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之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5423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8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备课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备课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备课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备课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课之2.docx

《备课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之2.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课之2.docx

备课之2

第二讲:

备课

(二)(3课时)

第一课时:

备学生、备教法

续上节

3.了解和研究学生-------备学生

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情况,讲课就不可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深浅度就失去了根据,很可能会失败。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生活经验和健康状况等有清楚的了解。

了解学生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板演、讨论、考查、完成作业的情况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座谈会或与学生个别交谈得到反馈,以及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得到启发。

4.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备教法(怎么教)

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确定好教学模式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有多种,方法有多样,而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思想。

4.1教学方法综述

4.1.1教学方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和办法的总称。

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新知”的科学方法。

它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受教,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师生共同参与、双边互动的活动方法。

与教学原则一样,教学方法同样来自于教学实践。

教育的实践活动是教学方法的唯一源泉。

例如,我国邱学华先生从1980年开始历经20多个春秋,期间经过反复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不断探索与升华而形成的一种在我国数学教学领域内影响很广的数学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同时,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教学,从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得以普及。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提出“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主张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发现式”教学法由此应运而生。

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一般有教师讲授法、师生谈话法、发现法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学生活动法以及自学辅导法等基本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结合适当的板书,向学生说明结论或论证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和知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教师的要求是:

教师对教学内容作系统概括、精辟生动的讲解.在讲解中,教师的语言必须富有启发性,讲述达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言清晰、准确;还要善于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要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讲授法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具有一定的随堂笔记能力,能够跟上教学中的演练进度.

对教师要求做到:

①科学性.讲解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无误,概念讲解明了,叙述要求清楚,表达要准确;命题的证明、推理要合乎逻辑,并着重讲述证明的思路和方法等.

②系统性.讲述的内容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具有系统性.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详略恰当,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记忆.

③启发性.讲解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启发性语言,善于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设疑和释疑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④量力性.讲解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听课情况,根据学生思维的能力、理解的程度、运算的速率随时调整讲解的进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

⑤艺术性.就是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的板书,引人入胜的语言,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教学内容,并力求板书与讲解同步,保证教学活动和谐、连贯地顺利进行.

讲授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保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连贯性,比较节省时间,且学习过程和教学时间易被教师所控制.如果在运用中再注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机会,那么这种教学方法就可运用于许多数学课题的教学之中.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学生的活动较少,不能及时、正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容易造成教与学的分离,不容易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师生谈话法

师生谈话法:

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在课堂上逐个提出来,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要点是教师在透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基础上,充分估计教学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把教材内容编排成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序列,在课堂上逐一提出来,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定学生回答、讨论,使问题逐渐展开、引申,在师生的谈话活动中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对学生而言,要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要求主动思考,积极应答;要敢于发现,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②对教师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a.要精心设计谈话的“问题系统”.教师经过充分备课,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所需引用的旧知识、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思考能力和纪律状况都要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重点,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出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师引导启示下,学生经过积极思考,能予以正确的回答.

b.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提问题时,语言应清晰明确,条理应清楚,使全班学生都能听懂理解;提问题中,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恰当,并注意到给学生较充裕的思考时间及运算时间.

c.要注意掌握教学进程.运用谈话法时,有时学生不能很好配合,甚至会提出许多怪“问题”,打乱原定的教学进程.这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启发引导,根据教学时间是否允许、教师能力是否可能,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d.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谈话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处于积极思考的参与状态;要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因人因题而宜;要适当照顾学优生和学困生,特别是对学困生要以鼓励为主,增强其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e.防止形式主义谈话.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能信口回答“是”或“不是”,无助于思考;所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或者学生没有时间充分的思考,教师改为自行讲述,一代为作答.这些形式主义的谈话都应尽量避免.

谈话法的主要优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双边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各种能力.其主要缺点是教学进程中由于教师要用灵活变通的技巧,因势利导,解决疑难,确保教学重点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学时间不易掌握,往往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一般来说,谈话法适用于教学内容少、时间充裕的低年级教学.

(3)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又叫问题教学法:

就是教师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发现式教学法又叫问题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倡导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布鲁钠从青少年好奇、好学、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了在教师的指导通过演示、实验、解答问题等手段引导学生像当初数学家发现定理那样去发现知识,以便培养他们进行研究、探讨和创造的能力·

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

这里所说“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创造的开始——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质。

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优点:

首先是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智慧,并发挥其潜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其次是能使学生学会试探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方法和能力;最后是能够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主要缺点:

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缺乏经验的教师难于随机应变解决意想不到的问题,难于驾驭课堂教学的教学进度。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

  第三,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的技巧;

  第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第五,发现学习的结果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我们可概括为“三环”、“六步”。

  “三环”为:

第一环节:

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

第二环节:

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集体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

第三环节:

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

“六步”为:

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的,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

第三步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

第四步对假设方案、推论、尝试解决问题。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这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第五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使问题解决,并掌握科学方法。

第六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

以上“三环”、“六步”是“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与操作程序,在实践中应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运用发现问题进行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套但通常可以按下述一般步骤进行:

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寻找问题答案,探讨问题解法.这是尽可能在有发现依据的基础上,调控思维维方向,发现、推测结论的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对照材料、回忆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并展开不同观点的讨论,直到发展结论,探索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③完善问题解答,总结思路方法.这是整理、完善和评价发现成果,强化学习动机的过程·通常可由教师或在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帮助下,由学生对发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整理小结,评价不同方法、途径,总结思路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巩固知识,得到发现后的满足,从而既获取了知识技能,又强化了内在的学习动机.

④进行知识综合,充实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是在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再与已有的知识综合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充实,得到改善.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

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第三阶段:

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第四阶段:

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

(1)提出疑问,启发思考。

(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

(3)解决疑难。

(4)练习巩固。

 

  教师在应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把教材划分为一个个的发现过程,制定出具体要求。

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独立探究、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

只有教师结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最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只要跳一跳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探索和智力才能就会得到发展。

注意问题

①、创造从问题开始。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而问题的产生,要注意事物的“特点”与“关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设问与情境的创设要精心设计,既不能过于暴露、直接,又不能过于隐蔽,使学生难于发现问题,要做到“暗示”。

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

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等等

问题教学在理念上,不要为问题而问题,要从创造性教学培养问题意识、科学精神和构建创新素质的宗旨出发,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不能只限于“呈现型”问题,要注重“发现型”问题与“创造性”问题。

要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智力探险”。

教学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上。

对于问题答案只要有合理性,就要肯定,不搞惟一的标准答案。

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平等首席”,而不是问题解决的“裁判”和知识的“权威”。

在“问题意识”培养中,对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要加以注意:

如知识的积累、心智技术发展、动机与情绪状态和个性思维习惯等。

为使学生把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克服胆怯和从众等表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②问题教学为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无疑要大力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但同时也要注意归纳、综合,进行集中性思维,使二者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同时,做好知识的建构与积累。

学生思维的培养是离不开问题的。

因此,问题教学从根本上讲是“问题源”的开发,即左右脑的潜能的开发与和谐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其中右脑的开发与利用,极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正是问题教学的本质所在。

③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关系与作用。

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但是学生主体性能否在参与中极大地发挥出来,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的指导作用。

也就是要把教师教学的主导落在学生的主体的活化与能动性的发挥上。

为此,问题教学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不是削弱而是更高了。

为使学生成为“理解”和“发现”客观世界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在参与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具有探究心;“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启发”认知冲突,大力发掘创造潜能;“点拔”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引导”问题定向,在自主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

总之,要使问题充满教学过程,不止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④是讲究"布白"艺术,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

布白"艺术,即指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

因此,这种"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般说来,教学中过于"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

惟有化实为虚,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新兴的“问题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兴“问题教学”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的。

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作业掌握基础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常用于解答习题,也可用于学习新知识.用于学习新知识时,首先应当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教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讨论、练习、总结等.

练习法的要点是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题目梯度应明显,难易程度要适当,同时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应及时纠正,不可将错误留在学生的头脑中.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教师不要直接去讲解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发现命题、论证定理和公式或做必要的练习和巩固工作.

②教学目的要明确,方法要多样,题目梯度要明显,难易程度要恰当,在教师引导启发下,通过必要的阅读、计算、论证或练习,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③教师要在学生座位间进行巡视,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多数学生不明了的问题,要适当进行提示,对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应及时纠正,不可将错误留在学生的头脑中.

练习法的优点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缺点是费时较多,对水平相差悬殊的班级,不易做到面面兼顾,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共同提高.

(5)自学辅导法

这种方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在总结程序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导思想是突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辅导法的教学过程:

①通过思想动员,使学生肯自学.

②教会学生阅读,使学生能自学.

③加强指导,培养学生会自学.

④重启发,促使学生爱自学.

在教学的进程方面,采取适当的步子,先小后大,逐步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按计划核对答案,知道正误,及时“反馈”,起到深化或纠正作用.每一册教材分为自学课本、练习本和测验本

(6)学生讨论法是指学生按照教师预先制定的教学问题纲要逐一展开讨论,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方法;

(7)学生活动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实地测量或参观等多种活动方式,了解体会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来探求事物的规律,以提高认识、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8)自学辅导法是指学生独立收集资料,寻求方法,探索真理,教师予以适当的辅导指点,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9)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10)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11)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4.2教学模式

4.2.1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4.2.2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方法一般被认为是“大法”,它往往是从宏观上体现某一种教学思想。

例如,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所有体现这一教学思想观点的教学方式都可以称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因而一般的教学方法没有一种固定的结构、行为模式和操作程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观念的日益更新,“……相当数量的教师不满足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纷纷推出或者学习新颖的、富有成效和特色的新教学法,……”同时由于大家对教学方法的概念认识不一,各种提法众多,既有把教学方法看做是教学上宏观的指导思想方法,如我们前面叙述的,也有把教学方法看做是教学上微观的“针对每一堂课而言的具体的特殊的教学策略”。

因此,鉴于对教学方法的认识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可操作性的难度增加,许多研究人员提出另一种概念,即教学模式,使它成为既包含一定教育思想又便于在具体教学之中实施,结构和程序相对稳定的教学方式,如“把从众多教学方法中抽象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用于多种学科、不同课题的教学策略称为教学模式”。

也有学者把上述一些基本教学方法的某种教学组合称为教学模式。

比如,有人指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受不同理论和经验的影响,还形成了一些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组合(或称教学模式)…”而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它既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化,是教学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

在名称上无论采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我们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即所选用的教学模式(方法)

首先,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思想上的,或者说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而建构起来的;

其次,是其结构应该相对稳定,一种教学模式应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包含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方式、教学调控手段以及教学评价原则等教学活动环节的运作程序;

第三,这一教学模式应能够便于操作使用,即教学模式应具备把有关教育原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功能,起到连接教学原理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

4.2.3教学模式简介

世界上教学模式数量不下百种,国内比较常见的主要教学模式简有多种,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对它们的分类也不相同,这里不一一介绍。

下面简介几类主要教学模式。

一、讲解-------传授模式(传递------接受模式)

这是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的操作程序如下:

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检查反馈。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诱导学习动机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明确学习目的意义,创设问题情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采用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等来实现。

领会新教材是指教师首先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直观教具演示、实验以及生动的语言描述等形式,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鲜明的表象,然后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形成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性的认识,并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个环节的核心是对新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巩固知识是指教师及时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复习,以巩固知识并发展记忆力。

运用知识是指教师通过包括实践形式在内的各种练习和实际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技能与技巧,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检查反馈是指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分析评价学习的质量。

通过检查不仅可以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