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研究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调查,更坚定了我们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有效作业设置的研究》的决心,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业模式,以改变学生知识简单机械重复做作业的现象。
2、开题报告,使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使命
2010年6月11日,我校隆重举行了开题报告仪式。
校级领导对这个课题很重视,并赋予最大的支持,教导主任王信干是一位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前辈,我们都深深地被他的点评折服。
教师在相互讨论及共同研讨中,找出数学作业改革之所以不能实现的原因如下:
①教师对新课程课标的研读不够深入,只从课程标准中获得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基本理念等,而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的学习研究较少。
②对学生研究不够。
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同;
同一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同。
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潜能。
一句话,不能“以学定教”。
③缺乏锐意改革的精神。
一些教师担心运用分层作业,会打击部分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越学越差。
固守传统教学方式,一味求实。
因而使课改走进“穿新鞋,走老路”,学生思维得不到活跃,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制约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我们开展实验研究,更主要的还是得先更新我们教师的观念。
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就必须得具备与现代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的研究,所以我们的教师平时应该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观念并进行大胆的尝试。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使我认识到,课题研究其实不仅仅是在表面提高我们每位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做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的优秀教师,尤其是开题报告会上王主任的点评是我受益终生:
搞研究要踏踏实实的进行,每一项工作都是务实的。
让我们的研究真正的走进课堂,这也正是我们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
2010——2011年上学期研究总结
秋去冬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有效作业设置的研究》又渡过了一个学期。
在这一阶段时间内,我们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着重针对这一课题开始了紧张而有序地研究。
现将这一学期所做工作做如下小结:
1、认真努力钻研教材,实现作业目标更贴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在学习了“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假如我们六〈1〉班38人去省旧址参观游览,门票每人50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道题的练习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
2、根据学生情况,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教师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直至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A、B、C几个小组,各小组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最优资源互补组合。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纲扣本,结合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制定适度而又有层次的作业目标。
3、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
中年级教师分层设计作业并打破传统批改方式,开始“符号纠错,评语指导”的尝试;
高年级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作业,呈现批改方式多样化,除了课堂内的“互批互改,小组批改,分项评价”等方式的研究,还重点对“等级加批语”方式进行试验研究。
针对作业的设置如何做到有效批阅,有效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学生参与作业批改。
承认学生之间存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也可以让A组的学生评B组的学生的作业,让B组的学生来评C组学生的作业,C组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来评A组学生的作业,并且做到及时反馈,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从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阶段研究,学生在作业习惯和思维训练方面得到了提高,我们在研究中也总结推广了作业设计几种有效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参与作业,精心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提出了学生作业和思维训练方面的各种建议,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但是,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学时间与作业时间之间的问题?
如何处理课程计划与作业反馈之间的问题?
如何做到分层训练与个性化训练的统一?
……总之,还有许多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探索。
这也正是我们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试验小结
作业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劣是决定是否能真正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设计以学生为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作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一个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学习多方面理论,联系课题实进行研究。
我们组成员不仅注重学习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即:
最近发展区作业理论,陶行知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人数学论——《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学习了与课题相关的个体差异论等一些理论知识。
平时还利用集体备课进行深入的研讨,让教师学习运用新理念进行作业设计的技艺。
经常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县级的教研活动、本市及大市级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力争参听观摩的名额,让更多的教师能够走出见世面、取真经。
这些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要及时回报学习收获,并上好回报课。
此外还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育书籍及报刊杂志,并做好学习笔记,定期进行交流评比。
各种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更使他们逐步具备一个学者的气质。
2、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可能如此单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抽象概括出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我们研究组设计的作业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本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作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一些生活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
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后,可让学生为运动会设计奖杯:
(1)每一样图形都要用上。
(2)设计要科学,外形要美观大方。
另外让学生自主作业,更能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3、作业批改评价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
自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注重作业批改方式多样化基础型作业:
课堂中,集体评议,教师适时表扬;
课后的老师全部批改,适当的时候可学生互相批改。
以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学生对自己错误原因的深刻认识。
思维训练型作业:
教师集体讲解,让好的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为中间生和后进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实践型作业:
集体交流反馈和家长反馈意见相结合。
家校合作,效果明显。
学生自创作业:
学生集体评价,教师适时点评,好的收进作业集。
使学生渐渐理解每种题目类型设计的真正意图。
我们可喜的发现:
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
”判断方法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批改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真正的体现出了素质教育。
再有,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让更多的教师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科研和精心备课中,对更新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采用这种作业设置策略,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积极主动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我们继续思考,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做法,探索巩固,完善,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