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2898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给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给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给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给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水.docx

《给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水.docx

给水

1.电厂中造成汽水损失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

答:

(1)锅炉部分。

锅炉的排污防水,锅炉安全门和过热器放汽门的向外排气,用蒸汽推动附属机械(如汽动给水泵),蒸汽吹灰和燃烧液体燃料(如油等)时采用蒸汽雾化法等,都要造成汽水损失。

(2)汽轮机机组。

汽轮机的轴封处要连续向外排汽,在抽气器和除氧器排气口处会随空气排出一些蒸汽,造成损失。

(3)各种水箱。

各种水箱(如疏水箱等)有溢流和热水的蒸发等损失。

(4)管道系统。

各管道系统法兰盘连接处不严密和阀门漏泄等原因,也会造成汽水损失。

2.什么叫补给水?

答:

为了维持发电厂热力系统的水汽循环运行正常,就要用水补充汽水损失,这部分水称为补给水。

3.八个概念

(1)原水:

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是热力发电厂中各种用水的来源。

(2)锅炉补给水:

原水经过各种方法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热力发电厂汽水损失的水。

(3)凝结水:

在汽轮机中做功后的蒸汽经冷凝成的水。

(4)疏水:

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汽冷凝水。

(5)返回水:

热电厂向热用户供热后,回收的蒸汽冷凝水。

(6)给水:

送进锅炉的水。

(7)锅炉水:

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的水。

(8)冷却水:

用作冷却介质的水。

4.对于天然水中的杂质,由于水处理方法与杂质颗粒的大小有关,粗略地可以按其颗粒大小分为三类:

悬浮物、胶体、溶解物质。

5.悬浮固体:

水样在规定条件下,经孔径3~4μm玻璃过滤器过滤能够分离出来的固体,单位为mg/L。

P11

6.浊度:

利用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对光的投射或散射作用来表征其含量的一种指标,即表示水浑浊的程度。

P12

(1)采用福马肼作为对照溶液,利用透射光原理测得的浊度成为透射光福马肼浊度,用FTU表示。

(2)采用福马肼作为对照溶液,利用散射光原理测得的浊度成为散射光福马肼浊度,用NTU表示。

(3)用高岭土或硅藻土配置浊度标准液,并用杰克逊浊光浊度仪进行测量,这种单位成为杰克逊浊度单位,用JTU表示。

7.溶解固形物代表水中除溶解气体外的全部溶解性物质量,溶解固形物主要是盐类,其他还有铁、铝、硅的氧化物和一些有机物。

P13

8.硬度是用来表示水中某些容易形成的垢类以及洗涤时容易消耗肥皂的一类物质。

硬度用的单位是mmol/L(我国),但目前还在使用一些其他单位,如美国的ppmCaCO3,德国度(°G)。

其中,1mmol/L=50ppmCaCO3=2.8°GP15

9.碳酸盐硬度(HT):

指水中与碳酸氢盐、碳酸盐相结合的钙、镁的量,又叫暂时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HF):

水中除碳酸盐硬度之外的其他硬度,主要是水中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

由于这种硬度在水沸腾时不能析出沉淀,所以又称为永久硬度。

11.P15碱度:

表征水中碱性物质的指标,指水中能接受H+,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的含量。

P16酸度:

表征水中酸性物质的指标,指水中能提供H+,与强碱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的含量。

12.P17COD:

化学耗氧量,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氧化水样中有机物所消耗该氧化剂的量。

CODMn:

用KMnO4作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CODCr:

用K2Cr2O7作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CODCr比CODMn大2-3倍。

13.P18生化需氧量(BOD):

在特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溶解氧的量,单位mg/LO2

14.天然水按硬度分类P21mmol/L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等硬度水

硬水

极硬水

硬度

<1.0

1.0~3.0

3.0~6.0

6.0~9.0

>9.0

15.P21水中离子的假想结合表示方法的原则:

优先结合溶解度较小的化合物,即钙和镁的碳酸氢盐最易转化成沉淀物,所以令它们首先假想结合;其次是钙、镁的硫酸盐,而阳离子Na+和K+及阴离子Cl-都不易生成沉淀物,所以列于最后。

根据这一原则,阳离子按Ca2+、Mg2+、(Na++K+)的次序排列,阴离于按HCO3-、SO42-、Cl-的次序排列,根据电中性原则,即全部阳离子的总浓度等于全部阴离子的总浓度作图解,图中ab段代表Ca(HCO3)2,bc段代表Mg(HCO3)2,cd段代表MgSO4,其余是Na++K+的盐类。

Ca2+

Mg2+

Na++K+

HCO3-

SO42-

Cl-

abcd

16.P22碱性水:

碱度大于硬度的水,即[HCO3-]>[1/2Ca2+]+[1/2Mg2+]。

过剩碱度(BG):

在碱性水中,碱度与硬度的差值,有时称为“负硬”。

BG=B-H

非碱性水:

硬度大于碱度的水,即[1/2Ca2+]+[1/2Mg2+]>[HCO3-],此时水中有非碳酸盐硬度(HF)存在。

Ca2+

Mg2+

Na++K+

HCO3-

SO42-

Cl-

非碱性水又分为两类,一类钙硬水:

钙含量大于碳酸氢根;另一类为镁硬水,钙含量小于碳酸氢根。

钙硬镁硬

Ca2+

Mg2+

Na++K+

HCO3-

SO42-

Cl-

17.水中各种碳酸化合物的相对量与pH值的关系(25℃)P25

当pH≤4.2时,水中只有CO2;当pH=4.2~8.3时,水中CO2与HCO3-同时存在,并随着pH值的增加,CO2减小,HCO3-增大;pH=8.3时,98%以上都是HCO3-;pH>8.3时,HCO3-和CO32-同时存在,并且随着pH值的增加,HCO3-减小,CO32-增大。

pH=8.3是个限值,pH<8.3时,水中只有CO2、HCO3-;pH>8.3时,水中只有HCO3-、CO32-

18.P28胶体的结构:

胶体颗粒从里到外依次可分为胶核、吸附层和扩散层三部分。

胶核是许多分子和离子所组成的集合体;吸附层和扩散层组成了双电层,胶核和双电层组成的整体称为胶团。

吸附层:

紧靠电位离子,静电引力作用大,活动性较差。

扩散层:

离胶核较远的反离子,吸引力较小,活动性强。

结构图见课本P28。

19.P30胶体的脱稳方法:

(1)投加电解质

(2)投加相反电荷的胶体(3)投加高分子絮凝剂

20.P35胶体脱稳机理:

(1)降低胶体z电位绝对值

(2)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

21.P35混凝过程:

指从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直到形成最大颗粒巩花的整个过程,它可分为两个阶段,凝聚阶段和絮凝阶段。

凝聚阶段是从投药开始到生成微小巩花的过程,经过该过程的胶体已脱稳,并具有相互聚集的能力;絮凝阶段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微小巩花最终长大成大巩花的过程。

22.P38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混凝剂加药量、水的pH值、水温、水利条件和原水水质

再稳现象:

浊度中等的水,用药量如果不当,可能不但不能除去胶体颗粒,反而会使胶体出现再稳现象。

23.P43混凝剂分类:

无机混凝剂(如硫酸铝、硫酸铝钾、结晶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氯化铁等)和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

24.P48助凝剂的作用:

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

25.P60沉降方式:

自由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絮凝沉降

26.理想沉降池P63:

在理想沉淀池中,某沉速为u的颗粒从池顶O点出发,随水流以v的速度作水平运动的同时,以u的速度向池底沉降。

由此可得去除率为:

u/u0=h/H(相似三角形)。

设池宽=B,长=L,高=H,OX//O´X´,

对沉速=u0的颗粒,从O点进入沉淀区后,将沿着斜线OX´到达X´点而被除去;

凡是具有沉速u≥u0的颗粒在未到达X´点之前都能沉于池底而被除去;

凡是速度u

对于一部分靠近水面的颗粒将不能沉于池底,并被水流带出池外;一部分靠近池底的颗粒能沉于池底而被除去。

所以,对于水深为H,宽为B,沉降区池长L,水平面积为A,处理水量为Q的理想沉淀池,由图中相似三角形得出:

u0/v=H/L,去除率:

h/H=u/u0,则

令HvB=Q,则u0=Hv/L=HvB/LB=Q/A即u0=Q/A=q(A为沉淀池的面积,q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

由此可知,延长停留时间、降低沉淀水深、增加沉淀面积,或者说降低表面负荷,可以提高沉淀效率。

27.P68影响沉淀效率的因素:

水流稳定性、水流紊动性、容积利用系数

28.P73沉淀池与澄清池的区别:

沉淀处理用的设备可分成沉淀池和澄清池两类。

运行时池中不带悬浮泥渣层的设备称沉淀池,带泥渣层的称澄清池。

利用悬浮颗粒的重力作用来分离固体颗粒的设备成为沉淀池。

澄清池与沉淀池处理系统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它将药剂与水的混合、絮凝反应和絮凝体的沉降分三个步骤这在一个构筑物中完成;二是利用了澄清处理中生成的大量泥渣(活性泥渣)进行接触絮凝和层状沉淀。

占地面积小、设备小、沉降效率高。

机械搅拌澄清池

泥渣循环式水力循环澄清池

29.澄清池悬浮泥渣澄清池

泥渣悬浮式脉冲泥渣澄清池

30.水力循环澄清池的结构P86:

原理:

原水由底部进入池内,经喷嘴喷出。

喷嘴和混合室组成一个射流器,喷嘴高速水流把池子锥型底部含有大量絮凝体的水吸进混合室内和进水掺合后,经第一反应室喇叭口溢流出来,进入第二反应室中。

吸进去的流量称为回流,一般为进口流量的2~4倍。

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构成了一个悬浮物区,第二反应室出水进入分离室,相当于进水量的清水向上流向出口,剩余流量则向下流动,经喷嘴吸入与进水混合,再重复上述水流过程。

31.泥渣悬浮澄清池P90

工作原理:

原水由池底进入,靠向上的流速使絮凝体悬浮。

原水首先经过空气分离器,把水中含有的空气分离出去。

不含空气的水和各种药剂,经过喷嘴送入澄清池下部的混合区。

从混合区出来的水进入反应区,水中杂质逐渐凝聚成絮状悬浮物(称为泥渣),由泥渣组成的悬浮层对水起过滤作用。

经过反应区悬浮层的水,继续上升,进入过渡区。

最后,澄清水由环形集水槽引出,送至清水箱。

结构图:

32.P95过滤介质的种类:

粒状、粉状、纤维状、膜状、沟状和网状等P95

33.P103表征滤料粒径的代表点是:

有效粒径d10表示10%质量的滤料能通过的筛孔孔径。

平均粒径d50表示50%质量的滤料能通过的筛孔孔径。

最大粒径dmax和最小粒径dmin共同给出滤料大小的界限,表示所有滤料粒径均处在这一范围内,水处理一般要求石英砂滤料的粒径范围是0.5~1.2mm

当量粒径de又称等效粒径

不均匀系数k80反映了滤料的大小分布,定义为80%质量的滤料能通过的筛孔孔径(d80)与有效粒径(d10)的比值,即k80=d80/d10P104

34.P108滤膜的特性:

表示滤膜性能的指标有孔特性、水通量、截留率、截留分子量和跨膜压差等。

P109截留分子量:

又称切割分子量(MWCO),一般是指能被滤膜截留住90%的溶质最小分子量,单位为道尔顿。

35.P111截污原理:

包括迁移、黏附和剥落三个过程。

迁移过程是指滤层孔隙水中悬浮杂质运动到滤料表面上;黏附过程是指滤料对其表面处的悬浮杂质的黏合;剥落过程是指水流剪切力将已经黏附的杂质从滤料表面剥离下来的过程。

36.P116反冲洗原理:

反冲洗造成滤料洁净的主要原因是水流剪切作用和滤料间碰撞摩擦作用。

按剪切力最大要求,应采用高的膨胀率;按冲量最大要求,则应采用低的膨胀率。

兼顾剪切力和摩擦力,目前推荐使用的膨胀率约为50%

37.P117反洗膨胀率:

膨胀率用反冲洗时滤层增加的厚度与滤层原厚度比值的百分数来表示,即e=[(L-L0)/L0]*100%式中:

e为滤层膨胀率;L0为滤层膨胀前的高度;L为滤层膨胀后的高度。

冲洗强度:

反冲洗时,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上反冲洗水量,称反冲洗强度,简称反洗强度,用q表示,单位为L/(m2·s)。

P117

38.P119-120活性炭有三种类型的孔道,大孔直径超过50nm,中孔(又称过渡孔)直径为2~50nm,微孔直径小于2nm。

微孔是吸附溶质的主要场所。

39.P121~P122活性炭吸附原理:

由于固体表面存在着对溶质的吸引力,吸引力的源泉为分子间引力和化学键,这两种不同引力产生两种不同吸附现象,分别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由分子间引力所导致的吸附;化学吸附:

由固体表面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键引起的吸附。

40.P122活性炭吸附的影响因素:

活性炭的结构及特性、吸附质的性质、水的pH值、温度和共存物质。

41.P124浓差极化:

用滤膜进行的过滤又称膜滤。

在膜滤过程中,滤液将溶质带到膜表面,溶剂透过膜成为透过液,而溶质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使其部分或全部不能穿过膜,而在膜表面积累,结果是膜表面溶质浓度上升,形成膜表面溶质浓度cm高于主体溶液浓度cb的浓度梯度边界层,即浓差极化。

P124

42.P126膜污染的因素:

静电作用、疏水作用.

43.P131重力无阀滤池为什么可自动反洗?

答:

过滤刚开始时,虹吸上升管与冲洗水箱中的水位差为过滤起始水头损失hft0。

随着过滤时间的推移,滤料层水头损失逐渐增加,虹吸上升管中水位相应逐渐升高,排挤管内空气从虹吸下降管出口端穿过水封进入大气。

当水位上升到虹吸辅助管的管口时,水从辅助管流下,下降水流在管中形成的真空使抽气管不断将虹吸管中空气抽出,虹吸管中真空度逐渐增大。

其结果,一方面虹吸上升管中水位升高,另一方面虹吸下降管将水封井中的水吸上一定高度。

当下降管中的上升水柱与上升管中的水汇合后,在冲洗水箱水位与排水井的水位之间的较大落差作用下,促使冲洗水箱内的水循着过滤时的相反方向进入虹吸管,滤料层因而受到反冲洗。

44.机械过滤器P133

右图为单层滤料单流式过滤器,常称机械过滤器。

滤料为:

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等;

上部设有:

进水及排气的管阀;

下部设有:

配水系统,承托层等。

设备外还设有管道、阀门等。

45.反渗透的意思?

P165

反渗透的定义:

在浓液一边加上比自然渗透压更高的压力,扭转自然渗透方向,把浓溶液中的溶剂压到半透膜的另一边稀溶液中,这和自然界正常渗透过程相反。

46.反渗透的原理?

(五选三)P167

A、溶解扩散理论

该理论将反渗透膜的活性表面皮层看成是无缺陷的致密无孔膜,溶剂与溶质都能溶解于均质的非多孔膜表面皮层内,溶解量的大小服从亨利定律,在浓度或压力造成的化学位差推动下,从膜的一侧向另一侧扩散,再在膜的另一侧解吸。

B、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溶质的分散是不均匀的,即溶质在溶液表面层中的浓度与溶液内部的浓度不同,这种溶质浓度的改变现象称为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使表面层浓度大于溶液内部浓度的作用称为正吸附作用,反之称为负吸附作用。

这种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溶质在两相界面上正的或负的吸附过程,形成一个相当陡的浓度梯度,使得溶液中的某一成分优先吸附在界面上。

C、氢键理论

该理论认为,作为反渗透的膜材料必须是亲水性的并能与水形成氢键,水在膜中的迁移主要是扩散。

但是,氢键理论将水和溶质在膜中的迁移仅归结为氢键的作用,忽略了溶质-溶剂-膜材料之间实际存在的各种相互作用力。

D、扩散-细孔流理论

该理论是介于溶解扩散理论与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之间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存在细孔,水和溶质在细孔和溶解扩散的共同作用下透过膜,膜的透过特性既取决于细孔流,也取决于水和溶质在膜表面的扩散系数。

当通过细孔的溶液量与整个膜的透水量之比越小,水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比溶质在膜中的扩散系数越大,则膜的选择透过性越好。

E、自由体积理论

该理论认为,膜的自由体积包括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和水的自由体积。

聚合物的自由体积指的是在无水溶胀的由无规则高分子线团堆积而成的膜中,未被高分子占据的空间。

水的自由体积指的是在水溶胀的膜中纯水所占据的空间。

水可以在整个膜的自由体积中迁移,而盐只能在水的自由体积中迁移,从而使得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

47.反渗透膜材料?

P169

醋酸纤维素(CA)只能在较窄的pH值范围(5~6)

和芳香聚酰胺(PA)一般适用pH为2~11

48.通量衰减系数(流量衰减系数)概念?

P178

指反渗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水通量衰减的程度,即运行一年后水通量与初始运行水通量下降的比值。

49.膜元件的型式?

P181

1.板框式(平板式)2.圆管式3.螺旋式4.中空纤维式

50.SDI淤塞指数?

P201

水中胶体和悬浮颗粒的污染因素以淤泥密度指数SDI量度表征,对于卷式反渗透膜,进水要求小于5,中空纤维膜小于3。

SDI作为反渗透给水重要的指标,在反渗透运行中应每天测3次。

51.反渗透除盐的杀菌方法?

P207

防止微生物侵蚀的通用方法是对原水进行杀菌处理。

常用的杀菌剂是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化物,如Cl2、ClO2、NaClO,此外还有H2O2、O3和KMnO4等。

52.膜元件的保护——保护液?

P221

贮存膜元件时,为防止微生物侵蚀,可用加油杀菌剂的溶液浸泡保护。

常用的膜元件的杀菌剂有如下几种:

(1)氯的氧化物

(2)甲醛(3)异噻唑啉酮(4)亚硫酸氢钠

53.TDS概念?

给水中总溶解固体物

第六章

离子交换树脂按孔型分类:

凝胶型树脂;大孔型树脂p237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方法p238

湿真密度:

是指树脂在水中经充分溶胀后的真密度;湿视密度:

湿视密度是指树脂在水中充分溶胀后的堆积密度p240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p247

强酸性阳树脂在稀溶液中对常见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

Fe3+>Al3+>Ca2+>Mg2+>K1+≈NH4+>Na+>H+

而对于弱酸性阳树脂,其选择性顺序为

H+>Fe3+>Al3+>Ca2+>Mg2+>K1+≈NH4+>Na+

强碱性阴树脂在稀溶液中对常见阴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

SO42->NO3->Cl->OH->HCO3->HSiO3-

而弱碱性阴树脂对HCO3-交换能力很差,对HSiO3-甚至不交换,其选择性顺序为

OH->SO42->NO3->Cl->HCO3-

选择性系数:

计算p249

推导

(1)等价离子交换

令树脂中RNa和RH的浓度分率分别为YNa和YH,则有

溶液中Na+和H+的浓度分率分别为XNa和XH,则有

因为

由此可推导出

同样道理,对于ROH-Cl的离子交换可写成

故1-1价B、A离子交换表示为:

(2)非等价离子交换

令Ca2+,Na+在树脂相和水中的浓度分率分别为

并且有

式中的[1/2R2Ca]+[RNa]即为离子交换树脂的全交换容量,用q0表示;[1/2Ca2+]+[Na+]即为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的总浓度,用c0表示。

同理,对于RCl-SO4的离子交换可写成

故1-2价B、D离子交换表示为:

平衡曲线在课本P252-255

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树脂中离子浓度关系见6—11图

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七个步骤)P257

(1)水中B离子在水溶液中向树脂颗粒表面的扩散,到达边界水膜层

(2)B离子通过边界水膜层的扩散(3)B离子在树脂颗粒网孔内的扩散(4)B离子和交换基团上的A离子相互交换(5)被交换下来的A离子在树脂颗粒网孔内向颗粒表面扩散(6)A离子通过边界水膜的扩散(7)A离子从树脂表面边界水膜向水溶液的扩散

树脂形态的转化和水质变化:

p260-p263

图6-96-106-116-12

一级复床除盐系统P266

原理:

原水依次相继通过下图所示系统,它由一个强酸树脂H离子交换器、一个除碳器和一个强碱树脂OH离子交换器串联运行组成的复床系统完成除盐。

达到彻底地除去阳、阴离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目的。

为什么中间加除碳器?

P267

除碳器设在H交换器之后、OH交换器之前,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HCO3-以CO2形式除去,以减轻OH交换器的负担和降低碱耗。

阳床出水水质结构P269H2SiO3

Ca2+Mg2+Na+

HCO3-

SO42-Cl-

CO2

CO2H2O

H+

SO42-Cl-

RSO3HNa+

H2SiO3

H离子交换前后的水质组成

阳床阴床失效的具体表现p271

在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OH交换器运行末期出水水质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因为H交换器先失效,另一种是OH交换器先失效

当H交换器先失效时,相当于OH交换器进水中Na+含量增大,于是OH交换器的出水中NaOH含量上升,其结果是出水的pH值、电导率、SiO2和Na+含量均增大

当OH交换器先失效时,表现出的现象是出水中SiO2含量增大;失效初期出水pH值变化不明显,但不久之后就会明显下降;出水的电导率,往往会在失效点处先呈微小的下降,然后急剧上升。

失效树脂的再生p275

H交换器的再生:

分步再生。

先用较低浓度的H2SO4溶液以高流速通过交换器,然后用较高浓度的H2SO4溶液以低流速通过交换器。

OH交换器的再生:

失效的强碱阴树脂可用NaOH或KOH进行再生,由于KOH价格较贵,所以一般都采用NaOH再生。

P278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影响因素:

水质条件、运行条件、再生剂及再生条件,以及树脂层高度。

再生剂的比耗酸耗碱耗p280

再生剂耗量(W)是指恢复树脂1mol的交换能力,所消耗的纯再生剂的克数。

再生剂为酸时称酸耗(Ws),再生剂为碱时称碱耗(Wj)。

再生剂比耗(R)是指恢复树脂1mol的交换能力,实际用再生剂的量与理论量之比。

R=W/M,式中M为再生剂的摩尔质量,g/mol

P282H:

强酸H交换器;Hw:

弱酸H交换器;C:

除碳器;OH:

强碱OH交换器;OHw:

弱碱OH交换器。

弱型树脂交换特性p283

弱酸性阳树脂的交换特性:

和H+、Ca2+、Mg2+交换,对NaHCO3交换能力差,对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和中性盐基本无交换能力。

弱碱性阴树脂只能与强酸性阴离子SO42-、NO3-、Cl-起交换作用,对弱酸性阴离子HCO3-交换能力很弱,对更弱的HSiO3-则无交换能力。

ppt把弱酸阴床放在除碳器的前面的原因:

弱碱性树脂是不能从水中出去CO2的,并且当进水中含有较多的CO2时,弱碱性树脂的工作交换量会较高。

P324除碳器作用:

脱除水中CO2气体,以减轻OH交换器的负担。

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结构297

P297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运行步骤(5个步骤):

反洗进再生液置换正洗制水

P299顺流再生H离子交换树脂层态:

失效后再生前再生后(图见课本)

逆流再生设备图p301

1-壳体;2-排气管;3-进水装置;4-压脂层;5-中排管;6-树脂;7-卸脂口;8-排水装置;9-出水管;10-视镜;11-底脚

防止再生时树脂乱层可采取的措施是,在交换器内增设中间排液装置和压脂层。

此外,再生时采用气(或水)进行顶压,即顶压逆流再生;或者增大中间排液装置上的开孔面积,而无需顶压,即无顶压逆流再生。

 

P303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运行采用空气顶压的方法再生操作:

(1)小反洗:

只对中间排液管上面的压脂层进行反洗,以冲洗掉运行时积聚在压脂层中的污物

(2)放水:

待树脂沉降下来以后,打开中排放水门,放掉中间排液装置以上的水,使压脂层处于无水状态

(3)顶压:

从交换器顶部送入压缩空气,使气压维持在0.03~0.05Mpa,用来顶压的空气应经除油净化

(4)进再生液:

在顶压的情况下,将再生液送入交换器内,控制再生液浓度和再生流速,进行再生

(5)逆流置换:

当再生液进完后,关闭再生计量箱出口门,按再生液的流速和流程继续用稀释再生剂的水进行置换

(6)小正洗:

洗去再生后压脂层中部分残留的再生废液和再生产物,以防影响运行时的出水水质

(7)正洗:

按一般方式用进水自上而下进行正洗,流速10~15m/h,直到出水水质合格

P306逆流再生H离子交换树脂层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