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8139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

(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细胞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行使不同功能的细胞在结构上也有差异。

据此,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心肌细胞比平滑肌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

D.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2.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

其与荷兰一家疯牛病专业检测机构联合进行的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

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

A.氨基酸的数量B.空间结构

C.氨基酸的种类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PK基因编码的丙酮酸激酶(PK)能促进丙酮酸和ATP的产生,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从而使人患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PK基因突变导致丙酮酸激酶结构发生改变

B.PK基因突变对其他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

C.RNA聚合酶读取到突变PK基因上的终止密码时停止转录

D.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4.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艾利森发现抑制CTLA—4分子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

本庶佑则在T细胞上首次发现了PD—1分子,PD—1和CTLA—4相似,抑制PD—1则能够活化T细胞,刺激生物体内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研究进一步发现:

CTLA—4与PD—1的联合疗法,能使末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三年存活率达到约60%。

可见,真正治疗人体疾病的有效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T细胞上有PD—1分子可知只有T细胞含有PD—1分子特有基因

B.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

D.CTLA—4与PD—1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可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相关

5.羊草是素色异爪蝗的主要食物,为研究放牧牛、羊对素色异爪蝗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某草原开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放牧方式

无牧

羊单牧

牛单牧

素色异爪蝗多度(%)

10

15

5

羊草盖度(%)

45

55

25

注:

1.多度与调查样地上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与羊草的生长状况呈正相关

A.适度放牧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调查素色异爪蝗的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草原上成群采食的牛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特征

D.实验结果表明,牛单牧能抑制素色异爪蝗灾害的爆发

6.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玉米为雌雄同株),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

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

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4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

B.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值为3:

1

C.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F1抗病植株随机传份,后代抗病植株占8/9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7.玉竹是百合科草本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在森林的底层,药用价值很高,但野生资源少,人工引种驯化培养需要探究玉竹的生跃条件,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在玉竹生长期内,选取晴天条件重复测定10天。

每次随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植物进行实验,每天测定7~17时的净光合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图。

在该操作过程中,体现了实验中_______原则,随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正常光照模拟的是自然条件下林地中玉竹所受的光照强度,遮光处理是用遮阳网遮阴,使其受到的光照强度是正常光照的1/2.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遮光处理条件下产生的________少,进而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3)比较两条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断增大光照强度,玉竹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

8.如图是两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发生在膜上的不同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______。

Ca2+通过①过程进入膜内,活化①过程和⑤过程的信号刺激分别是______、______。

(2)②过程为释放神经递质,②过程与⑥过程的共同点是______。

若②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活化④过程,突触后膜将不能产生兴奋,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3)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 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若神经递质释放量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则说明Ca2+对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必需的。

9.如图为传统桑基鱼塘系统与清洁能源利用所形成的新型“光伏桑基鱼塘”结构示意图。

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养殖新模式。

(1)图中鱼塘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塘泥肥桑的原因是泥塘中的___________能将粪便、残渣等分解成__________,促进桑树的生长。

(3)若鱼塘中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

鱼塘中鱼种群的分布常表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仅在普通鱼塘上方加装光伏电池板建成光伏鱼塘,与普通鱼塘相比,光伏鱼塘中同种鱼群的K值会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果实的球状与盘状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红色与黄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

已知基因R和r位于5号染色体上,且花粉中5号染色体-旦异常就不能授粉。

现有一基因型为RrYy植株,5号染色体组成如图1所示:

(1)据图可知,该植株发生了______变异,这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

(2)为探究基因R是否在异常染色体上以及基因Y和y是否也在5号染色体上,研究小组用该植株进行了自交实验:

①若自交子代中球状:

盘状=______,则基因R在异常染色体上。

②已证明基因R在异常染色体上,当自交子代中球状红色:

球状黄色:

盘状红色:

盘状黄色=______,则证明基因Y和y不在5号染色体上。

(3)研究小组发现另一植株的5号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

假如该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时3条5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形成具有1条和2条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该植株为母本与一正常植株做测交,后代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植株占______。

11.生物技术实践

果醋的制作离不开优质醋酸菌的作用。

某学者先将优质醋接种在含高酒精度的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将扩大培养后的样液稀释并接种在含碳酸钙粉末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最终分离得到耐高酒精度的醋酸菌优良品种。

请回答:

(1)与醋酸菌的醋酸发酵相比,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2)对培养液、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对接种器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扩大培养时,液体培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

在分离培养时,对扩大培养后的样液进行梯度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

(4)在分离培养时,醋酸菌的代谢产物能使碳酸钙分解,从而在醋酸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________,应选择________的菌落为目的菌。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2.科学家对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分别获得鼠抗体与人抗体,再将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

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

(1)培养骨髓瘤细胞时,需用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此外还应定期更换________,以清除代谢产物。

(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________;然后对上述细胞进行抗体检测,选取________的细胞克隆化培养;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

将经特定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核移植到去核骨髓瘤细胞中来产生单克隆抗体,该技术称为________。

此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获得既能分泌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4)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________(生物工程)的范畴。

该过程要根据预期的________,设计嵌合抗体的结构,最终对基因进行操作。

(5)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A正确; 

B.心肌细胞与唾液腺细胞相比,心肌细胞的代谢旺盛,因此线粒体数目较多,B正确;

C.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胰腺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蛋白,因此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C正确;

D.汗腺细胞分泌的是汗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质,而肠腺细胞能够分泌消化酶,消化酶属于蛋白质,因此肠腺细胞含有更多的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及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但是不能催化肽链水解成氨基酸,角蛋白酶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和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由此可以推出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空间结构。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解:

A、PK基因突变导致丙酮酸激酶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PK活性降低,A正确;

B、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从而使人患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说明PK基因突变对其他基因的表达有影响,B错误;

C、终止密码位于mRNA上,终止子位于DNA上,RNA聚合酶读取到突变PK基因上的终止子时停止转录,C错误;

D、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从而使人患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可见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

A。

分析题意可知:

细胞中的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PK)。

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可见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基因与性状关系以及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获取有效信息,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考查细胞分化、免疫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解答】

A.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没有细胞含有特定的基因,A错误; 

B.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错误; 

C.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C正确; 

D.CTLA—4与PD—1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可能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相关,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考生通过分析作答。

【解答】

A.适度放牧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A正确;

B.调查素色异爪蝗的幼虫(跳蝻)活动能力弱,故其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正确;

C.草原上成群采食的牛是一个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特征,C错误;

D.实验结果表明,牛单牧能抑制素色异爪蝗灾害的爆发,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等知识,考生要能够根据题干中“含有A基因的花粉致死”,判断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进行相关计算。

据题意“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可知A(高茎)、a(矮茎)与B(抗病)、b(感病)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又“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可知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且F1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

【解答】

A.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可知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A正确;

B.控制抗病和感病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F1中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

1,B正确;

C.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2种,C错误;

D.F1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感病植株占

,抗病植株占

,D正确。

故选C。

7.【答案】

(1)平行重复(随机性);避免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光反应;[H]、ATP;

(3)遮光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小于自然光照,并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先升高,达到最大(先升高),然后降低。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I的能力。

【解析】

(1)该图是在玉竹生长期内,选取晴天条件重复测定10天,每次随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植物进行实验,每天测定7〜17时的净光合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图,体现了实验中的平行重复原则,实验需要避免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需要随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植物。

(2)光反应需要光照,暗反应不需要,因此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若遮光处理,光反应产生的[H]、ATP少,进而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3)由图分析可得,遮光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小于自然光照,并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若不断增大光照强度,玉竹净光合速率会先升高,达到最大(先升高),然后降低。

故答案为:

(1)平行重复(随机性);避免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光反应;[H]、ATP;

​(3)遮光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小于自然光照,并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先升高,达到最大(先升高),然后降低。

8.【答案】具有许多突起 膜电位变化(电信号) 神经递质(化学信号) 消耗能量 ④过程为Cl-内流,使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 减少

【解析】解:

(1)神经元具有许多突起,这与其功能相适应。

①表示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引起Ca2+通道开放,⑤表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Na+通道打开引起Na+内流,因此活化①和⑤过程的信号刺激分别是神经冲动、神经递质。

(2)②过程释放神经递质方式为胞吐,⑥表示钠钾泵对K+、Na+内流的运输,⑥过程是主动运输,②过程与⑥过程的都要消耗能量;若②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活化④过程,说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Cl-内流,会使突触后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兴奋。

(3)若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当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 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后,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出现的现象是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若Ca2+对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必需的,则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故答案为:

(1)具有许多突起     膜电位变化(电信号)      神经递质(化学信号)

(2)消耗能量                ④过程为Cl-内流,使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3)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     减少

根据图示,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移动,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发生在膜上的不同过程,③表示K+外流,④表示Cl-内流,⑤表示Na+内流,⑥表示钠钾泵对K+、Na+的运输过程,该过程为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①〜⑥过程产生的原因和生理效应。

9.【答案】

(1)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到鱼塘中的各种有机物中的能量

(2)分解者;无机物

(3)竞争;鱼群充分利用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4)减小;光能有部分转化为了电能,流入鱼塘的总能量减少,使得鱼塘的环境容纳量减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工“光伏桑基鱼塘”的相关内容,答题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能量流动、群落的结构和种间关系、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因素。

【解答】

(1)图中鱼塘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到鱼塘中的各种有机物中的能量。

(2)塘泥肥桑的原因是泥塘中的分解者能将粪便、残渣等分解成无机物,促进桑树的生长。

(3)若鱼塘中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鱼塘中鱼种群的分布常表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这有利于鱼群充分利用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4)若仅在普通鱼塘上方加装光伏电池板建成光伏鱼塘,与普通鱼塘相比,光伏鱼塘中同种鱼群的K值会减小,原因是光能有部分转化为了电能,流入鱼塘的总能量减少,使得鱼塘的环境容纳量减少。

故答案为:

(1)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到鱼塘中的各种有机物中的能量

(2)分解者;无机物

(3)竞争;鱼群充分利用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4)减小;光能有部分转化为了电能,流入鱼塘的总能量减少,使得鱼塘的环境容纳量减少

10.【答案】染色体(结构) 能 1:

1 3:

1:

3:

【解析】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该变异类型在显微镜下是可以观察到的。

(2)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自交子代中球状:

盘状=1:

1,则基因R在异常染色体上。

②若基因Y和y不在5号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因为基因R在异常染色体上,所以RrYy自交后代Rr:

rr=1:

1,Y_:

yy=3:

1,因此后代球状红色:

球状黄色:

盘状红色:

盘状黄色=3:

1:

3:

1。

(3)据图分析,图中细胞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

rr:

Rr:

r=1:

1:

2:

2,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

rrr:

Rrr:

rr=1:

1:

2:

2,因此后代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植株占

故答案为:

(1)染色体(结构)    能

(2)①1:

1

②3:

1:

3:

1

(3)

据图分析,题干图中细胞中含有一对5号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缺少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已知基因R和r位于5号染色体上,且花粉中5号染色体一旦异常就不能传粉,若R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R基因型的花粉不参与受精,则自交后代球状:

盘状=1:

1;若r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r基因型的花粉不参与受精,则自交后代全为球状。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了解孟德尔杂交实验,明确异常花粉不能受精,而卵细胞可以,进而对自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进行预测判断。

11.【答案】

(1)较低温度与缺氧

(2)高压蒸汽灭菌法;灼烧灭菌

(3)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并对醋酸菌进行选择;使样液中的细菌密度变小,培养后更易获得醋酸菌的单细胞菌落

(4)透明圈;周围具有大透明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要求学生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相关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18~25℃,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

与醋酸菌的醋酸发酵相比,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需要的环境条件是较低温度与缺氧。

(2)对培养液、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对接种器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灼烧灭菌。

(3)在扩大培养时,液体培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并对醋酸菌进行选择。

在分离培养时,对扩大培养后的样液进行梯度稀释,其目的是使样液中的细菌密度变小,培养后更易获得醋酸菌的单细胞菌落。

(4)在分离培养时,醋酸菌的代谢产物能使碳酸钙分解,从而在醋酸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应选择周围具有大透明圈的菌落为目的菌。

故答案为:

(1)较低温度与缺氧

(2)高压蒸汽灭菌法;灼烧灭菌

(3)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并对醋酸菌进行选择;使样液中的细菌密度变小,培养后更易获得醋酸菌的单细胞菌落

​(4)透明圈;周围具有大透明圈

12.【答案】

(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动物细胞培养液

(2)杂交瘤细胞;专一抗体检验阳性(或能产生专一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核移植技术;不能

(4)蛋白质工程;嵌合抗体功能 

(5)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减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蛋白质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利于对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利于对学生能力诸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的考查。

【解答】

(1)培养骨髓瘤细胞时,需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此外还应定期更换动物细胞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

(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然后对上述细胞进行抗体检测,选取专一抗体检验阳性(或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细胞克隆化培养;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其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有人提出:

将经特定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核移植到去核骨髓瘤细胞中来产生单克隆抗体,该技术称为核移植技术。

此方法不能获得既能分泌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4)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该过程要根据预期的嵌合抗体功能,设计嵌合抗体的结构,最终对基因进行操作。

(5)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