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231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docx

汽车产业专项规划株洲招商网

目录

1项目研究定义1

1.1项目研究背景1

1.1.1经济回升向好结构调整任重1

1.1.2优化北汽南方基地投资环境提升服务质量1

1.2项目研究目标1

1.3技术路线2

2主要支撑理论3

2.1增长极理论3

2.2产业集群理论3

2.3产业链条理论4

3株洲高新区汽车新城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5

3.1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要点5

3.1.1要点之一:

汽车产业全球复苏5

3.1.2要点之二:

汽车产业组织频变5

3.1.3要点之三:

汽车产业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转移6

3.1.4要点之四:

汽车产品继续向安全低碳延伸9

3.1.5要点之五:

汽车整零企业主辅关系依然尚存12

3.1.6启示综述13

3.2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要点13

3.2.1要点之一:

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17

3.2.2要点之二:

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永续22

3.2.3要点之三:

汽车自主品牌份额提升22

3.2.4要点之四: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23

3.2.5要点之五:

汽车金融力促汽车信贷25

3.2.6启示综述26

3.3湖南及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要点26

3.3.1要点之一:

汽车生产制造产业链条初步形成26

3.3.2要点之二:

整车产品门类齐全规模偏小27

3.3.3启示综述30

3.4株洲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要点30

3.4.1要点之一:

整车基地雏形已具30

3.4.2要点之二:

零部件发展基础已备32

3.4.3启示综述33

4株洲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34

4.1发展机遇分析34

4.2面临挑战分析36

4.3竞争优势分析36

4.4竞争劣势分析38

5株洲高新区汽车新城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综述40

5.1发展指导思想40

5.2发展定位40

5.3发展目标41

5.4发展重点42

5.5发展策略48

6株洲高新区汽车新城汽车主导产业用地规模预测52

6.1案例借鉴53

6.2整车生产用地规模预测55

6.3零部件生产用地规模预测55

6.4汽车物流用地规模预测56

6.5汽车城用地规模预测56

7株洲高新区汽车新城汽车产业投资效益分析和发展风险57

7.1投资估算57

7.2效益分析57

7.3风险分析59

8株洲高新区汽车新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建议62

1项目研究定义

1.1项目研究背景

1.1.1经济回升向好结构调整任重

在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导下,2009年中国战胜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成功实现了“保八”目标;2010年中国强劲的国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将继续得到维持,经济将实现更强劲、更平衡的增长,GDP增长将达10%左右。

但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一是今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政府投资的拉动,投资、出口和消费比例失衡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明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尚不稳固;二是巨量信贷投入在有力地刺激我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内需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在保增长基础上,调结构将成为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电动汽车、航空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选择更有力的优势产业以凸显支柱作用是株洲市政府今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扶持汽车产业发展,打造株洲汽车新城正是基于上述需求提出来的。

1.1.2优化北汽南方基地投资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北汽南方基地一期已建成,2010年底即将投产,产能20万辆微型客车、微型卡车、微型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等;北汽南方基地二期正在筹备阶段,计划产能30万辆经济型轿车。

正是基于确保北汽南方基地一期顺利投产、二期早期施建的需求,株洲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汽车产业打造株洲汽车新城战略规划,以营造良好的汽车产业投资环境和提升投资招商的服务质量。

1.2项目研究目标

在综论国内外和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具体进行株洲市汽车产业发展的SWORT分析,进而提出株洲汽车新城发展战略,其中包括株洲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策略,为营造良好的北汽南方基地发展投资环境进行战略方向引导,为株洲汽车新城概念规划提供产业研究理论依据。

1.3技术路线

2主要支撑理论

2.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5年提出的。

他对增长极的定义是:

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效应,造成作为增长极的工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并与现存的城市结合在一起。

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增长极概念,即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

因而,增长极既是经济空间上的某些企业,也是地理空间上产业集聚的城镇。

这种对佩鲁增长极概念的修正较大程度地削弱了原始的增长极思想,但反映了人们注意力从主导部门间的相互影响转向空间集聚的利益和空间极化效应。

指导意义:

汽车新城内欧洲工业园目前还未开发建设,未来开发建设应按照增长极理论,即:

将汽车产业作为新城内的增长极,重点扶持鼓励发展。

首先引进汽车整车厂,将之视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2.2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总体来说,考察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统一产业、或机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

指导意义:

汽车新城内实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即将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研发、汽车商贸等汽车产业集聚在汽车新城内。

实施汽车产业集群战略:

(1)提高了新城内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加强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3)增加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4)为汽车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5)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2.3产业链条理论

产业链包括满足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的所有企业集合,涉及到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

构成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它们在技术上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价值方面的交换关系,且它们之间具有多样化的链接实现形式。

指导意义:

汽车新城以汽车产业为主导项目重点发展。

以整车厂为核心,积极引进和发展围绕整车厂的上、下游产业,如上游的各级零部件配套企业,汽车研发、汽车物流等,下游的汽车商贸、汽车旅游等,从而形成汽车产业链条。

3株洲高新区汽车新城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要点

世界汽车产销发展平稳,年均增长率约为3%左右。

2005年全球汽车产量为6647万辆、2006年为6846万辆、2007年为7310万辆、2008年为7087万辆、2009年为7052.6万辆,中轿车产量占70%以上。

伴随世界汽车产销增长率的稳定增长,世界汽车保有量未来一定时期内将呈逐年增长趋势,世界汽车保有量近10亿辆,预计20年后还会增长50%。

德国《世界报》15日援引设在德国埃森的一家市场调研机构(R.L.POLK MARKETING SYSTEMS)的最新预测报道说,尽管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但在未来7年内全球汽车保有量仍将继续增长近20%,市场增长潜力最大的是亚洲和东欧,西欧和北美虽然汽车市场饱和度较高,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汽车保有量不会出现负增长。

到201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从2007年的近9.2亿辆增至11.2亿辆左右。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汽车工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方面,借助现代电子、信息和控制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发展,汽车工业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大,汽车工业因此而将继续保持其作为成熟产业的活力。

世界汽车发展分析要点可以归纳如下。

3.1.1要点之一:

汽车产业全球复苏

事态发展趋势:

包括美国在内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初步摆脱低迷,正步入回暖通道,这一点从美国2010年前三月汽车销售数据可以见得:

2010年前三月,美国汽车销量分别为127、74、148万辆,同比增加5.3%、7.7%、24%。

此外,法国本土品牌汽车2010年3月份销量也同比增长11.2%,意大利3月新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9.61%。

3.1.2要点之二:

汽车产业组织频变

世界金融危机毫不例外地对汽车产业集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集中表现在:

1.产业组织格局变化:

产业集团破产重组导致欧美汽车产业集团特别是美国本土汽车产业集团规模被迫瘦身,亚太新兴市场汽车产业集团顺势扩张;通用对富士重工、欧宝、萨博品牌的出卖,路虎、捷豹、沃尔沃从福特淡出分别入驻印度塔塔和中国吉利,菲亚特对克莱斯勒的并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超级战略联盟形成:

伴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集团的兼并重组,更大规模的汽车产业集团形成战略联盟,如戴姆勒与雷诺-日产形成战略联盟;大众-铃木形成战略联盟。

此外,这些超级战略联盟不仅仅体现在汽车行业内的集团联盟,还将体现在汽车产业集团与其他产业集团的联盟,特别是汽车产业与能源产业的战略联盟,如法国政府、法国电力公司、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的合作。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战略联盟将会频现,长期稳定一成不变的汽车托拉斯将不复存在。

世界金融危机是全球汽车产业破产重组的导火索,而其真正的动因在于:

降低企业成本、缩短产品周期和加速市场扩张内在动因的驱动。

3.1.3要点之三:

汽车产业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全球汽车产业市场在地域格局上总体形成了美日欧为成熟市场、金砖四

国为新兴市场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下所示,2009年金砖四国汽车销售量占全球新车销售市场的比例接近三成。

有专家预测,由于金砖四国中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未来亚洲地区将是汽车市场增长最富潜力的区域。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汽车产业市场重心从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转移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

如图所示,中国汽车2009年销量同比大幅上升与全球其他地区汽车销量同比大幅缩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全球销量变化(万辆)

图美、日、中近年来汽车需求量变化(万辆)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市场的作用和战略地位进一步体现,成为跨国汽车巨头利润最主要来源地。

大众汽车2009年中国市场销量超过德国本土,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

2009年上半年,凭借中国市场的成功,现代起亚挤掉福特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通用因巨亏破产保护,但其在华合资公司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仍大幅盈利。

目前,各大跨国巨头不断扩大在华产能,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下表所示数据充分说明了跨国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在华汽车投资扩张,而且此种趋势在未来有增无减,如大众集团于近日在中国发布了“2018”战略规划,大众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公开表示,大众将于2008年至2010年在中国投入24亿欧元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

韩国现代起亚汽车在中国高速增长后,现代起亚集团副会长表示,下一个10年,现代汽车在中国销售目标为300万辆。

表主要跨国公司2007~2009销量表(万辆)

销量

2007

2008

2009

销量

2007

2008

2009

通用

全球

937

836

748

全球

619

623

629

本国

387

298

208

本国

103

106

124

中国

98

105

183

中国

94

103

144

中国占比

10.5%

12.6%

24.5%

中国占比

15.2%

16.5%

22.9%

现代

全球

396

420

463

全球

403

406

339

本国

90

89

112

本国

62

62

63

中国

38

48

90

中国

47

52

61

中国占比

9.6%

11.4%

19.4%

中国占比

11.7%

12.8%

18.0%

日产

全球

369

369

336

全球

937

897

781

本国

72

68

60

本国

221

211

200

中国

28

36

54

中国

51

62

71

中国占比

7.6%

9.8%

16.1%

中国占比

5.4%

6.9%

9.1%

外资企业沿着产业链不断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

在价值链上,外资企业从高端向低端延伸,从利润率比较高的中高级车向小排量车发展;在产业链上,外资企业从整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往设计、销售。

3.1.4要点之四:

汽车产品继续向安全低碳延伸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借助现代电子、信息和控制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安全、环保和能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安全技术。

汽车安全可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主动安全,指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设备能够帮助汽车日常的制动或者驱动系统,以提高其主动安全性:

主要包括防锁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装置(ESP)等。

随着近年电子科技的发展,各种汽车智能安全系统也开始发展起来,主要是通过由雷达和摄像机组成的“预知传感器”,对行车危险进行判断并帮助驾车者进行处理。

这一系统能够在汽车与其它物体发生撞前的瞬间,自动进行干预以保证安全;

被动安全,是指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对乘客及行人的保护能力。

被动安全常采用厚钢板的“硬防护”,以及采用安全气囊、安全玻璃、预紧式安全带、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儿童安全座椅等的“设备防护”。

目前,不仅高档汽车安装这些主动或被动的防护装置,甚至有些中低档车也有选择的安装这些装置。

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

环保技术。

汽车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已成为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为限制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汽车噪声,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具体表现在:

①提升发动机的排放技术,研究和推广废气净化技术,从源头上降低汽车尾气排放;②研究和开发汽车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从本质上改变汽车动力结构,从而消灭汽车尾气;③研究汽车噪声控制技术从而降低噪声污染。

节能技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对于传统能源汽车,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效率;②彻底改变能源的使用方式,使用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采用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没有侧重点:

混合动力车将成为近期开发重点,而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点。

这种态势在日本已得到证实。

日本混合动力车已形成产业化,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市场保有量大幅增加。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产油地区的政局动荡,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双重挑战,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为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而在交通领域采取的共同措施。

尽管在现阶段各国汽车节能技术发展的方向不尽相同、也各具特色,但发展节能技术、新型动力系统汽车技术以及发展有资源优势和环境友好的替代燃料,减少石油依赖,优化交通能源结构的总体趋势基本相同。

新能源汽车发展要点可以归纳如下: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在起步。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已实现商业化,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辆。

纯电动汽车已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行,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租赁市场进行小规模商业示范。

2.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不一。

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发展相对成熟,已经进入实用;电动车产品及其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不够成熟,相关系统仍在开发建设之中。

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不仅局限于汽油轿车,还扩展至越野型汽车和轻型卡车领域。

迄今为止,在发展混合动力轿车的过程中,日本汽车公司走在最前面,但是最大销售市场在美国。

自1997年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在市场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普瑞斯至今,日本、美国、欧洲各大汽车集团都推出了各自的产品。

2007年美国市场上销售混合动力车达到40多万辆,约占新车总销售量的3%。

丰田的普瑞斯仍是美市场最畅销的混合动力车,其销量占美国市场混合动力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非常重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开发和应用,致力于公共汽车混合动力化的研发努力取得相当的进展。

可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发达国家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还将持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车用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品的可靠性、寿命得到明显提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一批装备了先进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市场销售。

美、日及欧洲发达国家,纯电动汽车即将进入实用化阶段。

目前法国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和保有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万辆不同的纯电动汽车在运行,其中纯电动轿车有8千辆。

法国政府、法国电力公司、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承担开发和推广电动汽车,共同合资组建了电动汽车的电池公司,萨夫特公司承担电动汽车的高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电池的租赁和维修工作。

1997年法国的电动汽车产量达到2000辆左右。

法国政府、电力公司与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协议,使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在20个城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国外一些纯电动轿车的性能指标

制造商

丰田

本田

通用

通用

日产

雪铁龙

车型

RAV4EV

EV

PLUS

EV1

S-10

EVN30

SAX0

性能

续驶里程km

215

220

120-208

102-115

230

100

最高车速km/h

125

130

128

125

120

90

爬坡度%

28

30

38

28

38

30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模式均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和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合作。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全球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进程,燃料电池膜的寿命由2005年的2000小时提高到2007年的5000小时,燃料电池堆的实验室寿命也由2003年的1000小时提高到目前2000小时以上,燃料电池堆成本由2002年的275美元/KW降低至94美元/KW(按50万套的产量预算)。

以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汽车和汽车产业自身。

2010年后将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高潮,而未来的10-2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

有关分析表明,2009年至2015年之间,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在内)的全球市场规模(以销售量为准)将达到12兆1465亿日元(约合8502.55亿人民币),大约是2008年市场规模的6倍,其中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将达到400万辆,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700亿日元(约合539亿人民币)。

预计到2020年,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9%到10%之间,与电动汽车密切相关的动力系统零部件市场,预计可达到200到500亿欧元。

美国及其日本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也充分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潜力。

如所示,日本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美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关键的汽车市场之一,它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表为近期美国市场预计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一览。

另外,美国GreenCarCongress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美国市场混合动力车总销量为290,280辆,占美国所有车型销量2.8%的市场份额。

目前,法国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和保有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万辆不同的纯电动汽车在运行,其中纯电动轿车有8千辆。

2006年11月,法国政府、法国电力公司与汽车制造商签订协议,近期使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在20个城市推广使用)。

 

3.1.5要点之五:

汽车整零企业主辅关系依然尚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改革自己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对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愈来愈多的零部件企业逐步从整车制造企业分离,成为独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整车制造企业提供系统配套和模块化的供货。

承担系统配套零部件企业分担的联合开发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将更加明显。

目前,跨国汽车公司在新兴市场区域投资建立新的装配厂后,其在本国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也跟随进入该地区,在其装配厂的周边地区设立相应的零部件制造厂,配合整车企业的生产。

伴随整车制造企业向新兴市场区域的转移,零部件企业跟随整车制造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保持与整车制造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

3.1.6启示综述

1.国际汽车产业金融危机后回暖有利于企业对国外扩张。

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缩短产品量产周期是汽车产业集团立于竞争不败之地永恒的主题;

3.引领新能源产业集团与汽车产业集团合作扩大地域性汽车主题品种是时代赋予招商引资的契机;

4.全球汽车业兼并重组思维结晶的合作模式可以借鉴:

独立运营,小额持股,局部领域展开合作;

5.与国际级汽车产业集团合作发展是新兴汽车产业市场区域性崛起的捷径,而国际级汽车产业集团既包括欧美日等老牌汽车集团,也包括本地新崛起的汽车集团。

6.占有新兴市场,就占有了未来发展的优势。

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成熟饱和,世界汽车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

7.主机厂对零部件厂的主动话语权不易改变,这是市场竞争与生存的需要,尽管零部件产业专业化程度和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系相对独立,零部件企业由承接加工转变为主动跟进。

8.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一定时期内共存,节能与混合动力汽车一定时期内仍是汽车市场的主力。

9.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制高点。

3.2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要点

汽车生产基地基本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从200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轿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中国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