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1232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模拟二.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二

高考仿真模拟

(二)

(时间:

100分钟 分值:

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

C.麦芽糖和乳糖都是二糖,水解产物都有葡萄糖

D.DNA和RNA属于核酸,都可以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甲状腺激素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2分子葡萄糖,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正确;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肯定是DNA,不可能是RNA,D错误。

答案 C

2.如图是甲、乙两种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3个、4个

B.甲动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动物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两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1

D.图示两种细胞都能在各自的精巢中找到

解析 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3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只能在精巢中找到,甲动物正常体细胞有6条染色体;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在精巢及其他组织中都能找到,乙动物正常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答案 D

3.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L-1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解析 番茄组织样液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颜色变化的观察,A错误;切片时,可能有子叶细胞被破坏,会释放出少量脂肪滴,故细胞间会出现染成橘黄色的小颗粒,B错误;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0.1g·L-1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在碱性条件下双缩脲试剂B液中Cu2+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D正确。

答案 D

4.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B.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C.两者的发生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D.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机制可杀死癌细胞

解析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生理过程,A正确;癌变的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B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遗传物质不改变,C错误;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机制可杀死癌细胞,D正确。

答案 C

5.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R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核膜

B.离子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C.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

D.小分子化合物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解析 mRNA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A错误;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B错误;分泌蛋白的分泌属于胞吐,依靠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小分子化合物有的不能进出细胞,能够进出细胞的,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错误。

答案 C

6.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某些物质的代谢途径

C.利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D.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主要运用了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

解析 利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肉细胞,可以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但观察叶绿体的基粒等结构需电子显微镜,A错误;如用14C标记的CO2可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B正确;样方法可以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而单子叶植物由于丛生或蔓生,难以辨别,故一般不适合调查,C错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时主要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并未运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D错误。

答案 B

7.研究人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B.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全部集中在沉淀物中

C.在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不会检测到放射性

D.本实验可以证明T2噬菌体DNA可侵入大肠杆菌

解析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A错误;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以标记的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半保留复制后,合成的子代噬菌体中会检测到放射性,C错误;用含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实验,通过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可以证明T2噬菌体的DNA能侵入大肠杆菌,D正确。

答案 D

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核DNA及基因表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一个DNA分子,转录形成的mRNA都相同

B.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C.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D.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解析 一个DNA分子含有许多个基因,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不同,A错误;mRNA中编码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之为密码子,不同mRNA中可能含相同的密码子,编码相同的氨基酸,B、C正确;不同的组织细胞都能进行呼吸酶、ATP合成酶等相关基因的表达,D正确。

答案 A

9.不同基因型的褐家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表所示。

若对生活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家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家鼠种群(  )

基因型

rr

Rr

RR

灭鼠灵

敏感

抗性

抗性

维生素K依赖性

中度

高度

A.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B.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C.基因型RR与Rr数量趋于相等

D.基因r的频率最终降至0

解析 由于RR个体对维生素K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所以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A正确;RR个体数量由于维生素K不足而减少,rr个体数量由于长期使用灭鼠灵也减少,B、C错误;由于有Rr的个体存在,基因r的频率不可能降至为0,D错误。

答案 A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肝糖原合成会加快

D.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细胞

解析 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内环境,A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相对稳定,B错误;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激素的运输不是定向的,即激素的运输没有选择性,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D错误。

答案 C

1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C.植物向光性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A、B错误;植物向光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在最适浓度两侧的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根的作用效果相同,D正确。

答案 D

12.下列有关如图所示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各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则三者的数量关系一定符合该模型

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解析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A正确;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含分解者,营养级中不含有分解者,B错误;树→昆虫→鸟这类食物链不符合该模型,昆虫的数量远多于树的数量,C错误;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别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不同食物链中营养级可能不同,D错误。

答案 A

13.如图是某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解析 题干中交代了该遗传病是伴性遗传病,由Ⅱ4有病推测该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Ⅱ4有病,儿子Ⅲ6正常可知,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XAXa,A正确;Ⅲ7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子女都正常,B正确;Ⅲ8的基因型为XAY,与正常女性(XaXa)结婚,儿子基因型为XaY,表现都正常,C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群,D错误。

答案 D

1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取洋葱的DNA时加入洗涤剂的目的是瓦解细胞膜

B.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

C.控制凝胶珠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可以控制凝胶珠的硬度

D.家庭制作果酒时,需用洗涤剂反复冲洗葡萄表面,发酵效果才好

解析 提取洋葱DNA时,需加入洗涤剂和食盐,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A正确;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内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从而改变豆腐的成分和口味,B正确;凝胶珠在氯化钙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浸泡时间过长则凝胶珠的硬度会过高,C正确;为了保持葡萄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葡萄用水冲洗干净,不要用洗涤剂之类的化学物品冲洗,D错误。

答案 D

15.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用包埋法固定起来的

C.不同品牌的洗衣粉中酶的种类相同,酶的含量不同

D.加酶洗衣粉中的含磷量低,可降低环境污染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添加酶的洗衣粉才能比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好,A错误;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不能重复利用,B错误;不同品牌的洗衣粉中酶的种类不同,如添加蛋白酶、脂肪酶等,C错误;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数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方向发展,降低环境污染,D正确。

答案 D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及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与功能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一起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C.根据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应将所有秸秆还田,不能投入沼气池中

D.生态系统中某一时刻全部生产者体内存有的能量可能小于全部消费者体内存有的能量

解析 一般而言结构和功能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但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环境恶劣,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A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的,B错误;根据“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秸秆既可以还田,也可以投入沼气池中,C错误;人工养殖的鱼塘生态系统,消费者的能量可以大于生产者的能量,D正确。

答案 D

1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活在地穴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会失去视觉

解析 细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的个体,青霉素只是起到选择的作用,而不是定向诱变的作用,A错误;自然选择能将适应环境的基因定向选择下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盲螈长期不用眼睛导致失去视觉,体现的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不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D错误。

答案 B

18.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体母畜与供体母畜必须处于同期发情状态

B.胚胎移植所用的胚胎一定是体外受精而来的

C.试管婴儿是指受精及胚胎发育阶段都在体外进行

D.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

解析 受体母畜和供体母畜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但不一定都要一直处于同期发情状态,A错误;胚胎移植采用的胚胎可以是由体外受精而来,也可以是通过核移植技术形成的重组胚胎,B错误;试管婴儿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早期在体外进行,但是后期要将胚胎移植到体内进行发育,C错误;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后到囊胚期一般处于游离状态,D正确。

答案 D

1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

C.可以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观察线粒体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因变量

解析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无色素,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正确。

低温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能分裂的细胞中,而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观察线粒体,C正确。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D错误。

答案 D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属于化学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

D.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解析 食物链(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能量流动一定是单向的,物质是可以循环的,信息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可以双向传递,B正确;植物的生长素类似物并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传递信息,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C错误;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D正确。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样时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取等量培养液

B.应对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和无氧处理

C.取样前对试管轻轻振荡、预实验、重复实验等措施均可减小实验误差

D.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解析 取样时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取样,但不必等量,A错误;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但培养液不需进行无氧处理,B错误:

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对试管轻轻振荡、重复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C错误;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D正确。

答案 ABC

22.大蒜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二代后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

解析 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可知,根尖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后,全部DNA分子都有一条链被标记,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培养一代后,一半的DNA分子不被标记,一半的DNA分子一条链被标记,复制第二代后部分DNA分子不被标记,部分DNA分子一条链被标记,不存在DNA分子两条链被标记的情况,因此A、C、D均有可能。

答案 ACD

23.下列关于胚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桑椹胚或囊胚进行分割处理,可培育基因型相同的两个新个体

B.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看作动物的无性繁殖

C.胚胎移植时,供体和受体母畜都必须具备优秀的遗传性能

D.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解析 胚胎分割的时期一般是桑椹胚或囊胚期,分割得到的胚胎基因型相同,能培育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A正确;胚胎分割技术获得的胚胎来自同一胚胎,属于无性繁殖的方式,B正确;胚胎移植时,供体牛要具备优良的遗传性能,但受体牛只要是健康的个体即可,C错误;试管动物技术属于有性生殖,其基本过程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D正确。

答案 ABD

2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菌种不易被杂菌污染

B.较高温度和密闭环境有利于果醋的发酵

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

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

解析 人工接种菌种,人为的控制下可以防止杂菌的污染,A正确;果醋是好氧型细菌,果醋发酵要持续通入空气,而不应该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B错误;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会影响腐乳的口味,也会影响腐乳成熟的时间,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C正确;果酒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其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果醋发酵利用的是醋酸杆菌,其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腐乳利用的主要是毛霉,其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错误。

答案 BD

25.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碳元素多少决定的

B.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

D.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至少有n一m个肽键

解析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A错误;糖类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被解开时,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C正确;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至少有n一m个肽键,脱去n一m个水分子,D正确。

答案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65分。

26.(8分)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数字)。

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产生ATP的结构主要是[ ]________。

(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

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结构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解析 

(1)①是核糖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细胞膜、⑤是细胞核、⑥是线粒体,除①核糖体外,其余结构都具有膜结构。

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故线粒体是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2)微绒毛实质是细胞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需要膜蛋白A(一种载体蛋白)的转运。

(3)膜蛋白D能将双糖水解,是一种酶,故膜蛋白D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结构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DNA)不同。

(4)免疫球蛋白是生物大分子,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 

(1)②③④⑤⑥ ⑥ 线粒体 

(2)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膜蛋白A) (3)生物催化(或催化) 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DNA)不同(或基因选择性表达) (4)胞吞 流动性

27.(7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回答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__。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在5~1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mol·min-1。

(5)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小麦是真核生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

(2)B点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变,说明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即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环境变化主要是光照强度变强,则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暗反应C3的还原过程加快,所以叶片细胞内C3的量减少。

(3)在0~5min内,叶片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此实验装置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在5~15min内,光照强度不变,随着光合作用进行,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下降,即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减弱,消耗的[H]和ATP减少,[H]和ATP的积累会抑制光反应的进行,所以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逐渐减小。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测定的氧气产生量,是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一呼吸作用速率。

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总光合作用速率,即

=0.6,还要注意纵坐标单位

(×10-7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