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2979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docx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最新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上)

  背景资料:

有幸受邀与中山大学MBA班学员一起到广东某企业(洗涤业知名品牌)进行了一次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为期2天的考察活动。

事先我们得知的情况是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从抵达企业并与相关人员接触的最先一刻开始,我们便产生了对其文化成效有所怀疑的疑问。

以下是此行结束后,以本次企业文化建设调研为背景,结合曾接触过其他一些企业的案例,而整理的一篇文章。

一、不要轻承诺企业要招揽到优秀的员工,肯定要满足员工所提出的一定的要求,甚至于对未来的一些行为向员工作出一定的承诺。

但是,我们需要提醒企业的是,千万不要轻易向你的员工承诺,因为一旦这种承诺不能兑现,员工便会对企业的人格产生怀疑。

可以想像,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尚不能达成诚信之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及其建设,就如同行尸走肉,只会让员工觉得无味、冷漠,甚至厌恶。

比如说我们曾接触过的一家化工企业,其人力资源部所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很高。

于是,该企业便自认为员工都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温暖。

可实际上,我们通过基层员工座谈会所了解的情况却是——企业虽然提倡的是诚信和共赢的文化,但对基层员工的提议根本不关心、不兑现,或者是改善的速度实在是太慢,基层员工对这样的调查都已经是无所谓,甚至产生厌烦的态度。

即使员工有什么事情去找人力资源部,他们也总是以自己很忙来推迟。

当我们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把意见投到企业设置的建议箱里去时,员工给我们的答案令我们极为震惊:

我们从没有看到他们有打开过那建议箱,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打开过,因为锁都生锈了。

我们认为:

即便承诺,也要区别对待。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你对他作出了承诺,即使没有达成或达成的效果不能令他全部满意,但由于他们的素质和认识相对较高,也懂得以大局为重的道理,所以他们并非不能理解和包容。

但对于基层的员工,可能就不能做这样的期待了。

因为他们是很单纯的,是爱憎感极为分明的。

所以,如果你一旦没有兑现向他们的承诺,或者向他们推拖,或者人为的向他们隐瞒什么,他们就会产生“受骗”的心理。

之后,你再推行任何什么,他们在心理上就会条件反射式的产生怀疑和敌对的认识及情绪,而企业的每一件产品都是需要他们经手的。

不少企业总是将品质不稳定的原因归结为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心,其实,归根到底是你的文化(即与员工的沟通)出了问题。

不是说你

  不可以跟基层员工去谈什么大道理,不能去谈理论,只是以这样的方式是很难于他们达成一致的,因为他们极少有人会懂这些,也不关心这个。

你需要做的,就是向他们兑现那些并非有多高多难的承诺,或者要不承认你说了谎,或者承认你没做到,以换得他们至少对你还有诚实的认识。

二、不要等级化文化应该是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共性,所以,企业文化对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具有一致性和平等性。

我们不要嘴上讲着人性化,而在最基本的所有企业员工都应该遵守的日常建设上,又人为的将企业的员工划分了等级。

比如说划分成管理层和员工两个层面,搞得两个层面所享受的企业文化政策和制度不一样。

毫无疑问,这会给整个员工层面造成极大的心理不平衡,以至于严重打消其工作积极性。

  在我接触的一家外资钢铁企业里,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该公司在办公大楼前为员工备置了雨伞,一共有20把。

你粗一看,觉得很人性化,值得赞美。

可仔细一看,这20把雨闪中有居然有6把被人力资源部门贴上了“经理级使用”的标签,而且这6把是不用折的那一种,质量也较另外(都是很普通的那种三折的)的那14把要好一些,用起来也更方便。

而全厂办公室人员183人,7个经理级以上人员。

就另外,这家企业还施行管理层不用打卡的制度,对此,管理层人员的解释是因为企业对他们的自觉自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缘故,而且他们也都从未迟过到。

可绝大部分的员工们却不这么以为,他们的观点是:

一来大家都是人,大家都是企业的员工,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就要打卡,难道就是认定我们就没思想、没文化,就觉悟就低,就不需要自觉自律,所以我们迟到就要被警告和罚款,而他们就可以大摇大摆毫无顾忌的进出?

还有就是伙食的问题,管理人员吃的是单独的小桌,连碗和筷子都要高级一些,而车间员工则抱怨吃不饱(尤其是晚班的员工),办公室职员则抱怨食堂供应商连基本的佐料也不愿意配齐。

另外还接触过一家五金知名企业,包括公司老板在内的所有管理层都说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而且他们自认为在这方面做的都不错,我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他们还是在住宿方面出了问题。

公司条件差,不能解决所有员工住宿的问题,于是就规定只有公司办公室的员工予以安排住宿,生产员工自行解决。

另外还租了一栋房子作为主管、经理、部长等管理干部门住。

本来作为这也无可厚非的,因为1、作息时间的不一样,不能相互干扰,这是人性化的体现;2、对人才有所偏爱这也是可以理

  理解;但是后来该公司老总在很多次全体员工大会上就专门说高干楼那边怎么怎么样,这样一来就无形的加大了管理层与员工的等级壁垒。

这也说明等级观念在他们骨子里就有了,嘴上说的只是口号而已,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后来在新建成的宿舍楼里分了员工住宿区和管理人员住宿区,并且在管理人员住宿区的楼道里面树了个“管理人员宿舍,其他员工止步”牌子。

(当然,什么都绝对的公平那么是

  对人才的不公平,其实这与等级是有区别的,这里暂且不讨论)

  不患寡,患的是不均。

道理似乎很简单的,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不是挂在嘴上,而得根植在心里。

三、不要复杂化这是对关于企业文化的提炼,提出要尽量简洁的要求。

切忌不要把它搞得复杂化和抽象化,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所谓文化就难以让员工理解,更不用说正确的理解和达到理解一致的效果。

如此,也就更不用谈员工对你所提炼和建设之文化的消化了,你只是一厢情愿,员工要不只是记住了代表文化准则的那几个文字,而无法对你所提倡的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消化,要不即使有对文化的理解和消化,但是不同员工所理解和消化的结果却不一样。

结果,任凭你如何努力,企业文化都无法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和内容落实到员工的脑子里和工作当中去,你所推行的文化也就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弄不好,搞得适得其反也并非不可能。

不少企业总会习惯性的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目标、方针或原则揉捻到一起,相互拿来或各取所需,结果搞得员工不知所措——不清楚这企业文化、目标、方针或原则到底指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又有何区别。

于是,员工便也只能是稀里糊涂的以背书的方式来进行消化。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中)

  四、不要过高或过低企业文化可来源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但企业毕竟是个集体组织,企业文化最终也得体现在一个企业集体的行为上。

所以,企业文化的标准也便自然要高于个人的准则。

比如说诚实这个词,就不适合于用来做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准则,因为诚实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如果换成诚信,那么就会好一些,如果换成共赢,那就更好了。

顾及到了不犯过低的失误,更要注意别好高骛远。

现在我们的企业大多比较浮躁,动不动就是向跨国公司看齐,或喊出百年老店的口号,或要进入世界500强,或者是要承担起整个行业发展的重任,或者是要扛起品牌的大旗,或者是要承担起什么社会责任等等。

不是说这

  些伟大的目标和勇于承担责任不对,可问题是你毕竟只是一个企业,别光只顾着喊口号,更要切合实际的能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切实的做到。

而且企业毕竟是个盈利组织,一个企业就只是一个企业,你不要以为你有多么的伟大,你不要以为你的文化可以跟行业、民族、政府或社会的责任来相提并论,更不要简单的以为这些勇于承担高责任的文化行为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企业就自然能够越来越壮大。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就二十余年,企业真正的发展也就十来年的时间,比起发达国家的上百年的工业革命,和至少几十上百年积累的企业来说,我们实在还稍嫌嫩了些,需要更务实一些。

更甚者,07年元月份我到广东阳山出差,看见当地的一信用合作社的门口挂着一“为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的横幅,好大的口气,试问,这你可能吗?

所以,企业文化的正确标准就应该只是介于个人于社会责任之间。

你如若将其定得过高,比如说“博爱”、“奉献”、“和平”等,稍有素质的员工在一开始就会产生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认识。

你若真履行,结果只会使得企业为此而不堪重负;你若不履行,你的员工以及社会便认为你只是在打幌子骗人。

五、不要张冠李戴这说的是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在做到一视同仁的基础上,面对内部不同的层级群体之文化需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好比文化本身在它还没有真正形成之前,不同思想与素质的员工们,对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即便是在统一的文化标准的基础上,员工和管理层对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消费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消费极少,要求也就只是“正当的薪水、吃饱和平等”罢了,而管理者则更多的倾向于“发展、学习和提升”。

所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针对管理者的需求,向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机会,这是合适的。

但如果你拿着这些东西同样去面对车间的生产工人,他们便只会被你弄得云里雾里。

在我们服务过的一家建材企业里,企业对车间的员工也搞什么一对一的绩效沟通,说是要提升他们的能力,可目前仍有员工的薪水还不能达到东莞市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员工对伙食意见也特别大,甚至于吃不饱的问题,居然一直也未得到真正的改善。

六、不要缺乏沟通企业文化的建设得以延续和有所成,必须要建立在企业与员工的良好的沟通机制上,而不要搞得向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里的下级见了上上级,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避开。

集体之间缺乏沟通的文化,顶多只能说是这

  个集体内某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所强加给大家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者不应切断任何有助于员工于企业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

比如同是上面说到的那家化工企业,现在就已造成了企业与员工无法沟通的局面,导致

  其现在的企业文化只能说是管理层的文化。

一是企业不能真正的关心员工的提议,或者是反映迟钝,不了了之;二是员工找到家门口了,还以自己很忙来推迟;三是既然搞了建议箱,就要把这建议箱成为企业与员工沟通的真正桥梁来看待,而不是从不去打开;四是不要企业都开办大半年了,一次员工大会也没开过;五是要尽力避免以职务级别、入职时间以及跟随帮带关系等因素为基准,随之而出现的小团体、小圈圈现象的产生。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下)

  七、不要贪功图快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的基础上,让他们具备该文化所赋予他们的某种责任感和素质,进而让员工形成一些自觉自发性的习惯,最终在企业内部(包括其干系人群)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氛围。

为此,企业必然要付出不小的成本,不只是人力物力,更是漫长的“等待”,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日之功。

可纵观企业的文化建设推行者们,动不动就说我们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展得很不错,员工很满意,取得了实效。

比如说我们在调研的广州那家企业时,企业才正式成立2年半,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文化建设已达到较高的成就,以至于让我们事先还以为能够作为案例来学习。

不过,可还别说,这么一整,确实还悟到了一些实料。

当然,也不排除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推行者们拿着这速成的业绩来向企业邀功请赏,比如之前说到的那家化工企业,推行者就依据员工满意度调查的高,便堂而皇之理直气壮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自评上给自己打了个满分。

也有将企业的文化建设等同于老板的口号,企业所提供的游乐或者学习及公益活动,以及条条框框的福利制度的,这也大都是速成之类的范畴。

这些文化推行者们,要不就是根本不懂文化,更不懂文化的执行,要不就只是借推行文化来打实现自己在企业的小算盘。

更离谱的,还有企业甚至搞什么企业文化之类的考试,以此来衡量员工对文化的理解、接受和执行的程度,我们曾服务过的一家本土钢铁企业就是这么干的。

这种搞法,只会使企业文化的建设偏离轨道,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弄得员工对文化考试很看重,而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真正理解和消化,这是典型的应试、形而上学主义。

八、不要排斥

  如何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

它不仅指导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最终成功。

企业文化需要固化于制,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行动上。

理念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二、突出重点,塑造企业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行为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颇,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核心理念,而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企业之“魂”。

因此,企业核心理念是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企业文化。

塑造企业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

  三、“适域”进行,建立符合企业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

  四、加强沟通,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领导者文化,它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企业文化。

  “人心齐,泰山移”。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

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

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

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

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五、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

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

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创造,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六、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

为使企业文化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是一种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良性的循环关系是两者保持统一、和谐、互相促进的关系,非良性的关系则是两者割裂甚至矛盾的关系。

作为企业而言,应该努力使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因素之间呈良性关系,即:

规范性的因素是创新的产物,现行的企业制度中规范性的因素是前期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同时,又是下一轮创新的基础。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规范实施与创新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完善,不断发挥其保证与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需结合企业实际,抓住重点,适域进行,由此建设出个性鲜明、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上,有两种倾向:

一是自然主义倾向。

认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企业没办法、也不应该进行人为的设计;另一种是主观主义倾向。

认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就是人为的设计。

前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无作为”现象,一切凭其自然发展,缺乏明确的理念指导;后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突击”现象。

企业可以一夜之间设计出很响亮的理念、口号,也可以印刷出很漂亮的企业文化手册。

这两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结果:

员工心理上,企业文化、理念都是空白。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严格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独立进行。

任何突击式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可能使企业文化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效果自然不会好。

但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需要有目的的设计和引导,更需要有目的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人为的主动提炼、设计和引导,能够使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明晰化,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深刻化,认同彻底化。

因此,正确处理文化、理念的自然沉淀和人为设计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中的关键问题。

  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上,应该注意三个基本要求:

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应该是可以衡量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参加者应该是全员的。

近几年,我们以这三条要求为原则,按照“企业文化建设三步曲”,帮助企业成功地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咨询。

  企业文化的诊断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

成功的企业精神或口号,应该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正是这种联想,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例如,我国历史上,曾经提出了许多具有强大激励作用和指导作用的精神和口号。

一说“铁人精神”,我们立刻想到“铁人王进喜站在油池里,代替搅拌机在搅动原油”;一说“雷锋精神”,我们立刻想到一个解放军战士,抱着孩子,扶着大娘、打着伞行走在泥泞的路上……正是这些有着典型形象的精神,能让人们联想起具体事件或人物的口号,才会具有那么大的激励作用;

  再以海尔为例,一说“质量零缺陷”,员工就会想到“砸冰箱事件”,一说“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员工就会想到“大地瓜洗衣机从获得算起,三天设计出图纸,15天产品上市”,一说“真诚到永远”,就想到“营销员因送货车故障,自己背着洗衣机走了3个小时给客户送货”的事;一说“客户永远是对的”,就会想到,海尔把按照德国模式设计的电冰箱说明书按照中国消费者的水平进行修改的事件……正是这些感人的事件和具体的形象,使海尔的文化理念没有停留在墙上、纸上,而是进驻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

这是海尔文化管理成功的核心。

  显然,诊断企业文化是否被员工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是否在对员工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诊断的方法和原理是:

把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集中起来,把集团的理念,逐句念出来,请大家把听到理念后,所想到的能代表这种理念的人物、事件说出来或写出来。

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对集中,就说明企业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说出或写出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就说明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就更谈不上对员工行为的指导作用。

  我们按照这个程序对山东的五个企业进行了诊断,巧合的是,这五个企业中,有四个企业的理念有“创新”一词,但是,当我让他们说出“想到了什么人物或事件时,只有一个企业的人说出了一些事件,但是不同的人说出了完全不同的事件。

我们据此判断,这几个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并没有被员工接受和认同。

对这种结论,企业基本上是认可的。

  企业文化的提炼与设计

  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历史中提炼。

在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

这些理念和精神,包含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隐藏在一些关键事件之中。

把隐藏在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就会发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精神和理念,这就是企业的精神和理念。

  按照这种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提炼企业精神的方法:

  第一步:

首先,让企业找10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个故事:

在这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你认为对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然后让每个人再讲三个人:

你认为对企业贡献最大的是谁?

这个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你从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由专人把每个人讲的故事进行记录;

  第二步:

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

找十个刚来企业一年左右的员工,最好是大中专学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然后,向他们提问:

这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

你听了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哪个情节最感动、最难忘?

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感受?

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第四步:

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

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精神或企业理念;

  第五步:

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企业自己的故事。

假如提炼出“拼搏”一词,“拼搏”就用一个故事来诠释。

当然,可能还有“创新”、“团结”等等,每一个词,都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