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2589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思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六年级思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六年级思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六年级思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六年级思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思品.docx

《六年级思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思品.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思品.docx

六年级思品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课标理念,规范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视学生为朋友、为自己所服务的上帝,给学生以尊严,以鼓励,以方法,以热情,以胆量,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

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综合素养。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服务于学生。

二、教学任务: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分十二课。

有走进地球村,世界大舞台,只有一个地球,放飞和平鸽,告别小学时代。

三、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及地球的海陆分布,了解世界上的国家、人口、人种、语言状况,简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人文遗产、标志性建筑、自然风光,比较世界各地人们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节日。

2、初步了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总部所在地、组织机构以及所发挥的作用等。

懂得国与国和平共处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世界的和谐发展。

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了解地球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

懂得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理。

4、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中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了解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知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

5、回忆小学的幸福生活,感谢老师的关爱,珍视同学的友情,留恋集体活动的快乐情形,珍藏这段纯真、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讲述自己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记忆,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升华这种师生情、朋友情。

学习写留言卡,设计纪念册,用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方式表达真情,珍藏记忆。

二、教学措施:

1、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地理知识、国际组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的开放的国际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国内国际的发展变化,如世界领先的航天技术,多种世界组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发生的一些战争等,多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通过方方面面的学习途径,掌握方方面面的社会常识和技能,来适应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教科书上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体参与“大嘴青蛙”的伙伴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5、适时灵活渗透德育、安全、环保等教育。

如在进行走进地球村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世界大舞台这一单元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世界组织时进行安全教育,在进行放飞和平鸽这一单元时,通过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向学生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长宁镇中心校2013年春品德与社会科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周节次

备注

1

2.13—2.19

1.地球什么样

1

2

2.20—2.26

1.地球什么样

3

3

2.27—3.05

2、世界大家庭

3

4

3.06—3.12

3、异域风情

3

5

3.13—3.19

3、异域风情

3

6

3.20—3.26

4、“国际组织”知多少

3

7

3.27—4.02

4、“国际组织”知多少

3

8

4.03—4.09

5、国际间的交往

1

清明假2天

9

4.10—4.16

6、地球在哭泣

3

10

4.17—4.23

7、资源亮出黄牌

3

11

4.24—4.30

8、与地球和谐相处

1

中考2天

12

5.01—5.07

8、与地球和谐相处

1

“5.1”假2天

13

5.08—5.14

9、战争的苦难

3

14

5.15—5.21

10、热爱和平

3

15

5.22—5.28

11、回顾小学生活

3

16

5.29—6.04

11、回顾小学生活

3

17

6.05—6.11

12、留下我们的纪念

2

端午假1天

18

6.12—6.18

复习备考

3

19

6.19—6.25

复习备考

3

20

6.26—7.02

期考

3

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

1.地球什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

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

3.小结板书:

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

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

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明白:

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

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

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

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

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六、竞赛

1.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七大洲与四大洋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2.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的名称。

   【教学重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教师准备】

   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海陆面积之比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

二、关于地球的名字

板书:

蔚兰色的美丽星球

想:

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

三、读图练习

1、了解“大陆””大洲”“岛屿”。

2、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

3、了解七大洲的分布。

4、世界上哪一块大陆的面积最大?

5、了解一些大洲的分界线。

原本亚洲的西南角和非洲的东北角是连着的,人们开凿了苏伊土运河,这两大州被分割开了。

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部分非常狭窄,人们在这里开凿了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四、识图活动

1.给七大洲和四大洋排序。

2.查图比赛。

找出部分国家属于那个大洲。

第三课时

一、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

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教师转动地球仪),看一看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刀%,陆地的面积仅占29%所以人们习惯说:

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二.关于地球的名字。

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人太空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曾说过: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

因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

想一想,当初人们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它叫做“水球”呢?

(因为当时人类在陆地上活动范围有限,不知道除了陆地以外还有广大的海洋,更不知道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所以称为“地球”。

三.读图学习。

1、从地图上看,地球表面的海洋连成一片,而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我们把被海洋包围的大块陆地,叫做大陆。

被水包围的小块陆地,叫做岛屿。

什么叫做大洲呢?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我们说世界上有七大洲,你能在图上指出是哪七个吗?

2、请大家再仔细看看,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亚、欧、非、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西半球。

3、世界上哪一块大陆的面积最大呢?

(其中亚、欧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哪一个面积最小呢?

(大洋洲)

4、你知道一些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吗?

原本亚洲的西南角和非洲的东北角是连着的,人们开凿了苏伊士运河,这两大洲被分隔开了。

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部分非常狭窄,人们在这里开凿了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四.识图活动。

1、你能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吗?

2、我们进行查地图比赛吧,分小组比赛。

看谁能快速找出以下国家或地区属于哪一个大洲?

(学生自制比赛题签,抽签,比赛。

板书设计地球什么样

一、古人对地球的探究

二、现代人对地球的探究

1.形状:

两头稍扁,中间略鼓(椭圆形球体)

2.面积:

总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

约1.49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

约3.61亿平方千米

3.最大周长:

约10830亿立方千米

三.七大洲与四大洋

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四大洋: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世界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人口、种族和语言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

3.教育学生反对种族歧视和大国霸权主义。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的人口、语言等。

2.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

1.世界政区图。

2.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物头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

谁知道的国家多。

1.一次连续说说国家的名字。

2.国家名字接龙。

⑴小组活动。

⑵班中交流。

二、查图比赛

1.在规定时间里,查找熟悉的国家位于哪个洲。

(说的最多的获胜)

2.在地图上查找形状特别的国家在哪里。

三、制作人种分布图

1.分组查找不同人种的国家和地区班级交流。

2.在空白世界地图上将人种的分布区填上或做上标记。

四、活动:

向世界说一声“您好”

1.学生说说“您好”。

2.出示课件学说不同国家的语言“您好”。

五、总结

1.小结学习的主要内容。

2.教育学生反对大国霸权主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树立正确的种族观。

2、能够在地图站指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说明其分布特点。

3、初步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三大人种的特点与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世界人种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不同肤色的人们。

[奇石导入]老师这里有三张三峡奇石的照片(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大家能看出象什么吗?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你们看,这三块奇石象不象三大人种啊?

你能说出哪一块是黄种人?

哪一块是白种人?

哪一块是黑种人吗?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学生回答]

那么,除了肤色不同以外,三大人种之间还有什么外表体貌上的不同吗?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特征?

并展示黄种人1、黄种人2、黑人1、黑人2、白种人1、白种人2的图片。

[学生讨论]

人种

外 貌 特 征

黄色人种

黄色的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黑色人种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白色人种

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

小结:

由于过去人类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不同的人群长期生活在互相隔离的不同自然环境中,在外貌和体质上形成了互不相同的适应性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播放日本、巴哈马、希腊雅典三段录像,并联系世界人种分布图,看看分别是什么人种?

日本――黄色人种,巴哈马――主要是黑色人种,希腊――白色人种。

根据地图,进一步思考:

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世界人种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黑色人种

非洲、大洋洲、美洲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注意:

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色人种,阿拉伯人和大多印度人是白种人。

展示三大人种人口比重图,并总结人种分布特点:

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

如黑人主要集中在非洲,但也有不少黑人在美洲和大洋洲。

在历史上,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大洋洲,使他们沦为奴隶。

黑人受到歧视和压迫,看看这张漫画,说说你的感想。

而现在很多黑人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如:

驰骋NBA的黑人球员,获得奥斯卡奖的黑人导演,首位黑人世界小姐,反抗各族歧视的曼德拉等。

总结:

世界上的人种尽管肤色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主人。

附:

板书设计2、世界大家庭

一、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

国家:

220多个(独立国家:

190多个)

人口:

64亿

领土面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梵蒂冈

二、世界上的人种和语言

人种: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

语言:

200多种使用广泛

3.异域风情

【教学目标】

1、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了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

4、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建筑、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及民族节日等状况。

【教学重点】

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

【教学时间】8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世界真奇妙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学会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

学生:

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最关心的问题。

1、教师:

环游世界一周,你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是不是更感兴趣了呢?

2、提问:

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从哪里可以获得信息?

二、从衣着开始认世界。

1、分小组研究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同?

2、组员一起讨论研究计划,也可参考书上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领略异域风情认世界。

1、教师提示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合作办一个“世界风情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异域风情,了解世界。

2、各小组讨论、探究更多如何去了解世界的方法。

四、计划去旅游。

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某洲、某国家你最感兴趣的事物,想想用什么办法来了解?

2、小组商议,确定最佳旅行路线,安排行程。

五、我们去环球旅行。

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办一次主题黑板报,或是进行一次知识抢答赛,说说环球旅行的考察报告。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世界地图,说说自己已知的世界各国家的名称。

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小导游,来介绍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各国的资料。

二、活动——世界真奇妙。

▲   抢答赛1:

1、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别称吗?

泥泊尔——高山之国(泥泊尔是当之无愧的高山之国,大部分土地都位于世界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马尔代夫——无猫之国(马尔代夫人认为猫是祸根,从不养猫,以至于国内的老鼠又大又肥,成群在大街上乱窜。

墨西哥——仙人掌之国(在墨西哥,随处可见仙人掌。

在墨西哥的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可以见到仙人掌图案。

仙人掌以成为墨西哥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梵蒂冈——无理发店之国(梵蒂冈国内有高大的教堂、宫殿和电台,可却没有一家理发店,人们理发,需要到外国去。

泰国——千佛之国(泰国是佛教王国。

泰国男子成年后,必须削发为僧一次,否则,将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及家人的冷淡。

冰岛——冰与火之国(冰岛是一个冰川广布、气候寒冷的国家,可就在这样一个国家,却又有着众多的火山与温泉,形成一道别致的景观。

(芬兰——千湖之国   瑞士——钟表之国   新西兰——绵羊之国

法国——葡萄之国   荷兰——风车之国   塞内加尔——花生之国)

2、小组合作交流:

给国家取别称。

▲抢答赛2:

1、分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本组知道的“世界之最”。

写得多而且正确的组为优胜组。

2、小组交流汇报。

▲我是小导游。

1、了解该国信息资料互作交流,注意小组团队合作。

派代表导游对组内最向往、最了解的国家作解说。

(包括风土人情、动植物、自然风貌……)

2、说说,写写,画画旅行感受。

3、小导游上台展示。

4、选取“最佳小导游”

三、活动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

是啊,世界真奇妙!

让我们学好本领,期待着亲身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吧!

四、课后延伸

好节目推荐:

中央8套《世界各地》、中央1套《综艺大观》

与非洲朋友共舞

【教学目标】:

了解非洲浓郁的民俗风情、服饰、目前的生活状况。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非洲茅草屋和泥墙、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尽情舞的月圆节。

1、出示非洲人民过月圆节的欢乐场面的图片,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人们在海滩上尽情舞蹈,对月欢呼的情景。

2、教师介绍有关月圆节的传说。

二、绚丽服饰大转盘。

1、说明游戏规则:

指名上台点击课件中的大转盘,台下的学生迅速说出转盘指针所指的服饰属于哪个国家民族的。

男、女同学开展竞赛,并评出认识服饰最多的组为优胜组。

2、开始游戏。

3、评选优秀组。

三、设计师秀衣坊。

1、各小组为本组成员共同喜欢的民族设计服饰。

2、导学生思考:

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一样?

联系前面有关“文化”的知识来想。

3、建议学生在课外编一本《世界服饰集锦》。

四、让阳光普照大地。

1、教师出示非洲难民的图片,动情地描述人们窘迫的生活,告诉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里。

2、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如何使这些人们摆脱饥饿。

五、难忘的非洲之行。

1、学生回顾我们知道了有关非洲的哪些知识?

2、想想如果有机会去非洲,自己最想了解什么?

3、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有关非洲的图片、文字资料。

六、快乐涂鸦。

1、提问:

你知道各个国家的哪些节日呢?

2、学生简单地用画笔画出一些国家的节日。

3、指名展示自己画,让同学们猜猜画上的内容。

我们一起狂欢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各种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

2、在创设情境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欣赏异域风情,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圣诞狂欢的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影像资料。

学生:

硬纸卡、薄纸板、彩色笔、胶水、彩色布条、剪刀、细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神州大地贺佳节。

1、教师播放影像资料(图片)。

2、学生回忆春节时的情景,说说自己在春节时的快乐,重温那浓浓的节日气氛。

二、神奇的圣诞节。

1、教师介绍欧美各国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

2、学生交流有关圣诞节的传说。

三、异国的圣诞狂欢。

1、出示“纽约街头的圣诞狂欢”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说这些人们的心情如何?

他们在想什么?

说什么?

做什么?

2、阅读“我”的旅行日记。

四、我想去狂欢。

1、说说你和你身边的人是怎样欢庆圣诞节的?

2、假如我们远渡重洋来到了纽约,即将与当地人们一起狂欢。

说说你打算怎样与这里的人们一起过圣诞节吧!

3、在小组内详细地说说自己的设想,再在班上交流。

五、袜子里的礼物。

1、创设情境:

夜越来越深了,街上的人们依然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而我们小朋友却一直在盼着圣诞老爷爷能给自己捎来惊喜。

请你展开想象,设想圣诞老人来到自己家里送礼物来了。

2、演一演:

圣诞老人派送礼物、你收到礼物后的情景,体会异国小朋友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后的愉快心情。

六、有趣的圣诞卡片。

1、各小组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一张有趣的圣诞卡片,要求颜色美艳,设计独特。

最后评选“最具创意奖”。

2、制作卡片。

3、评选“最具创意奖”。

第二课时

一、我了解的狂欢节。

1、学生回顾有关圣诞狂欢节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2、在班内进行交流。

二、有趣的面具。

1、每个学生设计好自己的面具图案,要力求有创意,可异想天开地设计,让自己带上面具能在队伍里吸引更多的目光。

2、把薄纸剪成椭圆形,将嘴巴和眼睛的位置挖成空洞。

3、用彩笔在面具上涂色,在上部粘上彩色布条或纸条当作头发。

4、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