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docx
《《金融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
.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
最常见的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等业务,承兑、保理业务也可归入这一类
2.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总额的业务。
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
近些年来这类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与相应的高风险。
汇兑:
是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有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受款人的一种业务(电汇、信汇、票汇三种方式)大笔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处理。
信用证:
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信托:
银行信托是经营金融性质的委托代理业务,即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有关钱财方面的事项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p268
1.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
⑴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并不一定再把铸币全数提出;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客户也通常是要求把贷给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可在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义务。
⑵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而是委托往来银行代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⑶各个银行,由于自己的客户开出支票,因而应该付出款项,同时由于自己客户交来支票委托收款,因而有应该收入的款项。
应付款、应收款的金额很大,但两者的差额通常却较小。
⑷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
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付的差额。
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银行认识到:
铸币的需要,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关系相对稳定。
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库存即可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
2.由于存在着这样特征的经济行为,从而出现了原始存款——也称之为初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两个范畴。
3.在这样的特征经济行为之下,出现如下过程:
p268
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取铸币需要。
那么,A银行即可把8000元铸币贷给乙。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⑵乙将8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600元,其余6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
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⑶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的结果:
4.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贷出40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000元存款在内的50000元存款。
从先后顺序来说,10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000元是由于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
因此,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5.这里有:
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
6.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流通中有10000元铸币为各种支付服务。
现在,银行则为经济创造了40000元的存款货币,即为流通服务的货币已增至50000元。
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1.现代生活中相当于铸币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银行券。
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要准备一部分银行券,以保持存款的客户提取现金。
这与铸币流通时要保有一部分铸币以备提取铸币的意义一样。
但支票结算中银行之间的应收应付差额则已完全不需要用银行券结清。
由于各个存款货币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所以应收应付差额的结算只需要通过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划转。
2.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准备存款。
通常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
这种比率叫法定准备率。
3.如果暂不考虑顾客从存款提取银行券,则有一个无现金的支付流转模型。
在这个模型下,存款货币创造怎样开始?
“原始存款”?
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4.如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1.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
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
2.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
仍设∆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且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T/∆D)。
则有:
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1.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均在银行的账页上进行。
然而,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额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2.如用∆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c代表现金漏损率,则
c=∆C/∆D;∆C=c·∆D
3.当设定包括现金的情况下,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为: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1.为安全或应付意外之需,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常常高于法定准备金。
超过法定要求的准备金,称超额准备金,以E代表。
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e代表。
这时,银行的初始准备为:
∆R=∆D·rd+t·rt·∆D+c·∆D+e·∆D
=∆D(rd+t·rt+c+e)
2.这时的存款货币创造乘数——考虑到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分,考虑到现金漏损,考虑到超额准备——则是:
3.以上模型,只是就基本可测因素对存款派生倍数影响所推导出的银行扩大贷款的最大限度。
但是,贷款不仅取决于银行行为,还要看企业是否有要求。
在经济停滞和预期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p277
关于“现金”的再说明
我国习惯,称钞票和硬币为现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是以“通货”(currency)来统计钞票和硬币的数额。
但currency的用法很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包括经济著述,常常是泛指货币。
此外还有一个英文字cash,其习惯用法之一是指我们所指的“现金”;而在其他场合,则是指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等可以随时动用的款项。
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1.现金进入经济生活的渠道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客户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2.每一个存款货币银行,在其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都有现金的不断流入和不断流出。
如果现金的提取可以由现金的存入所满足,存款货币银行则不必补充现金。
如果存入的现金满足不了提取现金的要求,存款货币银行则必须补充现金。
3.补充的基本途径就是到中央银行从自己的准备存款账户提取;如果银行库存的现金过多,则会及时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
4.为了保证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及时地从准备存款账户提取现金,中央银行则必须印制足够的钞票、铸造足够的硬币。
5.由此可以理解,已经存在于流通过程中的现金,就是过去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上陆陆续续提取现金所形成的。
现金增发与准备存款的补充
1.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增长,简称现金发行;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减少,则称现金回笼。
2.总的来看,年复一年,现金的发行都是增长的。
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增长。
3.当现金的增发是必然趋势时,那就意味着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账户不断地提取现金,准备存款相应下降;
但经济增长,必然也同时要求存款准备增大以支持存款货币有足够的增长。
所以,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
准备存款的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p279
1.要使存款货币银行整体的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2.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补充准备存款的途径:
⑴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
⑵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
⑶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
3.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积累了自己的资产;而另方面则形成两大负债项目:
⑴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
⑵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
央行的支持有无限制?
1.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能力:
中央银行在国内信用交易的范围内,没有类似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也没有任何一个在它之上的机构可以保存它的存款;中央银行也不需要通货库存,通货就是它印制和铸造的。
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必然相应地形成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和货币发行——资产负债必然平衡。
2.但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约束则是强有力的:
存款货币银行不需要补充准备存款,中央银行有能力也无从发挥;
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则会促成通货膨胀
基础货币p280
1.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是准备存款加库存现金;“漏损”的现金,也即不仅离开中央银行并且也离开存款货币银行的现金,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2.对于创造信用货币来说,“存款准备”与“流通中货币”这两者缺一不可。
因而统称为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准备货币(reservemoney)”。
3.基础货币的构成常用下式表达:
B=R+C
式中,B为基础货币(由于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所以也通常以符号H代表);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货币乘数
1.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之为货币乘数。
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下式:
MS=m·B
2.基础货币中的通货,即处于流通中的现金C,它本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加;
引起倍数增加的只是存款准备R。
因此,基础货币C+R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可示意如图:
3.相应的代数表达式:
又可整理为:
4.C/D或D/C,即C与D的比,称为通货-存款比。
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行为。
R/D或D/R,即R与D的比,称为准备-存款比。
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行为。
这两个比率决定乘数的大小,再加上基础货币,即决定货币供给量。
而基础货币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中央银行行为。
发行收入与铸币税
1.钞票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而每张进入流通的钞票,按其面值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那么,中央银行发行钞票的“收入”跑到哪里去了?
2.“发行收入”这个词追溯起来,应是套用“铸币收入”或“铸币税”而来的。
在铸币流通条件下,铸币收入,或铸币税,是指铸币面值与铸币成本的差额。
当铸造钱币是王室、国家的特权时,铸币税直接就是财政的收入。
3.问题是,在钞票代替了铸币条件下不能否套用铸币税的分析思路。
中央银行的钞票发行构成了国家财政的债务收入和经济行为主体的借款收入。
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主体,使用这种借入的收入,负有按约定归还本金的义务,其代价则是按期支付利息。
中央银行的所谓发行收入,实实在在地就是这些利息收入。
“铸币收入”或“铸币税”,国内外用得很乱。
如果不能说清脉络和可能的“会计”表现,还是不用为好。
乘数公式的再说明
1.第十二章第三节引述了这样的公式:
2.对其中B、C/D和R/D这三者的进一步的解释:
B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的运用。
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央行的借款行为也对B起作用。
C/D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
R/D是由法定准备率rd和超额准备率e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
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
第十五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p332)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p332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满足货币需求,Ms=Md
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货币需求,Ms≠Md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率水平r0;或在均衡利率水平上,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见图:
3.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供给成为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即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
见图:
市场总供求p333
1.在商品、服务市场上:
市场总供给AS,包括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
市场总需求AD,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2.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p334
1.市场总需求,其构成有四:
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支出G、出口需求X。
设总需求为D,则:
D=C+I+G+X
2.总需求的载体是货币。
如果由货币供给承载的总需求可以保证产出得以出清,说明货币供给是适当的。
由于银行贷款调节货币供给规模,从而也说明银行信用的掌握也适当。
3.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这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
另一种情况是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银行信用予以弥补,或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直接投放过多的货币。
结果货币供给过多并从而造成总需求过旺的局面。
这两种情况在我国经济中都曾发生过。
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p335
1.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
这是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
2.然而宏观货币需求是通过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体现出来的。
只有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才能直接引出货币供给;能否使货币供给为流通所吸纳,也取决于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
3.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有独立性,因此,微观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总等于由市场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p335
1.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不是等量的;
2.以MS、Md、AS、AD分别代表货币的供与求、市场的供求关系见图:
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紧密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
但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⑴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⑵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些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
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与扩张界限p338
1.“面纱论”和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
2.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联系潜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得到广泛的认可。
社会资源的状况不同,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也不同:
⑴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⑵待潜在的资源利用持续一段时间而且货币供给仍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
⑶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
见图:
A和B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
第十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p375)
强制储蓄效应
1.这里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
来源有三:
家庭部门的储蓄、企业部门的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
2.如若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
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强制储蓄的部分。
3.上面的分析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即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因此,用扩张货币的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产要素闲置,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则不会引发物价上涨。
收入分配效应
1.在通货膨胀下,由于货币贬值,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等量增加,有时甚而是实际收入不变乃至下降。
2.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不相同,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人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人收入水平会提高。
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3.依靠工资或薪金过活的,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时期,工资收入只有每隔一段时间才会调整;
货币工资的增长相对于物价上涨的滞后时间越长,遭受通货膨胀损失相应地也就越大。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1.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
2.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
许多家庭同时还有负债,如消费信用。
因此,家庭的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
3.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4.金融资产中的股票,它的行市是可变的,但绝非通货膨胀中稳妥的保值资产形式。
5.至于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资产,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反之,实际的货币额增多。
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补进必要的原材料;
地区之间上涨幅度极不均衡会造成原有商路的破坏,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正常信用关系会极度萎缩。
恶性通货膨胀只是投机的温床,而投机是经济机体的严重腐蚀剂。
2.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往往是政治的动荡。
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
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1.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的关系,有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2.促进论论证:
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根据: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促进经济成长的效应尤为明显。
3.促退论论证:
持续的通货膨胀会经由降低效率的效应阻碍经济成长。
4.中性论论证:
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会相互抵消。
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与滞涨p379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是一国政府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
但很难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
2.菲利浦斯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近100年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图a表示了这种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3.其他经济学者很容易从货币工资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导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原先的菲利浦斯曲线转换成了更广为人知的一种形式,见图b。
图b
4.转换之后的菲利浦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
从政策角度说,要想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就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要使价格保持稳定,就必须忍受较高的失业率。
二者不可兼得。
5.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滞胀”局面。
即经济过程所呈现的并不是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替代”,而是高的通货膨胀率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
这就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导并非总能成立。
有没有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
1.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或称零通货膨胀经济成长,是人们的理想。
2.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势头持续不败与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的局面。
似乎进入了这样的境界:
做什么有利于成长的事情也不致刺激起通货膨胀。
于是,在世纪之交,不少人宣称,美国零通货膨胀时代的来临。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诠释是多视角的。
可是一进入本世纪,美国持续十年的经济增长中断,这说明,零通货膨胀成长依然是一个有限的过程。
4.就通货膨胀问题来说,半个世纪的发展一波三折:
先是通货膨胀与就业交互替代的过程;尔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低成长并存的滞胀;随之又有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成长的结合。
经济生活本身提示,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的相互关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第十八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策及其目标(p389)
何谓货币政策
1.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包括:
⑴政策目标;⑵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⑶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的目标:
单目标与多目标
1.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
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演变。
2.在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政策有追求多项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是明确突出一个目标:
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率)。
后者,称为单目标;前者,称为多目标。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
1.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
2.中国货币政策应有怎样目标的讨论:
⑴强调物价稳定是惟一目标。
但同时有另一种单目标:
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
⑵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
⑶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诸方面。
对目标不应作过分机械的论证
1.现代货币政策的实践说明,任何国家,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稳定币值——无论是否有明文的规定——都是货币政策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目标。
回溯历史,也无不如此。
2.不过,虽都强调稳定币值,但却实际有不同的方针:
⑴力求保持币值的稳定;
⑵维持低通货膨胀率;
⑶对高通货膨胀率无可奈何之下把增长与就业摆在首位,等等。
3.第三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并不罕见;虽然没有稳住货币,但通常都有反通货膨胀的纲领。
前两种情况是否都可纳入把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目标的范围之内。
稳定国内物价与稳定汇率的关系
“稳定币值”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
稳定对内的币值,也即稳定物价;
稳定对外的币值,也即稳定外汇汇率。
通货膨胀目标制
1.20世纪90年代,有几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先后采取了“通货膨胀目标制”。
2.政策的核心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当局则承担实现确定目标的责任。
3.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