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8231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廊坊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新初一分班考试语文测试卷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拼音汉字宫(共14分)

1.看拼音写词语,我能把字写得规范、漂亮。

(5分)

nuóyíchāyāngxiǎnjùnfěicuìsuànbàn

()()()()()

zhēngróngyuángùcánbàochōuyēqīnshí

()()()()()

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下面画“”并在后面()里改正。

(4分)

(1)张灯结采万象更新美不胜收()

(2)狂风暴雨惊心动魂喜气洋洋()

(3)专心至志全神贯注独出心裁()

(4)百炼成钢发奋图强锲而不舍()

3.用“√”在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恰当读音。

(3分)

似乎(sìshì)处(chǔchù)理潜(qiánqiǎn)水

店铺(pǔpù)投奔(bēnbèn)喷(pēnpèn)香

4.多音字组词。

(2分)

圈quān()juàn()尽jǐn()jìn()

二、词语百草园(共11分)

1.词语填空。

(4分)

()妙()肖()无()席人声()沸

()兵()政()空见惯()思广()

花团()()鱼()而入

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词语的序号。

(4分)

(1)这段婴儿时期的视频引起了我的(A.憧憬B.遐想)。

(2)文学社的编辑在逐字逐句地(A.审阅B.浏览)稿件。

(3)这些坏消息让我们心生(A.恐怕B.恐惧)。

(4)闪电照出了他(A.纷乱B.慌乱)的神色。

3.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

(3分)

深信不疑饶有兴趣轻松应对若无其事侃侃而谈手无足措

比赛马上开始了,小明仍然地和啦啦队的同学,从球赛到动画片,不一而足,同学们地听着。

大家对他能夺冠,因为他总是能在比赛中,从不会。

三、句子万花筒。

(共35分)

1.日积月累。

(8分)

(1)人闲,夜静。

(2)全不怕,要留在人间。

(3)黄四娘家,千朵万朵。

(4)曈曈日,总把。

(5)白日放歌,好还乡。

(6)少壮不努力,。

(7)《竹石》中描写山竹外在形象的诗句是。

(8)山间小雨过后,在松林、溪边流连,我也会吟唱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

2.请根据《弟子规》和《论语》内容填空。

(1)弟子规首孝弟次谨信

(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3)出必告反必而业无变

(4)或饮食或坐走夜眠迟

(5)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

(6)子曰:

“,可以为师矣。

(7)子曰:

“则罔,则殆。

(8)子曰: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必有近忧。

3.按要求写句子。

(14分)

(1)同学们拥抱老师。

(扩句)

(2)我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眼前恶劣的环境和孤独的境遇。

(缩句)

(3)父亲把有字的纸和书投到火炉里去。

(改为“被”字句)

(4)这个顶碗的男孩,不正是我们在挫折面前的榜样吗?

(改为陈述句)

(5)种树人说:

“如果我每天来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修改病句)

(6)科学课上,老师发放了酒精灯、烧杯、课本等实验器材。

(修改病句)

(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照样子,补充比喻句)

小学的时光如,。

4.我是公正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课文《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

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不懂装懂的态度。

()

(2)《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大师赵树理写的。

()

(3)《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灯光》都使用了倒叙的手法。

()

四、阅读游乐园(共15分)

1.课内精彩回放。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5分)

昨天晚上我挨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

老板()着我的头发,把我()到院子里,拿皮带()了一顿。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起那条青鱼,拿嘴直戳我的脸。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吃的呢,简直没有。

早晨吃一点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

(2)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表达的感情是。

(0.5分)

A.亲热B.轻视C.仇视D.喜爱

他这样称呼老板的小孩是因为。

(0.5分)

A.这个孩子不可爱

B.孩子的父母——老板夫妇对凡卡狠毒,他恨他们

(3)作者从、、、这四个方面写出了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

(2分)

2.课外挑战。

(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他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间时候就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还小,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的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

“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分)

分歧——()平坦——()

(3)读文中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2分)

这段话先通过描写、、,点明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特征;再通过最后一句点出这一切是“”的象征,突出了春天生气勃勃的特点。

(4)模仿画“”的句子写一写田野秋景(或田野夏景、田野冬景)。

(2分)

(5)从文中摘录与下列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

(1分)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6)发生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委屈儿子?

”(2分)

(7)你怎样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请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

(1分)

A.“我”背上的是“我”的母亲,妻子背上的是“我”的孩子。

瞻养老人,抚养孩子,是“我”和妻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在“我”和妻子眼里,他们就是整个世界。

()

B.儿子还小,很听“我”的话;母亲老了,也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在他们眼中是绝对的领导者,“我们”四个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

()

五、习作乐园(25分)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在老师的陪伴下度过的。

指导、要求、表扬、批评,话语尚在耳边;关注、期待、陪伴、引领,温暖还在心间。

在即将告别的日子,请你用一封信跟老师说说心里话吧,可以表达谢意,送上祝福,也可以诉说委屈、悔恨……要求涉及的学校和老师的姓名不要用真实名字,注意书信的格式,内容要真实,情感要真挚。

一、拼音汉字宫

1.挪移插秧险峻翡翠蒜瓣峥嵘缘故残暴抽噎侵蚀

2.

(1)采(彩)

(2)魂(魄)(3)至(致)(4)练(炼)

3.sì

解析似有两个读音,读sì时,表示像,类似,例如似乎;读shì时,一般只有在词语“似的”时。

chǔ

解析“处”有两个读音,读chǔ时,表示居住,例如穴居野处。

表示存在,置身,例如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也表示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如融洽相处。

表示决定,决断,例如处理。

表示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如处罚,处决。

读chù时,表示地方,如处所,长处。

也表示机关,如办事处,筹备处。

qián

解析“潜”只有一个读音,表示隐在水面下活动如潜水、潜泳;也表示隐藏的,秘密地,如潜藏、潜伏。

解析“铺”有两个读者,读pù时,表示商店或床,例如店铺、卧铺;读pū时,表示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如铺床,铺张。

bèn

解析“奔”有两个读音,读bèn时,表示直往、趋向,例如奔命、投奔;读bēn时,表示急走,跑,例如奔驰、奔放。

pèn

解析“喷”有两个读音,读pèn时,表示香气扑鼻,如喷香;读pēn时,表示散着射出,如喷出。

4.示例:

圈出羊圈

解析quān指环形的东西,例如圆圈、圈住;juàn养家畜的棚栏,如圈养、猪圈。

示例:

尽管尽力

解析jǐn指极,最,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如尽管,尽量;jìn指完毕,用尽,如尽头,竭尽全力。

二、词语百草园

1.惟惟座虚鼎精简司集益锦簇贯

2.

(1)B

解析“遐想”指漫无边际地想象。

“憧憬”是指向往,一般用来形容对未来的向往。

(2)A

解析“审阅”指审查阅读,题中说逐字逐句说明是仔细阅读,二不是简单浏览。

(3)B

解析“恐惧”是指害怕,用来形容一种情绪,“恐怕”常作动词。

(4)B

解析“纷乱”用来形容杂乱、混乱,如纷乱的脚步;“慌乱”用来形容慌张忙乱。

3.若无其事侃侃而谈饶有趣味深信不疑轻松应对手足无措

三、句子万花筒

1.

(1)桂花落春山空

(2)粉骨碎身清白(3)花满蹊压枝低(4)千门万户新桃换旧符(5)须纵酒青春作伴(6)老大徒伤悲(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8)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2.

(1)圣人训

(2)行勿懒(3)居有常(4)长者先(5)惜此时(6)温故而知新(7)学而不思思而不学(8)知之者(9)择其善者而从之(10)人无远虑

3.

(1)示例:

天真无邪的同学们热情地拥抱慈祥的老师。

(2)我开始考虑环境的境遇。

(3)有字的纸和书被父亲投到活路里去。

(4)这个顶碗的男孩是我们在挫折面前的榜样。

(5)种树人说,如果他每天来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6)去掉“、课本”(7)示例:

浮云,被清风吹散了积雪,被阳光融化了

4.

(1)×

解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2)×

解析《北京的春天》描绘的节日风俗,作者老舍。

(3)√

四、阅读游乐园

1.

(1)揪拖揍捞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的狠毒,以及凡卡痛苦的学徒生活

(2)CB(3)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

解析挨打:

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挨饿:

吃的“简直没有”菜、茶,“只有老板才大吃大喝”;挨冻:

他“睡在过道里”;睡不好觉“小崽子一哭”就“只好摇那个摇篮”。

2.

(1)散步

(2)一致或统一崎岖或坎坷(3)大块小块的新绿树上的嫩芽田里的冬水生命(4)示例:

这南方初秋的田野,一片一片的金黄整齐地排着,有的深,有的浅;树上的苹果也红了;手里的镰刀也刷刷地割着水稻。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丰收。

(5)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6)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意思对即可)(7)A

五、习作乐园

新初一分班分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ǎi)铁锹(qiāo)叱咤风云(chà)瞠目结舌(chēn)

  B.屏息(pǐng)稽首(qǐ)鳞次栉比(zhì)相形见绌(chù)

  C.荣膺(yīng)慰藉(jiè)戛然而止(jiá)丢三落四(là)

  D.炽痛(zhì)黄晕(yùn)吹毛求疵(cī)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紧俏金壁辉煌不可名状B.请贴痛心疾首眼花撩乱

C.驽钝未雨绸缪新陈带谢D.份额芳草萋萋奄奄一息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第21届运动会即将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全效师生服务。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

  C.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D.日历一页页撕去,就像落叶的秋天,但留下的风景却依然美丽。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玉器厂展品室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

  

④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

    

A.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B.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C.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D.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6.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④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

 

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     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 

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     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 

7.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庐山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奋斗在“抗非典”的第一线。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9.对《史记》不同体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B.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C.本纪、世家、表、书、列传     D.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10.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

二、古诗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1.请君试问东流水,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花三月下扬州。

13.桃红复含宿雨,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15.在《夜宿山寺》(李白)或者《独坐敬亭山》(王维)中任选一首,并完整的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1)、文言小故事阅读(4分)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

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

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16.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成语,并结合材料解释该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文阅读(10分)

读书佐酒

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

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

“惜乎,击之不中!

”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

“君臣相遇,其难如此!

”复举一大白。

公闻之,大笑曰:

“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

1.苏子美:

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2.外舅:

岳父。

3.率(lǜ):

标准。

4.子弟:

家中的晚辈。

5.觇(chān):

偷看。

6.副车:

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7.遽(ju):

突然。

8.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

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

上,指刘邦。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每空1分,共4分)

A.好饮酒好___________B.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闻___________

C.遽抚掌曰抚___________D.此天以授陛下授___________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题3分,共4分)

A.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君臣相遇,其难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18分)

蹬布刘心武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

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

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

妈妈说:

“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

”爸爸说:

“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

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

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

妈妈问响莲:

“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

”响莲说老师还没教。

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

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

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

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

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

“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

她也有难处。

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

”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

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

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

“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

”妈妈大声回应:

“你老老实实坐上去!

”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

“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1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350块给你。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

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

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

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

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