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1231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思品封面.docx

六年级思品封面

上饶市第十五小学

20(17)—20(18)学年度第

(1)学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品德与社会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备课人:

高钰华

总课时:

32

 

2017年9月——2018年2月

信州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性的特点。

其基本理念为:

《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

《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

一、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1、学习课标。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2、钻研教材。

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

3、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

4、制订学期计划。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

(1)学校、班级情况分析;

(2)全册教材分析;(3)学期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措施;(4)教学进度安排。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上课必须备课。

1、制订单元计划。

通读单元教学内容,理解单元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单元教学计划写在单元备课前,内容包括:

①单元名称;②单元教材分析;③单元教学目标;④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

2、设计课时教案。

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

课时教案设计不论详简,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课题;

(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设计方案;(5)板书设计;(6)课后延伸活动设计方案等。

具体要求如下:

(1)钻研教材。

要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对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课标》的要求,紧扣本课教学主题词,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要求:

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做到:

第一,依据“课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第二,结合教材。

结合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内容具体确定教学目标,要结合教材中每课的关键词,确定教学目标。

第三,体现学情。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要求确定目标。

第四,陈述科学。

教学目标陈述要具体、恰当,尽量运用行为动词进行正确地陈述。

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抓准。

(2)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课型,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校现有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要求:

科学利用教材。

合理使用教材的“提示内容”、“实践园”、“辨析角”、“故事屋”以及“体验园”等栏目内容。

充分发挥好它们的教育教学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和。

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从各种渠道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创设活动情境。

努力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设计具体、明确的活动情境问题。

活动情境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和体验。

优化活动环节。

教师、学生活动的目的要明确。

活动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道德教育要深入学生心灵世界。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提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提倡写过程式教案。

教学过程书写一般要包括:

情境、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

(3)设计板书和作业。

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

科学性:

板书内容正确、布局合理、具有美感;整体性:

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内容完整简明、凝练,是教案的缩影;条理性:

层次分明,要点醒目,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观看。

板书提倡创新。

(4)及时书写教学反思。

教案应留有适当空白,供记录教学情况和课后反思,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一课一反思,字数不限。

(5)提倡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主要进行单元备课,着重研究探讨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课程资源开发选用和媒体选择等。

集体备课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能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每单元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6)提前一周备课,教龄三年内教师必须写详案。

附:

教学方案参考格式

编写教案的基本方法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述等方法。

格式一:

文字表达法,是指教师编定教案时主要用文字形式将备课的结果表达出来。

课题:

《XXXXX》

教学目标:

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课 时:

所用的课时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是本课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的困难和认知障碍。

教具准备:

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用具、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的环节、步骤、时间分配等。

板书设计:

呈现完整的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什么作业以及作业要求。

教学反思:

对本课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

格式二:

表格表述式

表格表述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按照课时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一张“教案一览表”。

它具有言简意赅,一目了然的特点,有利于教师熟记教学内容,避免产生教学失误。

表格表述法的设计要简明扼要,力戒拖泥带水;要纵横联系,避免顾此失彼。

课题:

《XXXXX》

类型

 

课时

 

设计者

XXX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预设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过程步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上课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实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教有教案。

根据课程计划上课,上课要有教案。

(1)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课表的安排上课。

教师不能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移作他用。

教师要严守上课时间,上课带齐、带足必要的教学资料。

(2)要根据教学设计上课,不能在课堂上信口开河。

教师依据备课常规的要求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教师进入课堂要有教案,上课不能完全脱离教案。

2、学有实效。

根据学科特点上课,上课要有实效。

(1)落实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展开,要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3)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活动性。

品德课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要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

(4)营造互动氛围。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作业的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作业的内容应注重实践性、可行性和生活性,作业的形式突出灵活性和趣味性,作业的评价应该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具体要求有:

1.作业的要求要明确、指导要到位。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行动有目标,心中有方法,实践有步骤,活动有效果。

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作业,要给予过程指导。

2.作业的内容要恰当,形式要多样。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作业要以生活化、实践性、活动性作业为主,注重实效性。

作业的内容最好能提炼为生活问题,并体现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的统一。

作业布置要注重课内外作业相结合,注重趣味性、开放性,可以是口述作业、书面作业、行为作业、创作作业等。

如:

观察、了解、访问、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

3.作业的数量要合适、评定要认真及时。

作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严格控制作业数量,讲究实效。

一般来说一个课时可以设计一个活动性的课外作业。

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及时检查、反馈,认真评定。

检查评定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家长检查、展示交流等。

作业的评定要以鼓励为主,要重视过程。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过程,就可给予积极评价。

作业的评定可以采用等级制,评定的结果要有记录。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学习评价要求做到以下4条:

1、发展性评价。

要从学生的原在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全面性评价。

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重点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能只注重结果。

评价要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该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惜,做到更好地激励学生。

3、即时性评价。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4、多元化评价。

评价主体要多元,可以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

评价方法多样,有老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问卷、个案分析、情境测试、描述性评语、成长记录袋等等方法。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断创新与完善。

六、教学研究

     1、学校要成立教研组和备课组。

教研组每学期应拟订教研计划,落实研究的内容、目的、形式以及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有理论学习、听课、评课等。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8节(不局限是本学科的课)。

每次教研活动都应有考勤记载和活动记录。

2、要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校本研究课题,拟订研究计划,坚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自觉的研究和探索。

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应上1节校本研究汇报课或教改公开课,写一篇校本研究经验总结或论文。

3、要按照学校安排,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下达的课题研究工作。

参加研究的老师应按照要求拟订研究方案,做好研究记载,写好案例、论文、总结等。

研究教师每学期至少应写一篇优质案例和论文。

4、要注重教前教后研究。

(1)要做好教课前的研究。

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的情况,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2)要做好教课后的研究。

当一课书教完后,教师要认真反思。

对课标理念及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对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教后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教后记。

5、要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要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研部门举行的教科研活动,如说课、优质课、优质教案、优秀论文等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要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