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4163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docx

银行分行调研纪要

ⅩⅩ银行分行调研纪要

一、分行总体情况座谈

总行调研组、分行个人业务人员

汤总:

金行长关注全行的信贷资产,尤其是个人资产潜在的风险。

调研的目的是找准个贷业务的风险点,找到总行政策制度的漏洞,了解流程各环节的控制方式、权限管理并加以健全和标准化以满足控制与效率的平衡,改造管理模式的途径(个贷管理中心)。

我行个贷资产总体质量较高,但从局部来看存在风险隐患,尤其是宏观形势偏紧,其他信贷政策较紧而个贷政策相对宽松也使其中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如以个人业务方式对操作公司业务甚至进行不良贷款的重组,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

营销与风控职能没有完全分开,形成违规操作的不良驱动力。

员工的道德风险,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如何通过制度来控制与引导

Ø以检查的方法一是寻找风险点,总结如何发现防范风险;二是看看制度执行是否规范,制度规定是否合理;

Ø以座谈的方式请前线的同事出谋划策,提供信息,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Ø以支行调研方式对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各种管理方式的优劣

王行长:

ⅩⅩ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Ø个人业务机构、人员问题,也包括全行的机构人员问题

Ø风险控制问题

Ø业务发展问题

Ø营销考核、业绩评价等问题

公司贷款审批不通过就走个贷的路,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危险的文化。

蒋崇强:

1、基本情况(见汇报材料)

汤总建议:

是否可以将核算在消费贷款项下的经营性贷款清分出来

2、再就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项下汽车贷款情况说明

目前查证虚假贷款130万元

虚增贷款原因:

我行对贷款下限的规定、填交保证金、用于汽车租赁(户主是单位,借款人是个人,且并非用车人)

操作方式与合作协议不一致

风险管理部:

管理不多,只是涉及分行授权授信、经销商开发商额度核定(贷审会)

资产保全部:

支行上报已逾期或有逾期可能(如借款人已被刑事拘留)的贷款到分行处理

目前只进行公司贷款的保全工作.个人贷款从2002年开始的不良贷款都没有消化过,所以积累了一些问题

二、分行营业部(市场一部、市场三部)

检查内容:

Ø开发商、经销商项目资料:

Ø个案:

消费、经营、无指定楼盘、逾期一月以上、部分房贷及车贷

Ø假按揭嫌疑:

从会计部门提取一次性公司帐户批量化入个人卡内的贷款清单

管理人员及信贷员访谈:

Ø人员素质不高,前期调查不力,形成风险隐患

Ø三级审批的管理,尤其是审查时流于形式的,只是对资料的审查,难以发现问题。

应该有专门的审贷人员,参与调查。

客户经理在业绩考核压力下单打独斗,对风险控制不利

Ø贷后检查薄弱,催收只是以电话为主。

应该有专职的贷后检查岗位

Ø消费贷款、无指定用途贷款都是为关系户贷款

发现的问题:

对风险的理解与防范、对客户的选择、对操作流程的控制

Ø公司批量代发代扣还款(假按揭嫌疑)

利恒旺几乎全不采取上述方式

星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星都花园,12名公司员工办理按揭贷款,由公司统一还款,公司解释为因网点少还款不变由公司代收代付。

嫌疑

Ø开发商的选择:

利恒旺、奎星楼等的对公贷款都已逾期,开发商融资困难,将是进行假按揭的主要原因

关于无指定楼盘的房产按揭贷款

Ø不经过项目审批程序,以散盘方式发放楼盘按揭贷款(南方花园、星辰花园)

Ø期房按揭贷款,在取得个人产权证后未见有他项权力标志的产证或其复印件----抵押手续的落实不及时

Ø对逾期贷款的保全工作都没有做

Ø员工的房产按揭贷款以自然人保证方式

Ø对所购房产的价值认定不完善,一手房无开发商资质及预售证等资料,二手房无评估材料

Ø贷款直接放入借款人个人账户

Ø利率使用未按规定

Ø住房预售合同上无房管部门登记编号,利恒旺、奎星楼、部分无指定楼盘按揭贷款有假按揭嫌疑

Ø审批日在合同日之后,流程上存在缺陷,审批流于形式

Ø对关系人贷款存在注重人情,轻视制度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现象

 

三、汤总谈话

风险、资财部总经理谈个贷风险点

Ø在控制环节上,个金业务授权是不经贷审会的

Ø贷审会上不通过的贷款,支行会死缠硬打,通过各种方式使其通过

Ø支行间的差异很大,且有权利失控的情况(如沙坪坝支行)

Ø所有的风险控制环节都有缺口,风险是失控的,“调查不细,审查不严,审批漏洞,检查流于形式”

沙坪坝假按揭、假车贷、假的消费贷款用于公司融资

三、高新支行

关于ⅩⅩ昭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丰华园按揭贷款

利率用到5。

58%;回购协议责任认定(回购协议第二条);商铺7成5年

*商铺按揭客户座谈,并发展对公存款,情况介绍:

关于非指定楼盘按揭贷款4笔

大部分贷款放入个人账户

数量较少,主要是本行员工

逾期贷款2笔

均为住房贷款,其中一笔缺购房合同和抵押合同

有关问题:

Ø住房按揭贷款(尤其是非指定楼盘的住房按揭贷款)放款至借款人个人账户

Ø利率使用:

5年以上住房4.77%;住房贷款5.58%;商铺贷款5.58%获5.04%

Ø商铺按揭七成五年

Ø2002年前未办理房产保险

Ø自己审查自己的贷款(支坤)

Ø档案保管不全现象

分行情况介绍及问题建议:

经营性贷款选择:

Ø经营情况较好,领导经营者的素质较高的企业,对其经营者发放经营性贷款

Ø认真审查企业经营情况及现金流量状况,保证还款来源

Ø抵押物落实、真实评估或控制在较低范围内,评估机构必须由我行指定的评估机构评估,登记落实

Ø通过经营性贷款的发放,拓展客户及相关企业、人员的业务

Ø客户选择上,选择婚姻生活比较稳定,爱人是医生、公务员、教授等稳定职业的人员,对贷款的安全也是一种保证

Ø扶植客户发展,将好的经营性贷款客户培养成公金客户

Ø个金业务带动公金业务,如存款、代发工资较好

ⅩⅩ的经济环境对业务发展的影响

Ø市场机会比较多,但因为沙坪坝案件对整个分行业务的影响很大

对个金业务的理解与建议

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面对大客户很难掌握主动,面对中小客户则有一定主动权

Ø客户经理觉得个人业务相对公斤业务而言更繁琐、管理成本更大,所以不愿过多涉足

Ø个金产品对业务的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Ø

汤总:

Ø强调个金业务的真实性

四、关于再就业公司汽车贷款业务情况

公司资质问题:

营业执照上不含小轿车销售,但贷款有小轿车销售按揭贷款

公司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较差,提供的报表不完整也未经审计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由经销商代为进行,调查人非客户经理而是返聘人员

贷时审查不落实,银行不与客户见面,只凭公司提供的复印件办理,造成借款人、金额、购车金额等出现虚假。

贷后管理薄弱,还款方式由公司统一收取代换,无法确定贷款额与实际还款是否一致,也给公司挪用客户还款额提供了机会

支行检查,虚增137笔

审计部门对五级分类的意见是余额全部调入可疑类

汤总对于结论的意见

Ø对公司的授信业务从我行审批过程来看,程序是合规的,合同是没有明显瑕疵的

Ø从信贷关系看是放给个人的,从现金流看是放给公司的

Ø从操作来看,银行与借款人没有见面,银行没有看到真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再就业公司替代银行功能,银行操作严重违规,公司是违法

Ø由于操作和问题的流程环节的缺失,造成严重的虚假贷款

Ø最重要的事情是落实银行与个人的借贷关系

 

五、总行调研组调研后讨论

汤总:

1、政策方面:

总行制定把握、分行贯彻执行方面的风险点

Ø汽车贷款方面,总行对个人用于消费、用于营运、机械设备等有不同的政策要求,分行是否在政策时间内按照此要求执行

Ø消费信贷与经营性贷款混用科目的情况可以提,但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其后有公司业务背景。

对集中借款与还款都有看似合理的解释,且很难有证据。

用个人贷款作为对公贷款不良资产重组的工具

对公贷款被否定后利用个人经营性贷款化整为零操作,应该重点提出。

不能拿个人贷款“做垫背”。

Ø抵押不足或抵押不合法(部分土地使用权抵押)

Ø用公司为个人担保,有法律缺陷。

(担保法)

Ø把个人信贷的分散风险集中化,如再就业汽车贷款的操作模式

Ø在客户选择上与总行政策相背离(汽车)

2、经营方面:

现行制度下,每个分行每个支行都是经营体,风险与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与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

Ø风险意识薄弱,营销到手后不愿放弃,不顾制度规定,“拉到篮里就是菜”。

只对业务结果做一个主观的笼统地判断而对业务的过程不加重视。

Ø风险控制作用被削弱,在把业务做大的压力与冲动下,心存侥幸

Ø对主导产品的选择、市场的选择上存在问题

3、管理方面

如检查监督、组织落实等工作的落实

Ø支行利用审批权限下放的便利,对贷审会否决的贷款化整为零进行

Ø如何让各个环节的人员都既有营销动力又有风险意识

Ø个人贷款的日常管理、制度检查工作的部门不落实,是应该及时发现解决的问题被积累起来,应该及时纠正的问题没有在初期萌芽状态时被纠正,导致理解和观念的歪曲。

Ø组织机构的缺失。

无专门的个人金融部,由客户金融部的信息中心监管。

个人信贷人员被抽调到其它岗位,分行只留一名业务人员进行个贷日常工作,很多工作处在悬空状态

Ø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的保全工作无人关心,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

个人业务的保全工作不能“因小而不为之”,积少成多会给处理增加技术、决策的难度。

Ø对审批意见不尊重不执行

Ø制度的约束失控,给管理者造成很大的权力空间,一旦利用不当,则造成风险,也害了我们的干部员工

Ø制度的管理方面,分行及支行都在制定自己的制度,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流程,而这些制度和流程都是有悖总行管理要求的。

这些制度就突破了防线,则风险必定被扩大

Ø人员上岗要求

4、操作运行方面

Ø信贷氛围扭曲了操作程序(几经争取后,原被贷审会否决的贷款回收到领导或外在的影响,最后通过。

造成贷审会的权威受到影响,形成不以事实说话,而凭借人情关系决定的风气)

Ø逆向操作问题

Ø网上审批的流程和控制。

总行尚未全面启动,分行对此有专门规定,但执行层面上发生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沙坪坝支行,操作员号虽由支行分配,密码由本人管理,但四道操作及密码却全部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制度密码均形同虚设。

客户经理全程办理(主导)信贷业务,增加了风险形成的可能

Ø在放款环节上缺乏控制和事后核查。

管理者如果对已放出的贷款缺乏监控意识的话,风险则更为突出。

Ø客户经理、业务人员对本岗位的职责要求没有明确认识

另外,再就业进一步调查结果的跟踪,不良贷款的确认及是非判断才有依据

彭:

ⅩⅩ分行的业务中不排除违法犯罪案件的可能

ⅩⅩ分行的逆向操作、不良信贷氛围的形成是源于行长室对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支持

沙:

对项目、楼盘、经销商的审查决定了个贷的批量业务,决定了系统风险的大小

一定要切断个贷与公金的联系平台。

首先要从组织架构上保证;其次,从业务上公金营销人员要主动回避和向上申报,以此规避道德风险。

曹:

Ø分行对支行的管理缺乏独立性,支行的自主权过大,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作了总行分行制度都不允许的事情。

一个支行的信贷文化和风险意识受支行管理者的影响很大,而逆向操作,内部营销以及所谓“个金业务带动公金业务”等现象凸现。

Ø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对客户经理的利益诱惑过大,加上银行风险的滞后效应,使管理者和营销人员都会忽略奉献而只重营销。

Ø考核标准单调,没有针对业务和人员的特色来考核,以至于部分员工勉为其难做起能力范围之外的业务,尤其是存款能手做贷款业务,风险控制不力,造成资产损失。

Ø对人员的培训不够。

从最基本的风险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都没有到位。

Ø管理体系没有理顺

Ø从总行来说,是宏观环境,应从政策、规范等方面来把握风险;从分支行来说,是微观环境,应重视操作风险的控制

范:

Ø信贷员应该做的工作缺失,委托给第三方来做。

调查审批形同虚设

Ø对于项目、经销商、开发商的资质总行应有规定和指导

Ø对于超越制度规定的市场准入、流程创新等事项应按章上报

Ø感觉为了数字作业务,而背离了目标市场、优质客户、主打业务选择的总体原则

王:

Ø对合作企业和项目选择应有具体的指导意见

Ø培训

Ø操作细节上:

住房贷款贷前签约、放款签约上、抵押登记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