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298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ppt

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特点。

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分封制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度集中。

郡县制郡县制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动,不得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朝代朝代统县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县级政区秦秦郡(郡(48)县(县(1000多)多)汉汉郡(郡(100多)多)县(县(1500多)多)根据周振鹤根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整编州(州(1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监察区域监察区域汉书汉书百官公卿表百官公卿表曰:

曰: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东汉刺史制度所以异于西汉者:

东汉刺史制度所以异于西汉者:

六、民刑六、民刑诸政,无不综揽。

七、州境军事,负责指挥。

诸政,无不综揽。

七、州境军事,负责指挥。

”严耕望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朝代朝代高层政区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县级政区秦秦郡郡(48)县县汉汉州州(13)郡郡(100多)多)县县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州州郡郡县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隋隋州州(260多)多)县县唐唐道道(15)州州(350多)多)县县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道道(方镇)(方镇)州州县县根据周振鹤根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整编“东汉刺史制度所以异于西汉者:

东汉刺史制度所以异于西汉者:

六、民刑六、民刑诸政,无不综揽。

七、州境军事,负责指挥。

诸政,无不综揽。

七、州境军事,负责指挥。

”严耕望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央中央路路安抚使司安抚使司(帅司)(帅司)转运使司转运使司(漕司)(漕司)提点刑狱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宪司)提举常平司提举常平司(仓司)(仓司)宋代高层地方行政组织示意图朝代朝代高层政区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县级政区秦秦郡郡县县汉汉州州郡郡县县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州州郡郡县县隋隋州州县县唐唐道(方镇)道(方镇)州州县县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道(方镇)道(方镇)州州县县宋宋路路州州县县根据周振鹤根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整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本朝二本朝二法制法制(11)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其理由是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其理由是什么?

“有圣人起,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有圣人起,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顾亭林诗文集“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本朝二本朝二法制法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不得调动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各行省的重大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军政要务则需报枢要务则需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赋税征收制度,制度,不得不得调动军队调动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不得调动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教材教材P16P16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军政要务则需报枢需报枢密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不得调动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军队。

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向皇帝述职。

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同时还采取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等形式加以控制。

教材教材P16P16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

据据元史元史的说法,行省的说法,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22)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你如何看待元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你如何看待元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有圣人起,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有圣人起,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顾亭林诗文集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理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理或有同,势则相异。

或有同,势则相异。

有以为联邦之制一见实行,莽莽神州有以为联邦之制一见实行,莽莽神州必且四分五裂,演成割据之局,统一殆无可望。

不知联邦绝非与必且四分五裂,演成割据之局,统一殆无可望。

不知联邦绝非与统一相背而驰,且为达于统一之捷径也。

统一相背而驰,且为达于统一之捷径也。

李大钊李大钊省制与宪法省制与宪法(19161916年年1111月月1010日)日)(引者注:

(引者注:

“统一统一”,作者是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中央集权。

,作者是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中央集权。

“联邦联邦”:

指:

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地方分权。

)在统一前提下,侧重地方分权。

)(44)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在)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在“统一、联邦之辩统一、联邦之辩”中的主张,并中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理由。

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哈剌和林哈剌和林本图取自日文本图取自日文著作著作元史元史记载:

记载:

“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

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

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

二十二年,割江北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

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

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

”从材料可以看出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路和府从材料可以看出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全国共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全国共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元朝行省的设置和调整是出于地方政府管理省是其中之一,元朝行省的设置和调整是出于地方政府管理的需要。

的需要。

“世官制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承祖上的权位;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科举制作为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