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68283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55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x

廖英廖英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教研室流行病学教研室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实习目标和要求:

实习目标和要求:

学习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了解其原理、用途、学习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了解其原理、用途、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

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

2.实习内容:

课题一;课题二实习内容:

课题一;课题二3.作业作业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将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是否暴露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成于某因素分成暴露组暴露组和对照组(和对照组(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一定时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一定时间,比较所研究疾病在两组的间,比较所研究疾病在两组的发病率发病率。

如。

如果暴露组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那果暴露组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那么可以推测暴露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么可以推测暴露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关系。

队列研究的列研究的结构模式构模式图特定人群特定人群范范围内的研内的研究究对象象暴露暴露组非暴露非暴露组时间顺序序是否暴露某个危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因子结局(疾病)局(疾病)病人病人a病人病人c非病人非病人b非病人非病人da/(a+b)c/(c+d)比较比较基本基本特点特点1属于观察法属于观察法2设立对照设立对照3由由因及果因及果4能明确能明确暴露与结局的关系暴露与结局的关系用途用途1检验病因假设检验病因假设2评价预防效果评价预防效果3新药上市后监测新药上市后监测4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RRR),也叫率比(也叫率比(ratesratioratesratio)RR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倍。

优点和缺点优点优点1.因果联系强因果联系强2.可直接计算两组发病率可直接计算两组发病率3.资料可靠、偏倚较小、结果稳定资料可靠、偏倚较小、结果稳定4.可用于研究罕见暴露与某疾病的关系可用于研究罕见暴露与某疾病的关系5.可研究一组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可研究一组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缺点缺点1.样本量大、观察样本量大、观察时间长、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量大2.受混杂因素影响受混杂因素影响3.容易发生失访偏倚容易发生失访偏倚4.不适宜发病率很低的疾病不适宜发病率很低的疾病课题一课题一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队列研究发生的队列研究问题问题1:

欲确定:

欲确定HBV感染是否为感染是否为PHCC的危的危险因素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险因素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生生态学研究学研究监测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列研究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普查普查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流行病学教研室问题问题1:

欲确定:

欲确定HBV感染是否为感染是否为PHCC的危险的危险因素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因素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现况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性研究问题问题2:

如采用队列研究观察:

如采用队列研究观察HBV感染与感染与PHCC发生的关系该如何设计与实施?

发生的关系该如何设计与实施?

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设计与实施:

1、确定研究目的与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目的与研究因素2、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结局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4、确定样本量、确定样本量5、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资料的收集与随访6、资料的分析、资料的分析7、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问题问题3:

队列研究的现场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队列研究的现场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1.人口稳定且具有代表性人口稳定且具有代表性2.被研究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较高被研究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较高(有(有足够足够数量的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数量的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3.由于队列研究随访的时间长,因此要求当地由于队列研究随访的时间长,因此要求当地的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和支持的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和支持。

4.队列研究现场最好是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医队列研究现场最好是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医疗卫生条件较好,交通便利。

疗卫生条件较好,交通便利。

5.无无明显的环境污染。

明显的环境污染。

问题4:

何为队列研究的结局?

本次研究的结局是什么?

队列队列研究的结局就是指随访观察中将出现的预期研究的结局就是指随访观察中将出现的预期结果事件,也就是研究者希望追踪观察的事件。

结果事件,也就是研究者希望追踪观察的事件。

它是队列研究观察的自然终点它是队列研究观察的自然终点。

结局结局不仅局限于不仅局限于发病、发病、死亡死亡;也也有有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变化变化;研究研究的结局可以是的结局可以是终极的结果终极的结果(如发病或死亡(如发病或死亡);也也可以是可以是中间结局中间结局(如分子或血清的变化(如分子或血清的变化);可以可以是是定性的定性的也可以是也可以是定量的定量的,如血清抗体滴度、,如血清抗体滴度、尿糖和血脂等尿糖和血脂等。

可以是负面的(疾病的发生),正面的(康复)可以是负面的(疾病的发生),正面的(康复)本次研究的实验结局是发生本次研究的实验结局是发生PHCC或因或因PHCC而而死亡。

死亡。

问题问题5:

队列研究分组的标准是什么?

具体到:

队列研究分组的标准是什么?

具体到本研究,分组的标准是什么?

本研究,分组的标准是什么?

分组分组标准:

是否暴露于可疑因素标准:

是否暴露于可疑因素。

本研究本研究:

检测检测血清中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为暴露组,阴性为对阳性者为暴露组,阴性为对照组。

照组。

问题问题6:

队列研究可以选用哪些形式的对照?

本研究:

队列研究可以选用哪些形式的对照?

本研究采用的是何种形式的对照?

采用的是何种形式的对照?

常见常见形式形式有有内对照:

选择一组研究人群,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内对照:

选择一组研究人群,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即为对照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即为对照组。

组。

外对照:

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外对照:

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

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

总人口对照:

是外对照的一种,利用整个地区现总人口对照:

是外对照的一种,利用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

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

多重对照多重对照本本研究采用的是内对照。

研究采用的是内对照。

问题7:

研究者选取90236例样本是否有科学依据?

确定队列研究样本含量应有哪些参数?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影响样本量的因素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疾病发病率之差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疾病发病率之差P1-P0第一类错误概率第一类错误概率把握度把握度(power)1-:

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PP11:

暴露组预期发病率暴露组预期发病率暴露组预期发病率暴露组预期发病率PP00:

对照组预期发病率对照组预期发病率对照组预期发病率对照组预期发病率样本大小的估计:

样本大小的估计:

查表查表公式计算(公式计算(条件暴露组和对照组样本含量相等暴露组和对照组样本含量相等)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问题:

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问题:

1、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对照组的样、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对照组的样本量不宜少于暴露组,通常是相等的)本量不宜少于暴露组,通常是相等的)2、失访率(计算样本量时预先估计失访、失访率(计算样本量时预先估计失访率,适当扩大样本量)率,适当扩大样本量)休息休息1010分钟分钟变化范围变化范围01适用适用条件条件样本大样本大、人口稳定、人口稳定、整齐的资料整齐的资料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累积累积发病率发病率(cumulativeincidence)CI=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问题问题8:

试计算二组的累积发病率并比较它们之间是:

试计算二组的累积发病率并比较它们之间是否有差异?

否有差异?

问题问题8:

试计算二组的累积发病率并比较它们之间是:

试计算二组的累积发病率并比较它们之间是否有差异?

否有差异?

暴露暴露组累积组累积发病率发病率=1079/14338=7.525%对照对照组累积发病率组累积发病率=387/75898=0.51%23713.84,P75%时,即可认为找到了主要病因。

问题问题10:

设海门市人群:

设海门市人群PHCC发病率发病率为为1.625%,那么那么PAR和和PAR各为多少?

说明它们在该处的具体含义。

各为多少?

说明它们在该处的具体含义。

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是)是全人群某病的发病全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率(死亡率)(It)与非暴露者某病的发病率)与非暴露者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死亡率)(Io)之差。

)之差。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PARItIo=1.625%-0.51%=1.115%意义:

表示人群中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意义:

表示人群中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死亡)率。

(死亡)率。

如如研研HBV感染与感染与PHCC关系关系当中当中,海门市人群中海门市人群中PHCC发病率中可归因于乙肝病发病率中可归因于乙肝病毒感染部分有毒感染部分有1.115%人群归因危险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度百分比(PAR%)表示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死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死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死亡率)的百分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死亡率)的百分比。

比。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PAR%=(ItIo)/It*100%PARPAR%意义意义:

表示在完全控制该暴露因素:

表示在完全控制该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下后,人群中某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程度降程度。

PAR%=%=68.5%AR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表示消除暴露后暴露者能减少的发病率表示消除暴露后暴露者能减少的发病率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表示暴露者的发病有多大百分比归因于暴露表示暴露者的发病有多大百分比归因于暴露PAR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表示消除暴露后表示消除暴露后人群人群能减少的发病率能减少的发病率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表示表示人群人群的发病有多大百分比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有多大百分比归因于暴露问题问题1111:

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

答:

1.海门市海门市HBV感染者因感染者因PHCC死亡的危险是非感染死亡的危险是非感染者的者的14.76倍倍(RR),HBV感染与海门市感染与海门市PHCC高发存在高发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HBV感染是海门市感染是海门市PHCC高发的重要危险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因素;2.海门市海门市HBV感染者当中完全由感染者当中完全由HBV感染所致的感染所致的PHCC死亡率死亡率为为7.015%;(AR)3.海门市海门市HBV感染者当中,感染者当中,93.22的的PHCC所致的死所致的死亡是由亡是由HBV感染引起的感染引起的;(AR%)4.海门市人群中海门市人群中PHCC发病率中可归因于乙肝病毒感发病率中可归因于乙肝病毒感染部分有染部分有1.115%.(PAR)5.如果如果通过接种通过接种HBV疫苗完全控制疫苗完全控制HBV感染,海感染,海门市门市人群人群PHCC死亡专率将下降死亡专率将下降68.52(PAR%)课题二课题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分析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分析思考题思考题:

1、根据表62合计,计算不同吸烟程度的RR和AR;根据表63计算AR%,并绘剂量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