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384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之九

重大危险源监控

重大危险源监控               (2014年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三、危险源及时登记表

四、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五、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格式。

一、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结合公司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治理的结果,公司初步确定2个重大危险源,每个重大危险源都有可能导致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或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国家、公司和员工带来严重的灾难。

公司危险源主要包括:

2)按照危险源管理规定,公司应每年定期向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危险源的登记、监控、建档、申报、备案、评估等工作。

3)公司应建立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进行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每年进行一次修订。

4)公司应进行月度、季度、年度危险源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不定期、定期专项检查以及节假日前后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结果应进行总结、登记,提出整改措施、方案,责任到人,并形成文件记录。

5)对各项危险源公司安全环保部应建立针对性的监控管理措施,随时掌握数据资料及情况,并指定专人负责。

6)公司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危险源所在属特种作业岗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从事相关作业。

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1)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并对存在隐患进行整治的工作,各部门都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公司、全体员工都应高度重视,应有紧迫感、责任心和自觉性,应编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去。

2)事故隐患排查应每个月进行一次,各部门主管领导必须亲自参加,主要是对各生产车间、办公场所、重大危险源、等进行排查,检查结束后,应将检查结果及整改处理意见、措施及整改时限、整改项目责任人等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至安全部。

3)事故隐患排查应每个季度由公司组织各部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一次,主管生产领导必须亲自参加,检查结束后,应将检查结果及整改处理意见、措施及整改时限、整改项目责任人等形成文件形式下发各单位。

4)对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的各种事故隐患,严格按照“三定”、“三不准”的要求落实整改;

5)将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主管经理及安全部汇报;

6)各部门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整改内容,由安全部列入公司事故隐患整改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由各专业部门按计划实施。

7)每月定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总结上月安全生产情况,针对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布置下月安全生产工作。

8)加强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将各部门事故隐患整改率纳入责

任制进行考核。

9)安全部要经常对各个生产和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对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三、危险源及时登记表

重大危险源登记表

填报位:

编号:

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单

姓名

名称

位负责人

电话

单位地址

邮编

姓名

所属行业

责任人

电话

E-mail

重大危险源类型

重大危险源等级

主管部门

形成时间

是否存在隐患

重大危险源概况:

(包括主要危险物质、设备、场所或能量,周边情况,可能导致的主要事故,可能影响范围、造成的死亡人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可附页

主要监控和管理方案:

(包括监控信息系统、现场监控和管理措施、人员培训、资金投入、应急预案)

可附页

 

附录3

重大危险源清单

DM/JL-O4.3.1-02

序号

重大危险源名称

相关工序

风险等级

与目标、指标

的关系

1

运输及办公车辆违章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及办公

2

减少车辆交通事故,指标:

无人员伤亡。

2

疲劳和醉酒驾驶,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及办公

2

3

职工在上下班路上开车、骑摩托车、电动车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上下班路上

2

4

运输及办公车辆零件失灵,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及办公

2

5

运输及办公车辆误操作,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及办公

2

6

高压均质泵或高压管路发生泄漏,造成机械伤害

生产车间

2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指标:

0。

减少轻伤事故,指标:

小于8‰。

7

违章指挥、操作、维修,造成机械伤害

生产车间

2

8

配电设施如:

配电箱、空开、漏电保护器不合格或失灵,造成触电伤害

生产车间

2

9

货梯控制件系统失灵,造成电梯坠落伤害

库房

2

10

货梯钢丝绳断裂,造成电梯坠落伤害

库房

2

11

行车两端缓冲器、电气限位器或机械安全挡失灵,造成机械伤害。

生产车间

2

12

库房内存放箱皮、成品、垫板等易燃物管理不当易发生火灾;

库房

2

避免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指标:

无人员伤亡

13

锅炉运行中,安全阀失灵,超压爆炸伤人。

锅炉

2

14

锅炉运行中无水,处理不当,锅炉爆炸伤人。

生产车间

2

15

氨气高压储液桶、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桶、集油器油分离器,氨压缩机、氨泵、氨冷凝器以及氨气管路若发生泄漏,大量吸入氨气可能造成员工窒息或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生产车间

2

避免中毒和职业病发生,指标:

发病率为0

 

填表人:

日期:

13.10.18审批人:

日期:

13.10.18

 

附录2

危险源/风险评价、控制表

总5页第1页DM/JL-O4.3.1-01

序号

危险源名称

伤害的种类

可能性

危险

等级

控制方法

轻微

一般

严重

可能

有可能

1

运输及办公车辆违章造成车辆伤害

2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

疲劳和醉酒驾驶,造成车辆伤害

2

严禁疲劳、酒后驾驶

3

车辆燃油、润滑油泄漏造成火灾

3

行车前做好检查维修

4

运输及办公车辆零件失灵,造成车辆伤害

2

行车前做好检查维修

5

运输及办公车辆误操作,造成车辆伤害

2

严格按规程操作

6

车辆运输鸣笛产生噪声

4

车辆进厂禁止鸣笛

7

作业场所道路障碍绊倒、摔伤

3

作业道路保持通畅

8

作业场所有积水滑倒、摔伤

3

及时清除积水

9

叉车制动装置不灵敏,造成车辆伤害

3

及时维修和更换制动装置

10

叉车无证驾驶或误操作,造成车辆伤害

3

操作叉车,必须有驾驶证

11

空压机储气罐安全阀失灵,可能爆炸

3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12

氨气高压储液桶、空压机储气罐未进行年检,超过负载,可能爆炸。

3

及时年检保证安全

13

氨气高压储液桶、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桶、集油器油分离器,氨压缩机、氨泵、氨冷凝器以及氨气管路若发生泄漏,大量吸入氨气可能造成员工窒息或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

发现泄漏,及时佩戴氧气呼吸器,并及时抢修。

14

长期接触氨气,可能出现员工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

3

杜绝泄漏,不能长期接触氨气

15

氨气少量吸入人体,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3

杜绝泄漏,及时维修

16

长时间在速冻库工作,防护不到,可能发生冻伤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7

进入冻干炉、不锈储桶,监护不到位,人员发生烫伤或窒息

3

加强监护

18

高压均质泵或高压管路发生泄漏,造成机械伤害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9

茶粉包装过程,产生粉尘

3

加强防护,避免粉尘中毒

20

管壳式加热器、加热板式换热器、干燥塔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烫伤。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危险源/风险评价、控制表

总5页第2页DM/JL-O4.3.1-01

序号

危险源名称

伤害的种类

可能性

危险

等级

控制方法

轻微

一般

严重

可能

有可能

21

检化验过程,使用腐蚀性强的化学品,发生烫伤、烧伤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2

检化验过程,使用腐蚀性强的化学品,发生眼睛伤害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3

水银温度计破裂,发生汞中毒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4

操作粉碎机、均质器旋锅、混合器、筛分机、离心机过程中,操作不当,发生机械伤害。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5

操作蒸汽杀菌器、旋转蒸发器、电阻炉、干燥箱过程中,操作不当,发生烫伤

3

及时维修更换链条

26

操作滴定管、量杯、量筒过程中,不小心破碎玻璃划伤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7

原料库有人吸烟(或放火),造成火灾

3

严禁吸烟,加强防火

28

成品库有人吸烟(或放火),造成火灾

3

严禁吸烟,加强防火

29

碟式分离机、三效降膜蒸发器运行产生噪音

3

使用噪音小的设备,采用隔音、消音措施,及时维修

30

空压机、通风机、打包机、叉车、行车、各种生产用泵,产生噪音伤害

4

同上

31

运转设备未做保护接零接地,可能造成触电伤害

4

及时进行防护

32

2米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的,造成坠落

3

采取登高防护措施

33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无保护接零,造成人员触电

3

做好保护接零

34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造成人员触电

3

穿戴绝缘保护用品

35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按规定接线,造成触电伤害

3

一定按规定接线

36

电焊机未做保护接零、无漏电保护器,造成触电伤害

3

安装保护接零线

37

电焊机无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造成触电伤害

3

安装保护器

38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超过规定或不穿管,造成触电伤害

4

按规定操作

39

电焊机把线接头超过三处或绝缘老化,造成触电伤害

4

及时更换把线接头

40

电焊机不使用自动开关或无防雨措施,造成触电伤害

4

按规定办

41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小于5m、明火距离小于10m,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3

按规定要求做

危险源/风险评价、控制表

总5页第3页DM/JL-O4.3.1-01

序号

危险源名称

伤害的种类

可能性

危险

等级

控制方法

轻微

一般

严重

可能

有可能

42

气瓶使用或存放时平放,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3

不得平放

43

气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或产生泄漏,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3

加强检查,遵守规程

44

气瓶无防振圈和防护帽,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3

加强检查,遵守规程

45

行车两端缓冲器、电气限位器或机械安全挡失灵,造成机械伤害。

2

加强维修,及时更换

46

行车违章操作,造成物体打击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7

工具、材料从高处坠落,造成物体打击

3

加强防护,遵守规程

48

电气焊作业防护不到位,造成电光眼、烫伤等。

4

加强防护

49

漏电保护器不符合要求、电缆外皮磨损发生触电

4

严格控制,经常检查

50

违章进行电工作业,发生触电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1

电工、电焊工等无上岗证操作或违章操作,触电

3

无上岗证不得上岗

52

装有化学物质的设施焊接施工,未清洗干净被焊接物,遇可燃物造成爆炸、火灾

3

必须清洁干净,加强防护

53

违章指挥、操作、维修,造成机械伤害

2

不得违章指挥和操作

54

配电设施如:

配电箱、空开、漏电保护器不合格或失灵,造成触电伤害

2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经常检查

55

电线电缆的外皮破损漏电,造成触电伤害

4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56

手动套丝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会碰伤手指

3

按规程操作,加强防护

57

天气过热,发生中署

3

使用防暑降温措施

58

违规维修设备,造成机械伤害

3

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蛮干

59

违规操作机械设备,会造成机械伤害

3

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60

机电设备电源线接地接零不合格,会触电

3

完善接地接零

61

电闸箱、刀闸等处无安全标志,造成触电.

3

完善安全标识

62

库房和车间临时用电,接线不规范,造成触电伤害;

3

必须做好接零保护

63

总配电箱无保护接地,会触电

3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穿戴绝缘用品

危险源/风险评价、控制表

总5页第4页DM/JL-O4.3.1-01

序号

危险源名称

伤害的种类

可能性

危险

等级

控制方法

轻微

一般

严重

可能

有可能

64

库房内存放箱皮、成品、垫板等易燃物管理不当易发生火灾;

2

严格执行防火制度

65

食堂食物中毒

3

严格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

66

女工劳动保护规定未落实

3

必须落实保护措施

67

未配备灭火器或压力值低于下限值,造成火灾

3

必须配备灭火器,并经常检查

68

搬运物品时砸伤手脚

3

加强防护,细心操作

69

地震时房屋倒塌

3

及时与地震部门联系

70

疲劳操作机器设备,造成机器伤害

4

严禁疲劳操作

71

锅炉运行中,安全阀失灵,超压爆炸伤人。

2

及时鉴定,不得超压

72

锅炉运行中无水,处理不当,锅炉爆炸伤人。

2

加强责任心,按规程操作

73

行车吊钩无保险装置,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3

不得无保险装置,加强防护

74

行车卷扬机筒无保险装置,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3

不得无保险装置,加强防护

75

行车用索(绳)具发生严重缺陷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3

索具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6

特大洪水,造成房屋倒塌

3

及时收听气向预报,做好防洪准备

77

食堂内刀、盆、案板做不到生熟分开,造成食物中毒

3

必须做到生熟分开,达到卫生要求

78

食堂无密闭的泔水桶,造成传染疾病

4

泔水桶必须密闭

79

现场发生法定传染疾病,未及时报告,造成大面积流行

3

及时报告

80

苍蝇乱飞传播细菌

3

讲究卫生,消灭苍蝇

81

设备接线不规范,可能造成触电伤害

3

按规定接线,发现老化及时更换

82

化学品库管理不善,易发生火灾

3

必须严格管理

83

职工在上下班路上开车、骑摩托车、电动车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2

严格遵守交通管理规定

84

职工在上下班路上骑自行车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3

严格遵守交通管理规定

危险源/风险评价、控制表

总5页第5页DM/JL-O4.3.1-01

序号

危险源名称

伤害的种类

可能性

危险

等级

控制方法

轻微

一般

严重

可能

有可能

85

职工在上下班路上行走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4

严格遵守交通管理规定

86

塔吊违规操作发生打击伤害

3

教育承包方不得违规操作

87

进入工地不戴安全帽,受到打击伤害

3

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

88

施工工人从高处仍工具、原料等造成打击伤害

3

教育承包方不得违规操作

90

施工现场物品杂乱堆放,绊倒员工

3

教育承包方堆放整齐

91

施工过程产生噪音,影响员工

3

教育承包方施工噪音达标排放

92

设备清洗过程,使用酸碱,不小心发生烫伤、烧伤

3

教育员工一定严格按操作规程办

93

UHT设备、发热管不小心,发生烫伤

3

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94

操作茶咖机违反操作规程,发生蒸汽烫伤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95

操作室空气不流通,造成人体伤害

3

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

96

操作过程中,氯水挥发,造成人体伤害

3

加强劳动保护,佩戴防护口罩

97

调PH值、清洗管路用酸碱,造成腐蚀伤害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操作

98

货梯控制件系统失灵,造成把人封闭在电梯里

3

经常检查,及时维修

99*

货梯控制件系统失灵,造成电梯坠落伤害

2

经常检查,及时维修

100*

货梯钢丝绳断裂,造成电梯坠落伤害

2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钢丝绳

101

在检化验过程中,发生紫外线伤害

3

加强劳动保护

102

在通风操作过程中,臭氧渗透到旁边工作室,造成臭氧伤害

3

配备通风换气设备

103

在茶叶过筛中,粉尘伤害

3

加强劳动保护

104

在检验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残留在空气中,造成人体伤害

3

配备通风换气设备

104

污水站防护不当引起淹溺、跌落事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窒息、中毒伤亡。

标识、防护、控制措施

105

污水站违规作业或设备故障造成沼气泄漏燃爆

标识、防护、教育、检查、控制措施

评价人:

日期:

13.10.18批准:

日期:

13.10.18

 

附录1

危险源清单

DM/JL-O4.3.1-03

序号

危险源名称

相关部位

伤害的种类

可能性

1

运输及办公车辆违章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办公

严重

有可能

2

疲劳和醉酒驾驶,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办公

严重

有可能

3

车辆燃油、润滑油泄漏造成火灾

运输办公

严重

不可能

4

运输及办公车辆零件失灵,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办公

严重

有可能

5

运输及办公车辆误操作,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办公

严重

有可能

6

车辆运输鸣笛产生噪声

运输办公

轻微

有可能

7

作业场所道路障碍绊倒、摔伤

所有过程

一般

有可能

8

作业场所有积水滑倒、摔伤

所有过程

一般

有可能

9

叉车制动装置不灵敏,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过程

严重

不可能

10

叉车无证驾驶或误操作,造成车辆伤害

运输过程

严重

不可能

11

空压机储气罐安全阀失灵,可能爆炸

生产过程

严重

不可能

12

氨气高压储液桶、空压机储气罐未进行年检,超过负载,可能爆炸。

生产过程

严重

不可能

13

氨气高压储液桶、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桶、集油器油分离器,氨压缩机、氨泵、氨冷凝器以及氨气管路若发生泄漏,大量吸入氨气可能造成员工窒息或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生产过程

严重

有可能

14

长期接触氨气,可能出现员工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

生产过程

一般

有可能

15

氨气少量吸入人体,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生产过程

一般

有可能

16

长时间在速冻库工作,防护不到,可能发生冻伤

生产过程

一般

有可能

17

进入冻干炉、不锈储桶,监护不到位,人员发生烫伤或窒息

生产过程

严重

不可能

18

高压均质泵或高压管路发生泄漏,造成机械伤害

生产、研发

严重

有可能

19

茶粉包装过程,产生粉尘

生产过程

一般

有可能

20

管壳式加热器、加热板式换热器、干燥塔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烫伤。

生产、研发

严重

不可能

21

检化验过程,使用腐蚀性强的化学品,发生烫伤、烧伤

化验

一般

有可能

22

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