转放置,再对这两种长方体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图形的实质是相同的。

初步理解物体的本质特征

1.比一比(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请同学们每个人分别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先各自在桌子上滚一滚,推一推,比较一下:

在操作这些物体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再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在操作时的感受。

(学生汇报:

球和圆柱都能滚,并且,球能随意滚,圆柱必须躺着滚;而长方体、正方体不能滚,只能推着走。

2.搭一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现在请各个小组的同学用桌子上的物品来搭一种造型。

请大家先想想搭什么,然后看看桌子上的物品中哪些可以做建筑材料,哪些不可以做建筑材料。

请各小组的同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的搭的过程中,应用了前面所学习的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别的知识,摆出了火车、飞机、游乐园、儿童城堡等形态各异的造型。

3.想一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刚才的搭建,同学思考一下:

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起来方便,圆柱立着搭也比较方便,而球搭起来则很困难呢?

(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全部由平平的面构成,所以可以任意搭建,而且搭在一起比较牢固;圆柱有两个平平的面,所以立起来也可以搭在一起;而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不便搭建,只能放在建筑物的上面。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看一看、数一数(引导学生进行辨别练习)。

现在,请各个小组的同学进行以下两个练习。

a.看图形。

(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的幻灯片,学生观看幻灯片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b.数图形。

(教师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幻灯片,学生观看的同时,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2.摸一摸(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盒子,里面放有各种形状的物品,盒子是用布盖着的。

现在,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是这样的:

老师说出图形的名称,请同学从盒子里摸出相应形状的物品。

(有4位同学到讲台上与教师配合,师生共同做教师报图形名称、学生摸相应物品的游戏,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观看。

3.做一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模仿老师和上来的几位同学共同做的游戏,将自己小组桌子上的所有物品重新装到蓝子里去,并且用布盖上。

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个小小组。

一个小小组的同不先报图形的名称,另一个小小组的同学在篮子里摸出相应的物品。

做完一轮游戏后,请各个小组再交换过来,先报图形的名称的小小组再来摸物品,而先摸物品的小小组再来报图形名称。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各个小组做游戏。

总结与迁移练习

1.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概括)。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现在请全班同学对照各个小组桌子上的各种物品,一起说说这四种图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七嘴八舌,说出各种物体和图形的外形特征。

2.讲一讲(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说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同之处是都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它们也有区别:

正方体6个面大小是一样的;而长方体是不一样的;球和圆柱的相同点是圆圆的,但是,圆柱两头有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面,而球则没有面。

3.练一练(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练习)。

请同学们放学回家以后,在家里到处找一找,看看你家里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有哪些物品是正方体,有哪些物品是圆柱,有哪些物品是球。

下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请你把你所找到的物品向老师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教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

根据教材安排的教学进度,本课教学应该是在学生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行。

此时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

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儿童表现欲强的特点,采用激励机制,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活动的最好,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用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