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5365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程纲要

学科课程纲要

 

学科:

传统文化

年级:

二年级上册

设计者:

 

课程

名称

传统文化

适用

年级

二年级上册

教材

版本

山东友谊出版

总课时

16课时

设计

教师

设计

时间

2018年9月

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传统文化,尤其在上一学年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他们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和帮助的对象。

本学期,将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本册教材包括八个单元,分别是:

“勤学”“尊师”“明礼”“互助”“守信”“谨言”“敏行”“敬身”。

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

经典诵读、晓事明理、广闻博识、余力学文、学以致用。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

小学低年级让学生通过接触、记诵一些简单的格言警句、传统蒙学精粹等,重在对学生传统礼义规范的熏陶与培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认知,并能自觉地去践行传统文化中的内容。

1.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3.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礼貌待人,理解他人,懂得感恩。

4.能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5.亲近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悠久历史,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珍视国家和民族荣誉,具有爱国热情和名族自豪感,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

6.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课外积累,扩大学生视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7.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整体认知,对中华传统智慧的高度与深度有基本的认知与了解,能在学习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

热爱生活,立志博学,向往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养成高尚的生活情趣。

 

及进度安排

单元

主题

教学内容

训练重点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勤学”

课文:

1.劝学;2.古圣贤尚勤学;3.幼儿学壮而行;4.尔小生宜立志。

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其中的意思和道理后,更加喜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课时

第二单元“尊师”

5.师为人范;6.学无常师;7.亲师友习礼仪;8.尊师重道。

1.了解我国历史上尊师重教的典故

2.明白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3.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敬老师,共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课时

第三单元“明礼”

9.不学礼无以立;10.坐位时要端正;11.站立时要稳重;12.说话时要安详。

阅读经典诵读,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懂得文明礼仪。

2课时

第四单元“互助”

13.善相劝德皆建;14.出人相友;15.急人之难;16.成人之美。

联系生活经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思。

在生活中能做到对别人互帮互助。

2课时

 

安排

单元

主题

教学内容

训练重点

课时安排

第五单元“守信”

17.以信接人;18.凡出言信为先;19.诚实守信;20.言忠信行笃敬

初步体会经典诵读中的道理。

感受和体会经典诵读表达的意思,学习守信,并将守信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2课时

第六单元“谨言”

21.口不妄言;22.见未真勿轻言;23.表里如一;24.听人以言。

在生活中学会在说话、做事方面都要怀揣一颗诚心,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2课时

第七单元“敏行”

25.言行一致;2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7.身体力行;28.一语不践万卷徒空。

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

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热爱。

2课时

第八单元“敬身”

29.爱惜身体;30.强身健体;31.敬身端己;32.立身自强。

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在修养德行的同时,还应当保持身体健康。

2课时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以诵读为主,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多形式诵读比赛等。

6.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视频、录音等,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7.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8.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人人熟读成诵的目标。

9.充分利用班级墙报,年级宣传栏等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1.把握评价的目的

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2.重视激励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3.重视过程性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4.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