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554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

第八单元

本单元围绕“爱”的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

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一组综合性学习内容:

口语交际、习怍以及语文园地,力求从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巩固单元学习,同时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并能够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丰富与积淀。

24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皆”等5个生字,学会“司、庭、登”等7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感悟司马光优秀的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搜集司马光的资料、文言文简单小常识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司马光的人物像,引导学生简单交流对司马光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同时板书课题:

司马光,学生书空课题,同时注意读准生字“司”。

2.质疑引入:

孩子们,看到司马光,你们的脑海中一下子就想到了关于他的什么故事?

(司马光砸缸)教师适时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故事。

不过,今天这则故事的表现形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所有课文都不一样,是“文言文”。

(教师简单补充介绍“文言文”:

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是相对白话文而言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人法,借助对人物的感知自然引出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回忆激发了对“文言文”这一文体为故事体裁的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培养语感

1.教师范读课文,课件适时出示课文并标注出朗读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几/得活)。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注意读出句子间的短暂朗读停顿。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读准“跌”读“die”,“庭、登”两个字为后鼻音,要注意发音到位。

(2)小组开小火车巩固朗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火车开得最顺畅。

(3)课件出示课文,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他们读准“没”的音“mò”,同时再次指导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韵味,学生注意聆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4)引导学生再次尝试准确朗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范读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比较、练习,初步感悟了文言文的朗读特点,有效实现了对语感的培养。

三、理解课文,感知人物

1.质疑引入:

孩子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

(1)学生自读圈画,与同学、老师汇报(在一个庭院里,有一群孩子)。

课件适时出示句子“群儿戏于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庭”

的意思,同时抓住“群儿”体会玩耍的孩子不少,同时质疑:

这群孩子在庭院里千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理解“戏”(游

戏)、“于”(在)的意思。

(2)指名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同时想象他们此时的心情(很高兴)。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注意读出孩子们开心的感觉。

2.过渡:

可正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1)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指名朗读,教师再次进行范读指导。

学生齐读。

(2)质疑探究:

院子里有个什么物件?

(瓮)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对“瓮”的认识,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明确“瓮”这一物件。

(3)再读句子,看看发生了什么意外?

(一个孩子掉进了缸里)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理解“登”(爬上)、“跌”(掉进)、“没”(淹没),同时引导他们借助对词义的感知将句子的意思串连起来说一说,教师适时归纳(一个孩子爬到缸上,脚踩空了掉进缸里被水淹没了)。

师:

孩子们,此时的情况怎样?

生:

非常危险。

师:

你是从哪里看出危险的?

生:

我从插图上看到那缸非常大,简直比人都要高。

生:

我还从“没”这个字想象到,缸里的水很深,把那个孩子都淹没了。

师:

如果你就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

生:

我会大声呼救,并且十分害怕。

生:

我会想,这下我肯定玩完了,他们肯定没有办法救我了。

师:

如果你是其中的小伙伴,看到这样的情况又会怎样?

生:

我肯定会被吓懵了,不知如何是好。

生:

我会吓得撒腿就跑,然后赶紧去喊大人。

师:

真是生死攸关的危惫时刻啊!

让我们读一读这句话,注意读出危急的感觉。

学生齐读句子。

3.质疑思考:

故事中的孩子们又是如何表现的?

(大部分孩子都被吓跑了)课件出示句子“众皆弃去”,引导学生理解“众”(别的孩子)、“弃去”(跑掉了),教师板书(众:

弃、去),同时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教师归纳(别的孩子都跑掉了)。

4.课件补充出示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引导学生根据对句子的理解说说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搬起石头把缸砸破了)。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从句子中找出描写司马光动作的词语,课件聚焦“持、击、破”,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持:

拿、搬;击:

砸;破:

砸破),并想象画面,同时用肢体动作展示砸缸的过程。

师生共同理解句意(司马光搬起石头把缸砸破了)。

教师板书(光:

持、击、破)。

5.师生交流对故事结果的感知(水流出来了,小伙伴得救了)。

课件出示句子“水迸,儿得活”,引导学生理解“迸”(涌出)、‘‘得活”(得救)的意思并板书(儿:

得活)。

6.课件完整出示第二句话,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看到其他孩子都被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跑,而且他机智地救出了落A缸中的小伙伴,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司马光真了不起、司马光太聪明了……)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注意读出对司马光的赞叹之情。

7.思考探究:

再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司马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根据掌生的回答归纳板书(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情况的危急、孩子们的害怕以及司马光的冷静沉着。

同时尝试进行背诵练习,指名进行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质疑探究法,教师巧设过渡语引导学生层层研读,让学生不断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为准确感知人物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

四、延伸拓展,巩固书写

1.学生齐背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中的故事,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说出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等,将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具体。

3.巩固生字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提

醒注意“司”里面部分的横画及“口”不能完全被包住;“庭”里面的“廷”书写笔顺是先右后左,最后一笔撩画要舒展;“登”上展下收,撇、捺要写得舒展,下面“豆”的最后一笔横画则要写得略长;“众”上面的“人”要写得略舒展;“弃”上紧下松,中间的横画要写得较长。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同时注意强调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规范指导法,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了故事的内容,同时也在范写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对生字的识写认知。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司马光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正是因为他小时候就具备了如此了不起的品质,长大后才能够编纂出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希望大家在课下能够找一找他的其他故事读一读,相信大家会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众:

弃、去

24司马光光:

持、击、破(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儿:

得活

 

25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默、落、姿”等13个生字,学会“掌、班、默”等11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落、调”,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以及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懂得人与人之间

都需要关爱、鼓励、尊重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掌声的深刻内涵,懂得主动关心、鼓励别人,给予别人掌声也是一种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掌声响起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默、落、姿”等13个生字,学会“掌、班、默”等11个生字,认识Z个多音字“落、调”,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英子掌声前后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生字“掌”是第三声,同时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掌声的经历,并简要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2.课件出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

同学们,这是老师从一个叫英子的女孩信中摘录的一段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

我体会到了蓖子忘不了那掌声。

师:

再看看句子,想一想英子为什么会忘不了那掌声呢?

生:

因为那掌声给了英子鼓励,让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生:

我觉得可能是掌声让英子找到了快乐,更找到了自信。

师:

孩子们,你们的理解不无道理。

但是,这个叫英子的女孩为什么会在信中写这样一段话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再读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采取课题导入法,让学生由课题中的“掌声”进行话题交流,同时通过朗读理解英子信中的话,更好地激发了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朗读互查,注意适时进行提醒、纠正。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词语,指名朗读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朗读评价,教师适时指导读准“况、掌、晃、勇”四个字是后鼻音,同时注意“落、调”两个字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lào”“diào”。

学生齐读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然后跟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深入组间了解交流学习

情况,适时引导他们注意借助生字的结构特点进行识记。

其中,“落、姿、烈、忧、腿、述”等生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方式来识记,“况、

调”等生字又可以借助汉字添加偏旁的方式进行识记。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朗读指导,注意提醒读准两个相近读音的词语“犹豫”和“忧郁”。

重点范读指导课文第3自然段。

3.引导掌生认真默读课文(不出声地朗读),看看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故事?

试着用简洁的话叙述故事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予以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因为掌声而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英子的故事主要所在段落(第2、3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朗读,让他们初步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与此同时,教师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及时予以规范指导,让学生更好地夯实了朗读认知。

三、对比研读,体会情感变化

1.过渡引入:

故事中的英子刚开始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

认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英子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学生自主朗读并说说自己对英子的认识,教师归纳板书:

自卑。

(2)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都写出了英子的自卑?

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聚焦“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早早地就来到、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等词句,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英子孤独、自卑,不愿意跟同学交往的心理。

(3)指名说说英子自卑的原因,教师适时补充介绍“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