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734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docx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

经济常识上册单元过关素质与能力检测题(第2课)

一、下列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将序号填入()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回答1-5题。

1.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

这说明()

①股份制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②实行股份制就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③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④实行股份制能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2006年政府对垄断行业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加大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的经济常识依据是()

A.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和竞争性B.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

C.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法制性D.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和法制性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出来,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

通过改革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

这是因为()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求是客观经济规律②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解放生产力

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改革就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承包经营D.租赁经营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据此回答5-6题。

5.政府之所以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我国生产力水平存在多层次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我国政府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

①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前提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④对非公有企业加强引导监督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继续搞好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因为()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③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④国家宏观调控是有效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

①促使非公有企业依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②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

③提高党直接管理经济的执政能力④公有制经济在竞争中巩固发展壮大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生产资料公有制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据此回答10-13题:

10.我国的分配方式包括()

①按劳分配②非按劳分配③福利性分配④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11.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②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③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④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②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④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根本途径是()

A.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B.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C.发展生产,扩大就业D.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4.当前,在我国196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应逐步从服装、纺织、部分家电制造业中撤离;在煤炭、石油开采、航天、电子等35个支柱行业中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在军工、电力等15个行业居于垄断地位。

这样做()

A.必然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是为了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5.下列分配方式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在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进程中,我国国有企业以每年4000至5000户的速度递减,到2005年6月底仅剩29700户,但在我国25万户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中,近3万户国有企业贡献了六成税收,占了一半利润。

这说明()

A.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国有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 D.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我国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人均重要资源耕地占世界平均水平1/5,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1/4,森林占世界平均水平1/7,石油占世界平均水平11%,天然气占世界平均水平45%,煤占世界平均水平79%。

国内矿产资源不能保障经济发展需求。

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9种短缺(40%~70%靠进口),有10种严重短缺(70%以上靠进口)。

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对资源的正确认识有()

①资源是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生产要素②资源具有稀缺性

③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④资源不可再生和重复利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8.上述材料表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需要,必须()

A.加强生态环境保护B.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D.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唯一作用

19.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

①社会性、全球性②平等性、竞争性③垄断性④法制性、开放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商家在促销时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

为促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商品,往往降低该商品的价格。

据此回答20-21题。

20.商品的价格()

A.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固定不变的 B.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一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涨跌最终受价值制约

21.对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降低商品的价值量就能扩大其销售量  B.降低商品的价格就能扩大其销售

C.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D.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针对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从行政审批、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据此回答22―25题。

22.专家认为,房地产开发商注重投资建造利润丰厚的高档商品住房和一些人投机炒房,是商品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这说明()

A.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B.社会主义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D.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

23.上题材料表明,国务院为稳定房价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B.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4.为控制房价上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6月1日起,商业银行不得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等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对闲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较多的开发企业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任何形式的滚动授信,对空置3年以上的商品房,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其作为贷款的抵押物;将购买住房贷款首付的比例提高到30%。

国家用这种方式调控商品住房价格,稳定房价,体现的经济道理是()

A.经济手段是最有力的宏观调控方式B.市场需求大小直接影响商品价格高低

C.经济手段是最直接的宏观调控方式D.经济手段最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5.按照既定的目标,中国将在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D.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要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材料一:

表一1东西部人均GDP增长情况比较表

项目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1998年人均GDP

1212美元

498美元

2002年人均GDP

1704美元

662美元

GDP四年增长率

41%

33%

 

表2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元)比较表

区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

省市

天津

浙江

上海

江西

湖南

河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人均GDP

25874

19730

41200

6677

7247

9667

6418

7276

6480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多,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由198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亿元,累计达到1155.8亿元。

中国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至2610万人。

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至3%以下。

但2004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终于走出“八年徘徊”,但城乡差距还维持在3.21:

1。

贫困农民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由1992年1∶2.45,扩大到2004年1∶4.39。

全国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劳动收入(城镇工薪收入和农村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两倍。

城市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低收入和靠失业金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城市中形成了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

城镇居民最高组与最低组之间的收入之比从2002年的5.2:

1扩大到2003年的5.4: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⑴上述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9分)

⑵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分析说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必要性。

(12分)

27.材料一:

1993年―2003年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状况统计表

项目

企业数量

注册资本

从业人员

产值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增长倍数

33

5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