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134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docx

第三章语文课程内容

第三章语文课程内容

前面我们讲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明白了语文教学的1个根本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性质的2方面融合,坚持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语文课程有4个具体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按照“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进行表述;

2.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表述。

均可。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选自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胚、绞、汁”等7个生字,会写“胚、臀”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明白作者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欲望及对童年、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概述

一、与语文课程内容相关的几个概念

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语文课程承担的教学任务,它从宏观层面观瞻语文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载体。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基本能力,语文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应该是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应该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教材相当于一个资源库,包含着丰富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是隐性、无序且综合地存在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中,需要教学者去寻找、辨识、删选。

语文“教学内容”是指语文教师走进课堂需要确立的具体而细化的内容,即从微观层面观瞻每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应“教些什么”“怎么教”,学生该“学些什么”“怎么学”等。

由此可见,这三项“内容”既有差异又有联系,语文“课程内容”附着于“教材内容”中,又必须依靠“教学内容”得以实施;“教材内容”是连接“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纽带;“教学内容”是整个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最终结点,只有教学者将隐含于教材中的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资源准确地挖掘出来,并有效地组织教和学,即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落实,课程目标才能有效达成。

否则,课程内容再明确,教材内容再丰富,语文教学依然会盲目低效。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即如何基于“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重构“教学内容”,应该是我们必须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是关乎语文教学效益的重要问题。

二、教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成

参见教材P.67-69

(一)让语文课姓“语”

案例一:

《阿里山纪行》(大体教学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标画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2)分节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学文悟理

(1)从题目入手,阿里山“美丽”在哪?

引读课文,画画阿里山的山和水,再读读背背,感受大自然的美。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阿里山”的特点。

(3)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在阿里山游览会有如诗如画的感觉?

3.熟读课文,拓展延伸

(1)摘抄比喻句,选择其中的两个仿说句子。

(2)学完此文后,你一定对阿里山有新的认识,当一次小导游,向他人介绍阿里山。

(3)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阿里山的资料,进行交流。

语文课为什么称之为“语文”而不是“政治”或是其他。

是因为语文课姓“语”,语文课程的实质应是有“语文味儿”,也就是说“语文行走在语文的路上”,它是在进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来学习语言的,从而达到语文课的目的:

即养成良好的言语表达习惯与独立的表达风格。

而至于领悟其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价值情操等,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是生成性的,是不期而遇的,当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的几率会高很多。

因为这些都受到阅读者、阅读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影响。

而我们语文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要能多一些语文本位的东西,少一些“和语文相关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课多一些“语文味儿”。

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有“听说的内容”,也有“读写的内容”,那么这节课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在这个过程中多大程度上得到培养了呢?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重在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去感受阿里山的美,在优美词句的描述中去诵读、去想象,去学习一定的表达方法,在一定的联想、比较、诵读中去感受。

后面又布置了“搜集阿里山的资料进行交流”看来像是“基于语文的”,而实质上活动设计的主旨,它的目标指向不在于“语文学习”本身,而在了解社会等一些人文主题,其主要目的却在语文之外的地理等综合知识。

这种游离于语文本位之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本体的迷失,其结果只能是离“语文”越来越远。

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师常犯的“通病”,诊治的办法恐怕还是要回归语文教材,智慧地选择文本的价值。

我们再来看于漪老师《春》的教案设计:

先由朱自清的《春》和有关春的古诗引入,接着提问题一: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

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问题二: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

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问题三:

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

没有一个例外。

问题四:

朗读第2节。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

怎样描绘的?

朗润:

明朗,润泽。

“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

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问题五:

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

从哪些方面写的?

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问题六:

第4节写什么呢?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再写什么?

一派怎样的景象?

问题七: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

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

“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

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于漪老师《春》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内容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将这篇优美的散文重点放在“感”字上。

设计理念很简单,但却很好地利用了这篇文章的特点,使学生欣赏到了散文的美。

(二)让语文课回归“原生态”

语文老师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原生态”。

我们课堂的选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改变的要素,进入语文教学的文章,有很多不只是为了语文教学体现它的工具性需要而编写的,有许多是凝结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通过它渗透到我们学生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由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

要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

有老师可能会说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原生态,那不是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或是政治课了吗?

其实,历史、地理、政治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所包含的内容。

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是蕴涵于语言文字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下面是两位不同的老师上《端午日》时的教学流程,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如何使语文回归“原生态”。

案例二:

《端午日》

1.导入: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节日?

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

2.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你能说说茶侗人在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

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什么?

3.细读探究。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赛龙舟的片段?

(因为它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详细描写赛龙舟的片段表现这种团结精神的呢?

书上作批注。

全班交流。

4.拓展延伸。

举一例说说我们班在活动中是如何通过团结精神取得胜利的。

5.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

案例三:

《端午日》

1.导入:

介绍韩国注册端午节的事引出端午日。

2.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用三字的形式归纳茶侗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例:

画王字。

这些习俗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3.研读重点语段。

找出赛龙舟片段中所使用的动词并进行赏析。

仿照作者的手法使用动词进行一段场面描写。

为什么人们获胜了之后并不在意所获得奖品是什么?

(结合文章内容并用相关的语句回答)

如果你是茶侗人,你会喜欢端午节吗?

为什么?

4.拓展延伸。

基于韩国人注册端午节的事,谈谈我们怎么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

以上两个《端午日》的教案。

案例二重点关注的是文章所体现的民俗性,所有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团结精神的重要性,这就变成了一节纯粹的政治思想教育课;而案例三既关注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并且在着眼语言文字的同时关注文章本身的原生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文字背后所渗透的茶侗人对端午的热情及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让语文课“情有独钟”

一位新教师的困惑:

“我想选《十三岁的际遇》开课,可是好像要讲的内容太多了,一节课怎么都讲不完。

我该怎么上呢?

”其实,有很多老师在开始工作阶段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一篇文章好像要讲的内容很多,不知道讲什么好,还是全部都讲面面俱到。

一节语文课不一定能做到把这篇文章的所有重难点都讲到,而是要“情有独钟”,也就是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抓住它最典型最有学习价值的地方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基点,选取难点,抓出重点。

一般来说,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教学重点。

当然,有些重点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有些重点却不是教学重点。

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就得很好地处理教学重点、难点与基点。

其实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受着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体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等等。

但是正像某些专家所说的“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将失去意义”,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适当的取舍选择已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所必须做到的。

下面一则案例说明了语文教师如何确定课堂教学内容。

清兵卫和葫芦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

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

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

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

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

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

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

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

“这葫芦真好!

”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

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

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

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

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

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

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看过了。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

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

”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

”客人说。

  “这样的好呀。

”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就谈到了葫芦。

  “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出色的呢。

”清兵卫的父亲说了。

  “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

  “又大又长。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

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

”他插嘴说。

  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

  “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

  清兵卫沉默了。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

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

”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

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

”老婆婆回答。

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

”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

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

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

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

“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

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

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

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

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

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

他的父亲还说:

“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

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

  “五块钱可不卖。

”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

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

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从《清兵卫与葫芦》的教学看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浙江杭州第二中学陈欢

语文学习2010.09P.28

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以下简称《清》)情节跌宕,人物形象生动,主旨深刻且语言简练自然,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如何就教学内容作出选择?

考虑再三后,我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小说技巧和读者情感。

从教学效果看,选择这两个角度是正确的。

一、文本在课程及教材中的地位是决定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文本、教材、课程标准是一个统一的三级体系,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也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学习内容;教材又由一个个独立的文本构成,每个文本都有各自的作用,漠视其特定地位等于轻视教材本身编排的科学性。

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清》是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篇目,它承担着课程标准中小说教学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深入领会作品内涵,品味作品语言魅力;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等具体目标。

从教材角度看,《外国小说欣赏》从小说的基本元素(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出发,设置了八个单元,《清》位于第五单元“情节”中。

依据教材中的知识短文,该单元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

情节的生发,情节与细节,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特点,《清》的教学内容之一显然应该是“情节鉴赏”,这是从教材的“情节”话题出发,结合课程标准中“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可确定的教学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标准中对选修系列小说教学的要求是针对整本教材而言的,具体到每篇小说,并不需要承担所有目标。

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懂得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取舍,否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把握教学重点,从而出现什么都讲等于什么都没讲的教学低效现象。

二、文本自身的个性决定了其教学价值所在

《清》作为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作者简练、自然的语言风格和对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更显示了这位小说巨匠在驾驭情节上的高超技巧,这也是教材将它置于“情节”单元的原因,所以,情节鉴赏是它的教学价值所在,是不可舍弃的教学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清》又是一篇思想意义深刻、能拨动读者心弦的作品,1913年发表于《读卖新闻》,曾引起巨大反响,今天的9O后学生也依然喜爱这篇小说。

如果在教学中追寻近一个世纪以来读者喜爱这篇小说的原因.就会发现它是和小说跨越岁月的深刻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深入领会作品内涵”成为我选择的第二个教学内容。

一个教材中的文本可“教”的东西的确很多,就《清》而言,它自然简练的语言、它对人物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的刻画都值得一“教”,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个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只有抓住文本的个性来进行教学,才会鲜明生动,事半功倍。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需要是决定教学内容的前提

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及学习需要是不一样的。

经过必修阶段小说学习后的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思想的能力,他们的学习需要已经从理解和初步欣赏层次提高到深入领会和鉴赏评价层次,能用基本的鉴赏语言品评一篇小说。

能用书面语言有条理地表达他们的阅读感受和价值判断是他们迫切需要具备的语文能力。

因此,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特点来处理教材,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突出的情节技巧是《清》的特点之一,学生虽然爱读这篇小说,但以往的学习基础并不能使他们对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匠心形成清楚的认识,因此,引导学生走入对小说情节的鉴赏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的旨在发展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内容。

小说演绎的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清兵卫爱好葫芦一清兵卫买到一个好葫芦一清兵卫上课玩葫芦一教员没收葫芦并家访一父亲揍清兵卫砸葫芦一清兵卫改变爱好。

这个故事普通到我们可以确信它每一分钟都在世界各处上演,但小说家的本领在于他能通过精心构思,使一个司空见惯的事件变成一个生动引人的故事。

在《清》的情节主干上,作者又让它生发出许多或大或小的枝桠,于是,小说的情节脉络就演变成如下格局:

清兵卫爱好葫芦(清兵卫与父亲眼光不同①)→清兵卫买到一个好葫芦→清兵卫上课玩葫芦→(清兵卫与教员爱好不同②)→教员没收葫芦并家访→父亲揍清兵卫砸葫芦(古董店收购并高价卖出葫芦)→清兵卫有了新爱好(父亲新的不满)→

显然,和原先的故事相比,它多出了很多小情节,有这些情节后小说会有怎样的不同?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就可以使他们看到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枝叶是如何使小说之树变得摇曳生姿的,从而提升对小说情节的鉴赏能力。

以①②两处情节为例。

小说从第二段开始叙述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但并未紧承他看葫芦的情节写买到一个好葫芦,而是宕开去写了父亲对葫芦的不同眼光。

当清兵卫上修身课玩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后,小说也没有马上叙述没收、家访的后果。

而是又宕开一笔,写了教员的爱好。

这两处宕开,使小说情节的推进仿佛被按了暂停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假如舍弃这看上去和故事主线关系疏远的两笔,对小说会有怎样的影响?

这是教学中我启发学生鉴赏情节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过教师的提示和学生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学生基本可以说出这两处情节在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塑造人物形象。

教员爱好武士道,演歌颂武士道戏的名角来的时候。

“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

对于爱好葫芦,则非常不屑,“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

父亲看重那种又大又长的葫芦,对清兵卫的眼光很不以为然,“圆睁着眼呵叱”通过这两个情节。

教员自命不凡的形象、父亲自以为是的形象就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双方的分歧为教员的告状和父亲的怒火埋下了伏笔(或者说作了铺垫),使得情节的发展变得顺理成章。

三是深化小说主题。

增加这两处情节后,清兵卫葫芦被毁的原因由原先简单的上课做小动作,扩大到他和父亲的审美眼光不同及和教员的爱好不同,这使得矛盾冲突的原因变得更为复杂,对作品的批判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原先作品谴责的是大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那么现在批判的锋芒则直指大人以个人意志、强势身份压制孩子的爱好、个性,作品的思想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当学生已经认识到这看似游离的两处情节对小说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时,推出“摇摆”这一小说技巧就变得水到渠成。

打个比方,这就像去某个目的地旅行的游人,在旅程中因为路边的美景而不时作短暂逗留,虽耽搁了一点时间,却可以丰富旅行的经历。

小说中的“摇摆”也一样,它客观上延缓了结局的到来,但这种延缓不是拖延,而是在过程中起到了独到的作用。

《清》中的“摇摆”不仅为矛盾的爆发作了铺垫蓄势,也塑造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

通过对教学内容集中、妥善的安排,学生对“摇摆”这种情节运行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其作用也有了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超越了他们以往关于“情节”的学习基础,使他们在“曲折生动”这一笼统认识上进一步提高了鉴赏能力。

四、学生的审美取向决定教学内容的“热点”

学生喜欢却说不清楚原因的内容是较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因为那是学生的兴趣点、发展点,也是可能出现课堂高潮的环节。

这种喜欢可能指向文采、情节,也可能指向想象力、情感等等,当他们在教师引领下将这种懵懂的喜欢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