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757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7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原种猪选育、生猪育种、育肥猪规模养殖、现代农业、饲料研发生产为ᅳ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陈家山村,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公司现有员工450人,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108人。

企业性质为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发起成立。

肩负着带动地方生猪产业发展、全国生猪繁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以及储备肉活畜储备的使命。

企业现属国家级农业产化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明星企业、全国养猪行业百强企业、全国生猪育种协作组成员单位、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下,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走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效的带动了我市养猪产业和现代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己形成了从种猪引进到扩繁推广应用ᅳ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安康第一家培育拟上市企业。

公司发起的生猪产业联盟模式已被陕西省农业厅确定为陕西省生猪产业发展推广模式。

1.1.2财务状况

近年来公司依靠其种猪和技术优势不断发展,生产经营正常,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近两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如下(见下表1-1):

 

表1-1近两年财务状况

名称

2013

2014

总资产

22358

34868

固定资

4092

5287

流动资产

8231

8445

资产净值

4092

3710

负债总额

8797

10725

所有者权益

13561

24142

销售收入

15395

14396

净利润

2344

4853

净资产收益率

17.28%

20.1%

投资报酬率

11.63%

16.96%

资产负债率

39.3

30.76%

1.1.3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杨运早,男,

现年60岁,安康汉滨人,高中毕业,畜牧师,省人大代表。

自八十年代末从事养猪项目开发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无破产和银行欠款等不良记录,年年被评为“诚信企业”。

自1988年以来,探索践行省、市养猪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多方奔走,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趋势,聘请了省、市强有力的专业技术力量,组建了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杨运早现担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明星企业。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

1、项目名称:

安康市汉滨区年存栏1000头纯种母猪扩繁场新建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地点:

安康市汉滨区晏坝镇黄坪村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经营)方案

产品经营方案是利用公司从美国引进500头原种经过选育提高生产性能(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进行扩繁推广,建设圈舍面积14274平方米,年存栏基础母猪1000头,年生产能力20000头,其中:

二元种猪7000头,商品仔猪14000头的生产能力,仔猪由产业联盟户和农户育肥,公司统一收购加工销售的方式。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1、主要技术来源的可行性、可得性

该项目技术由公司技术委员会和公司研究院专家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关,采用现代育种技术,通过引种选育研究取得《引进种猪的选育提高与产业化推广》省科术成果三等奖,市科术成果一等奖,进行产业化推广,形成了“阳晨生猪配套系”,技术成熟可靠。

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项目购置满足生产工艺方案要求,选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共购置设备1437台(套)(见下表1-2)

表1-2种猪繁育场设备一览表

台(套)、万元

1000头种基础母猪扩繁场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总价

1

后备母猪栏

15

2.25

2

配种母猪栏

140

14

3

妊娠母猪栏

530

53

4

分娩母猪栏

200

46

5

保育猪栏

350

70

6

料车

2

25.6

7

自动喂料系统

5

50

8

小推车(运饲料等)

20

0.95

9

猪人工授精设备

10

1

10

风机

100

12

11

兽医设备

10

1.5

12

猪舍监控设备

1

30

13

锅炉及管道

2

60

14

畜禽空调系统

50

15

17

供水系统

1

50

18

水电设施

1

20

合计

1437

451

3、主要建筑物类型、面积

项目主要建筑物为猪舍,总建设圈舍面积14274平方米,分类(见下表1-3):

表1-31000头纯种母猪繁育场项目主要建筑一览表

类别

建筑面积

结构

建筑尺寸

后备母猪舍

270

砖混+彩钢

1(9×30米)

配种母猪舍

900

砖混+彩钢

2(9×50米)

妊娠母猪舍

4536

砖混+彩钢

6(9×84米)

分娩母猪舍

4032

砖混+彩钢

4(12×84米)

保育猪舍

4536

砖混+彩钢

6(9×84米)

合计

14274

配套的的公用工程主要库房300平方米以及粪污处理和道路等工程。

4、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227.1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62.13万元,建设期利息65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资金来源企业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50万元,其中:

省级配套135万元,市级配套15万元;企业自筹777.13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

1.4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经测算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总额为2050万元,计算期内年平均销售收入2012.73万元.总成本1642.25万元,实现净利润277.86万元,上缴所得税92.62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7.29%,财务净现值税前1893.03万元,税后1236.3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1.2%、税后16.6%,投资回收期6.43年。

2、社会效益:

良种猪繁育基地的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优质畜牧科技发展规划和陕西省畜牧产业规划,不仅强力推动企业发展,同时对于振兴陕西畜牧业和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社会和经济起到强有力的促进带动作用,对于加快实现陕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20000头,其中:

二元纯种母猪7000头,商品仔猪13000头。

为阳晨产业联盟户提供优良品种,建设年出栏14万头绿色富硒优质猪基地,提升畜牧产业发展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竞争力,打造陕西富硒畜牧品牌,真正把安康畜牧业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本项目将涉及直接安排就业人数量为50人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由产业联盟、合作社和农户负责13000头商品仔猪的育肥,可直接带动近1200余户从事养猪(户均养殖5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种猪通产业联盟猪场扩繁可生产14万头商品育肥猪,各项目区由联盟户间接带动农业人口从事养殖业5000人(2500户);同时可示范带动农户从事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生产以及屠宰加工、运输物流等行业的发展。

项目直接解决就业50余人,年工资福利总额300余万元。

3、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对粪污进行发酵处理实现沼气发电,副产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畜-沼-茶”循环经济模式。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原则,通过对养猪场的污染综合治理,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一个经济、合理、完整、多层次、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系统,最终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的建成,将对猪粪便采取“畜-沼-茶”的循环模式进行治理,实现养殖粪污零排放,沼液、沼渣用于茶园、林果园和农田施肥,大大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作物绿色产品生产能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确保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2、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大纲。

3、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7、农业部《 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8、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9、国家计委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0、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案与参数》。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

1.6综合评价

种猪扩繁场的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优质畜牧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陕西省畜牧产业规划,不仅强力推动企业发展,同时对于振兴陕西畜牧业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农村社会经济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对于加快实现陕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选项准确、选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看好,投资回报率高。

项目抗御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1、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在“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效益。

近几年,国家在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业产业”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股份合作和专业合作经营体系建设,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运作规范、组织带动力强的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具有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解决了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创新,强化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支撑。

2、畜牧业是安康立市产业,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我市统筹城乡和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工厂化养殖与适度规模养殖并举,扩张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水平并重,提高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实施无公害生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实现了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跨越发展,使农产品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的突破发展。

按照市政府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极大的政策优势,项目建成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给地方经济、社会效益带来极大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