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768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

经济师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环球网校

中级金融(第5-7章)精编讲义

第五章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

多选

案例

合计

2009

5题5分

2题4分

1题4小题8分

17分

2010

5题5分

2题4分

0题0分

9分

2011

5题5分

1题2分

1题4小题8分

15分

2012

5题5分

2题4分

1题4小题8分

17分

2013

5题5分

2题4分

1题4小题8分

17分

[本章教材结构]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投行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区别

概述

投行功能

 

证券发行与承销

证券经纪业务

投行的主要业务并购业务

自营证券投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资产管理

全球投行的发展趋势

全球投行的发展趋势

我国投行的发展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较:

新增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

1.典型机构:

投资银行

2.资金关系:

金融工具的买卖或投融资

3.主要收入:

服务费

1.典型机构:

商业银行

2.资金关系:

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参与的资金借贷来实现资金融通

3.主要收入:

赚取利差

考点二:

证券的发行与承销

(一)概述

1.发行与承销是投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

2.承销方式

●包销:

投行承担销售和价格的全部风险

●尽力推销(代销):

承销商不承担发行风险

●余额包销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估值:

新增

1.相对估值法:

可类比上市公司估值法

(1)采用比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一般是倍数

(2)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3)市净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4)其他估值方法

企业价值与息税前利润倍数法(EV/EBIT)

企业价值与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收益倍数法(EV/EBITDA)

企业价值与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租金前收益倍数法(EV/EBITDAR)

2.绝对估值法

(1)定义:

通过估算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并以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进行估值

(2)主要模型

股利折现模型(DDM)、折现现金流模型(DCF)

(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方式:

改写,新增

●簿记方式或累计订单定价方式,主承销商拥有股票定价和分配销售新股的主动权

●竞价方式,又称拍卖方式,投资方有较大的定价新股和购买新股股份数的主动权

●固定价格方式

●混合方式

(四)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制

一、制度变革

●我国的询价制不是完全的簿记方式,也不是完全的竞价方式,而是结合了二者的主要特征。

二、2013年12月颁布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标志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具体有5点内容)

三、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1.向询价对象询价

2.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直接定价等其他合法可行的方式

四、询价制的主要规定

(一)网下投资者(询价对象)的投资主体资格

1.机构投资者应当依法设立并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2.个人投资者应具备至少5年投资经验

(二)网下投资者报价家数要求

1.报价剔除

●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剔除拟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

●剔除部分不得低于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0%

●然后根据剩余报价及拟申购数量协商确定发行价格

●剔除部分不得参与网下申购。

2.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合理确定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的有效报价投资者数量。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含)以下的,有效报价投资者的数量不少于10家,不多于20家;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有效报价投资者的数量不少于20家,不多于40家;

●公开发行股票筹资总额数量巨大的,有效报价投资者数量可适当增加,但不得多于60家。

●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有效报价投资者数量不足的,应当中止发行。

3.发行数量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总股本4亿股(含)以下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60%;

●发行后总股本超过4亿股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70%。

其中,应安排不低于本次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40%优先向通过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公募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配售。

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有效申购不足40%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向其他符合条件的网下投资者配售。

●安排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的,应当扣除向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后确定网下网上发行比例。

4.战略投资者配售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

发行人应当与战略投资者事先签署配售协议。

●战略投资者不参与网下询价,且应当承诺获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

五、网上与网下

(一)界定

1.网上

利用证交所的交易系统,将发行的新股按照已经确定的价格在证交所公开挂牌销售,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进行新股申购

2.网下

证券承销商对询价对象和战略配售对象销售股票

(二)网上与网下相关规定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网下发行应和网上发行同时进行

2.参与申购的网下和网上投资者应当全额缴付申购资金。

3.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参与网下或网上发行,不得同时参与。

4.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

(三)双向回拨

1.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超过50倍、低于100倍(含)的,应当从网下向网上回拨,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20%;

2.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超过100倍的,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40%。

3.网上投资者申购数量不足网上初始发行量的,可回拨给网下投资者。

4.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申购数量低于网下初始发行量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不得将网下发行部分向网上回拨,应当中止发行。

(四)绿鞋期权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

2.绿鞋期权(超额配售选择权,greenshoeoptions):

平抑股价波动的方式

具体操作是:

市场股价>发行价,按发行价配发

市场股价<发行价,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价购进发行人股票,再配售

(五)股票发行监管制度

1.一般形式:

Ø审批制:

带有强烈计划经济和行政干预色彩的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Ø核准制:

介于审批制和注册制之间,遵循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合规性管理结合

Ø注册制:

又称备案制或存档制,是市场化的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2.我国的发行监管制度

第一阶段,行政审批制(1990-2000):

额度管理(93-95)、指标管理(96-2000)

第二阶段,核准制阶段(2001-至今):

Ø通道制(01-05)

Ø保荐制(06年1月至今)

保荐制的核心内容: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承担连带责任,责任期包括发行上市全过程及后续一段时间(两个会计年度)。

3.发展方向:

实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注册制,2014新增

(1)注册制优势:

限制较少、体现市场化选择、审核效率高

(2)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资

本市场改革定调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六)债券发行

(1)国债发行:

凭证式,承购包销;记账式,公开招标

(2)企业债券发行:

信用评级、保证人

(3)金融债券发行:

发行方必须是政策性银行,全部采用市场化招标

(七)证券私募发行

1.私募发行优点:

简化手续,避免泄露机密,节省发行费用、缩短时间、发行条款灵活,成功把握大

2.私募发行缺点:

证券流动性差,发行价和交易价低,不利于筹资者;可能被投资者操纵等

第六章金融创新与发展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

多选

案例

合计

2009

5题5分

2题4分

0题0分

9分

2010

4题4分

1题2分

0题0分

6分

2011

5题5分

2题4分

0题0分

9分

2012

5题5分

1题2分

0题0分

7分

2013

5题5分

2题4分

0题0分

9分

[本章教材结构]

考点一:

金融创新内容

一、金融创新的内容

(一)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体系与结构的大量新变化

1.分业管理制度的改变

●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银行制

●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经营全能化、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2.对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管理制度的改变

3.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趋向国民待遇,促使国际金融市场与跨国银行业务获得极大发展

(二)金融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构成了金融业务创新的核心内容

1.负债业务的创新: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是存款业务

●改造传统业务,创设与拓展新型存款方式

●创设新型存款账户

●扩大借入款范围与用途

2.资产业务创新:

主要表现在贷款业务上

●贷款结构变化:

不断拓展长期贷款业务

●贷款证券化

●与市场利率联系密切的贷款形式不断推出

●贷款业务表外化:

回购协议、贷款额度、周转性贷款承诺、循环贷款协议、票据发行便利

资产业务创新目的:

降低风险、服务客户、扩大收益、减少资本充足率指标对于运用资金的限制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监管限制。

3.中间业务创新

(1)中间业务创新的内容

●结算业务创新:

电子转账

●信托业务创新

●现金管理业务创新

●信息咨询创新

●自动化服务的创新

表外业务创新是中间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贸易融通业务、金融保证业务、衍生产品业务

(2)中间业务创新的目的:

降低了现金的漏损率、减少了信贷资金的不合理储备、提高了资金流动性,从而使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大提高

(三)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创新中最主要的内容

1.基本存款工具的创新

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可变利率CD

●牛市定期CD:

与美国标普500种指数相联系

●扬基定期CD:

外国银行在美国发行的

●欧洲或亚洲美元存单:

美国银行在欧亚市场发行的

3.金融衍生工具创新

●远期合约:

最简单,远期利率协议发展最快,最大功能是转嫁风险

●金融期货:

标准化的金融合约,最大功能是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

风险转移:

套期保值者通过期货交易将风险转嫁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机者

价格发现:

集中竞价形成期货价格

●金融期权:

期权交易的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不对称

●金融互换:

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股票互换、交叉互换

考点二:

金融深化界定及原因、表现

(一)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

1.他们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主张“深化金融”,极力倡导和推行金融自由化。

2.他们把金融抑制的原因直接归结为金融管制,因此把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等同起来。

(二)金融深化

1.金融深化的含义

(1)金融深化测量方式

金融深化一般用“货币化”程度来衡量,即国民生产总值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

M2/GDP越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高。

(2)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金融深化并不等于金融发展

●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或者为金融产品的复杂化等;

●金融发展不单是指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金融效率的提高。

●没有发展的金融深化是危险的。

2.金融深化的原因

(1)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